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解讀

2021-01-21 騰訊網

編者按:2019年,山東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做好「六穩」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實施八大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穩生產、強動能、促改革、增活力,全力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閃電新聞推出2019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解讀系列報導

1

山東省經濟運行總體呈現三大特點

2019年,山東省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結構優化三大特點。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476.5億元,繼續穩居全國首位

2019年,全省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各項政策落實落地,經濟保持穩健增長,產業發展優勢互補。農業經濟總量持續增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476.5億元,繼續穩居全國首位,比上年增長1.7%;農林牧漁服務業發展步伐較快,實現增加值360.0億元,增長10.7%。工業生產企穩回暖,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長5.4%,分別比前三季度回升1.2和2.5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2985.1億元,增長2.1%。服務業拉動作用凸顯。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7%,增速高於第二產業58.0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8.2%,拉動經濟增長4.3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上升1.7個百分點

2019年,全省三次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分別為7.2%、39.8%和53.0%。與上年相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上升1.7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3.2個百分點。新興服務業帶動力增強,以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為代表的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4%,增速比服務業高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2.5%,拉動GDP增長0.7個百分點。

全省人均GDP達到70653元

從國際經驗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後,消費能力更強,經濟發展韌性及穩定性也進一步增強。2019年全省人均GDP達到70653元,增長5.2%,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0242美元。全省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增長8.2%;人均消費支出20427元,增長8.8%,增速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2

山東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增強

2019年,全省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促關鍵,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增長7.1%

加快新興動能培育,高端產業快速成長,智能製造與網際網路經濟融合共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後勁十足。全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製造業、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增加值分別增長5.5%、9.3%和5.7%,增速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3、8.1和4.5個百分點。智能製造業加快成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增長7.1%,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5.9個百分點。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光伏電池、智能電視、生物基化學纖維、伺服器和光電子器件等產量分別增長32.3%、25.5%、19.9%、16.6%和13.4%。智能產品增勢強勁,微型計算機設備、伺服器、光電子器件等產量分別增長12.5%、16.6%和13.4%。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增長32.1%和26.3%,增速持續高位運行。外貿新興業態保持快速發展,網購保稅和跨境直購合計進出口29.6億元,增長7.5%。

服務業主引擎作用凸顯,佔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全年三次產業結構由7.4:41.3:51.3調整為7.2:39.8:53.0。服務業主引擎作用凸顯,佔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8.2%。工業結構邁向中高端,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7%,比規模以上工業快0.5個百分點,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8%。投資結構明顯優化,服務業投資佔比達到68.2%,比上年提高9.4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投資持續減弱,下降21.9%。「四新」經濟投資佔比達到44.8%。消費升級態勢明顯,限額以上可穿戴智能設備、新能源汽車分別增長37.8%和63.2%,能效等級1、2級商品增長9.2%。

全年實現糧食總產量5357.0萬噸

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生產抗災奪豐收,全年實現總產量5357.0萬噸,比上年增加37.5萬噸,增長0.7%,創歷史第二高產年,連續6年穩定在5000萬噸以上。重大建設項目全面提速,全年施工項目個數及計劃總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13.5%和10.0%。新開工項目個數增長17.0%,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個數增長14.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9%,其中運輸業投資增長34.8%,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4個百分點。消費基礎性作用日益凸顯,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770.6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其中,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2%,增速快於城鎮1.0個百分點。

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16.8萬戶 比上年增長29.0%,深化「放管服」改革,減稅降費成效顯現,市場活躍度穩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16.8萬戶,比上年增長29.0%,其中新登記企業71.2萬戶,增長30.6%;私營企業70.3萬戶,增長31.2%。貨物運輸穩步向好,公路水路貨運量增長3.9%,鐵路貨運量增長11.4%。信貸投放快速增長,1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86325.6億元,增長10.9%;比年初增加8149.4億元,同比多增1331.8億元。

