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2021-01-08 別人家的七七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人就來找我,

點擊「關注」,想成為你真誠的朋友!

作者:七七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1/

前幾天刷手機的時候,看到這麼一個街頭採訪的短視頻,裡面的主題是關於「人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呢?」

在主持人隨機調查採訪的路人中,有的人回答說:最幸福的事是考研通過公務員考試,也有的人回答說:想要中彩票變得超級有錢,還有的人回答說:希望順利脫單結婚,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當中有一位老人的回答令我特別的印象深刻:「人這一輩子,年輕時,挨窮過苦日子都不算什麼,就怕等到自己年老了之後,身邊卻沒有一個人照顧。所以在我看來,人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得,老有所樂。」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要知道在我們大多數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結婚生兒育女除了綿延子嗣,傳宗接代之外,就是為了將來自己年數大了之後,能有個體己人能給自己養老,讓自己老有所依, 可以享天倫之樂,這便是莫大的幸福。

尤其是對於那些生兒子的家庭來講更甚,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成人後,然後再幫他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唯有兒女都有好的歸宿了,家庭溫馨和睦了,才能在以後年老的時候,安享晚年啊。而當中對於那些有大智慧,拎得清的老人家來講,他們都懂得要跟兒媳婦好好相處。

不過相反的總是會有另外的一些老人家,對待自己兒媳很是苛刻薄情,等到老的時候卻還指望她們來給自己養老。

就如同那句很有哲理的佛家禪語所說那樣:「世間萬物,因果循環,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可惜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老是以為晚輩給自己養老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卻從來都不懂得去付出,善待他人,更不懂得什麼叫做將心比心。畢竟講真的,除了子女對於父母有贍養的義務之外,而對於女婿或是兒媳來說,並沒有這個義務和責任。

要知道很多時候,想要對方為自己養老,講究的並不是本分,而是所謂的「情分」二字。只有年輕的時候,可以善待對方,做到將心比心,才能在將來自己老去的時候,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2/

陳詩妍跟男友張梓豪是大學同學,兩個人在大學裡相識相戀四年多,詩妍每次到男友梓豪家裡吃飯的時候,梓豪的媽媽總是對她特別熱情,會拉著她的手非常親切跟她聊天敘家常,還會給她準備很多老家土特產。所以每次詩妍去完男友家,總是會跟自己周圍的好友閨蜜們炫耀說:「將來我的婆婆,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其實最初一開始,詩妍嫁過去之後,她跟婆婆的關係的確相處得還不錯。畢竟因為他們小兩口新婚不久,夫妻恩愛也還沒有孩子,所以經濟上面也沒有多大的壓力。平時周末或放假有空的時候,詩妍還會時不時地帶著婆婆去逛街買衣服,在外人眼裡,婆媳兩個人處得就和母女一般親。

雖然詩妍的閨蜜小葉曾經勸告過她:「結婚之後,婆媳之間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然有了孩子之後,就會發生很多衝突和矛盾。別看現在表面關係親近,到時候要是爭吵起來會更兇的。」

但是當時的詩妍不以為意,每次聽到小葉這樣說,還會開玩笑回嘴地說:「小葉,你別杞人憂天啦, 我看你這分明就是羨慕嫉妒我。」然而等到自己真有孩子之後,詩妍才慢慢明白了,原來小葉說的話是對的。

記得當初詩妍懷孕還大著肚子的時候,她的婆婆整天就對著她肚子念叨地說:「我老張家三代單傳,詩妍你這一胎,可一定要生個男娃。」

不單單是這樣,婆婆甚至四處求神拜佛,也不知道從哪個神婆手裡買來一大張男娃的畫像,刻意地貼在詩妍他們小兩口床對面的牆壁上。而且每天都要囑咐自家兒媳,早晚各看8分鐘,這樣保證能生個男丁。

