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考字跡潦草無緣北大,閱卷人重審後破格錄取,筆名聽著耳熟

2021-01-08 歷史有妖氣

學習要注意到細處,不是粗枝大葉的,這樣可以逐步學習、摸索,找到客觀規律。——徐特立

俗話說,知識來源於學習,分數來源於考試,知識是引導人生光明與真實的燈燭,考試是檢驗才華的標尺,對寒門學子來說,一年一度的高考,可謂是人生中第一道分水嶺,一旦順利通過,人生也多為一帆風順,如果馬失前蹄,不但前功盡棄,而且很可能萬劫不復。

沈德鴻,1896年出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在一個思想相對開放的家庭裡,沈德鴻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理想,不拘泥於世俗偏見。8歲時,沈德鴻進入了鎮上的立志小學讀書,不久之後,天賦異稟的他轉入植材高級小學,成為該校的第一班學生。從那時起,沈德鴻的學習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一點不需要父母操心。

12歲會考時,沈德鴻在作文中道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當以天下為己任。中學時,沈德鴻在自命題寫作中,借鑑了莊子《逍遙遊》的中心思想,寫下了一篇名為《志在鴻鵠》的優秀作文,他在文中表達出的思想,正是年少時期的雄心壯志。老師讀完作文後連連感嘆:沈德鴻將來一定是個了不起的文學大家。

1913年夏天,沈德鴻即將迎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他信心滿滿地在志願上填報了北京大學,考完後覺得發揮不錯,便回到家中等候消息。奇怪的是,在發榜當日,沈德鴻並沒有在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可是平時學習成績遠不如他的幾個同學都被錄取了,他不應該不在其中。沈德鴻看來看去,只找到了一個叫「沈德鳴」的人,僅僅一字之差,便阻斷了沈德鴻考入北大的理想。

既然一切已成定局,沈德鴻只能選擇接受現實,於是他收拾行囊回了老家。意外的是,當他回到家中沒多久,北大的錄取通知書也發到了他家門口,而上面的名字不是別人,正是「沈德鳴」。沈德鴻恍然大悟,原來那個「沈德鳴」就是自己,想來是因為書寫太過潦草,才讓閱卷人產生誤會,將「鴻」字錯認為「鳴」字。

可是問題來了,那時候又沒有先進的指紋錄入系統,如何才能讓學校招生人員相信沈德鴻就是那個寫錯名字的「沈德鳴」呢?走投無路之下,沈德鴻託人找到了時任北大招生辦的主任胡適,向他說明其中的因果。聽完沈德鴻的敘述之後,胡適當即表示,就他那個破字,別說北大了,一般學校都進不去,如果不是他惜才,根本不會聽他說那麼多有的沒的。

最後,胡適對沈德鴻進行了長時間的「訓話」,說他要尊重文化,尊重考試,字跡切不可如此潦草。沈德鴻認錯之後,胡適見他態度還算誠懇,便將試卷上的名字改為「沈德鴻」,又將榜單上的名字一併更正,使沈德鴻得以順利進入北京大學讀書。此後,沈德鴻寫字一筆一划,絕不草率,直到80多歲寫回憶錄時,仍堅持用毛筆正楷書寫,字跡清楚俊秀,令人敬佩。

另外,沈德鴻一生中有98個筆名,而其中最為出名的一個,便是「茅盾」。

專家判斷失誤,「和珅」失手砸碎2億文物,藏主一紙訴狀遞交法庭

她2次喪夫3喪子女,算命老頭諷她克夫克子,結果生下一子家喻戶曉

世上有野人存在麼?64年前,12歲放牛姑娘碰見的奇怪生物是啥?

日本最「喪」畫家,31歲離奇死亡,詭異畫風令人遍體生寒

33年前,衛星傳回北京景山公園一照片,隱藏的「真武坐像」是啥?

