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軍窮盡一生探尋書法真知,他的智慧與文化,非常人所及

2021-01-09 順水至上

前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正是這樣的文化使得我們民族擁有足夠的凝聚力,使得一代又一代人薪盡火傳,永遠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滋養和哺育。承載著千年文化的,恰恰是我們獨有的中華漢字。古往今來,我們崇尚文學家也同樣尊重書法家,因為書法已不僅局限於文化的載體,它更是一種藝術,是人們的精神追求和對美與和諧的嚮往。

《東觀徐論》云:「王氏凝、操、徽、渙之四子書,與子敬書俱傳,皆得家範,而體各不同。凝之得其韻,操之得其體,徽之得其勢,煥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

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由於個人才華橫溢,在16歲時尚未婚配,所以王羲之父親王丞相的一位好友想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王羲之。在與王丞相進行商談過後,二人便達成一致,決定將此樁婚事提上日程。但當王丞相的好友提著重禮來到家中尋覓王羲之時,王羲之卻不以為意,躺在床上若無其事,對此毫不感興趣,但父親的好友卻一眼認定了王羲之,當場便獻上了聘禮。這樣一段歷史佳話,更成為今人稱讚王羲之相貌和才華的故事憑藉,從這一角度講,當時的王羲之稱得上是容貌與才華兼得的青年才俊。

蕭衍:「子敬之不迨逸少,猶逸少之不迨元常。」 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遺憾的是,王羲之的所有手稿無一例外的都淹沒在了歷史長河當中,沒有一卷可以傳承到今人的手中。我們能夠捕捉到與王羲之手稿最為相像的,只有著名的蘭亭集序的手抄翻版。在公元353年的農曆3月3日,王羲之與自己的好友共四十多人在浙江紹興蘭亭集會,諸多好友匯聚一起談天論地,心情舒暢,恰逢當日,天朗氣清,王羲之便寫下了蘭亭集序,來記錄當天的愉悅心情和所見所聞。

書法技藝精湛,人格也為人稱道

孫過庭《書譜》:「且元常(鍾繇)專工於隸書,伯英(張芝)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關於王羲之的書法,民間一直流傳著幾個被人們所接受的典故。皇帝出遊到北部郊外,前去祭拜祖先,作為隨從之一的王羲之被要求將祭祀所用的禱詞全都寫在一塊木板上,然後再派專門的木匠和石匠進行雕刻,當雕刻者接觸到木板後,他們大為驚嘆,因為王羲之所寫的文字和筆墨已經全部深入到了木板內部。他們將木板向裡削進三分後才看到字跡的底部,每一個雕刻工都精煉於王羲之筆力之遒勁和高超的書法技藝。這個故事被後人稱之為入木三分,他也不僅僅用來比喻某個人的書法技藝高超,同樣形容人們做事專注,能夠付出百分百的心力。

《唐人書評》曰:「衛夫人書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

王羲之在紹興出遊,路過當地一座石橋,有一位老婦人帶著一籃子的竹扇前往市集上售賣,但這些扇子簡陋不堪,實用性也不強,無法吸引到足夠多的顧客,老婦人為此著急無比,王羲之見狀後以同情和關愛的眼光主動提出給老婦人的扇子上寫幾個字,從而作為點綴,使得竹扇更容易吸引到顧客。由於老婦人目不識丁,所以他並不關心王羲之所寫字的內容,而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將扇子委託給王羲之進行提寫。

「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天質自然,丰神蓋代」。

王羲之隨即寫下了5個字,然後還給了老婦人,老婦人對此表示不滿,因為她認為王羲之態度不端正,不是真心實意的要幫助他,並且字跡潦草不會受到顧客的歡迎。王羲之卻笑著回答這位老婦人說,「要告訴購買者,扇子上的字出自名為王右軍的人便足夠了,」說罷,王羲之匆匆離開,果不其然,老婦人的竹扇被一搶而空,迅速售罄。

書法造詣廣為流傳,居功至偉

「剖析張公之草,而濃纖折衷,乃愧其精熟;損益鍾君之隸,雖運用增華,而古雅不逮,至研精體勢,則無所不工。」

王羲之之所以能集中書法家所長於其所用,得益於他廣拜良師,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書法風格,他能夠博觀而約取,將自己的事業開拓到最大,同樣他也不會在眾多門派和風格中迷失了自己。他志向高遠,富於創造,能夠了解書法的真諦,沈尹默曾稱讚王羲之道:他不會照葫蘆畫瓢,而是用自己的頭腦集合古人的優勢,以古人為自己所服務,不拘泥於古制,能夠將秦漢時期的篆書隸書運用的巧妙出神,將外在的形式風格融入到草書中去,形成了王羲之時代最絕妙的書法體式,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開闢一片新的書法天地。這也是他在書法風格上受人追捧和尊敬的重要原因。

