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已經算到60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

2021-01-10 奇聞檔案室

對於圓周率,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畢竟它可是數學中最常見的一個特殊值。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圓周率有一個很形象的符號,那就是「π」,它是一個無理數,永遠不可能被算盡,所以我們只取小數點後兩位,也就是3.14。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π應該只存在於數學上,但其實π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就比如航天領域,生物領域等。舉個簡單的例子,π在航天領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π的計算出現了一絲誤差,那麼可能會導致飛船飛不起來,或者導致飛船無法進入預定軌道。雖然說航天領域對於π的精度有著極高的要求,但它所用到的只不過是圓周率小數點後的數百位。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只要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百位,那麼就能確保太空梭或者火箭正常起飛。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瘋狂地計算著圓周率小數點後的數值。據悉,國際巨頭谷歌曾宣布,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了31.4萬億位了。不久後,IBM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了60萬億位了。雖然說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了60萬億位了,但是人類依舊沒有將圓周率算盡,這也就證明了圓周率不可能被算盡的無理數。既然圓周率無法被算盡,那麼人類為何還要樂此不疲地計算圓周率呢?

有不少人認為,圓周率蘊含著宇宙的奧秘,如果人類將圓周率算盡了,那麼人類就能知道宇宙的奧秘。很顯然,這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然而,科學家卻給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那就是用來檢驗超級計算機的性能。如今,人類已經具備製造超級計算機的能力,這些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都是萬億級,如此強的計算能力該用什麼數值來檢驗它呢?圓周率這個無法被算盡的無理數自然成為了上上之選。