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0420.9億元 比上年增長5.8%

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鞏固傳統市場與開拓新興市場並舉,形成外貿多元化發展新格局。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0420.9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出口11130.4億元,增長5.3%;進口9290.6億元,增長6.4%。外貿結構不斷優化,一般貿易出口佔比為69.7%,高於加工貿易出口佔比44.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佔比為37.4%,高於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佔比17.9個百分點。國際市場布局優化,對歐盟和東協進出口分別增長9.5%和15.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5.9%,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9.5%,比重比上年提升2.6個百分點。

全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容量為3624.3萬千瓦 增長20.7%

加快綠色動力發展,能源供給結構優化。全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容量為3624.3萬千瓦,增長20.7%;佔全省發電設備容量的25.8%,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745.1億千瓦時,增長41.8%;佔全省發電量的14.1%,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全省重點耗能工業企業監測的68項產品中,有44項單耗下降,下降面為64.7%。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8.3萬人 比上年增長1.1%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紮實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8.3萬人,比上年增長1.1%,完成全年目標的125.7%。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9%,比上年降低0.06個百分點。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29元,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5元,增長9.1%。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2%,處於溫和上漲區間。民生投入持續增加,全省一般公共預算中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佔比達到79%。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加大,航空、道路、鐵路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63.9%、40.5%和27.9%,文化藝術、體育投資分別增長16.7%和36.7%。

03

全省農業穩定發展

2019年,全省各級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綜合施策,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勝颱風等自然災害影響,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經濟作物生產穩定,農業保持健康平穩發展。

農業經濟總量持續增長

受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農業增速有所回落。2019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47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7%,增幅比上年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農業增加值3073.4億元,增長3.4%;林業增加值142.0億元,增長9.3%;牧業增加值1042.9億元,下降3.6%;漁業增加值858.2億元,下降1.9%;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360.1億元,增長10.7%。

糧食生產喜獲豐收

各級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和水平,促進糧食生產可持續增長。同時,積極應對「利奇馬」侵襲,努力降低自然災害影響,糧食生產喜獲豐收。2019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5357.0萬噸,比上年增加37.5萬噸,增長0.7%;播種面積12469.2萬畝,減少138.0萬畝;單產429.6公斤/畝,增加7.7公斤/畝。糧食生產抗災奪豐收,創歷史第二高產年,連續6年穩定在5000萬噸以上,為全國糧食豐收作出了重要貢獻。

經濟作物生產穩定

2019年,全省棉花面積253.9萬畝,總產量19.6萬噸;油料面積1023.3萬畝,總產量289.0萬噸;蔬菜面積2196.3萬畝,總產量8181.1萬噸,連續5年保持在8000萬噸以上,多年穩居全國第一。

生豬生產形勢好轉

出臺財政、土地、環保等系列措施,推動生豬保供穩產,政策扶持效果顯現,全省生豬存欄、出欄雙回升。2019年,全省生豬存欄、出欄為2176.5萬頭和3176.4萬頭。分季度看,前三季度生豬產能下降較快,三季度末生豬存欄、當季出欄降至全年最低點,四季度生豬生產觸底反彈,養殖出現回暖,產能逐漸恢復。2019年生豬存欄、出欄分別恢復至2018年全年的七成多和六成多。

牛羊禽產品質優價穩

豬肉價格大幅攀升,對豬肉具有替代作用的牛羊禽肉、禽蛋需求明顯增加,農戶養殖積極性提高,牛羊禽肉、禽蛋產量明顯增加,價格平穩,供應充足,生產持續向好。2019年,全省牛羊禽肉產量443.9萬噸,比上年增長3.7%;禽蛋產量450.1萬噸,增長0.7%;禽肉產量333.7萬噸,增長5.9%,禽肉產量佔豬牛羊禽肉的比重達47.8%,比上年提高10.7個百分點,禽肉產量首次超過豬肉79萬噸,取代豬肉成為供給量最大的肉類。

農業生產結構繼續優化

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生產結構,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2019年,全省玉米播種面積5769.7萬畝,佔農作物播種面積的35.2%,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經濟作物播種面積比重提高,其中蔬菜、中藥材等面積佔比提高0.1個百分點。大豆種植面積275.3萬畝,比上年增加45萬畝。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360.1億元,佔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6.6%,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042019年山東畜牧業生產平穩,效益可觀

