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消息:8月13日,在「殺魚弟」孟凡森服用劇毒農藥百草枯14天後,經過醫院的治療,他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據小孟的媽媽說,小孟現在的情況恢復不錯,「都能下來走路了」。
17歲的小孟死裡逃生,說到未來,他說希望先修養一段時間,然後再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如果恢復得好的話,再過一周左右,他就可以順利出院了。
逃過一劫的小孟,對於未來又燃起了希望。只是,17歲的年紀,又早早輟學,小孟的未來似乎已經一眼看得到頭了。
電影《我不是藥神》裡說:這世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窮病是沒法治的。
小孟家裡共有6個孩子,17歲的小孟排行第一。一家人靠賣魚為生,生活過得捉襟見肘。
2010年底,一位顧客講9歲的小孟殺魚的視頻傳上網絡,一時爆紅,小孟成了人人口中的「殺魚弟」。
只是,這樣的走紅,並沒有為小孟及其家人帶什麼什麼實質性的改變和回報。
綜藝節目《加油老爸》邀請小孟父子參加節目,如果奪冠可以得到一萬塊的獎金和一個出名的機會。可是,別人家的爸爸都是醫生、動畫片導演,至少也是中產階級,在市場殺魚賣魚的小孟父子倆又有什麼勝算呢?
小孟父子倆第一個就被淘汰出局。
原因無他,因為貧窮,小孟父子其實還沒上節目就已經註定輸了。
因為,貧窮會限制一個人的想像力,尤其是會限制一個人向上向好的想像力。
就像小孟在節目上被問到夢想是什麼的時候,他說不出當科學家,說不出當老師,他能說的只是:開廠。貧窮的人生限制了他的想像,他能想到的最好的人生便是開廠自己當老闆。
當城裡的孩子想著放暑假出國去哪玩的時候,農村的孩子最大的願望只是吃一頓肯德基,這是我支教的親身體會。
貧窮,不僅會限制人的想像力,還會讓一個人喪失改變生活的勇氣,最終在溫水煮青蛙式的生活中重複著貧窮的代際傳遞。
就像小孟的爸爸曾經多次問過小孟,是不是真的喜歡殺魚,還是希望出去找個體面點的工作?
小孟的回答是:「爸爸,我還是在家裡殺魚吧,外面那麼亂,萬一被騙了咋辦呢?」
想起看過的一個視頻,視頻拍攝者找到一位流浪老人,送給他100萬日元,讓老人隨便用。
只有一個條件:一天結束後,剩餘的錢要被收回。
得了筆巨款,老人一開始很開心,先找地方洗了個澡,隨後買了衣服、毛巾、雨傘、紙袋......無一例外都是很便宜的東西。
然後,老人便不知道可以拿手裡這筆錢去買什麼了。
規定的時間都還沒結束,老人找到視頻拍攝者,主動說結束吧,把剩餘的錢都換給了視頻拍攝者。
「很抱歉,我真不知要買點什麼,再幫我開個房睡覺吧,就這樣,結束吧。」
你看吧,當一個人貧窮久了,你給他錢花他都不知道怎麼花。
這就是貧窮最可怕的地方。貧窮最可怕的地方從來不是物質的困窘,而是貧窮會限制一個人精神上的視野。貧窮會死死困住一個人。
在中國,還有很多很多的沒有話語權的窮人生活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試問這樣的窮病又該怎麼治呢?
我能想到的答案,我們個人可以做的只有一件事:靠知識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