對婆婆這一系列迷之行為,詩妍真的是哭笑不得,總是十分有耐心跟她解釋說,「媽,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生兒生女都一樣啦。」不過婆婆每次聽到詩妍這樣說,都是皺著眉頭,黑著一張臉,一句話也不說,明擺著不高興的樣子。

/3/

但是性格大大咧咧,神經有點大條的詩妍沒太把婆婆的表現放在心上,可是等到自己在醫院生孩子那天,所有的關係就都變了味。婆婆明顯嫌棄她生的是個女娃,住院期間根本就沒有怎麼來過,都是詩妍的媽媽和老公在一旁負責幫忙照顧。

所以詩妍的心裡一下子變得很不是滋味起來,特別是當她再聯想起自己原來對婆婆那麼好,自己內心特別的失落和難過。而且在詩妍接回家坐月子期間,婆婆更是藉口公公的身體不舒服,自己必須要在身旁照顧他,在老家走不開身啊,就連孫女的滿月宴都沒有到場。

詩妍曾經也向自己老公梓豪抱怨道,指責他的爸媽重男輕女,不過每次老公梓豪都會讓著她,還會說公婆如何如何的不容易,希望她能多體諒一下自己的爸媽。

後來詩妍自己一個人撐不住,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就只能讓自己的媽媽搬過來同住,幫自己照料孩子跟這個家。但是詩妍的媽媽歲數比較大,原本身體就不太好,平時基本上也幹不了什麼粗重活,不過她心疼女兒自己一個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所以她便自己咬牙忍下來了。

有次孩子發了點燒,一直哭鬧不停,後面好不容易給哄好了,但是詩妍的媽媽卻因此累倒了,詩妍下班回來看到自己媽媽一臉憔悴的樣子,心疼到不行,淚眼婆娑對著媽媽道:「媽,女兒對不起你,以後我自己帶孩子吧,您顧著自己身體,能休息就多休息 。」

所以,後面詩妍為了照顧孩子,照顧這個家,索性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家當起了全職主婦。自從她自己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從早忙到晚的做家務以來,才真正地體會到了帶孩子的不易和辛苦,也因此更加感激媽媽對孩子、對自己、對這個家的付出和辛勞。

特別是當孩子剛剛會走路那會,詩妍除了要自己一個人忙著家裡家外,各種各樣瑣碎繁雜的事情之外,還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更重要是必須時時刻刻盯著孩子,生怕她一個不小心就給摔了,磕了,碰了,經常把自己累得直不起腰來,身上貼著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膏藥。

平時一忙起來感覺自己就像個旋轉的陀螺,一刻也停不下來,就連要喝口水,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尤其是帶孩子的時候,詩妍內心最渴望的就是能正常的吃一頓熱乎乎的飯菜,能好好的躺在床上睡一個整覺,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4/

後來,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女兒正式開始上了幼兒園,詩妍這才覺得自己真的熬出頭了。而且為了能方便接送年幼的女兒,以及幫忙照顧身體不好的媽媽,她在自己家的旁邊找了一份比較輕鬆,且相對自由的工作。雖然賺的錢跟以前工資相比起來不多,但是剛好兩邊都能顧及到,何況自己媽媽已經辛勞大半輩子,詩妍想讓她能快樂幸福的安享晚年。

有天傍晚,詩妍從幼兒園把女兒接回了家,剛剛走到家門口還沒進去,就聽到裡頭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打開家門一看,丈夫梓豪的爸媽好像要逃難一樣,大包小包的行李堆滿了客廳。

梓豪一見到詩妍就連忙說:「咱爸咱媽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一直不好,想要過來到城裡養老,以後就跟我們一起住了。」

詩妍聽到老公說的話瞬間心裡就明白了,公公婆婆老了,需要人照顧,需要人養老,才想起她這個兒媳來了。現在自己女兒大了,也上幼兒園了,他們剛好就出現了。

就連詩妍的女兒也是怯生生地用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生疏 地看著奶奶,一直躲在媽媽的身後,一點都不跟爺爺奶奶親,甚至一句話都不敢說。可也人之常情啊,畢竟自從女兒出生到現在,他們一次也沒有來過,自然對這一對稱作爺爺奶奶的人感到十分陌生了。