2019年,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山東生豬產能大幅下降,牛羊生產相對穩定,家禽生產總體向好,各畜種養殖效益大幅提升,但後期生豬穩產保供任務較重。

主要畜禽產量相對穩定

生豬產能大幅減少。年末生豬存欄2176.5萬頭,比上年末減少27.1%。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00.6萬頭,減少35.0%。全年生豬出欄3176.4萬頭,下降37.5%;豬肉產量254.7萬噸,下降39.5%。

牛羊生產相對穩定。年末牛存欄364.2萬頭,比上年末減少4.3%。全年牛出欄345.9萬頭,減少4.8%;牛肉產量73.3萬噸,減少4.0%;牛奶產量228.0萬噸,增長1.3%。年末羊存欄1837.4萬隻,比上年末增長2.0%,全年羊出欄量2701.1萬隻,增長0.7%;羊肉產量36.9萬噸,增長0.2%。

家禽產量穩中有增。年末家禽存欄78537.4萬隻,比上年末增長4.2%。全年家禽出欄量230749.6萬隻,增長6.4%;禽肉產量333.7萬噸,增長5.9%;禽蛋產量450.1萬噸,增長0.7%。

養殖效益顯著提升

生豬養殖效益可觀。由於生豬產能大幅下滑,供應量持續減少,全年生豬出欄價格快速上漲,從2月份11.5元/公斤的低點,一路上漲至11月初39.9元/公斤的最高點,隨後高位回落,12月底再次回升至32.4元/公斤,同比上漲150.7%。11月份,豬糧比價最高達到20.3:1,12月底回落至16.7:1,養殖利潤仍相當可觀。

牛羊養殖效益快速增長。全年活牛價格從27元/公斤一路攀升到最高33.4元/公斤,漲幅為27.4%;活羊價格最高達到34.6元/公斤,牛羊價格均創近年來新高。養殖一頭牛利潤較上年增加超過4000元,養殖一隻羊利潤增加超過200元,養殖利潤豐厚。奶牛養殖狀況持續好轉,牛奶收購價格由年初的3.56元/公斤持續上升到最高3.84元/公斤,漲幅為9.1%,養殖效益整體提高,每公斤牛奶利潤為0.3元以上。

家禽產品價格走高。代償效應拉動肉雞價格持續上漲,從年初9.6元/公斤最高漲至15.2元/公斤,12月末回落至12.0元/公斤,同比上漲9.9%。雞蛋價格從年初6.4元/公斤上漲至11月初的11.7元/公斤,隨後高位回落,12月末為9.0元/公斤,同比上漲5.4%。因價格上漲,家禽養殖效益開始顯現。

05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企穩回暖

2019年,全省牢牢把握工業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頂住了下行壓力,扛住了風險挑戰,規模以上工業經濟企穩回暖,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蓄勢的積極變化。

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呈回暖態勢

經國家局審核反饋,12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全年增長1.2%,比1-11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提高1.2個百分點,9月份以來工業企穩回升態勢進一步鞏固,多數指標持續向好。2019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0.3%,降幅與1-11月持平,其中12月份降幅比上月收窄0.8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增長0.4%,增速比1-11月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3.8%,增速比上月提高1.8個百分點。表明當前工業市場需求回暖,工業企穩向好基礎進一步鞏固。

消費品行業生產穩步上行

春節將至,消費品市場需求增多,進入生產銷售旺季,帶動消費品相關行業持續回升。2019年,13個消費品行業中,有8個行業增加值增速比1-11月有所提高。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受益於肉類價格上漲、市場持續向好,生產穩步加快,增速比1-11月提高0.1個百分點,12月份增速比上月提高0.8個百分點;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0個百分點,12月份增速比上月提高13.9個百分點;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速比1-11月提高0.8個百分點,12月份增速比上月提高14.2個百分點。

裝備製造業反季回升

近年來,山東聚焦重點領域,積極改造提升傳統優勢裝備,加快發展壯大新興高端裝備,紮實推進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不斷提振裝備製造業發展信心。同時,由於2020年春節提前至1月份,多數企業生產備貨、交付訂單均提前至2019年12月份,帶動裝備製造業生產反季節性回升。全年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4%,增速比1-11月提高0.5個百分點,12月份比上月提高2.3個百分點。其中,工程機械需求明顯加大。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5.3%,比1-11月提高1.3個百分點。在載貨汽車銷量較好帶動下,汽車行業增加值增長0.8%,比1-11月提高0.9個百分點。

