疫情下的小餐飲業,夫妻店到底要不要堅持,未來方向又在哪裡?

2020-11-24 網易新聞


自1月份以來,新冠病毒迅速流行,造成全國大部分行業受創,大面積的企業停工,大部分人被「隔離」在家。
隨著疫情得到大範圍控制,很多企業開始陸續復工,一些餐飲店也開始營業。
但是對於微小餐企來來說,尤其是街邊夫妻店,不營業是等死,營業了賠死

夫妻店不像大型連鎖店,會在過年時營業,並有很高的客源。

許多大型餐飲店,每年過年期間的營業收入甚至佔到全年的30%,但是夫妻店不同,大部分的夫妻店會在年前臘月二十以後閉店,回家過年。

由於今年生意不好,街上的店基本上臘月二十之前就已經閉店了。

臘月二十到今天二月十六,差不過已經兩個月的時間沒有營業,也就意味著兩個月裡面整個家庭沒有收入。但是房租照付 ,房貸照還,孩子上學的學費還是要交,一家人還要吃飯等等。

夫妻店的利潤很薄,不像大店還可以提起現金流,對於夫妻店來說,大部分現金流很低,甚至為零,每個月收支相抵。

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就是經濟上的問題,總之就是沒有了收入,只有穩定的支出。

很多銀行和金融機構向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發放貸款,但是夫妻店個體工商戶是很難很難申請到的,即便申請到了,貸款終究還是要還的,只是緩一時,並不是救一世。

按照專家的預測,疫情在四月底得到全面的控制,各行各業開始像以前一樣恢復,現在是3月初,到4月底還有大概兩個月。

也就是說我們要堅持4個月沒有收入,只有支出的情況。不用懷疑,等你復工以後,你常吃的那家店80%的可能已經不在了。

有了此次疫情的教訓,還選擇開餐廳的人還有多少,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預測今年開始,街邊的夫妻店會越來越少。

當然還有一些人,他們沒得選,做了一輩子小餐飲,已經沒有能力再去轉行做其他的了,只能繼續咬牙堅持,那麼必須做出改變。

1、豐富利潤構成。不能只依靠單純的菜品營業收入,需要有其他的利潤點。但是對於小店來說似乎很難,我的建議是結合時下最流行的短視頻和直播方式,一來可以通過廣告分成有一些收益,二來可以通過賣技術賣配方的方式獲得另外的收入。

2、堅持向線上轉移。其實這一點大型的餐飲已經走在了最前端,很多連鎖店都有專門的外賣部,從菜單到後廚到主廚都是獨立的。通過當地口味的喜好程度,確定味道適合,並且可以禁得住30分鐘以上時間配送不損失口感的菜品,專門做線上的營業部分。