不過梓豪的爸媽才不管這些,婆婆還在一旁小聲地埋怨自家兒媳沒有把孩子教好,才弄得孫女一點都不跟她這個做奶奶的親近。詩妍裝作沒聽見婆婆講的話,將這口氣忍了下來,照樣按照之前那樣簡單又忙碌的生活軌跡去過日子。

然而婆婆卻不樂意了,還故意沒事找茬對兒子梓豪打小報告說,兒媳嫌棄他們,不高興他們住下來。畢竟原先詩妍對婆婆非常得好,不僅會帶著她逛街,還會給她買這買那,可是自從他們過來住下後,就從來沒見她花過一分錢。

梓豪聽到自己媽媽的抱怨後,不禁皺著眉頭,對妻子詩妍的行為感到百般不滿。而挑事的婆婆見有了自家兒子撐腰,說起話來更硬氣了,直接就懟著詩妍說:「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

詩妍看著無事生非,還敢理直氣壯的婆婆,只是說了三句話,就讓婆婆瞬間啞口,無言已對,第一句話直接一針見血道:「婆婆,我的月子仇還沒有忘,所以你老無所依也正常。」

之後詩妍臨走的時候,又給補了兩句字字誅心的話:「婆婆,在我最需要你幫忙的時候,你沒有幫助我,現在你老了,需要人養老,憑什麼我就要幫助你呢?做人都要將心比心,想找人為你養老,就找你兒子梓豪吧。」

/5/

說完這三句話,詩妍直接拎著收拾好的行李箱,帶著女兒住到了娘家。梓豪的媽媽當場愣在原地沒緩過神,半天沒做聲。

原本詩妍的媽媽身體就不好,所以她決定帶著女兒住到娘家,方便照顧媽媽,給自己的媽媽養老。因為在詩妍的心裡,她非常感激自己媽媽曾經對她的付出,甚至在她走投無路,需要人幫忙的時候,幫了她一把。

所以想讓她的晚年過得幸福快樂。再說了反正自己女兒跟外婆的關係特別好,特別喜歡黏著她,畢竟是從小就是被姥姥帶大的。

正所謂,人心換人心,要知道女人一生最難的時候就是坐月子。初為人母,新手媽媽面對剛出生的嬰兒的哭鬧,常常感到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時身邊最需要有一個體己人來幫助自己。

假如說做婆婆的,在兒媳坐月子的時候,能夠體諒兒媳,善待兒媳,做到能幫就幫,並且打從心底裡把兒媳當做一家人。那麼等你老了,需要人養老,乃至生病臥床的時候,兒媳也才願意真心的照顧你。

就像我之前在電視上看過這麼一類關於「情感調解」綜藝節目,當中有這麼一幕,婆婆站在臺上大聲地數落責怪自己兒媳,「晚年不照顧自己,不給自己養老」。

而兒媳卻哭著控訴了婆婆,在坐月子期間,對自己的冷漠和袖手旁觀。因為平時自己老公忙於工作,要他幫忙照顧孩子,完全就指望不上。然而婆婆呢,就連自己發高燒的時候,還要拖著虛弱無力的身體照顧孩子。給她打電話希望她過來幫忙照顧孩子,可是婆婆卻不願意,甚至可以說壓根就不管不問。

臺下的觀眾和主持人聽到兒媳的哭訴後都不約而同的沉默了,而且節目的老師還說了:「你當初怎麼對兒媳的,兒媳現在這麼對你,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所有的弱者都是無辜可憐,值得同情。」

所以說,現實生活中那些聰明,拎得清的婆婆,都不會慢待兒媳的月子。

既然婆婆和兒媳之間同為一家人,就得要拿出做人的情分。唯有這樣,當初種下的善因,才會結出兒媳晚年照顧你的善果。

而那些對待兒媳冷漠的婆婆們更要明白,做人,都是相互的,更是將心比心的。何況退一萬步來說,同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你疼愛照顧月子裡的兒媳,兒媳也只會更加孝順善待你,你將來才會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end-