新興動能支撐作用趨強

以新產業、新產品為代表的工業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成為工業經濟的中堅力量。全年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產業、高端化工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5%、5.7%、9.3%和1.7%,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3、4.5、8.1和0.5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為1.7%,比1-11月加快0.4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9.3%,比1-11月提高0.1個百分點。智能電視、伺服器、光電子器件、傳感器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5.5%、16.6%、13.4%和11.7%。

資源能源類行業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原油價格震蕩上行,石油及化工產品市場價格有所上漲,我省石油加工和化工行業生產平穩增長。全年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和3.5%,分別比1-11月提高0.9和0.4個百分點。

062019年全省服務業發展較快,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2019年,全省加快實施《「十三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和《服務業創新發展行動綱要》,推進服務業轉型升級,擴大服務業開放領域,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

2019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7640.2億元

主引擎作用突出。服務業增速繼續領跑三次產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明顯。2019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7640.2億元,佔GDP比重為53.0%,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達到8.7%,分別比GDP、第二產業增速快3.2和6.1個百分點。服務業對GDP增長貢獻率為78.2%,拉動全省經濟增長4.3個百分點。

2019年服務業投資比上年增長6.3%

發展後勁穩步增強。建立服務業重大項目庫,加大省級服務業特色小鎮培育力度,充分發揮國家和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作用,服務業投資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服務業投資比上年增長6.3%,比第二產業投資快36.6個百分點;佔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68.2%,比上年提高9.4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23.2%,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9.2%,金融業投資增長20.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2.3%。

2019年1-11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9%

轉型升級態勢明顯。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以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等為代表的服務業新動能不斷成長壯大,服務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2019年1-11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9%,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均為10.0%,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1.1個百分點;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52.3%、19.5%和21.2%,增速分別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43.4、10.6和12.3個百分點,三大新興行業對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貢獻率為40.6%。

2019年四季度受益於相關政策的幫助和支持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佔比達到40.1%

企業景氣保持較高水平。持續推進增值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稅費減免等重點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落細,服務業企業政策受益面有效擴大,市場主體獲得感增強,發展信心不斷增強。調查顯示,2019年四季度,受益於相關政策的幫助和支持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佔比達到40.1%,政策受益面同比擴大15.1個百分點;企業對下季度的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為61.1%,對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預期指數為64.4%,全年兩項指數均保持在60%以上的較高景氣水平。

072019年山東省消費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2019年,全省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個性化需求得以進一步釋放,消費品市場呈現總體穩定發展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4%,消費基礎性作用有效發揮。

振興戰略助力鄉村市場潛力釋放

2019年,全省城鎮市場零售額增長6.2%,鄉村市場零售額增長7.2%;受益于振興戰略支持,鄉村增速高於城鎮1.0個百分點,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0.8個百分點。

消費升級引領智能商品高速增長

在消費升級引領下,科技含量高的新商品需求強勁。2019年可穿戴智能設備、新能源汽車分別增長37.8%和63.2%,能效等級1、2級商品增長9.2%,均大幅高於限額以上及社零總額增速。

業態融合推動網絡零售快速發展

2019年,全省業態融合加速推進,網絡消費增長迅速。實現網上零售額4109.0億元,增長15.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445.0億元,增長19.6%,增速高於全國0.1個百分點,高於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27.5%。

文旅活動、夜經濟助推餐飲市場走旺

2019年,全省餐飲收入額增長9.7%,高於零售總額3.3個百分點。服務型餐飲因適應時代發展、快節奏生活和個性化需求,保持較快增長。全省限額以上餐飲配送、外賣送餐服務營業額分別增長24.0%和89.5%。

8

2019年山東省投資降幅收窄,釋放積極信號

2019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下降8.4%,較年內最大降幅(前三季度)收窄1.2個百分點,釋放出積極信號。

