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前段時間,有位粉絲媽媽給開心爸爸留言,說了這樣一個問題:
這位媽媽懷孕8個月了,最近這段時間總是「負能量」纏身,什麼愛哭啊,敏感啊,易怒啊,情緒變化不定啊等等,別說老公了,就算是自己也挺煩自己的。很多時候她一個人呆著的時候,總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怎麼自己就變成這樣了啊!最後這位媽媽說,這種表現是不是不正常啊,需要去看醫生嗎?
其實通過這位媽媽的講述,很顯然她現在深陷「產前恐懼」的病症中了。
產前恐懼是什麼
相較於產後抑鬱,產前的恐懼很多時候都被大家自然的「忽略」了,或者認為是懷孕後身體不適的正常表現而並不在意。
其實從臨床醫學的案例來看,患有產前恐懼媽媽們的比例,比患有產後抑鬱的媽媽們要高得多,相應的,因為被關注的少,帶來的影響也比產後抑鬱要嚴重的多。
從媽媽們懷孕開始,體內的激素水平就有很大的變化。
常見的雌性激素以及孕激素開始了瘋狂的增加,而其他的一些激素呢就相應的減少了很多,這些激素水平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大腦的神經調節功能,直接影響到媽媽們情緒上的變化。
而且這種情緒上的變化,會從懷孕開始一直持續到生完孩子之後的整個過程,可以說,很多媽媽們整個孕期都是在產前恐懼中度過的。
產前恐懼恐懼些什麼
說起產前恐懼來,其實讓媽媽們恐懼的東西很多。
比如害怕生孩子的疼痛
眾所周知,順產的時候媽媽們是需要經歷10-20小時左右的陣痛期,這段時間內,媽媽們的宮頸以及骨盆產道,會在寶寶的刺激下不斷擴張,不斷變大,直到能容納寶寶腦袋通過的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夠十指」。
雖然說這個過程會有激素的作用,使得上述部位不斷地軟化,但是張開這麼大,帶來的痛苦還是很難忍受。有人形容分娩時的疼痛,相當於12根肋骨同時折斷;有人說分娩時的疼痛超越了人類能夠忍受的12級疼痛......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分娩的疼痛都是相當難忍受的。
比如擔心寶寶的健康問題
還有些媽媽們擔心寶寶的健康問題,害怕寶寶營養不良生長發育不好啊,害怕寶寶太調皮導致臍帶繞頸宮內缺氧啊,害怕寶寶被輻射導致產生一些病症啊等等。
雖然說每次都有按時的產檢,但還是會有相當多的媽媽們會擔心這些問題的。
比如擔心自己生孩子時會有發生危險
雖然說現在醫療條件已經很不錯了,但生孩子這件事還是充滿了風險。
順產時寶寶體位不對,需要臨時順轉剖啊;順產時,媽媽大出血啊;剖腹產的時候媽媽被感染啊;剖腹產時媽媽們出現羊水栓塞啊等等,這些看上去不算是多麼嚴重的病症,對於分娩的媽媽們來說,卻無異於死神的召喚。
這些擔心,如果一直都圍繞在媽媽的心中,得不到很好緩解和安慰的話,很容易惡化形成產前恐懼症,對媽媽和寶寶都會產生很大影響的。
產前恐懼,爸爸媽媽們該怎麼做
那麼對於已經有了產前恐懼症的媽媽們來說,可以做些什麼樣的事情,來緩解自己的恐懼,讓自己能夠更加坦然面對分娩這件事情呢?
定時產檢
產檢是緩解媽媽們產前恐懼的最主要手段之一,通過產檢媽媽們可以知道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體變化情況,可以得到醫生最專業的建議,也可以給自己最大的安慰。
數胎動
當然媽媽們如果還是擔心寶寶的生長發育,可以選擇自己來數胎動。
從孕中期開始,媽媽們就可以通過數胎動的方式,來粗略的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了。一般來說,寶寶每天的胎動次數是比較固定的,如果說某段時間內次數明顯增加或者減少的話,就需要及時的去醫院檢查了。
多看書學習
很多時候,所謂的產前恐懼主要是對未來無所知導致的。所以媽媽們完全可以懷孕後學習一些基礎的分娩以及養育寶寶的知識,一方面呢,對自己即將接受的分娩過程有一個全面而細緻的認識,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前學習些育兒的基礎知識,這樣後期帶寶寶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多陪伴
這一點其實是針對爸爸們說的。
懷孕對於媽媽們來說是人生很大的一個挑戰,作為丈夫有義務更加關注媽媽們的心理以及生理變化,及時幫她們緩解這些壓力,多給她們一些休息的時間,多讓她們開心一些,這樣才能讓媽媽們很愉快的度過這個產前恐懼的時期。
最後
其實有95%的媽媽們都會患有產前恐懼症,這個病症說實話,遠比產後抑鬱要普遍的多,而且如果得不到很好地緩解,後期對媽媽和寶寶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所以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對這件事情都要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