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人幫你帶孩子,就謝天謝地吧,還挑三揀四

2021-01-13 皖虎有話說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什麼,婆婆帶孩子不好啊,婆媳有矛盾啊,思想觀念不一樣啊,不如自己帶啊。我就像問問這些人,不想讓婆婆帶的,你可以自己帶啊,不是每個老人都願意來幫你帶孩子的,還出力不討好,被你嫌棄的樣子,如果不是因為你放不下你的工作,你的事業,你完全可以自己帶孩子的,既然你不能放棄你的事業和工作,讓老人來幫你帶孩子,那你就想開一點,畢竟是你讓她來的,不是她想來的。

現在老人一般都不願意和小輩的住在一起,不是特殊情況,誰都願意自己住。

我家奶奶就是,寧願自己住農村的屋子裡,也不願住城市裡兒子的家,兒子家什麼都有,保姆也用,但她就願意住在自己的小屋子裡,她說那樣比較自在。

我們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以為老人來和你住,是佔你便宜了,其實真的錯了,家裡老人哪怕什麼也不幹,就住在你家裡,你家孩子回來後,總能有吃的,你上班的時候也不會操心孩子在家不安全什麼的,像有些人,家裡老人不能來帶孩子的,那都可憐死了,上班上的不安心,天天上學放學的接送,一天要耽誤多少時間,多少事情。

雖然說和老人住在一起,肯定會因為一些理念的不同,生活習慣的不同,造成一些矛盾,但畢竟就那麼幾年,等你的小孩不需要天天有人照顧的時候,老人也就想回去了,我們這不知道有多少老人都是帶幾年孩子後又回老家的,在老家他們不要太輕鬆了!天天打牌,聊天,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也不用看人臉色,每天笑的那叫一個開心啊。其實你們沒搞清楚,是老人在幫我們,而不是我們在幫他們。

你們不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卻不知道好多人想讓老人和他們住在一起,老人卻不願意呢?

