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做壽兒子花2萬,兒媳過生日婆婆稱:「窮」慣了的女人不講究

2021-01-15 水比天嬌

水比天嬌原創,抄襲必究。

對於結過婚的女人來說,嫁給一個好男人,就等於說掉進了蜜罐,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很甜蜜。但是此時也會有例外,那就是丈夫人很好,可是婚姻之中老是會有婆婆的橫加幹涉。

大家都知道,婚姻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有的家裡是一人主內一人主外,不管生活模式是怎樣的,大都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之上。但是婆婆的插手,也許會讓本來簡單得一目了然的事情變得更加的複雜。

美好的婚姻都是用真心換來的,婆婆作為旁觀者或者助力者都是一個很體面的身份,為何要站偏立場依照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兒子和兒媳的婚姻呢?這樣做顯然是不妥當的。

杜月笙說過:「愛情生活或者婚姻生活是兩個人的,所以不必太自我,多為對方著想和付出。」以己度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情感付出能有所回報,丈夫和妻子的婚姻生活亦是如此。

婆婆作為過來人,可以很清楚地理解這一點,美滿的婚姻需要夫妻時時處處的為對方多考慮,假如想要兒子的婚姻變得持久穩固,便不能總是用單向思維考慮問題。

有位結婚6年的朋友對我說,婆婆沒和她在一起住過,但是她的婚姻生活裡婆婆的痕跡無處不在。婆婆每周都會時不時的到她的小家來呆一會,美其名曰是看孫子,其實是看看兒媳把兒子伺候得怎麼樣。冰箱和廚房是婆婆重點檢查的區域。更為誇張的是,婆婆連她家的購物小票都要過目,看看兒媳到底有沒有亂花錢。

如果朋友給自己買了什麼貴點兒的東西被婆婆知道了,她會給兒子打電話,讓兒子「管管」媳婦愛花錢的毛病,別一天到晚不知道攢錢。而朋友要是給孩子和丈夫買東西,無論花再多的錢,婆婆也是笑眯眯的不說話。她很是厭煩自己的婚姻被人指手畫腳,丈夫也說過婆婆很多次,可是她就是難以改變。

「雙標」是朋友的婆婆最大的短板,老人家的偏心眼一目了然。朋友自己也掙錢,但是在婆婆的老思想裡,兒媳嫁進來就必須要聽她的總指揮棒安排,花錢要少,幹活要多。可是這怎麼可能呢?現代女性並不比男人身上挑的社會責任擔子輕,有的女人甚至比男人還出色,婆婆老用利己的想法幹預兒子和兒媳的婚姻顯然對他們的婚姻生活不利。

莎莎和小張談戀愛的時候雖然經歷了一番波折,可是雙方最後也獲得了雙方家長的認可。最重要的一點在於莎莎的婆婆認為兒媳家裡比較窮,和自己的兒子不般配,說白了婆婆有些勢利眼,想讓兒子和家裡同樣有錢的女生交往。

可是小張是個很有主見的男孩,他認為母親的這番話說得很不對。有了錢沒有感情又有什麼用呢?他在上大學的時候母親給他介紹了不少家裡很有錢的女孩子。可是相親時對方不是問他買車花了多少錢,就是問他父母的收入是多少,讓他很是對這樣的女孩沒有好感。

因此,遇見質樸而素雅的莎莎後,小張說自己的眼前一亮,感到今後自己的另一半就出現在自己的面前。莎莎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職工,而小張的父母都做服裝生意的,小張自己開了一家軟體公司,他不靠父母也能把婚姻生活打理得很好。

所以,這也是小張非按照自己的心願擇偶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對愛情的堅持讓母親做了讓步,結婚後兩人一直單過,沒有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而莎莎雖然算是嫁給了有錢的男人,但是在她身上一點看不出有錢人的痕跡。無論是日常的穿著還是出門消費,她還保持著和以前一樣的習慣。

換做是普通人,我們可能會覺得莎莎這樣很難得,能自始至終清醒冷靜地做自己。但是在婆婆的眼裡,莎莎的簡樸只不過是「小門小戶的窮酸」罷了。但是小張對妻子的這一點很是欣賞,他從未要求莎莎嫁給自己就要委屈自己去迎合別人,反而婚後對妻子貼心貼肺的好,不願意讓莎莎受到任何的委屈。

婆婆這一年過六十大壽,小張為表孝心,張羅給母親訂了飯店,又按照母親的喜好挑選了禮物,前後一共花了2萬塊錢。婆婆很是滿意,做壽之後對著親朋好友炫耀了好久。兒子孝順老媽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莎莎也覺得沒有什麼,花點錢在婆婆身上她覺得也是應該的。