至於圓周率被算盡後會發生什麼,我們自然是無法預測的。如果圓周率被算盡了,你覺得將會發生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圓周率已經算到10萬億位了,繼續算下去有什麼意義?
    可就是這樣一個數,卻掀起了人類對它的計算狂潮,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它算到10萬億位了,許多人也把背誦圓周率當成是一種特長,但既然已經知道它是無限不循環,計算圓周率有什麼意義呢?計算機領域的應用圓周率π在計算機領域是一把標尺,用於檢驗計算機性能。
  • 圓周率已算至31.4萬億位,為何還繼續算?圓周率對世界有何影響?
    圓周率已算至31.4萬億位,為何還繼續算?圓周率對世界有何影響?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吧?只要上過學,對一個詞語一定就很熟悉,那就是「圓周率」。曾記得不少學生就以背到圓周率後面一百多位為榮。
  • 圓周率已經被算到31.4萬億位,為何科學家還如此執著要繼續算下去
    文/行走天涯圓周率已經被算到31.4萬億位,為何科學家還如此執的要繼續算下去?相信很多人都會背3.14159。這是我們在很早學習數學當中的圓周率的時候,就已經了解到的一串數字了。只是科學家了解到的圓周率的小數點後面的數字,可是遠遠超過了我們普通人的。
  • 圓周率是個無理數,已經計算到了31萬億位,繼續計算有何意義?
    和自然底數一樣,圓周率也是數學界最出名的數字之一,它是個無理數,用符號π表示。四大文明古國在幾千年前就注意到了圓的周邊和直徑的比值,古巴比倫人說π的值為3.125,古埃及曾經出土了一份古代數學書籍,叫萊因德紙草書,裡面記載了π的值是3.1605。就連金字塔的設計都有圓周率的影子,它的周邊和高度之比正好等於圓周率的兩倍。
  • 圓周率π已被計算到了31.4萬億位,繼續計算下去有何意義?
    說到圓周率π,相信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可以用來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是數學及物理學中存在的數學常數。通俗意義上來理解圓周率,它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或者圓面積與半徑平方的比值。圓周率π作為一個無理數(無線不循環小數),在日常實際生活中,通常只用到近似值3.14進行計算,只有科學家們為了精確計算才會用到十位小數,甚至幾百位小數進行精確精算。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從實踐中就知道圓的周長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意思是說圓直徑的三倍多等於圓的周長,三倍多要多多少,成了一個非常難的研究課題。中國古代的數學家劉徽使用「割圓術」,計算到圓周率到小數點的後四位。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為啥還在計算?算盡後的後果有多大?
    世界上少有絕對的事情,比如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圓,就算用圓規旋轉一圈,也只是無限接近於圓,而圓周率是圓周長度和直徑的比值,迄今為止已經被算到了31.4萬億位。
  • 將圓周率的小數位算到30多萬億位,數學家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引言:世界上有許多數字永遠都無法被算盡,圓周率π就是其中一個。從古代開始,古人就一直在算圓周率,即使是到了現代數學家意識到圓周率是無法被算盡的,但依然堅持算下去,對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圓周率都算到十萬億位了,為什麼還要計算?到底有什麼用?
    我相信你對圓周率很熟悉,因為它是一個無限的不循環數,所以當我們使用它時,我們只能用「π」來代替,或者近似於3.14。但是,我們不要看已經認定了這個事實,但是關於圓周率仍然有許多挑戰。不要說孩子們能背誦多少個數字。即使是超級計算機也在日夜計算。這有什麼用?
  • 圓周率已經達到幾十萬億位了,為何還要算,真的這麼重要嗎?
    今天小師妹的原創文章是跟大家分享圓周率已經達到幾十萬億位了,為何還要算,真的這麼重要嗎?在小學時大家應該就學過圓周率,而且也了解了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數字,從發現它開始無數科研工作者就一直在對他進行運算,至今已經達到幾十萬億位了,但一直沒有停止過研究,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樣無止境的算下去有什麼意義。首先大家都非常了解圓,大家默認的圓是一個正圓形,但這是由於圓周率計算不出盡頭時得出的結論。
  • 圓周率已經到了十萬億位了,為什麼還要計算下去?有什麼意義嗎?
    初中的時候,為了顯示到底誰厲害,班裡有兩個同學比賽背誦圓周率。這兩位大神一時間成為了學校裡的明星人物,因為獲勝的一方將圓周率背到了100位以後。那時候,我們一起的同學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計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圓周率π的旅程:從1位到31萬億位
    根號形式11.大約同時1596年希爾德斯海姆的魯道夫一舉將圓周率推到了小數點後35位,計算整個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都不會有一個原子的誤差。英國人約翰梅欽給出了收斂極快的新公式,把圓周率算到了100位,而且從此以後的歐洲人也大可想算幾位就算幾位。14.於是到1824年英國人威廉盧瑟福算出了152位,1847年丹麥的託馬斯克勞森就算到了248位。15.進入20世紀臺式計算器大顯身手,一個名叫弗格森的美國人從1946年到1949年先後算出620位,710位,808位和1120位。
  • 圓周率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把它算到10萬億位有什麼意義
    圓周率π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目前已經計算到了小數點後面數十萬億位,但計算它並不是無用功,而是有著多種作用。祖衝之和割圓術計算圓周率的意義現在的我們,已經把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後的10萬億位,並且還在計算中。
  • 人類能將「圓周率」算盡嗎?現已算到小數點後10萬億位了!
    關於「圓周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般從小學的五六年級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介紹過它的存在了。3.1415926這些個數字似乎能夠脫口而出,但就是被我們一掠而過的知識在數學界、物理學界、天文學界等許多科學領域中,它卻內有乾坤,或許暗藏著宇宙起源的秘密!
  • 目前圓周率已達到10萬億位了,超級電腦還在不停地計算圓周率?
    雖然π沒有確切的值,但許多數學家和數學迷都想要把這個數值算的更精確,這是一種興趣。之前谷歌的一名員工計算π值達到了31萬億位,打破了2016年的記錄22萬億位,這是怎麼計算的呢?
  • 新世界紀錄:谷歌將圓周率計算到 31 萬億位
    為了挑戰更精確的圓周率,谷歌工程師 Emma Iwao 在25臺谷歌雲的虛擬機上,執行專為圓周率設計的算法,計算出31萬億數字的圓周率。
  • 圓周率永遠都算不盡,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可怕事
    文/行走天涯圓周率永遠都算不盡,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可怕事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所以以至於圓周率後的小數點如今已經計算到了31.4萬億位,但是距離圓周率的終點數值依舊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段距離,那為什麼科學家一直致力於計算圓周率後的小數點位數呢?
  • 科學家是有多無聊!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到底為了什麼?
    前段時間,官方便爆出一條驚天動地的消息,稱谷歌可以將圓周率小數點後,算到31.4萬億位。這組信息主要是想表達機器的高智能,還是科學家們真很閒?但是這組消息在數學界可是掀起了大浪,越來越多的人類開始關注。
  • 圓周率探索創下10萬億位紀錄
    10萬億位紀錄兩位圓周率狂熱愛好者計算出這一數學常數迄今為止最長的位數,突破小數點後第10萬億位。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餘智恆和日本系統工程師近藤茂克服了多次硬碟故障,勉強躲過日本地震導致的大範圍技術性幹擾,成功打破了兩人先前創造的5萬億位的金氏世界紀錄。正如兩人網站上的公告標題《相同的程序,相同的計算機,只是等待更長 》所暗示的那樣,這次打破紀錄只是一個耗費時間的過程。
  • 為什麼圓周率算了這麼多年還無法算完?原因你可能不信
    今天為大家科普的題目是:為什麼圓周率算了這麼多年還無法算完?當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圓周率的存在了,但是我們通常都只知道,圓周率是一個。沒有盡頭的數字。我們通常只知道。他的前幾位,也就是3.1415926。到了初中的時候我們在數學的學習當中又學到了太是一個無理數,也就是說拍的小數點後面是無線多,而且又不循環,甚至沒有規律的一堆數字,所以圓周率的計算一直是。
  • 科學家為何執著的計算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位,到底有什麼用?
    在人類歷史文明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也越來越多,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我們也已經掌握了固定的規律和一定的事技巧在這種前提之下,我們可以不斷的發掘新的領域,在數學上有一個數不盡的數字常數圓周率在數學上經常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它是指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在科學上認為它是算不盡的代名詞,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用圓周率的計算來解開宇宙上的一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