今日話題,

如果婆婆不曾照顧你坐月子,你會為她養老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作者介紹:七七,自由撰稿人/專欄作者/微博籤約自媒體;一個溫暖又毒舌,理性與感性並存的天秤座少女,愛好吃喝玩樂,擅長談情說愛;歡迎關注我,願與你分享有意思、有意義的生活,與你一起獨立和改變。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不妨點讚、轉發、收藏、推薦一下哦!

相關焦點

  • 婆婆嘴裡這3句話最虛偽,你聽過幾句?
    很多時候,「婆婆」才是破壞夫妻感情的第一「元兇」,很多婆婆在結婚之前都會對自己兒媳說「放心吧,我一定會把你當親生閨女對待的!」,這句話你聽聽就行了,千萬別當真,因為婆婆畢竟是「老江湖」,她隨口說出的話根本不走心,只是為了糊弄你,典型的「心口不一」。
  • 婆婆看不起農村兒媳,結果兒媳一句話,婆婆態度大變
    大家好,我是大雄,如果您喜歡我的頻道,請點擊右下角的訂閱按鈕,每天給你帶來一段故事,陪你入睡。可能女人在結婚之後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與婆婆的關係。在一些人眼裡,兒媳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所以他們對兒媳總是有很大的意見。這兒媳犯錯了,哪怕是芝麻,綠豆那麼點小事,他們也不忘對兒媳數落一通。這一次兩次還能忍一忍時間久了任兒媳的脾氣再好也受不了了。
  • 婆婆不帶孫子,兒媳辭職帶孩子,婆婆卻說兒媳是拖油瓶,兒媳怒懟
    更讓阿嬌意想不到的是,阿嬌幾句埋怨的話不知怎麼傳到了大姑子耳裡,大姑子一句有的女人就是貪心,霸佔了我弟弟還要霸佔我婆婆。 婆婆的這番話氣得阿嬌眼淚都要出來了,忍了忍眼淚道:「你要覺得你兒子辛苦,讓我出去工作也行,你讓他回家來帶孩子,我出去工作,我一個月也有幾千塊工資,雖說不能吃啥好的,但是也餓不死。」 聽完兒媳的霸氣回答,一時間竟答不上來話來,站了會後姍姍離去,後來再也沒找過阿嬌麻煩。
  • 情感:「婆婆的這句話,讓我深惡痛絕」
    如果遇到一個不明是非的男人,再遇到一個以老賣老不講道理的婆婆,這無疑是女人後半生的痛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需要講道理,誰對誰錯,至少要看得清,錯的改正,對的就維護,男人不能護著有錯方,去批評另一方。特別是男人護母親的短,因為母親更親,所以往往會聽信她的話,指責妻子,至使妻子蒙受冤屈受到更深的傷害。
  • 「等我去她家養老時,再讓她好好伺候我」「別來,我可伺候不了」
    徐蕾的婚姻就是如此,結婚前婆婆就對她看不順眼了,理由是她的家境一般,並不能帶給兒子事業上的幫助,而且當時她的心裡早就已經有了兒媳的人選,據說對方家境殷實,可以讓兒子少奮鬥好幾年,只不過徐蕾的丈夫卻不願意,一心只想和徐蕾在一起。
  • 不幫兒媳照顧孫子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85歲老人直言:後悔了
    婚後兒媳和婆婆的關係也是這樣的,婆婆在兒媳困難的時候,不吝嗇自己的幫助,兒媳才能在婆家感受家的溫暖,那麼在婆婆晚年的時候,兒媳也會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婆婆,這是一個因果循環,只要有個好的開端,那麼以後的生活順理成章的就會好起來。
  • 「兒媳,我小兒子結婚,把你的陪嫁拿出來給他買婚房」「做夢」