但是呢,莎莎和婆婆的生日隔了不到一個月,小張覺得妻子的生日也應該辦得隆重點,還花了各種心思做準備。婆婆知道後很是不滿,直接就阻止兒子道:年輕人不用那麼鋪張浪費,再說了,你的媳婦是從小門戶裡出來的女人,沒嫁進我們家之前過得都是窮日子,「窮」慣了的女人不講究,不用出去亂花錢,隨便過下就行了。

小張不同意,他認為母親這樣的想法很沒有道理。此話傳進莎莎的耳朵裡後,她一改往常但是不爭不搶的作風,居然同意了丈夫的安排,在外面過了一個風風光光的生日,花的錢一點也不比婆婆做壽時候花的少。婆婆推說自己頭疼沒有參加,但是過後說兒媳敗家,不懂為丈夫省錢。

莎莎覺得很好笑,其實本來按照她的想法是不打算這麼高調的過生日的,她認為丈夫對自己的愛體現在細水長流裡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拿著錢去表達。可是婆婆的那番瞧不起的話讓她聽了心裡很不舒服,什麼叫做「窮慣了的女人」?她雖然不是出生在大富大貴之家,好歹在父母家裡也沒有吃過苦,樸素,並不代表窮酸。

她不願意順著婆婆的心意不過這個生日,也不願拂了丈夫的好意,之所以順水推舟得過這個生日,也不完全是和婆婆叫板,而是想用這樣的方式表明自己雖然不是個愛慕虛榮的女人,但是也不是個小家子氣的人。拿錢享受生活的事情,又有誰不會呢?

這名女子雖說沒有用話來反駁,但是她用實際行動還擊了對方的輕蔑,婚姻的穩固果然還是需要自己來守護。

無論丈夫在妻子過生日的時候花不花錢,花多少錢,那也都是婚姻裡小兩口的安排,婆婆用此事藉機表達對兒媳的看不起,那麼人家偏偏利用此事出了一口氣,你之前說過的話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莎莎的婆婆沒去參加兒媳的生日聚會,可是絲毫也沒有影響到她的好心情。

從那件事之後,莎莎就很注意自己在婚姻裡的話語權,她覺得,你可以看不起我,但是不能詆毀我的出身。你對我婚姻的幹預,也就是對我的不尊重。而她的婆婆漸漸也意識到兒子是處處想著兒媳說話的,她單位幹預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莎莎之後還是保持著簡單樸素的作風,但是她的婚姻也依舊充滿著甜蜜,少了婆婆的幹涉,他們的婚姻生活變得更加自由自在。

沒人願意別人跳出來在自己的婚姻裡當家做主,很少有人會願意對婚姻裡的話語權拱手相讓。婆婆在兒子和兒媳的婚姻裡扮演好旁觀者的角色就已足夠,長輩的指導和強行幹預是兩回事,而看不起兒媳的做法又會讓婆媳之間變得會更加生疏,得不償失還被人詬病。與其如此,不如趁早放手,讓晚輩的婚姻自己說了算。