3、提高對現金流的重視。在以後的經營中,優化經營理念,開源節流,注意資本的積累。

願疫情早點結束,願所有的餐飲人都能有好的歸宿。

:專注餐飲創業的新媒體,餐飲加盟品牌的測評師,創業者們的開店導師,致力於專業品牌測評及開店指導,為您提供更全面的行業資訊及發展指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餐飲業數位化服務率不足10% 京滬力推線下小店「上雲用數賦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餐飲業數位化服務率不足10% 京滬力推線下小店「上雲用數賦智」疫情成為餐飲等生活服務業數位化、智能化進程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2020年堪稱線下實體經濟向數位化邁進的元年。非常不巧的是,剛剛開業不久便遇到疫情暴發,這家位置偏僻的非沿街小店停業了兩個月,但不久後,毛先生依靠網際網路思維,通過數位化升級讓小店挺過了困境。疫情期間,這家小店通過美團餐飲系統上提供的數據分析,實現了菜品的更新與優化。「在美團上線了優惠活動後,店裡的營業額提升了50%。目前,數據分析已經是進行菜品和酒品更換、選擇的最主要指標。」毛先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透露。
  • 疫情摧殘香港餐飲業,去年超2000家餐廳倒閉
    疫情的反覆,也讓香港餐飲業備受煎熬。香港飲食資訊平臺OpenRice(開飯喇)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香港有2000多家餐廳結業,平均每個月都有200多家餐廳倒閉,其中包括知名連鎖及百年老字號。界面新聞曾報導,2020年3月,作為港島地標之一、位於中環蘭桂坊的翠華餐廳對外宣布停業。翠華集團對媒體表示,受疫情影響,這家翠華餐廳的生意下跌了約三分之二。
  • 2021年中國餐飲業吹什麼風(中)
    貴州菜要打好差異化這張牌唐毅強北京貴州大廈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就我們酒店來說,比較可喜的是,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20歲出頭的年輕人佔進店顧客比重上升。這說明我們的菜品不斷創新,可以吸引顧客復購和回頭。下一步,我們考慮進軍社會餐飲,更好地宣傳貴州菜和貴州食材。
  • 餐飲業掀起鄉土風,新晉網紅餐廳火了,提前一周預約!
    店內環境經過精心設計,格調淳樸卻不髒亂。「看菜點菜、售完即止」的點餐模式是這類餐廳的標配。記者走訪時發現,在深圳、長沙等地,這樣靠「土氣」走紅的餐廳,用餐時段幾乎都要排隊半小時以上,有些餐廳甚至需要提前幾天預約才能排上號。在湖南省長沙市的一家餐廳,下午一點正是餐廳營業的高峰期,餐廳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工作日至少要提前三天預約,周末至少要提前一個禮拜預約。
  • 風口下的生意|探尋消費的下一個黃金十年
    另一方面,全球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外對一些商品的需求量劇增,疫情促進了滲透率的進步提高。而且報告指出跨境電商出口B2C模式不斷走強,獨立站將成為未來趨勢。社區團購這一點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從當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布局也能看出其市場潛力。「多快好省」一直是零售業演進的四個方向,而社區團購的重點在於「省」和「快」。
  • 紮根房產行業18年,看這對經紀人如何從夫妻店變身「德佑優質門店」
    杭州德佑-富陽中正-康月路店18年沉浮,從夫妻店艱難起步周仙入行很早,03年就入了行,04年開始自己創業開店,等到10年,朱新強也加入了進來,夫妻搭檔,門店業績漸漸有了起色但等到19年時,夫妻倆感覺到了不對。富陽當地中介房源都是合作的,準入門檻低、從業人員多,充斥著大量的黃牛,他們沒有成本,所以也不追求信譽,能成一單是一單,整個市場陷入惡性競爭。當地光註冊門店就有900多家,其中1/3都是夫妻店,缺乏真正的品牌效應,自己的優勢又在哪裡呢?倆人想來想去,還是只有轉型這條路。正好當時有個親戚在鏈家,他們便對德佑的模式產生了興趣。
  • 日本最大迴轉壽司連鎖品牌要進中國,首店落地廣東
    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壽司郎預計在2021年4月到9月間在中國內地開店,首店便設在子公司的註冊地廣東,原因是集團在香港已有6家門店,從地理位置看,廣東離香港較近,物流和人才更容易引進。迴轉壽司在日本是較為大眾且價位親民的餐飲模式,消費者可以在店內轉盤上自己拿取需要的壽司,除了一些較為昂貴食材做的壽司,大部分壽司的價格都是100日元(折合人民幣6.5元)。
  • 正值年夜飯預訂旺季 餐飲業如何穩復甦保安全
    正值年夜飯預訂旺季——  餐飲業如何穩復甦保安全  本報記者 佘 穎  近日,國內多地報告新冠肺炎新增本土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今年年夜飯去哪裡吃、如何安全地吃,是商家和消費者共同關心的問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胡穎廉認為,從便捷度、價格等方面看,小餐飲更有優勢。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公共衛生健康、食品質量安全更受消費者關注,消費者願意為此多付出經濟成本。  因此,對於食品安全來說,過去更多的是監管部門要求餐飲企業合規,現在則有更多餐飲企業主動提升食品安全、開展內部治理。
  • 疫情下的經營斷崖,這家商場如何面對生死抉擇?
    在南開區時代奧城商業廣場有一家叫「彩柒匯」的生活廣場,這個規模不算大的商業體擁有大大小小共63家商戶。小龍坎火鍋店是其中之一。臨近春節,店長、藏族小夥扎西備下大量食材、留下員工,本想節日連市,大幹一場。然而疫情來襲,商場關閉,購貨資金,員工工資、店鋪租金成了他邁不過去的一道坎。別的租戶也面臨「生與死」的問題。
  • 拉麵與小家電:疫情下的「紅與黑」
