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支由12個字 組成。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在過去我們的祖先就是用10個天幹和12個地支相配合來記錄年月日時。
一個天幹配合一個地支,從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一直排下去,通過六甲循環一直配到癸亥,剛好是60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花甲子。
12地支不僅僅代表年份,同時他它也是代表著12個月。農曆一月,也就是我們古人認為的寅月、卯月、辰月。一個字代表,這一個月。一年中有四季。一季中包含三個月。從這個月開始,也就是寅卯辰為春季,已午未為夏季,申酉戍為秋季,亥子醜為冬季。
在每一季的最後一個月,它的五行屬土。所以春季辰為土,夏季未為士,秋季戍為土,冬季醜為土。
春天是萬物生長生發的季節。因此,寅卯五行屬木,已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
這12個地支不僅僅分為五行,同時它也分陰陽。子、寅、辰、午、申、戍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六個陽支,六個陰支。這個就是我們說的12地支的陰陽五行。
天幹和地支,我們古人用它來進行記錄時序。它不僅僅可以去描述我們的年、月、日、時。同時它的內涵和它衍生出來的方方面面,可以跟我們的生活一一對應。
在以後,我們會講到的風水、命理和預測等等學說,都離不開天幹和地支這個理論基礎。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天幹地支把它熟悉。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相,這屬相就是來源於地支的對應。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戍狗,亥豬。
我們的屬相是從寅月立春開始進行計算。所以立春以前出生的孩子算上一個屬相,立春以後才能算下一個屬相。
有了這麼一些內涵,這就告訴我們,它不僅僅是描述年月日時,他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內容可以被我們去利用。因為這是我們古人智慧的結晶。
雖然現在我們有更簡單的曆法紀年方式。但是從它的內涵上來講,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