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腳下的這個村,年產秋褲長度能繞赤道一圈!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沒穿秋褲遇寒流」

「衣帶漸寬終不悔,穿上秋褲暖暖腿」

「寧可不要酷,不可無秋褲」……

一到秋冬降溫季,

秋褲就成為段子手們調侃的對象。

依靠生產自帶「熱搜體」的秋褲,

泰山腳下這個村年年都要火一把!

  入秋以來,在冷空氣輪番襲卷中國各地時,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的姚家坡村也變得格外忙碌。家家戶戶響起裁剪聲、縫紉聲、貨物裝卸聲,熱火朝天地生產五顏六色、款式各異的秋褲,賣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海外市場。

  由於生產和銷售秋褲的歷史久、數量多、範圍廣,該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秋褲村」。

  「秋褲村」的秋褲生產史到底有多久?

  據姚家坡村黨支部書記石西軍介紹,早在新中國成立前,村裡人便用紡車織出致富路。改革開放後,每家每戶投入針織加工,漸成規模。從手工縫紉機到馬達縫紉機,再到鎖邊機,生產逐步向機器化轉變。「1978年至今,我們加工秋褲已有40多年歷史。」

郝學娟 攝

  石西軍坦言,與周邊村相比,他們村並沒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靠的是後天打拼。過去農村土地貧瘠、收入少,村民很早開始靠加工針織品賺錢,吸引大量外地企業上門提供原材料。產業起步早,村民口袋因此越來越鼓,生意代代延續,姚家坡村便成為了製造針織品的專業村。

  「秋褲村」到底有多能產?

  石西軍介紹了這樣一組數據,該村370戶人家,約有160戶從事秋褲、秋衣等針織加工,年產秋褲達5000萬條,按照每條1米的長度計算,年產秋褲長度達5萬千米,能繞赤道一圈。

郝學娟 攝

  針織產業已逐漸成為一種「家族生意」,最早一批從業者的後代大多還在繼續幹。石西軍表示,相比早期,現在機械化水平提升了,產品樣式豐富了,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本村和周邊村閒散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也得到解決。「大部分是全家人集體出動做秋褲,上了年紀的人負責加工、打包,年輕人幫忙賣貨、發貨,分工明確」。

  石西軍稱,每年七八月份是生產和銷售秋褲的旺季,這種熱度能一直持續到元旦。除種地外,裁剪、製衣、裝卸、運輸等產銷針織品的過程也成了村民主要收入途徑。

  

楊飛 攝

  「70後」張繼國是「秋褲村」一紡織廠負責人,從2001年入行至今,他廠內的員工人數已從三四個人擴展到20人左右。張繼國告訴記者,現在每人每天生產秋褲等針織品100多件,儘管單件利潤低,但薄利多銷,年營業額過百萬。

  

楊飛 攝

  張繼國回憶說,起初打開銷售市場比較艱難,他和家人常常要提著包裹到泰安、濟南等周邊市區擺地攤,早出晚歸地賣貨。但經過近20年發展,他們村生產的秋褲已成為「熱銷品」,很多顧客提前上門訂貨,「足不出戶」也能把產品銷往各地。

  

楊飛 攝

  「目前我們主要是線下銷售,面向中老年群體,生產款式寬鬆、布料舒適的秋褲」,張繼國說,下一步,紡織廠打算向網絡銷售轉型,豐富產品種類和款式,滿足更多年輕人需求。

  「90後」大學生張龍翔2013年返鄉,主要幫家中父母做秋褲銷售。在他看來,秋褲產業在姚家坡村有一定發展基礎。

  小時候,他的父母就用腳踏縫紉機日日夜夜地縫製衣服貼補家用,是村中較早一批做針織加工的人。如今機器已經更新換代了好幾輪,電動縫紉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產品數量,家鄉的傳統產業也逐漸發展成支柱產業。

楊飛 攝

  他主動回來幫父母分擔工作,投入老家的「火爆」產業,想用年輕人的思維進一步打開銷售渠道。「家裡人每天能做出四五百件秋褲,希望幫他們儘快打通線上銷售。」

  

楊飛 攝

  「秋褲村」的銷售範圍有多廣?

  儘管電商銷售尚沒有在「秋褲村」普及,但這並不阻礙村裡生產的秋褲奔向世界各地。

  石西軍回憶說,剛起步時,產品缺少銷路,老一輩人就挑著擔子趕大集去賣貨,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在省內周邊縣市擴大市場。但發展到現在,冬季天寒地凍的東北、沒有暖氣的南方都從他們這裡進貨,印度、俄羅斯、非洲等海外市場也貨櫃式地從這裡搞批發。

  「我們的產品比較廉價,市場需求又大,不愁沒有訂單量」,石西軍表示,他們新成立了針織行業協會,將引導秋褲產業走向實體銷售、電商銷售和物流配送一體化發展道路。

  隨著「秋褲村」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名聲越來越響,村內每年訂單量和銷售量都在提升,這也使得目前出現廠房面積有限、設備難再增多、生產規模無法繼續擴大的發展瓶頸。

  石西軍說,為擺脫困境,該村正在申請新用地,規劃建設針織產業園,打算註冊商標,與龍頭企業開展合作,讓秋褲針織業提質升級為規模化生產模式。

  天越來越冷了,你穿秋褲了嗎?