    同樣是準入門檻低的行業,但是中國的小家電行業卻似乎在疫情當中「如魚得水」:根據企查查數據,2020年3-4月份疫情進入尾聲時,小家電企業註冊量出現短期井噴,據統計數字來看,3-4月中國小家電註冊量達10722家。市場前景被不斷唱好的小家電行業,和不斷倒閉的日式拉麵店,宛若疫情下的「紅與黑」,展現出市場經濟那難以捉摸的脾氣。
  • 疫情之下,濟南餐飲業「以愛啟程」 第A05版:向春而行 20200223期...
    每個人都有嘴,都要吃飯,他們吃不上飯了,我們將來也沒什麼好飯吃。」在「魏道泉城」公眾  號上,這份「無接觸外賣」名單,要長得多。川菜老店巴山夜雨,對山東支援湖北的醫務工作人員五折,家屬點外賣也五折;位於華龍路的新疆食府、舜和大酒店、四季明湖、山東大廈、和彩日本料理……這個公眾號帶著大家捐款捐物  美食公眾號「大嘴吃泉城」也加入進來。負責人趙欣對魏新說,「你這個公眾號發的外賣名單,我的也一起推。」
  • 餐飲業經濟低迷,這個襄陽小姐姐生日蛋糕訂單卻從來都不是中斷
    雖然份餐飲業的復工率達到77.84%(數據來源中國餐飲研究會份《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生存現狀報告》),而且武漢餐飲業也在「」前兩天開始營業,但餐飲業的頹勢隨處可見:平時繁忙的小吃街、萬達廣場、人民廣場、,等餐飲業主們都哀嘆支持。那麼在這樣一個情況下、襄陽、小姐姐卻使得生日蛋糕總是在自己的工作室忙碌。
  • 我們走訪了文具店試筆區,小年輕到底在想些什麼啊?
    這好比院長問我下個選題想寫啥,我說年終獎好想擁有一輛鬼火摩託車。文具店的這小塊地方,深藏了無數剛畢業或者剛升學的小年輕的秘密。對於成長到這個年齡的院辦而言,挖掘小年輕的生活,是活著的樂趣之一。於是我決定翹班半天,深入作為四所學校樞紐的文具書籍玩具綜合大賣場,下至小到兩個成年人不能並肩走動的文具小店,看看他們群體又流行了什麼院辦不曾參與的快樂小秘密。
  • 疫情下餐館老闆:遭遇36年職業生涯最大危機,體味人生中的「至暗...
    (6'20″視頻:疫情下,一家餐館的自救)(視頻:田毅濤)疫情之下,餐飲業走入寒冬,很多知名連鎖餐飲企業受到重創,街邊巷尾的中小餐廳境況也一度艱難。鈦媒體影像《在線》第101期採訪了3家在疫情中處境艱難的餐廳,餐廳老闆們有的想盡辦法賣菜、賣副食,有的把自己變成了「外賣配送員」,還有人被迫停業深受煎熬。
  • 餐飲業8大傳奇女富豪的創業故事
    原標題:餐飲業8大傳奇女富豪的創業故事NO.1 何永智個人簡介:何永智,女,1953年11月1日出生,重慶小天鵝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重慶市火鍋協會會長。1990年夫妻倆在成都投資180萬元開設了重慶以外首家分店,並將其命名為「重慶小天鵝火鍋大酒店」。同時推出了「歌舞伴餐」的新招,這一招迅速在成都掀起波瀾,「小天鵝」頓時紅遍成都。現在,小天鵝火鍋連鎖店已超過了300家,資產數億元,產業涉足火鍋餐飲、賓館旅遊、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服裝設計等。何永智志向遠大,要打造中國民族餐飲第一品牌,實現「千秋巴國,百年火鍋」之夢。
  • 「小飯菜」「單人座」…… 疫情引爆個性化餐飲需求 外賣平臺織就...
    餓了麼平臺數據顯示,疫情期間,仍有供給能力的餐飲商戶外賣收入佔總收入的60%-70%,是平日的5-6倍;餓了麼、盒馬鮮生的網上訂單均較上年同期增加200%以上。報告稱,網購人群中,95後是外賣奶茶、夜宵主力軍;80後主要光顧線上商超,採購日用品;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訂單量和購買頻率顯著提升。餐飲業變革面臨新浪潮網購餐飲消費的上升映射了線下餐飲業的困窘。
  • 海口餐飲業推「公筷母勺」,容我笑過再亮大拇指
    該餐廳負責人薛毓行告訴記者,在疫情發生前,該餐廳就為大部分菜品配了母勺,自從3月10日恢復營業以來則為每一道菜都配了公筷和母勺,「對客人而言,使用公筷更加衛生。對餐飲店而言,無非是要多洗幾雙筷子、幾個勺子,操作起來並不會增加多少壓力。」而在滿福隆,商家提供公筷、母勺的行為也受到了大多數客人的認可。
  • 疫情後茶飲行業將爆發報復性消費?快搭上茶亭序的順風車吧!
    視頻畫面顯示,通往香山公園方向的道路上出現車輛聚集、排隊現象。無獨有偶,疫情期間,一條四川廣元市民扎堆卸口罩喝壩壩茶的視頻也引起全國網友關注。疫情之下,餐飲行業首當其衝,大受打擊。但不少人認為,疫情過後,最先反彈的,也是餐飲行業。有調查數據表明,疫情過後:82%的消費者會恢復外出餐飲消費78%的消費者恢復旅遊77%的消費者恢復外出娛樂業內人士指出,疫情結束之後,餐飲業肯定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當年SARS過後就是這樣。
  • 方向感極差的三大星座,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金牛座的人一旦離開了熟悉的地方,他就會找不到方向,會變得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去做,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該怎麼去策劃,下一步該怎麼走。金牛座的人就是太過固執了,也不會去聽別人的勸,就算有時候別人會為他指引方向,他也不會去聽從,會遵從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一直都沒有找到對的方向。
  • 日本拉麵店倒閉創新高,疫情只是導火索,這五個原因才是罪魁禍首
    根據一家日本財務調查公司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全日本倒閉的拉麵店數量創下了新高;最近短短 3 年間,有 20% 的拉麵店關門大吉。除了這次疫情的因素,還有五個本質上的原因影響到了日本拉麵店的延續。時間長、高溫環境,要是沒有很好的體力,就很難做得久,所以要留住員工也要比其他行業更加艱難。3、客單價低,拉不到回頭客大部分的拉麵店的定價都在千元以下,且多數人都是點一碗麵就結束了,配菜的點購率並不高。這也是拉麵行業的原生弱點。因為拉麵原本在日本就不是那種高價的產品,消費者本身就有一個心裡的天花板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