-END-

我是水比天嬌,期待觀看往期文章的朋友們,請點擊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婆婆經常做5件事,就不要抱怨兒媳不孝順,大部分女人都遇到過
    那麼在婆媳關係裡,婆婆做哪些事情,最容易遭到兒媳的記恨呢?1、挑撥兒子和兒媳的關係:生活當中,有這樣的一些婆婆,他們看不慣媳婦的所作所為,但又不好直接否定,於是便在兒子面前各種叨叨,想要通過兒子來傳達自己的意思,讓兒媳婦知道自己的不足。可是,她不知道,自己這樣不但不會被兒媳婦接受,反而讓兒媳婦反感,覺得婆婆這是在挑撥離間。
  • 婆婆看不起農村兒媳,結果兒媳一句話,婆婆態度大變
    可能女人在結婚之後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與婆婆的關係。在一些人眼裡,兒媳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所以他們對兒媳總是有很大的意見。這兒媳犯錯了,哪怕是芝麻,綠豆那麼點小事,他們也不忘對兒媳數落一通。這一次兩次還能忍一忍時間久了任兒媳的脾氣再好也受不了了。比如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婆婆做飯的話,她的丈夫兒子不幫忙,只等著吃就沒問題啊。
  • 婆婆不帶孫子,兒媳辭職帶孩子,婆婆卻說兒媳是拖油瓶,兒媳怒懟
    大姑子的話還沒消耗完,婆婆刺耳的話又傳到了阿嬌耳中,說阿嬌太過小氣,自己女兒太苦了,自己這個做媽媽的幫幫怎麼還被人議論開了,認為這一切都是媳婦阿嬌在挑撥離間。 婆婆和大姑子的言語深深的傷害了阿嬌,俗話說得好人活一口氣,阿嬌一怒之下辭了職,全職在家帶孩子。
  • 「兒子,你媳婦太強勢了」兒媳聽完怒懟:「婆婆,別演戲了」
    其實就是一個母親太多依賴自己的兒子,有了兒媳之後,就會覺得有人分走了兒子的愛,便開始吃起醋來。婆媳之間出現矛盾,說白了就是兩個女人在爭寵。兒媳見不得老公對婆婆太好,不顧自己的感受。同樣婆婆也見不得兒子對兒媳太好,看到兒媳欺負兒子的時候,自然會心疼兒子,反感起兒媳來。就像是小墨的婆婆,沒有了老公的陪伴,一顆心全部就落在了兒子身上。
  • 婆婆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幫兒媳就是幫兒子,不要對兒媳太苛刻
    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婆婆和兒媳在日常生活中會爭奪家庭的主導權,有的時候婆婆對自己的兒媳很不滿意,甚至是對自己的兒媳經常發脾氣。 正是因為婆婆的這樣一種選擇,導致和兒媳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一家人的生活也就變得不幸福了。
  • 婆婆讓大兒媳把陪嫁車子送給小兒子,女子:婆婆,你做夢呢
    兩個人從相識相愛到結婚,是非常不容易的,既然決定成為一家人了,就好好對待彼此。當然婚姻也是很複雜的,並不是男人疼愛女人,女人理解男人就能過得幸福的。若是碰上蠻不講理,胡攪蠻纏的家人,婚姻不可能不受影響。女人想結婚,不過是想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希望有人能為自己遮風擋雨,感情有個好結果後,才能更好的結婚創業, 有句話叫先成家再立業,也不是毫無道理的。
  • 婆婆帶了3年的孩子,兒媳「過河拆橋」還叫屈,男子悶不吭聲
    當然,婆婆這樣做也有其他因素,就是在他們準備結婚的時候,彤彤的父親被查出重病,住院期間都是邢昊在忙裡忙外照顧著彤彤的父親。就連最後彤彤的父親離世前都是邢昊守在床邊,在這方面邢昊的做法肯定是值得讚揚的,而他的行為也成了母親「揚武耀威」的資本。因為父親生前看病花了很多錢,家裡條件就不太好了,結婚時,邢昊的父母主動給彤彤的母親拿了6萬塊錢彩禮。
  • 婆婆只花28萬給我們裝修婚房,這效果真是寒酸,閨蜜說窮慣了!
    婆婆只花28萬給我們裝修婚房,這效果真是寒酸,閨蜜說窮慣了!我們兩個人打算在今年年底結婚的,婚房是公公婆婆給我們準備的,而且在我們這面婚房的裝修也都是要公公婆婆負責的。但是婆婆這個就是非常節儉的一個人,但是說白點就是婆婆非常的扣。
  • 很多女人離婚都是因為:婆婆的手伸得太長,把兒子慣成了媽寶男
    婆婆的這種行為涵蓋兩個大問題:第一,不認為自己這樣做會把自己的兒子變成媽寶男,變得沒主見,反而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為兒子好;第二,對兒媳不信任,覺得兒媳照顧不好自己的兒子,只有自己時時參與其中,才能讓兒子過上好日子。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老是以為晚輩給自己養老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卻從來都不懂得去付出,善待他人,更不懂得什麼叫做將心比心。畢竟講真的,除了子女對於父母有贍養的義務之外,而對於女婿或是兒媳來說,並沒有這個義務和責任。要知道很多時候,想要對方為自己養老,講究的並不是本分,而是所謂的「情分」二字。只有年輕的時候,可以善待對方,做到將心比心,才能在將來自己老去的時候,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 為婆婆慶祝生日做好一桌菜,婆婆當著眾人面說她是外人,讓她出去