相關焦點

  • 中考高考電腦掃描閱卷,你的字跡對分數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中考高考電腦掃描閱卷,你的字跡對分數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考試這個形式也變的簡單了,老師不用翻閱一張張卷子,而是面對電腦已掃描好的試卷。判卷不僅速度加快了,而且判完電腦均分,總分立馬出來了。
  • 他高考數學只考15分,總分卻位列男生54名,被清華「破格」錄取
    高考,是相對公平的一場決定人生走向的考試,其重要程度和嚴格程度不言而喻,但是在81年前,就有這麼一位考生,他數學高考成績僅15分,這在我們現在看來是必然落榜的分數,但是清華校長複查試卷後,卻聲稱必須錄取他,那麼他是誰?他究竟有什麼樣的能力讓清華校長都如此動容不惜破格將他錄取呢?
  • 新高考元年青島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4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2020年,山東迎來新高考,高校自主招生取消,開始實施強基計劃……在一系列高考招生變革中,青島卻在多項高考數據創下新高。有4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本科率高達82.99%,在名校強基計劃表現搶眼……本期周刊,為您盤點青島今年的高考成績單。
  • 甲骨文寫的6分高考作文,意外被名校錄取,錄取後波折不斷!
    甲骨文寫的6分高考作文,意外被名校錄取,錄取後波折不斷!!!文/晴姐說人文常說十年寒窗苦讀,只為考取功與名,對於現在來說也同樣的是存在的,就如同現在的高考,我們讀書十多年最後只為了高考,一舉進入大學的生活。
  • 重磅:2004—2019北大清華浙江省錄取總數變化及超級中學排行榜
    現將2004—2019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高考裸分錄取人數、提前批錄取人數、北大醫學部高考裸分錄取人數、各類自主招生錄取人數、浙江省內著名重點高中錄取清華大學、清華大學人數排行榜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高考裸分的名次號(段位號)整理如下,提供給讀者參考。
  • 當年因高考失誤,被清華破格降60分錄取的四川女孩,成績是多少?
    曾經中國對高校選拔錄取工作進行了一項改革,這項改革就是自主招生政策。她區別與高考的統一錄取政策,而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題,進行招生。而有考生通過了該校的筆試以及面試環節之後,就可以與該高校籤訂一個招生合同。
  • 1978年,他被文化部部長親自點名破格錄取:你來上學,工資照發!
    60至70年代知青下鄉高考一度廢止,直至1978年才恢復。因此,包括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人在內的一批才華出眾的年輕人蹉跎了整整10年歲月,還差點上不了大學。78年恢復高考,這些人的機會來了!他們紛紛填報志願,躊躇滿志想在藝術界闖出自己的天地。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當時的藝術院校對學生年齡是有要求的,不少人年齡超標根本不能錄取。
  • 有的潦草難認,有的字跡工整如印刷體
    人們都希望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體,尤其是學生,在中高考中,漂亮工整的書寫通常會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多得幾分。別小看了這幾分,在一分幹掉千人的省份裡,有時候一分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年級小學生剛入學,這個時候的書寫通常會影響甚至決定他們將來字寫得怎麼樣。眾多周知,目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仍要求用鉛筆寫字,是培養他們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最好時候。但是你知道,一年級小學生鉛筆字的差異有多大嗎?
  • 今年清華北大錄取了哪些學生?結果很意外
    2020高考錄取正在進行中,小圈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各省的提前批錄取分數線,一起來看看要想上清北,都要考多少分呢?又是哪些「神仙」同學考上清北呢?趕緊往下看!
  • 父親金性堯的筆名