唐太宗:「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王羲之的書法不僅僅是個人有極高的造詣,他開一代之先河,影響到了他的子孫後代,對中國傳統的書法文化也有著傑出的貢獻。他的天下第一行書至今指引著現代書法家不斷窮盡書法的智慧。正是這樣有文人風骨和藝術造詣的歷史名人,讓我們今人能深切感受到歷史文化的獨到魅力。

《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參考資料:《晉書·王羲之傳》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晉代書法大家王右軍,行書智慧楹聯拓本欣賞,秀逸蒼勁蕭散樸拙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 朱之文玩書法被指膽敢冒充文化學者,專家:別讓他再寫了!
    應該說,作為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民,朱之文一下子在中國歌唱界風生水起,成了紅極一時、家喻戶曉的農民歌唱家,除自身有歌唱天賦外,還得力於一大幫子貴人的提攜和給他推波助瀾,如金鐵霖、於文華、畢福劍、李谷一等人就曾是他「龍上天」的「彎腰樹」。
  • 辦公室字畫寫什麼內容 適合企業的四字書法大全
    而以四字成語為內容的中國書法,是抽象的線條藝術,線條是書法的基礎、靈魂,古往今來多少書法家窮盡一生追求,為之如痴如醉,所以好的書法如美人,引入著迷。     四字成語是中華文化的高度濃縮,它四字成章、言簡意賅、百代甄選、古今同用,全面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澱下來的智慧和核心價值觀,折射出歷史的千姿百態。
  • 非物質文化遺產---水字書法藝術探討
    水書儘管是原始文字,但作為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它保存了大量的水族天文、曆法、氣象和宗教資料,對於研究水族的語文文字,社會歷史、哲學思想、天文曆法氣象、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等均具有重大價值,堪稱一種獨特的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  (1)、水族文字的來源   關於水族文字的來源,水族人有自己的說法。傳說之一:水族文字是水族的一位名叫陸鐸公的先祖創造的。相傳,他花了6年時間創製文字。
  • 四字書法作品 你喜歡的漂亮書法來了
    四字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古今文化智慧結晶。 讀懂四字成語,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為營造一個高雅的藝術文化氛圍,體現出主人的欣賞品味和綜合素養,很多的家庭、企業、高檔酒店、茶館內都會懸掛一些四字書法作品,或提升文化修養,或彰顯個人情懷,或提升室內檔次等等,接下來咱們就一起欣賞當代書法家書寫的——霸氣四字書法作品。
  • 為何書法可以使人變得細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呢?
    眾所周知,一張字跡端正、規範、整潔的答卷往往能贏得老師們的青睞與好評,一手漂亮的字將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學習書法對少兒的智力成長與學習品質的培養等有著十分重要作用。而且書法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具體來說有五點好處:第一,提高個人修養與文化素質。中國書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古人聰明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寶貴財富,是我國獨有的一門藝術。教育部早已將其列為中小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作為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養,為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新年將近,喜歡書法以及傳統文化的朋友將會在這段時間書寫鼠年春聯,來為自己和家人祈福。儘管一些人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但時常喜歡動筆來寫幾個毛筆字,那麼我們該如何創作一副像樣的春聯呢?
  • 行善積福需要智慧
    對佛教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佛門倡導眾生向善,行善能積福,能增長智慧。因此對學佛之人,向善、勸善是必備的。福氣,關乎一個人一生的運勢;有福氣的人,平安順利,通行無礙,受人尊敬;而無福之人,多災多難,阻礙重重,難以成事。所以,一個人不管是不是佛教徒,積福也是其一生重要的課題。
  • 世界最著名的書法藝術體系之一——古老的阿拉伯書法