    文|珍妮碰上一位惡婆婆,兒媳婦該怎麼辦呢?兒媳婦實在無法忍受了,氣得掀翻桌子和婆婆大吵一架後,哭著抱起孩子走了。山東煙臺,女子辛辛苦苦為慶祝婆婆生日做了一桌菜,還請來了親戚朋友,結果婆婆到家後讓她出去,說她是外人。
  • 兒媳首次回婆家過年,房間髒亂差,婆婆卻揚言:這是給她立規矩
    有這樣一些公婆,他們的思想還是非常落後,認為家務活是女人應該做的事,認為兒媳婦照顧自己的兒子是天經地義的,就該「以夫為綱」,他們一味地強調女人作為兒媳婦應該遵循的所謂的責任和義務,不分青紅皂白的挑剔你,覺得你嫁進他們家就得給你立立規矩。這樣的公婆是非常愚昧的,只有有著尊重和相對平等的家庭,才會十分的和睦。
  • 兒媳保護婆婆而死後,託夢讓鄰居帶話,可她為何不託夢給婆婆?
    可兒媳為了保護婆婆而死後,婆婆悲痛不已。可沒多久,鄰居們卻都說這個兒媳給自己託夢了,為的就是告訴婆婆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婆婆終於放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衣家的兒子去世後,衣母就和兒媳一直生活在一起,兒媳每天幹完農活後,回到家就給婆婆捶背、洗腳,倆人感情十分好。
  • 婆婆過年給兒媳6.6元紅包,兒子:「媽,以後我們不回來過節了」
    導讀:婆婆會不會欺負你,關鍵在於男人有沒有眼睛,足夠愛你的男人,是不會讓你受婆婆欺負的。很多人都在婚姻裡抱怨婆婆不好,其實,婆婆好不好關鍵看她兒子有多愛你,老公愛你護你,婆婆就會喜歡你,就算不喜歡,也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所以,一個女人,結婚之後,在婆家的地位關鍵在於老公。
  • 「過年時,婆婆問了三個問題,兒媳一怒之下想結束十年的婚姻」
    尤其是對於女方來說,如果結婚之後,能遇到一個好婆婆就會很省心,遇到一個懂得尊重兒媳、疼愛兒媳,懂分寸的好婆婆,無疑會增加婚姻的幸福感,但是如果遇到不明事理沒分寸的婆婆,那就成了另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了。有人說,女人是二十多年的公主,一天的皇后,十個月的貴妃,一輩子的保姆。寥寥數語,卻道盡了無數女人一生的軌跡。
  • 婆婆面相:什麼樣的婆婆不講理不好相處
    女人嫁給一個男人除了看男人對她好不好之外,還要看看婆家如何,要了解婆婆是個什麼樣的人,會不會對你雞蛋裡挑骨頭,或者蠻不講理還不好相處;女人想嫁一個好男人但是也希望婆家是個明事理的,婚後生活婆媳關係也很重要,那麼如何從面相中看婆婆面相呢?什麼面相的婆婆不講理不好相處呢?
  • 得知兒媳患癌,婆婆教唆兒子出軌離婚,隔天醫院來電:得病的是你
    夫妻結婚時的誓言中,雙方都曾對彼此許下過如斯承諾:無論貧窮、疾病、痛苦、富有、健康、快樂、幸福,我都願意對你不離不棄,一生一世愛護你。然而,倘若疾病真的到來之時,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呢?現實生活中,伴侶生病之時,選擇大難臨頭各自飛的人太多了。曾經的誓言早就被拋在腦後,心心念念想的都是,「我不能被對方拖累,否則以後的人生都毀了。」
  • 婆婆老去,兒媳婦要注意哪些習俗,在家庭之中充當什麼樣角色?
    婆婆去世,兒媳婦也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婆婆。有些事以前由婆婆作主,現在輪到兒媳婦了,兒媳婦也就該履行分內之職責。為什麼說婆婆去世,兒媳婦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婆婆呢?按中國的傳統習俗,只要父母在,哪怕兒子兒媳婦年紀上了六十七十,做了爺爺奶奶,你仍然還是兒子兒媳婦。
  • 一群生不逢時的旗人兒媳婦,年齡比婆婆小,長得卻比婆婆老
    不知道歇了多少次,才把菜挑到胡同口。然而,又不好意思吆喝,最終,菜沒賣出去,家裡又吃不了,怕壞了,只能送給鄰居了。」惠英的公公恩壽在年輕時考取了朝廷的馬甲(兵種),每月3兩銀子,每年48斛老米,全家的日子過得優哉遊哉,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做生意,更不會想到清朝這個時候結束了。即使生活難以過下去了,恩壽始終保留著旗人那種不合時宜的習慣。
  • 不幫兒媳照顧孫子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85歲老人直言:後悔了
    婚後兒媳和婆婆的關係也是這樣的,婆婆在兒媳困難的時候,不吝嗇自己的幫助,兒媳才能在婆家感受家的溫暖,那麼在婆婆晚年的時候,兒媳也會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婆婆,這是一個因果循環,只要有個好的開端,那麼以後的生活順理成章的就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