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帶孫子,兒媳辭職帶孩子,婆婆卻說兒媳是拖油瓶,兒媳怒懟

2021-01-10 騰訊網

作者:蘑菇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婆媳關係在很多家庭中都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很奇特的解讀:「婆婆和媳婦本是兩個毫不相干的人,因為對同一個人的愛而走到來一起。」

但人總是自私的,大多數婆媳沒有因為這份愛而拉近距離,反而多數是因各自的私心產生來怨恨。

對此很多人深表贊同,更有不少人留言稱真是說到來自己心窩窩裡去來,也有很多人在下方留下來自己的親身經歷。

其中一個ID阿嬌的留言,很是具有代表性。

阿嬌和丈夫結婚也有幾年來,如今壓力大,所以阿嬌和丈夫商量晚點要孩子,但架不住家裡人不停的催促,兩人便生了一個孩子。

生了孩子坐完月子後,阿嬌準備把孩子留給婆婆帶,自己就可以復工,幫著丈夫分擔一壓力。

然而,讓阿嬌沒想到的是,婆婆居然一口回絕了阿嬌帶孩子的要求,讓阿嬌自己帶孩子,說是對孩子好。

開始阿嬌還信以為真,然而過了幾有天,一次偶然阿嬌卻發現婆婆抱著個小孩,卻不是自己的孩子。

問丈夫才知道,那是他姐姐的孩子,姐姐家裡生活壓力大,母親幫忙帶帶孩子,他們能輕鬆點。

知道原因後阿嬌非常的生氣,現在誰不困難,上次婆婆拒絕自己帶孩子,阿嬌還覺得是婆婆不想帶孩子,想一個人過過自己的日子。

然而,這才幾天婆婆就照顧起自己女兒的孩子起來了,想當初和丈夫結婚的時候一無所有,這些阿嬌都不在乎,如今婆婆偏向的舉動讓阿嬌實在是寒心。

更讓阿嬌意想不到的是,阿嬌幾句埋怨的話不知怎麼傳到了大姑子耳裡,大姑子一句有的女人就是貪心,霸佔了我弟弟還要霸佔我婆婆。

大姑子的話還沒消耗完,婆婆刺耳的話又傳到了阿嬌耳中,說阿嬌太過小氣,自己女兒太苦了,自己這個做媽媽的幫幫怎麼還被人議論開了,認為這一切都是媳婦阿嬌在挑撥離間。

婆婆和大姑子的言語深深的傷害了阿嬌,俗話說得好人活一口氣,阿嬌一怒之下辭了職,全職在家帶孩子。

然而在家沒呆多久,婆婆又在旁邊含沙射影的表示,阿嬌這麼大一個人,天天呆在家不工作不是個事。

把生活的壓力都推給她兒子,這不是要累死他兒子嗎?

婆婆的這番話氣得阿嬌眼淚都要出來了,忍了忍眼淚道:「你要覺得你兒子辛苦,讓我出去工作也行,你讓他回家來帶孩子,我出去工作,我一個月也有幾千塊工資,雖說不能吃啥好的,但是也餓不死。」

聽完兒媳的霸氣回答,一時間竟答不上來話來,站了會後姍姍離去,後來再也沒找過阿嬌麻煩。

婆婆的做法確實有點過分,不幫忙帶孩子,還說媳婦呆在家帶孩子,是自己兒子的拖累,更是用言語傷害兒媳。

婆婆幫自己女兒帶孩子,不幫兒媳婦帶雖然偏心,但外人也無法說什麼,況且兒媳婦也只是發下撓騷,卻招來婆婆和大姑子的詆毀。

其實,對於婆婆幫大姑子帶孩子,兒媳婦並沒什麼太大意見,也沒有強行要求婆婆一定要給自己帶孩子,是婆婆和大姑子把事情越鬧越大。

一番對比之下,婆婆和大姑子才是那心胸狹隘之人,兒媳婦更加善解人意,除此之外那背後傳話的也不是什麼好人,不出意外的話就是阿嬌老公,不解決矛盾反而激化矛盾,真不知怎麼想的。