    其實婆媳矛盾是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會出現的難題,總有些婆婆遇事拎不清,認不準自己的定位,把兒媳當做家庭的保姆,把兒媳的錢當作她自己的錢,任意妄為的插手兒子和兒媳的事情。遇到這樣的婆婆,是生活的大不幸,但其實女人只要敢於說「不」,不對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忍氣吞聲,日子就不會過得那麼難。
  • 「嫁過來以後,就把工作辭了吧」聽到準婆婆的這句話,我不敢嫁了
    我想,如果沒有尊重,再好的愛情也不會長久。  朋友本來都要談婚論嫁了,可是卻在訂婚前一晚取消了婚約,她說,她可以沒有情,也可以不結婚,但就是不能違背自己的原則。  朋友常說,女人長得再好,嫁得再好,都不如有一份好的事業。
  • 「你生孩子,憑什麼不讓我出去掙錢」「婆婆,你也太見外了吧」
    媳婦會覺得婆婆不夠體諒自己的難處,沒有考慮到生孩子帶來的痛苦,而婆婆認為女人想要出去賺錢的行為有些見外,瞧不上自己兒子的能力。其實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就可以很容易明白對方的心意,不再會一直充滿怨懟和指責,無法擁有和諧的婆媳關係。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後,一般都不會整天只想待在家裡面,只有成天不學無術的女人,才會什麼事情也不想做,永遠都在讓男人承擔自己的生活需求,自己不用參加任何的勞動。
  • 婆婆生病兒媳悉心伺候,羨煞鄰床:將心比心在婆媳關係裡太重要
    說起婆媳同住,有很多年輕人都會非常不悅,兩代人同住不方便不說,倘若婆媳關係還不好,兩個女人一臺戲,男人在中間左右為難更避免不了苦日子,不過,陳阿姨和兒媳之間的相處卻十分的融洽。 陳阿姨也是在婆媳關係當中吃過虧的人,她年輕的時候,婆婆對自己不好,等到老了,她也不想養老,弄得丈夫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 兒媳保護婆婆而死後,託夢讓鄰居帶話,可她為何不託夢給婆婆?
    可兒媳為了保護婆婆而死後,婆婆悲痛不已。可沒多久,鄰居們卻都說這個兒媳給自己託夢了,為的就是告訴婆婆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婆婆終於放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衣家的兒子去世後,衣母就和兒媳一直生活在一起,兒媳每天幹完農活後,回到家就給婆婆捶背、洗腳,倆人感情十分好。
  • 「過年不用回去,娘家不是你家了」兒媳霸氣回應,「氣哭」婆婆!
    麗珍已經3年沒有回娘家了,今年打算回娘家,卻遭到了婆婆無理的阻攔,麗珍沒有絲毫怯場,懟了回去。01麗珍遠嫁到另一個城市,父母當初死活不同意,無奈麗珍堅持要嫁,最終還是同意了。婆婆過年前3個月就說:「兒媳,你嫁到我們家,這是第一年。我們這邊的習俗,結婚第一年女方都得在男方家過。」就這樣,麗珍聽了婆婆的話,留在了男方家過年,沒有回去。
  • 「兒媳,我兒子死了,你要麼改嫁,要麼把房子過戶給我」「做夢」
    說她倚老賣老,是因為我老公剛去世,她就逼我改嫁,而且對方是他們家一個親戚,「我兒子死了,你必須改嫁,你可以不為你著想,但是我得為我著想。你必須嫁給我給你指定的人,這樣以後才有人給我養老送終。」我沒辦法接受她的這種要求,我老公屍骨未寒,她就做出這種事,真的讓我很寒心。之後更讓我寒心的是她說的這句話,「兒媳,我兒子死了,你要麼改嫁,要麼把房子過戶給我!」
  • 婆婆做壽兒子花2萬,兒媳過生日婆婆稱:「窮」慣了的女人不講究