服務業投資主引擎地位穩固

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第二產業投資分別下降10.9%和30.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3%;三次產業投資佔比分別為1.7:30.1:68.2,第三產業投資佔比較上年提升9.4個百分點,投資主引擎作用更加穩固。

新開工投資項目明顯增多

自山東省成立投資運行指揮部以來,投資項目落地及納統成效顯著。四季度申報入庫項目明顯增多,帶動2019年新開工項目個數及計劃總投資比上年分別增長17.0%和21.1%,遠高於前三季度-16.2%和-8.5%的速度。

基礎設施投資平穩增長

2019年,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9%,比上年提升4.3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0.7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32.8%,佔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近一半,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其中航空、道路和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最快,增速分別為63.9%、40.5%和27.9%。

惠民生投資成效顯著

2019年,全省加大惠民生投資力度,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11.9%,其中大氣汙染治理投資大幅增長3.2倍,比上年提升328.1個百分點;社會服務更加完善,居民服務業投資增長55.5%,比上年提升100.8個百分點;教育投入持續增強,學前、高等及技能培訓教育協同發展,分別增長8.0%、1.4倍和27.7%,分別比上年提升21.0、142.9和8.5個百分點;衛生事業築牢基礎,基層醫療和專業公共衛生服務投資分別增長65.2%和52.0%,分別比上年提升134.3和35.1個百分點;文化建設成績突出,文化藝術業和體育投資分別增長16.7%和36.7%,分別比上年提升28.1和74.4個百分點。

9

2019年山東省房地產開發市場運行平穩 ,居住品質不斷改善

2019年,全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和市場調控政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成效顯著,房地產開發市場運行平穩,房地產居住屬性進一步穩固。

開發投資平穩增長 市場銷售整體理性

2019年,全省房地產開發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完成投資8614.9億元,增長14.1%,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從房屋用途看,住宅投資6672.2億元,增長16.7%,增速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商業營業用房投資780.0億元,下降3.3%;辦公寫字樓投資360.8億元,增長18.0%。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2727.3萬平方米,下降5.4%;商品房銷售額10271.2億元,增長2.0%。從房屋用途看,住宅銷售面積11429.0萬平方米,佔全部商品房銷售面積比重為89.9%,房地產居住屬性進一步穩固;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582.1萬平方米,下降34.5%;辦公寫字樓銷售面積201.7萬平方米,下降26.5%。

市場重心向中大戶型住宅傾斜 品質升級趨勢明顯

從投資看,中大戶型住宅投資增勢良好。90平方米以上中大戶型住宅投資5937.5億元,佔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9%,較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增長25.6%,增速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90平方米及以下小戶型住宅投資下降25.8%。從銷售看,中大戶型住宅成為市場銷售重心。全年中大戶型住宅銷售面積突破1億平方米,達到10456.7萬平方米,增長2.3%;90平方米及以下小戶型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6.5%。

建設規模穩步提升 企業融資力度加大

2019年,全省房地產開發項目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分別突破7.5億、2.2億平方米,開工、建設規模雙雙創歷史新高。隨著建設規模擴大,企業融資力度加大,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全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341.7億元,增長13.1%,到位資金總量是完成投資額的1.4倍,項目建設資金較為充足。從資金來源渠道看,融資方式更加多元化。市場銷售回籠資金(定金及預收款、個人按揭貸款)6151.2億元,佔全部到位資金的49.8%,增長13.2%,是企業資金來源主要渠道;國內貸款到位 1680.5億元,增長31.3%,在銀行貸款額度較緊的融資環境下,房企加大了信託債券等非銀行貸款融資力度,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增長56.0%;自籌資金到位3995.6億元,增長9.2%,增速較上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隨著在建項目規模擴大,企業自籌資金力度加大。

區域分化趨勢明顯 濟青煙等5市投資和銷售佔全省5成以上

2019年全省房地產開發市場平穩發展,但在投資、銷售方面各市差異較大。從投資看,濟南青島仍是投資熱點區域。兩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均超過千億元,合計完成投資3380.7億元,佔全省的39.2%;煙臺、濰坊、臨沂完成投資在500億-100億元之間,居全省第3到第5位,5市合計佔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的62.7%。從銷售看,濟南、青島、煙臺、濰坊、臨沂5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均超過1千萬平方米,分別是1246.5萬、1651.8萬、1174.9萬、1183.5萬和1327.1萬平方米,5市合計佔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的51.7%。銷售面積接近千萬平方米的有濟寧和菏澤。

