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麗萍 通訊員 戴兵威 馮凱
2020年12月,龍崗區委副書記、區長代金濤,坪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勇,光明區委書記、區長劉勝,龍華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雷衛華,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偉平先後做客《民心橋》區長系列訪談節目,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一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談成績、明方向,謀未來、展宏圖,與市民互動交流。
本月《民心橋》還在福田區彩田村舉辦了「條例實施一百天,垃圾分類在路上」戶外版訪談節目,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雷就目前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現狀、特點以及下一步計劃等話題,與社區居民現場交流互動。
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回憶起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的情景,區長們深有感觸,紛紛表示,非常有幸能夠在現場聆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深圳發展的高度認可和殷殷厚望,倍感自豪、倍添動力,各區將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爭當「先行中的先行」,爭做「示範中的示範」。
同時,區長們表示深感責任重大,要乘勢而上、感恩奮進,堅持改革創新,全力以赴抓落實,不斷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要牢記囑託,搶抓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歷史機遇,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作出更大的貢獻。
幹事創業跨越發展
回眸過去,深圳經濟特區實現歷史性跨越,各區經濟社會發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代金濤介紹,龍崗已成為產業大區、創新強區、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民生幸福城區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龍崗不僅培育了華為、比亞迪等一大批優秀企業,還集聚了大量高端研究機構。醫療方面,可供應床位1萬餘張,數量全市第一。住房保障方面,「十三五」期間共籌建公共住房7.28萬套,全市規模最大。
李勇談到,改革開放以來,坪山城區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良好發展勢頭,在數十年間實現了多次重要跨越。在教育方面,成功實現由農村教育向城市教育,再到現代化教育的歷史性跨越。交通方面,高鐵快捷線大幅縮短居民通勤市區的時間。文化方面,組建文化智庫,率先實施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體系改革。
劉勝說,光明從原來的農場一路蛻變,現在正在打造深圳的北部中心,這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同時,光明科學城是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先行啟動區,已建成一些和高科技相關的產業集群,呈現出鮮明的「科技範」。
雷衛華表示,現在的龍華突出表現為中軸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活力之城、奮鬥之城,是一片幹事創業、生機勃勃、大有可為的熱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居全市第三,完成全市首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建成全國首個5G智慧書城等。全區高層次人才總量近1100名,實現了5年17倍的高速增長。
黃偉平表示,深汕特別合作區是站在深圳的基礎上謀劃,在深圳40年發展經驗啟示下開展大開發、大建設的。成立以來,深汕堅持以「規劃引領、基礎先行、平臺帶動、產城融合」為發展思路,以「總部+基地、研發+生產、智慧+運用」為發展模式,以國際性、深圳元素、深汕特色為發展理念,重點從規劃、交通、產業三方面,加速實現與深圳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搶抓機遇謀劃未來
展望未來,各區搶抓機遇、謀篇布局,全力爭取「十四五」期間在經濟、民生等各領域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
代金濤透露,「十四五」期間,龍崗將繼續在民生「七有」方面投入更多的財力,比如教育方面,龍崗將大力引進優秀的校長及教師團隊加入龍崗的教育工作;醫療方面,將新增床位數1萬多張,三級甲等醫院將翻一番。
李勇表示,坪山計劃分步驟實現三個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經濟實力大幅提高,闖入全國百強區;到2035年,經濟發展更加強勁,躋身全國百強區前50強;到2050年,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區前列。
劉勝介紹了備受社會關注的光明科學城未來發展情況。比如,在研究方向和布局方面將更加聚焦於產業領域,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發展,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科技源頭供給;在體制機制方面充分考慮產業轉化,在市場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創新成果。
雷衛華透露,龍華將重點建成「一城五區」——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中軸新城、高質量發展主力區、全國基層法治示範區、文化創新引領區、民生幸福活力區和宜居宜業宜遊魅力區。
黃偉平表示,深汕特別合作區將統籌抓好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鄉建設、民生社會事業和基層社會治理,營造良好的幹事創業氛圍。展望2035年,將努力建成生態環境友好、經濟文化發達、科技創新引領、社會服務完善的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輻射帶動粵東發展。
此外,區長們積極回應市民的民生關切,對市民投訴的問題第一時間安排相關部門跟進落實、及時回復;同時,區長們還奔赴現場針對突出問題進行協調解決。
據統計,12月份《民心橋》節目累計收到聽眾反映的問題468個,其中,諮詢類117個,建議類83個,投訴類267個,其他類1個;涉及交通運行方面的問題106個,城市規劃方面84個,教育服務方面62個,住房保障方面48個,城市治理方面35個,生態環境方面34個,法律糾紛方面14個,政務服務方面13個,其他方面72個。目前,所有問題100%得到回覆,相關部門正在做好答疑解惑和跟進處理工作。節目組每期邀請1-2名義務參評員,對節目進行全流程監督和對聽眾進行回訪,並對上橋單位進行評分;市直機關工委將適時聯合有關部門對市民反映的重點問題解決情況進行檢查核實。
新聞連結
《民心橋》節目由深圳市直機關工委和深圳廣電集團共同主辦,每期邀請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區委區政府、重點國有企業、駐深單位等機構的主要負責人與市民通過電波直接交流溝通。節目通常於每周二上午11點在深圳電臺先鋒898播出,市民群眾可在節目期間撥打節目熱線88310898或提前通過「898民心橋」微信公眾號留言參與節目,直接反映問題和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