老人摻合孩子的婚姻本就是一大禁忌,既然媳婦辭職在家帶孩子,自己的兒子都沒意見,婆婆來著指指點點就很招人恨。

況且老人偏袒女兒,不願給兒子帶孩子,遇到個性格不好的,說不定還要和自己母親大鬧一頓。

況且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母親過於偏袒女兒引起兒子兒媳不滿,最後兒子不給養老女兒也有自己的生活,無暇顧及母親的事情時有發生。

所以,老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所以老人們要懂得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生活。

END

感謝閱讀:

你還有什麼獨特的看法?歡迎留言

我是小蘑菇,一顆滾燙的靈魂,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陌生的你一點幫助,帶給你一點在我眼中的情懷、知識與魔力,點擊上面『關注』,持續接受這份魔力吧。

相關焦點

  • 「兒子,你媳婦太強勢了」兒媳聽完怒懟:「婆婆,別演戲了」
    剛開始還好,小墨與婆婆雖然沒有太多話語,但也彼此不打擾,也算是距離產生了美。時間長了,婆婆看到老公對她的好,就開始嫉妒起來,經常因為一些事情去為難小墨,還會在老公面前胡說一通。小墨也知道,老公對自己太好,容易忽略了婆婆,婆婆看得多了,心裡自然會有失落感,就會心理作祟。
  • 婆婆帶了3年的孩子,兒媳「過河拆橋」還叫屈,男子悶不吭聲
    邢昊和彤彤結婚五年,在當初結婚的時候,他們兩個人說好的,暫時不買房,婚後和公婆一起住,也方便孩子出生以後,婆婆幫著照看孩子。一切都按部就班,生活過得穩穩噹噹的,如今孩子已經三歲了,彤彤卻對幫她帶了三年孩子的婆婆有很大的意見。她說婆婆仗著帶孩子的緣由,對她這個兒媳指手畫腳不說,而且,家裡的任何事都要以婆婆為重,包括他們的日子該怎麼過,都要聽取婆婆的意見。
  • 不幫兒媳照顧孫子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85歲老人直言:後悔了
    婚後兒媳和婆婆的關係也是這樣的,婆婆在兒媳困難的時候,不吝嗇自己的幫助,兒媳才能在婆家感受家的溫暖,那麼在婆婆晚年的時候,兒媳也會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婆婆,這是一個因果循環,只要有個好的開端,那麼以後的生活順理成章的就會好起來。
  • 婆婆看不起農村兒媳,結果兒媳一句話,婆婆態度大變
    可能女人在結婚之後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與婆婆的關係。在一些人眼裡,兒媳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所以他們對兒媳總是有很大的意見。這兒媳犯錯了,哪怕是芝麻,綠豆那麼點小事,他們也不忘對兒媳數落一通。這一次兩次還能忍一忍時間久了任兒媳的脾氣再好也受不了了。比如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婆婆做飯的話,她的丈夫兒子不幫忙,只等著吃就沒問題啊。
  • 兒媳因宮外孕拿掉孩子 婆婆嫌晦氣不讓其進門
    因宮外孕拿掉孩子本來就是件讓人傷心的事情,不想婆婆卻覺得「不吉利」而不讓兒媳進家門。近日,家住後湖的朱女士為此鬱悶不已,覺得婆婆把自己當外人了。  朱女士是土生土長的武漢姑娘,丈夫是外地人。兩人結婚後定居在武漢,去年生下兒子,平日裡由朱女士的媽媽幫忙帶孩子。
  • 兒媳保護婆婆而死後,託夢讓鄰居帶話,可她為何不託夢給婆婆?
    可兒媳為了保護婆婆而死後,婆婆悲痛不已。可沒多久,鄰居們卻都說這個兒媳給自己託夢了,為的就是告訴婆婆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婆婆終於放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衣家的兒子去世後,衣母就和兒媳一直生活在一起,兒媳每天幹完農活後,回到家就給婆婆捶背、洗腳,倆人感情十分好。