    在美麗廣博的地球上誕生的璨爛且偉大的人類文明,包含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工業科技的迅猛發展,藝術文化的個性展現,宗教信念的精神驅動,無不體現著人類文明的強大魅力。在這麼迷人的文明中,藝術是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就書法藝術來說,很多人會將它直接指向於中國的漢字書法,但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中還有其他歷史悠久的書法藝術,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有1400多年歷史的阿拉伯書法。
  • 窮盡畢生心術 算計卻成一場空的星座
    十二星座中,這些星座窮盡畢生心術,算計卻成一場空。在算計這方面,他們早就輕車熟路,一生都在盤算怎麼讓自己利益最大化。不過,聰明的雙子座也有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過於自信,以為別人都是傻子,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算計都成空。
  • 孟津:書法對聯滿牆掛 文化氣息進萬家
    在那紅彤彤的「對聯牆」上,各式書體精彩紛呈,猶如一場書法「展覽」,賓客站在「牆」前,品評欣賞,如果哪幅對聯寫得好,送聯人也臉上有光。在當地,這樣的對聯牆用於親友們向主家表達祝福或哀思,既營造了濃厚的氛圍,又增添了文化氣息,成為當地盛行的民間習俗。據了解,孟津自古以來便重視書法、愛好書法、研習書法、收藏書法,書法情結代代相傳。
  • 深圳文化義工戴全「五體書法」為市民揮春送溫暖
    新年到來之際,深圳文化義工戴全特別推出用「楷、行、草、隸、篆」五體書法獨特的書寫方式揮春為市民群眾送溫暖,一幅幅帶著濃鬱墨香的大紅春聯和一個個代表新春祝福的「福」字,深受市民群眾的喜歡。這項「年味十足」的書法公益活動從元月1日啟動以來,已免費送出百餘套春聯和福貼。
  • 大字書法藝術的雄渾氣魄
    明王世貞認為,「傳王右軍書,非也,然筆力古勁,非唐人不能作」。明孫克宏《古今石刻碑貼目》則稱:「今考其筆法,與鄒縣北齊韋子琛刻經同出一手,其亦為韋氏無疑。」他的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既以其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
  • 書法治亂與朱復戡書論
    朱復戡書法作品朱復戡七歲時被一代金石書畫大師吳昌碩稱作「小畏友」, 青少年即成名於上海灘,一生致力於金石書畫的研究和創作。其實不僅僅是書法,在對待傳統文化上,不管繼承何種形式的文化藝術,「泥古」不化肯定是不對的,要繼承,更要發展創新;但發展創新的前提首先是繼承,而就中國書法而言,繼承傳統又尤為重要,「擬古」是必需的。因為書法是漢字的藝術,漢字為中國所獨有,是數千年來演變有序、發展清晰的獨特藝術,是中國古人高度智慧的結晶,是傳統文化的奇葩。不向古人的經典學習,沒有了傳統,就失去了書法藝術的精髓,也就沒有了書法。
  • 65年的父親窮盡一生卻買了一次房蓋了三次房他為什麼能做到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可是在這很窮家庭裡,父親卻能買上一間一千多塊的土坯房,他也是吃了不少苦。父親15歲老三,那時開始幫著村集體養鴨換工糧給家裡吃飽飯,大哥沒用,二哥去當兵了。這一過就是六七年,父親就這樣沒上學大字不識。
  • 徐渭被看作是書法天才,修養全面,為何他的字看起來滿目狼藉?
    徐渭對中國美術史的最大貢獻主要體現在兩點,書法和繪畫上各佔一個。在書法上,他開啟了明朝書法家「尚態」的書風。在繪畫上,他創造了「潑墨寫意畫」技法。要深入了解徐渭的這兩大貢獻,首先需要對他的人生經歷和當時的文化背景做一個簡單的梳理,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藝術貢獻。在晚年,徐渭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 他的書法在國內被所有人譴罵,在國外卻大受歡迎,網友:敗家仔
    書法創作最重要的就是用眼,眼是頭,以眼去觀,用眼達心,悟透後來揮毫大書。如果沒有了眼,即使有再高的書法天賦,也只能是心有餘力不足,面對筆墨產生望洋興嘆之感。可見,一個人書法道行有多深,他的書法眼力就有多尖,他能從同樣的書法作品裡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奧妙和啟示。
  • 陝西周至趙公明財神廟景區隆重舉行楊炎梟書法作品揭幕儀式
    緣聚財神故裡參悟財神智慧祈福財神大殿解密財神經典2020年6月6日(星期六)上午十點三十六分,在陝西周至趙公明財神廟文化景區,隆重舉行了楊炎梟《趙公明財神經》書法作品的揭幕儀式。吉日吉時傳吉語,祥雲祥光迎祥瑞,六月六日(陰曆十五)的確是一個好日子,中國新視覺創意書法創始人楊炎梟老師的:「鑄錢銅範」之《趙公明財神經》正式落戶趙公明財神大殿,成為財神廟景區疫後的一大亮點,自此也拉開了楊炎梟2020中國知名景區高端專屬訂製的序幕。此幅《財神經》的面世以及全新呈現意義重大,不僅豐富了財神文化的內涵,而且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承和大力弘揚。
  • 書法大全來了,先點擊收藏!學習書法必備!
    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