    第一封信時,父親因毛筆署名金性堯字跡潦草,被魯迅認作「惟堯」,父親也不好意思糾正,於是將錯就錯,回信時就自書「惟堯」。魯迅回給父親的信,前兩封寫作「惟堯先生」,後兩封則寫作「維堯先生」,魯迅日記中也有記載。這也可算是父親筆名史中的一段佳話了。1935年,父親首次以趙天一署名在《社會周刊》上發表文章《無錫速寫》,1950年時,繼續以趙天一為名在《亦報》上發表文章十五篇。
  • 北京文理頭名北大報到 新疆"高考奇人"低調入學
    開放食堂留宿家長     為讓新生家長有地方休息,北大迎新總指揮部昨日透露,從8月30日起到9月7日晚,北大將開放位於校園東南側的農園食堂,為新生家長提供休息、洗浴、夜宵等服務。晚7點後,新生家長們出示相關證件後即可進入。     8月30日起,校方已安排專人在農園食堂值班,為提前到校的新生家長提供休憩之處。
  • 重磅:杭州二中出名不因錄取清華北大人數多,而是因為這個!
    文、理科上一本線共計501人,11人已保送北大、清華大學,48人已被美國加州理工、約翰霍普金斯、伯克利大學等錄取,沒有參加高考。中理科最高分712分,排名全省第16名!上述人數沒有重複計算,正式學籍的學生數是587人。
  • 她數學得了0分,但是因為作文太好被北大錄取了。她的名字很熟悉
    正好姐夫沈從文在北大教書,於是張充和便經常去北大旁聽。沈從文將張充和如此具有學習精神,於是鼓勵她考取北大。當時北大入學考試分為國文、史地、數學和英文。可是張充和向來只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國文她能絕對能考滿分,史地也不再話下,英語也好說,可就是數學她是一竅不通。張充和乾脆就放棄了數學,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國文和其他兩門功課上。
  • 北大開學現15歲最小新生:中考成績一般,高考696分!家庭背景曝光……
    01 「05後」來了!今年,北大校本部和醫學部共錄取新生4326人,其中,校本部錄取2894人,年齡最小的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在首次強基計劃中,北大共錄取842人。
  • 現實條件下破格讀博只能是特例
    ……這個叫蔡偉的人已經被列入了復旦大學2009年博士生擬錄取名單,並將師從古文字學泰鬥裘錫圭先生。(《解放日報》4月28日)    只有高中學歷的三輪車夫,破格成為名牌大學的博士,什麼叫「不拘一格降人才」?這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如果蔡偉日後也成為一代宗師,那麼他的經歷也將成為一段佳話,就像當年沒考上大學卻被蔡元培聘請為北大哲學系教師的梁漱溟、小學沒畢業卻被胡適請上中國公學講臺的沈從文一樣。
  • 1977年高考試卷「躥紅」,網友看到題目後,感嘆:我也能考上北大
    ,中斷了11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復,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一個「拐點」。為了早出人才、早出成果,國家決定在當年冬天就恢復高考,這也是共和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全國570萬年輕人走進考場,身在冬季,內心卻暖意融融。
  • 陳丹青:英語考試寫12漢字,就被央美破格錄取,今一幅畫賣3584萬
    為了高考能夠取得好成績,有人潛心學習數年,有人作奸犯科,妄求投機取巧,也有人豁達開朗,絲毫不把這場考試放在眼中。前兩者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夠見到,最後一種人卻是少之又少,而中國著名的美術家陳丹青,就是如此一個人。1978年的英語考試上,陳丹青揮筆寫下了十二個大字,竟然讓中央美院破格錄取,創造了高考神話,那麼究竟是為什麼,,才讓幸運女神眷顧到了這位少年的頭上呢?
  • 2020年31省市錄取清華、北大需要多少分?2019年的數據已揭秘!
    近日,上海市、江蘇省和江西省陸續公布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提前批錄取分數線。現總結如下:一、上海市1.清華大學:(01)專業招生計劃共23個,招生投檔分數線為610分。清華大學(02)專業招生計劃共2個,招生投檔分數線為624分。
  • 恢復高考前的全國普通高考(1952-1977)及歷年錄取人數一覽
    在這幾年中,也出現了高考錄取率極低的1962年,錄取率僅有24.3%,是歷來高考錄取率最低的一年。其中1962年高中畢業生多達44.1萬人,而經整頓後,高校數量也從1960年的1289所下降了二分之一,1962年僅剩高校610所,招生人數只有10.7萬。生源最多,招生數量最少,因此1962年的高校的錄取率成為最低的一年。1963年高校剩下407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