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老人飯店乞討對食物挑三揀四」:你不懂感恩的樣子,真讓人寒心
    可實際上,老人並沒有像想像中那麼感恩,反而是對食物挑三揀四,主動表明自己不想吃飯,想要吃麵。其實給老人煮一碗麵,倒也真的不是什麼事兒。但問題就在於,當時老闆店裡的生意很忙碌,他不確定廚師是否有空可以停下手頭上的活,專程為老人煮一碗麵。接著老闆用溫和的語氣對老人說,店裡的生意比較忙,吃飯會比較好,吃麵的話還需要等。
  • 「老婆,你辭職回家幫我姐帶孩子吧」「別做夢了」
    「老婆,你辭職回家幫我姐帶孩子吧」「別做夢了」這段對話,徹底激發了夫妻二人的矛盾。事情的轉變,還得從江平的姐姐江燕離婚說起。 江燕老早就嫁去了外地,但生活一直過得不夠舒心,老公總在外面沾花惹草,迫不得已她選擇了離婚,還爭取到了兒子的撫養權。離了婚的江燕只能回到父母家裡,和小賈他們住到了一起。 因為小賈沒孩子,江燕的兒子一來後就成了家裡的獨寵,婆婆經常含沙射影的責罵小賈。
  • 「孩子哪能不隨父親姓」「吃住是我家的,你別挑三揀四了」
    男友母親是這麼說的,「傻孩子,這有什麼不能答應的?咱家什麼條件,你爸媽拼上老命就攢了10萬元,人家姑娘又不要彩禮,又不要房子的,你能娶回來我和你爸不知道多高興?至於孩子跟誰姓,等生完還不是咱家說了算!」不過,她還是歡喜的嫁了,領證那天,她挽著已經可以稱呼為「老公」的男人咧嘴傻笑。《北京遇上西雅圖》裡有一句話:為一個你愛的人生一個孩子,這是女人這輩子最幸福的事。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老人就該「撤退」了,爸媽親自帶孩子才最好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結婚,有了孩子之後,會因為各種原因,比如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等原因,自己無法在家裡帶孩子就讓家裡的老人幫忙看孩子。很多老人可能是剛退休或者又馬上退休的樣子,空閒時間是比較充分,而且老人帶孩子這方面的經驗比新晉寶爸寶媽們要豐富的多,所以很多老人也特別喜歡和樂意來幫子女帶孩子,雖說隔代親,但是在帶孩子都過程中和年輕人的觀念總會有不同,有一些落後的思想這不適合教育孩子的。
  • 一些老人帶孩子,不僅勞心勞力還要貼錢,索要「帶孫費」要的是什麼?
    一位老人與兒子兒媳對簿公堂,原因在於老人索要「帶孫費」, 兒子兒媳支付要求16年來的撫養費28.8萬元。法院在綜合考慮老人照顧孫女的時間、精力和開銷等因素後,最終酌定孩子父母應支付老人10萬元的「帶孫費」。與此案類似,一些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生了孩子後都丟給父母,由老人帶孩子。
  • 「不幫我帶娃,還讓我給你養老」,話雖無情,卻獲得鄰居的同情
    「不幫我帶娃,還讓我給你養老」,話雖無情,卻獲得鄰居的同情小迪與自己的丈夫是大學同學,在校期間兩人就已經領了結婚證,但是一直沒有公開,知道大學畢業,小迪跟著自己的丈夫回到了丈夫的家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也是人之常情,不久就育有一子,本想著將兒子拉扯大,自己也可以出門工作,為家庭減少負擔。
  • 「兒媳,反正你沒孩子,幫你小姑子帶帶孩子」「別做夢了」
    好在何蘭溪自己有套房子,才沒有因為婆婆的要求而退縮。結婚後婆婆又以互相照顧為由,要求搬到一起住,順帶還讓小姑子也搬進了何蘭溪的房子。房子本來就不大,公婆佔了主臥,小姑子佔了次臥,何蘭溪和丈夫就只能將就著住在嬰兒房裡。何蘭溪心裡頗有怨言,但是礙於丈夫的面,她沒和婆婆正面衝突。
  • 老人給寶寶穿八件衣服,孩子被捂出40℃,有種冷叫老人覺得你冷!
    有一種冷叫做父母覺得你冷,還有一種冷是老人覺得你冷。 傳統的老觀念帶娃一直認為,一到冬天,生怕孩子冷,怕孩子感冒,於是拼命給孩子加衣,裡三層外三層的,孩子被裹成個粽子一樣。尤其對嬰幼兒,認為孩子小,抵抗力很弱,把孩子包得嚴嚴實實的,常常捂出疹子來了還不知是什麼原因。
  • 大爺要飯還挑三揀四,你可知大爺是何許人也?
    民間有句諺語:討飯還嫌粥餿!那意思就是你來討飯的,就沒有資格嫌棄人家的給你粥餿不餿。或許早年是因為大家都困難吧,能給你一點吃的,撫慰一下你那咕咕直叫的飢腸,施捨人已是一副菩薩心腸了,你還有啥不足說這粥是餿的?
  • 老人最喜歡這4類孩子,據說福氣滿滿,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
    老人看孩子和年輕人看孩子不太一樣,年輕人看孩子,第一眼看五官看膚色,但是老人則不然,第一眼看的則是福氣面相。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老人對新生兒的評價往往是這個娃有沒有福氣一類的話。琳琳的婆婆在小區是一個小名人,平時喜歡跳舞,結識了小區裡面一大幫的老太太,白天的時候也喜歡和大家在小區活動,因為都是帶孫子的年紀,平時就帶著孫子在下面玩,這樣帶孩子就沒有那麼無聊,而且孩子也可以一起玩有個伴。不僅這幫老太太很喜歡琳琳婆婆,就連很多年輕媽媽也很喜歡她婆婆,因為她婆婆看孩子總是和別人不一樣,就連誇孩子別人都能多高興一些。
  • 「上班式帶娃」成新潮流,孩子有人照顧,老人和子女也互不打擾