  • 「兒媳,反正你沒孩子,幫你小姑子帶帶孩子」「別做夢了」
    很多做婆婆的,就是太愛擺譜,把自己的地位抬得非常高,然後理所當然的要求兒媳。這種自以為是的做法,並不利於家庭的和諧,也不利於婆媳的相處。兒媳雖是晚輩,但是也是獨立的一個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和考慮,不可能事事都按照婆婆的要求來。婆婆要做的,應該是理解和尊重,而不是用身份來欺壓。兒媳能孝順公婆,全看在自己丈夫的情面上,換作其他人,她是沒有義務去照顧的。
  • 「我用命給你生了個孫子怎麼算」,婆婆幫忙帶娃要工資,寶媽怒了
    結婚之後婆婆跟兒媳的關係是最大的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自己出去住,不跟婆婆待在一起,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但有了孩子之後,一切可能就會發生變化。很多年輕家長根本就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這時候老人一般都會幫忙帶娃,但孩子還需要在父母的身邊,所以老人就會直接搬到孩子的家裡面。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但是詩妍的媽媽歲數比較大,原本身體就不太好,平時基本上也幹不了什麼粗重活,不過她心疼女兒自己一個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所以她便自己咬牙忍下來了。有次孩子發了點燒,一直哭鬧不停,後面好不容易給哄好了,但是詩妍的媽媽卻因此累倒了,詩妍下班回來看到自己媽媽一臉憔悴的樣子,心疼到不行,淚眼婆娑對著媽媽道:「媽,女兒對不起你,以後我自己帶孩子吧,您顧著自己身體,能休息就多休息 。」
  • 婆婆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幫兒媳就是幫兒子,不要對兒媳太苛刻
    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婆婆和兒媳在日常生活中會爭奪家庭的主導權,有的時候婆婆對自己的兒媳很不滿意,甚至是對自己的兒媳經常發脾氣。 正是因為婆婆的這樣一種選擇,導致和兒媳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一家人的生活也就變得不幸福了。
  • 兒媳首次回婆家過年,房間髒亂差,婆婆卻揚言:這是給她立規矩
    婆婆卻說:「冰箱能放得開嗎?冰箱難道不花錢?而且你們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來,屋裡又不住人,不放這些東西,那才是可惜了,你們也住不了幾天,就將就一下吧!」雖然氣不打一處來,但是婆婆是長輩,大過年的,媛媛也不能頂嘴,只好忍氣吞聲了。媛媛和劉磊說這事,劉磊也只是無奈地笑笑說:「我們回都已經回來了,也很難買到回去的車票。老婆你就受點委屈,沒事的,暫時住下,我陪著你。」
  • 婆婆生病兒媳悉心伺候,羨煞鄰床:將心比心在婆媳關係裡太重要
    一般說來,婚姻裡較為嚴重的就是婆媳關係緊張了,兒媳嫁入婆家之後不怎麼被婆婆待見,而且大多數這種情況都是強勢的婆婆在作祟,是因為婆婆沒有把兒媳當作一家人對待。 若是遇到蠻橫無理的婆婆,總看不順眼兒媳,沒事還總是找茬、挑刺,那麼往後兒媳在婆家的日子就更不好過。
  • 「過年時,婆婆問了三個問題,兒媳一怒之下想結束十年的婚姻」
    周強聽出了母親話裡的意思,趕緊把母親拉到了一邊,勸慰道:「媽,你不用在意那麼多,程菲買的東西沒有那麼好,再說了,給她爸媽買的那些東西才不貴,你們這是羽絨的,她爸媽那是棉服,不一樣。」雖然說話的聲音很小,但程菲還是聽到了,事後程菲問周強的時候,周強卻說:「當時不是告訴你了嗎?我帶的錢也不多,最後就只能拿那兩件棉服,沒有拿羽絨的,我看你著急試別的衣服,就沒和你說。」
  • 婆婆年輕時「善待」兒媳,老了是種什麼狀態?三個66歲老人的實話