  你穿的秋褲很可能產自「秋褲村」哦!

  作者:趙曉

  

相關焦點

  • 全球最長的公路,比地球赤道周長還長,開完全程相當於繞地球一圈
    一般人都能難做到開完全程,但是雖然這條路是中國最長的,不過在世界上還有比318國道更長的道路。這條公路並不是單純屬於哪個國家的,因為這條公路橫跨了整個美洲,所以被稱為泛美公路。目前根據統計給出的數據是4.8萬公裡,當然這個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因為有一小部分支路也被算到這條公路上,但不管怎麼說這條公路的總長度還是很長的。
  • 新疆公路總裡程突破20萬公裡 可繞赤道約5圈
    2021-01-15 09:43:53    華夏經緯網
  • 蘇寧零售雲「猛將」:上鎮下鄉是常態,一不小心 「繞了赤道一圈」
    蘇寧零售雲「猛將」:上鎮下鄉是常態,一不小心 「繞了赤道一圈」 2019-09-24 09:01:44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敢打敢拼,一不小心「繞了赤道一圈」  「零售雲」是蘇寧打造的一套完整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它將蘇寧自己的品牌、流量、供應鏈等資源,賦能給縣鎮市場的加盟商,讓他們更好地經營店鋪。「以前,在縣鎮市場銷售的商品經常存在商品不足甚至是假冒偽劣的問題。而『蘇寧零售雲』則很好地避免了上述情況的發生,也順應了中國縣鎮市場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 鄧拓長女當山村音樂老師 八年行程繞赤道一圈半
    每個周末的早晨,馬蘭村,這個距離北京300多公裡的河北偏遠村落裡,都會響起陣陣悠揚的琴聲和孩子們清脆稚嫩的歌聲。  馬蘭村是位於太行山餘脈的一個美麗山村,村子四面環山,山坡上環繞著茂密的樹林,村前還有一條清亮的小河名為胭脂河。這裡也被喻為是《人民日報》前身《晉察冀日報》的第二故鄉,前人民日報總編輯鄧拓當年帶領著他的戰友在這裡共同戰鬥了五六個春秋。
  • 西藏農村公路首尾相接可繞赤道一圈
    村的通達水平達99.8%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西藏最困難的也是農村。西藏有356萬人,是239.9萬生活在廣大的農村、農牧區,比例佔到68.5%,比例相當高。徐文強介紹,我們分析了西藏老百姓出行難、出行不安全的實際情況,把鄉鎮、建制村通公路、通油路、通客車,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全力加大資金投入,實施攻堅。
  • 世界首富身家突破2千億美元,換成1百人民幣,可繞地球赤道53圈
    最近在全球的財富榜上,出現了第一個身家突破2千億美元的富豪,這個人就是現在的世界首富貝佐斯。亞馬遜市值已經暴漲到了1.68萬億美元,貝佐斯個人身家也隨著上漲,達到了1.68萬億美元。其實如果不是去年離婚,貝佐斯的身家早就應該超過了2千億美元了。去年離婚貝佐斯分了大約300多億美元的財富給前妻。
  • 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長度可繞赤道一圈,橫穿兩個大洲17個國家
    雖然我們國家適合自駕遊的公路很多,但是在某些方面,與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想必,還是有些相形見絀,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條公裡,它叫泛美公路,全長超過4.8萬公裡,可以圍繞赤道一圈,橫穿了北美洲和南美洲兩個大洲,途徑17個國家,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
  • 國新辦發布|西藏脫貧攻堅改造新建農村公路裡程能繞赤道一周
    8月12日上午,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徐文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脫貧攻堅以來的4年時間,西藏投入了941.6億元,實施了3123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改造、新建農村公路裡程達到3.82萬公裡,全部按照等級公路的標準實施建設,這些公路首尾相接,能夠繞赤道一周。
  •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
    地球繞太陽一周是360天,也就是1年後來地球上產生了人類,人類為了方便生活和工作, 創造出時間這種概念,人類很多時間日期都與地球運行規律有關,比如人類一天24小時就是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秋分春分就是太陽直射赤道的日子;夏至就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間;冬至則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人類使用的日期一般都能夠推算出地球運動規律,而在眾多運行規律中,對地球來說最重要的規律就是完成繞太陽一周