    因為有了寶寶後生活開銷大,所以寶媽的收入對家庭來說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可能由於社會競爭比較大,如果不能及時的投入到工作崗位中,一個蘿蔔一個坑,很容易被淘汰。多數寶媽就會產生一個困擾,寶寶該由誰來照顧呢?針對這個問題現在流行一種新的帶娃方式「上班式帶娃」不僅孩子有人照看了,老人和子女也互不打擾。老人想看孩子,既能增進隔輩關係。孩子父母工作又能緩解家庭壓力,這種帶娃方式真的是一舉兩得。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怎樣了?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很扎心
    那麼,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以下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暴露了四種殘酷又心酸的結局。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人即使自己苦點累點,也依然堅持幫兒女帶大孫輩的原因吧。第一種結局:「你不幫我帶娃,也別指望我給你養老。」
  • 孩子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老一輩取名有講究,還挺實用
    多數年輕人都看不慣老人的思想,覺得他們的想法老套、落伍、封建,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因此不管老人說什麼都覺得不對,其實這樣想太片面了,就像取名,看看以前有很多人的名字,大多數都那麼富有深意,讀起來也很舒服,非常有講究,不像現在我們年輕人起名字,簡單通俗,含義很少,相對比,老一輩起名更厲害一些。
  • 給子女看大孩子的老人,為什麼都回老家了呢
    王阿姨說:家裡還有一堆事等著我做呢,來看孩子實在是迫不得已王阿姨來自農村,供兒子大學畢業已是很辛苦,砸鍋賣鐵幫兒子交了首付完成結婚大事。兒子還有房貸車貸要自己還,有寶寶後生活壓力更大,哪有餘錢請保姆?自己是當奶奶的義不容辭,只好撇家舍業的來看孩子。可農村的家裡還要春種秋收,家裡還養著家禽家畜,當家的一個人忙不過來總是抱怨,咋辦呢?
  • 晚年不幸的老人,不是孩子不孝順,也不是沒錢,而是這種父母
    現在的很多爺爺輩的老人都出生在新中國成立前後,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很多思想比較保守,小時候有經歷過苦難,他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為了孩子活著、讓孩子生活舒適一些」。所以,生活裡才會有那麼多老人「想不開」。
  • 「你黏著我孩子就算了,還帶個拖油瓶」「他不也有孩子嗎?」
    男人帶著孩子是負責任,女人帶著孩子倒成了拖油瓶,讓人無法理解。秀秀和阿國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除了年紀相仿之外,也因為他們都離過婚,並且還都帶著一個孩子,或許是因為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所以他們的相處小心翼翼,怕太快又怕太慢,但幸好,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發現彼此都是自己想要的那個人。不尷尬不擔心,什麼話題都能聊,從來不會冷場。
  • 我媽幫我帶了半個月孩子,我和她幹了兩架
    我媽幫我帶了半個月孩子,我和她幹了兩架文 | 晚情有一次,她對我說,我能不能去上育嬰師班呢?你說我學得會嗎?我說怎麼學不會?你不是說你以前念書的時候也是全班第一嗎?你看你麻將都打得比別人好,說明你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4、她願意改變。老人的育兒方法和年輕人肯定有很多差異,我媽很多生活習慣也不太好,但是只要我們告訴她了,哪怕她嘴上說這有什麼關係?
  • 10張圖看老人帶孩子,這種辛苦他們習以為常,我們只能心存感恩!
    也許是因為忙碌,也許是因為經濟壓力,總之現在很多年輕人生完孩子,根本沒有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有些甚至自己身體都沒恢復好,就匆匆趕回了工作崗位。10張圖看老人帶孩子,這種辛苦他們習以為常,我們只能心存感恩!
  • 婆婆不帶孫子,兒媳辭職帶孩子,婆婆卻說兒媳是拖油瓶,兒媳怒懟
    阿嬌和丈夫結婚也有幾年來,如今壓力大,所以阿嬌和丈夫商量晚點要孩子,但架不住家裡人不停的催促,兩人便生了一個孩子。 生了孩子坐完月子後,阿嬌準備把孩子留給婆婆帶,自己就可以復工,幫著丈夫分擔一壓力。
  • 婆婆帶了3年的孩子,兒媳「過河拆橋」還叫屈,男子悶不吭聲
    邢昊和彤彤結婚五年,在當初結婚的時候,他們兩個人說好的,暫時不買房,婚後和公婆一起住,也方便孩子出生以後,婆婆幫著照看孩子。一切都按部就班,生活過得穩穩噹噹的,如今孩子已經三歲了,彤彤卻對幫她帶了三年孩子的婆婆有很大的意見。她說婆婆仗著帶孩子的緣由,對她這個兒媳指手畫腳不說,而且,家裡的任何事都要以婆婆為重,包括他們的日子該怎麼過,都要聽取婆婆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