    對於陳阿姨來說,她一直對待自己的兒媳都挺不錯的,因為她是一個農村人,她的兒媳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人,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作家,一直以來,她對待兒媳都非常恭恭敬敬的,後來,兒媳有了孩子之後,陳阿姨就過去幫忙帶孩子,一直以來,他們之間也沒有發生過很大的矛盾。對於陳阿姨來說,她其實不能幫兒子多少,只是在帶孩子方面儘量的不讓他們操心就好了。
  • 奶奶養出「白胖」孫子逢人就炫耀,兒媳卻惱怒斥責:您真是無知
    ,父母不願意把孩子交給家裡面的老人帶。一方面是因為父母都想讓孩子在自己身邊成長,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精彩瞬間;另一方面是因為兩代人在育兒方面的觀念不同,為了避免和家裡長輩有矛盾,父母寧願自己累點也不願意讓老人帶孩子。  現在的年輕人和老一輩人在育兒方面有著很大的矛盾,他們的觀點最大的差別就是:年輕人相信科學,認為孩子應該健康飲食,不宜過胖;但是老年人卻覺得孩子白白胖胖的才是健康的標準。
  • 婆婆在家白吃白住,孫子摔斷腿後轉身離開,兒媳卻怒甩自己耳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但是婆婆還是不喜歡楊曦,直到楊曦生下兒子後,兩人的關係才有所緩和。楊曦工作忙,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婆婆在幫忙照看孩子。但她始終沒花一分錢,家裡的所有開銷都是楊曦負擔。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兩人相處過程中,有時候也會發生爭吵,但有時候婆婆說什麼,楊曦也不說話。直到有一天,楊曦兒子摔斷了腿,楊曦與婆婆爭吵起來,說是婆婆沒有照顧好兒子。
  • 婆婆是不是真心對兒媳,嘴上說再好也沒用,這幾種時刻一看便知
    現在小童和她老公結婚也五六年了,小童的婆婆對她的好也完全經得起她喊這一聲「媽」。所以我們這群朋友都很羨慕小童,畢竟這樣的婆媳關係生活中可是不多見的。 後來小童身體已經恢復好了,老人家也是不放心,沒隔一段時間就督促小童去醫院複查。 小童表示她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感受到婆婆對她是真心實意的。所以說婆婆對兒媳好還是不好,往往兒媳們生病一次,身體脆弱一次,看看老人的態度自己基本也就清楚了。
  • 「過年不用回去,娘家不是你家了」兒媳霸氣回應,「氣哭」婆婆!
    麗珍已經3年沒有回娘家了,今年打算回娘家,卻遭到了婆婆無理的阻攔,麗珍沒有絲毫怯場,懟了回去。01麗珍遠嫁到另一個城市,父母當初死活不同意,無奈麗珍堅持要嫁,最終還是同意了。婆婆過年前3個月就說:「兒媳,你嫁到我們家,這是第一年。我們這邊的習俗,結婚第一年女方都得在男方家過。」就這樣,麗珍聽了婆婆的話,留在了男方家過年,沒有回去。
  • 婆婆做壽兒子花2萬,兒媳過生日婆婆稱:「窮」慣了的女人不講究
    婆婆作為過來人,可以很清楚地理解這一點,美滿的婚姻需要夫妻時時處處的為對方多考慮,假如想要兒子的婚姻變得持久穩固,便不能總是用單向思維考慮問題。有位結婚6年的朋友對我說,婆婆沒和她在一起住過,但是她的婚姻生活裡婆婆的痕跡無處不在。婆婆每周都會時不時的到她的小家來呆一會,美其名曰是看孫子,其實是看看兒媳把兒子伺候得怎麼樣。冰箱和廚房是婆婆重點檢查的區域。
  • 婆婆陪大姑姐生娃,兒媳分娩無人陪,產後不讓家人碰娃,太記仇了
    比如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當一名孕婦剛剛分娩完之後,理應是家人一起慶祝的時候,然而現實卻是誰都不讓碰這個新生兒,婆婆看著自己的孫子不能抱、老公看著自己的兒子也不讓碰,這下可把所有人急壞了。當了解原因之後不少人也跟著說:做得好,就不讓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