    美好的婚姻都是用真心換來的,婆婆作為旁觀者或者助力者都是一個很體面的身份,為何要站偏立場依照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兒子和兒媳的婚姻呢?這樣做顯然是不妥當的。杜月笙說過:「愛情生活或者婚姻生活是兩個人的,所以不必太自我,多為對方著想和付出。」以己度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情感付出能有所回報,丈夫和妻子的婚姻生活亦是如此。
  • 「兒媳,給媽拿3萬,要去旅遊」,「媽,不好意思我不是暴發戶」
    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女人如果嫁對人,那這一輩子的婚姻是幸福的。女人如果嫁錯人,那這一輩子婚姻就是悲哀的」。其實,在我看來這句話說的並不完全對,女人即便是嫁對了人,可沒遇到一位好婆婆,那她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
  • 婆婆讓大兒媳把陪嫁車子送給小兒子,女子:婆婆,你做夢呢
    兩個人從相識相愛到結婚,是非常不容易的,既然決定成為一家人了,就好好對待彼此。當然婚姻也是很複雜的,並不是男人疼愛女人,女人理解男人就能過得幸福的。若是碰上蠻不講理,胡攪蠻纏的家人,婚姻不可能不受影響。女人想結婚,不過是想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希望有人能為自己遮風擋雨,感情有個好結果後,才能更好的結婚創業, 有句話叫先成家再立業,也不是毫無道理的。
  • 「旺夫」的女人是不會對老公說這3句話的,「敗家」的卻常說
    女人們聚在一起不容易,丈夫、孩子便是大家話題的中心:「我家那位天天襪子都不洗,下班回家只知道玩手機、玩遊戲,孩子管都不管。他上班我也上班啊,誰不累啊。」「有時候真的覺得經營這個家太累了,結婚才5年,完全沒有了當時談戀愛的激情。天天柴米油鹽,應付公婆,還有和老公生氣,感覺完全沒有自我了。再熬幾年真的就成了黃臉婆了,想想也挺沒意思的。」
  • 「兒子,你媳婦太強勢了」兒媳聽完怒懟:「婆婆,別演戲了」
    其實就是一個母親太多依賴自己的兒子,有了兒媳之後,就會覺得有人分走了兒子的愛,便開始吃起醋來。婆媳之間出現矛盾,說白了就是兩個女人在爭寵。兒媳見不得老公對婆婆太好,不顧自己的感受。同樣婆婆也見不得兒子對兒媳太好,看到兒媳欺負兒子的時候,自然會心疼兒子,反感起兒媳來。就像是小墨的婆婆,沒有了老公的陪伴,一顆心全部就落在了兒子身上。
  • 得知兒媳患癌,婆婆教唆兒子出軌離婚,隔天醫院來電:得病的是你
    曾經的誓言早就被拋在腦後,心心念念想的都是,「我不能被對方拖累,否則以後的人生都毀了。」運氣好的女人可能會遇上好男人,但是,光有好男人是不夠了,也要有好婆婆才可以。如果婆婆在這件事情上橫加阻攔,夫妻倆以後的生活都沒法再消停了。男人有心好好照顧老婆,帶她好好看病,無奈母親每天都在耳邊洗腦。男人能夠做到不忘初心後的方得始終嗎?還是會被母親影響,自此而老婆分道揚鑣呢?
  • 婆婆經常做5件事,就不要抱怨兒媳不孝順,大部分女人都遇到過
    那麼在婆媳關係裡,婆婆做哪些事情,最容易遭到兒媳的記恨呢?1、挑撥兒子和兒媳的關係:生活當中,有這樣的一些婆婆,他們看不慣媳婦的所作所為,但又不好直接否定,於是便在兒子面前各種叨叨,想要通過兒子來傳達自己的意思,讓兒媳婦知道自己的不足。可是,她不知道,自己這樣不但不會被兒媳婦接受,反而讓兒媳婦反感,覺得婆婆這是在挑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