  • 地球繞太陽一圈自轉365圈,我們卻感覺不出來,真是太有意思了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宇宙真奇妙! 在宇宙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帶著我們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圍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我們稱之為1年。
  • ...交通幹部的扶貧4年:改造、新建農村公路首尾相接幾乎能繞赤道一周
    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一個交通幹部眼裡的援藏脫貧攻堅4年裡新修的公路首尾相接,能繞赤道一周2016年的7月,徐文強肩負著交通運輸部黨組「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的重託,從首都北京到了雪域高原,在世界第三極的西藏與當地的幹部群眾共同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 「管得最寬」的片警每年走的路能繞赤道一圈半
    從那時起,他就成了這個超大責任區的片警。這裡地處塞外北疆,北與蒙古國接壤,全旗境內分布著遼闊的戈壁草原,地形複雜。寶音德力格爾的轄區有綿亙的丘陵,有乾涸的河槽,還有一望無垠的戈壁。許多地方幾乎沒有路,從一戶牧民家到另一戶牧民家,常常要翻山越嶺。面積巨大,地形複雜,摩託車成了最好的交通工具。工作以來,寶音德力格爾已先後騎壞了七八輛摩託車。
  • 全球最長命的4臺車,最少跑1百萬公裡,最長的能繞地球1百多圈
    全球最長命的4臺車,最少跑1百萬公裡,最長的能繞地球1百多圈相信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都喜歡選擇那些質量比較好的車型,恨不得一款車開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但是往往我們在買車之後,開不了幾年汽車就會問題頻出,最終只能夠換車。
  • 140萬公裡無大修,可繞赤道35圈 這是一輛什麼樣的全順?
    [車友頭條-車友號-汽車熱點]  如果有一輛輕客的裡程數早已爆表,累計高達140萬公裡無大修,可繞赤道35圈,還能安全行駛在路上,15年來兢兢業業地為車主創造財富,展現出同級最優的品質和性能,那這輛輕客只會是福特全順。
  • 全球最牛公路,比赤道還長7000公裡,跑完全程至少花18萬
    不過,世界上有條非常牛的公路,被稱為全球最牛公路,有著非常長的裡程,全程比赤道還長7000公裡,如果從公路的起點到終點跑一次,至少要花18萬。是不是非常牛?這條全球最牛公路就是泛美公路。公路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島,全長約48000公裡。要知道地球的赤道的周長不過40076千米。也就是說泛美公路能夠繞地球一圈,不但能夠繞地球一圈,還長了7000多公裡。
  • 世界最長的公路,長度是我國318國道的8.7倍,而且比赤道還要長
    眾所周知,便利的交通環境對於國家以及各個城市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隨著近年來世界各國的不斷發展建設,如今,世界眾多國家當中都有了多條公路設施的建設,以便於更好地發展其經濟水平,而隨著各種長度不同的公路不斷出現,世界上也出現了一條全球第一長公路,其長度令人難以想像。你們知道這是世界上哪條公路嗎?
  • 4.8萬公裡的全球第一長公路:長度是318國道的8.7倍,比赤道還長
    在這個很多國家境內全部公路裡程都還沒有達到4萬公裡的時代,僅僅是一條公路長度就超過4萬公裡著實是讓人非常難以想像,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麼一條公路。其實4.8萬公裡的長度,對於泛美公路來說並不是一個最終的答案。因為在某種意義上這只是官方給出的數據,實際上有一些分支線路與此公路相連,人們也會將其視作泛美公路的一部分,但並不會將其長度計算在裡面,而且橫跨十多個國家,計算絕對準確的長度就成為了一件有些困難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在wiki收錄資料裡,會說這個公路是大約4.8萬公裡的原因吧。
  • 出情場老手概率最大的星座,足夠花心備胎繞地球一圈
    喵喵星座日記要給大家說說那些出情場老手概率最大的星座,他們足夠花心備胎繞地球一圈。你遇到最花心的人是什麼星座呢?歡迎在評論區說說自己的觀點哦~出情場老手概率最大的星座,足夠花心備胎繞地球一圈出情場老手概率最大的星座,足夠花心備胎繞地球一圈
  • 【專題複習】關於赤道的幾個地理知識,有可能就是今年的熱門考點
    作為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國度」,厄瓜多的名氣大多來源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這個國名在西班牙語裡正是「赤道」的意思。不僅如此,厄瓜多的首都基多海拔2850米,被稱為「赤道的土地」,是世界上最接近赤道線的首都。
  • 這個島上有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鵝,風景美如畫!
    加拉帕戈斯群島又稱科隆群島,是太平洋東部島群,位於太平洋東部的赤道上。隸屬厄瓜多,位於南美大陸以西1000公裡的太平洋面上,群島面積7500多平方公裡,由海底火山噴發的熔巖凝固而成的13個小島和19個巖礁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