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縱橫家說: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古人是想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說話,其實說話也是一種武器。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肯定記得這麼一個片段:有一次張儀被人誣陷是小偷,被打個半死,結果他醒來第一件事就問人:你看我舌頭還在嗎?
如果讓張儀選舌頭和性命,哪個更重要?他肯定毫不猶豫的選擇舌頭,失去了舌頭就等於一切。說話是縱橫家最重要的工具,就好比儒家把道德作為工具,墨家把攻城作為工具,兵家把兵法作為工具,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失去了舌頭,就好比儒家失去了道德倫理,墨家失去了攻城技巧,兵家失去了兵法謀略。張儀靠的是絕世毒舌,獨步武林,縱橫天下。
縱橫家的道就是說話之道,縱橫家的德就是說話之得。所以不會說話,什麼也不能獲得。
這個世界有一種悲劇叫:明明你有理,就是說不過他。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悲劇叫:為爭個理,爭的魚死網破。這時候你有兩個選擇,要麼道德感化他,要麼謀略說服他,這本沒什麼對錯。如你選擇前者請關閉本文,因為我們講的是後者。
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喜劇叫:你說話,他聽了。如何讓說服一個人,真靠道德感化嗎?不用套路怎麼行?
一
既然有人說縱橫家是小人,那麼我們就來講幾個縱橫家小人的話術吧。畢竟,我們的口號是徹底脫離高級趣味,傳播封建糟粕。的確,縱橫家的思想裡沒有什麼大仁大義,講來講去就是個說服。我們一起來解讀下縱橫家的五種奇葩說服術,好,下面我們帶上有色眼鏡,看縱橫家們的表演。
第一招、佞言說服術。用巧言善辯的佞言逢迎討好,博取忠心的話術。事先揣摩對方心理,然後順應對方的欲望而採取的假意奉承,博取對方歡心,目的是為了博取忠心的美名。什麼?你會不會大驚失色,一個拍馬屁的怎麼會是忠心呢?這就是問題所在,使用這種話術卻是能給人一種忠誠的感覺,不信你去看下周邊善於溜須拍馬的人,工作能力一般,水平有限,但是得到老闆歡心的原因卻正是所謂的忠誠。
第二招、諛言說服術。用阿諛奉承的言辭,賣弄堆砌一些辭藻與概念,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進而說服他人的話術。其實有很多什麼都懂,什麼都會的成功學或「國學大師」利用的就是這招,動不動拋出幾個晦澀的概念,顯示出自己高深。縱橫家們本身不可能有太高深的學問,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能獲得智慧的美名。縱橫家們追求的廣度,而不是深度。很多資深記者深諳此道,通過對於一些學說概念的研究,在採訪時不失時機的說出一些行話,更有助於採訪的深度和效果。其實在各行各業也是這樣,學會幾句黑話或行業術語,很容易能給人一種專業的感覺。
第三招、平言說服術。用平淡無奇的言辭,由於對語言不加修飾卻給人一種果敢堅決的樣子。比如那種動不動要蕩平那個,抵制這個的人,有很多人是裝的,為的是求取一個英勇的美名。由於簡單明了,能給人一種英勇的印象。有時候其實修飾越少,越給人一種堅決的形象。比如,你覺得阿信是個帥哥嗎?直接回答不是,相比「我覺得不是很帥」或「反正也不醜」比起來是不是更堅決一些呢?
第四招、戚言說服術。用憂戚擔憂的話術,通過權變的手段獲取誠信的名聲。這種說服話術經常被儒家使用,比如有人動不動說些憂國憂民的話,非常有利於獲得誠信的美名,比如說一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或「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話」,更容易獲取別人的信任。在企業也是一樣,每天說些為企業的前景憂慮的話,既顯得自己識大體,又獲得領導的信任。這一個方法難免有些小人之心,但這類人卻屢見不鮮,不信打開你的朋友圈,一定能看見這類人。
第五招、靜言說服術。用巧飾之言掩蓋自己的不足,反而指責他人不足,而獲得成功的方法。比如白起在長平之戰立下汗馬功勞,本來可以位列三公,成名立萬,怎麼就被範雎給算計的呢?其實範雎用的就是靜言說服術,範雎本身並不擅長軍事,嫉妒白起的功勞,所以他掩蓋自己的不足,反而指責白起擁兵自重,不服管教的問題,進而成為最終的贏家。
二
說了這五種縱橫家慣用的說服術,是不是看到心驚膽戰?你身邊的忠誠的人、智慧的人、勇敢的人,誠信的人和成功的人,或許還有另一張面目。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簡簡單單成功,當然僅僅靠道德感化就更困難了,要想上位就必須有利益,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獲取成功呢?而道德豈不又是屬於成功者的嗎?
當然,我寫這些也並不是為了教你學壞,教你使詐。此時或許更能理解李宗吾寫《厚黑學》的用心,目的正是教你以惡制惡,學會這些,當有人給你下套的時候,或許也能派上用場,不讓自己成為鬥爭中成為「犧牲品」,人在江湖,人心險惡,稍有不慎,可能就成為一個棋子被人遺棄,如何才能夠更好的避免在職場中被無辜的「棄子」,這才是我們學習鬼谷子明哲保身,自保無虞的目的。
有個朋友小張面試進了一個公司,時間不久就獲得了同事的認可。公司的李哥總是很熱心地邀請他去喝酒。時間一長李哥經常告訴了小張公司的潛規則。當時小張覺得李哥和自己心心相惜。於是乎,小張把自己的部門的秘密也全都說了出來。時間一長小張就被部門的同時排擠,而李哥為了邀功,不惜出賣小張,最終小張保守排擠,值得選擇辭職。
如果小張能有防備之心,識破對方的套路,豈不是逃過一劫?各位讀者,你在工作生活中,是否也有被人下套的情況呢?
學習國學鬼谷子謀略智慧,歡迎關注鬼谷子(guiguzi7619299),我們一起縱橫捭闔,鬼谷論道。
作者/來源: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