10

2019年山東能源生產質量顯著改善,工業能耗低位運行

2019年,山東全省新能源建設加快發展,外電入魯規模再創新高,工業能耗略有增加,全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

能源生產質量顯著提高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高速增長。2019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容量為3624.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0.7%;佔全省發電設備容量的25.8%,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全年發電量為745.1億千瓦時,增長41.8%;佔全省發電量的14.1%,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其中,風力發電225.0億千瓦時,增長5.4%,佔比為30.2%;核電為207.2億千瓦時,增長4.4倍,佔比為27.8%;光伏發電為166.9億千瓦時,增長22.0%,佔比為22.4%;生物質發電為140.8億千瓦時,增長6.9%,佔比為18.9%。

傳統能源產量普遍下降。受煤炭、煤電壓減產能和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等因素影響,全年主要傳統能源產量普遍下降。其中,原煤下降2.8%,原油下降0.2%,燃煤發電量下降7.2%,汽油、柴油和燃料油分別下降16.3%、21.6%和下降6.6%。

能源回收利用效果顯著。全年餘熱、餘壓、餘氣發電量為158.1億千瓦時,增長14.2%。

外電入魯規模快速擴大

2019年,由外省輸入電量941.4億千瓦時,增長32.4%;向外省輸出電量7.3億千瓦時,下降39.3%。全省由外省淨輸入電量934.1億千瓦時,增長33.7%。

工業能耗保持穩定

工業能耗低位運行。2019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增長0.9%,其中採礦業能耗下降16.1%,製造業能耗增長2.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能耗下降3.1%。分行業看,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增長2.0%,佔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的77.3%,是帶動工業能耗增長的主要因素。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能耗下降,降幅分別為8.2%和3.5%。

煤炭清潔化利用程度較高。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總量中,用於發電的佔48.5%,供熱的佔19.2%,制氣的佔0.4%,合計佔比為68.1%。

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提高。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為79.7%,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火力發電效率為41.3%,供熱效率為84.1%,原煤入洗效率為96.6%,煉焦效率為90.6%,煉油及煤制油效率為95.2%。

全社會用電量穩定增長

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2.2%。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增長9.4%,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0.6%,其中全部工業用電量增長0.4%,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10.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4.5%。

11

2019年山東居民收支協同增長

2019年山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597元,增長8.2%;人均消費支出為20427元,增長8.8%。

居民收入增長平穩

分城鄉看,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329元,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775元,增長9.1%,增幅高於城鎮居民收入2.1個百分點。

從增收來源分析:

工資性收入增長7.7%。全年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8111元,增長7.7%,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7.3%,拉動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4個百分點,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6611元,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7165元,增長9.4%。

經營淨收入增長8.1%。全省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6813元,增長8.1%,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21.6%,是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6046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7799元,增長8.4%。

財產淨收入增長8.2%。全省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2212元,增長8.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3575元,增長7.1%;農村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456元,增長6.4%。

轉移淨收入增長10.2%。全省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4461,增長10.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6097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2355元,增長10.8%。

消費支出增長情況

2019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427元,增長8.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731元,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309元,增長9.2%。

從構成看,全省居民人均八大類消費支出全部增長。其中,食品菸酒支出5417元,增長7.7%;衣著支出1443元,增長3.7%;居住支出4370元,增長11.2%;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1539元,增長10.4%;交通通信支出2992元,增長5.5%;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410元,增長10.8%;醫療保健支出1816元,增長11.6%;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441元,增長10.7%。

122019年山東居民消費價格保持穩定

2019年,山東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2%,漲幅比上年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0%,消費品價格上漲3.9%。

城鄉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步上漲

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1%、農村上漲3.6%。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CPI上漲1.7%。分季度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逐季擴大,一季度上漲2.0%,二季度上漲2.8%,三季度上漲2.9%,四季度上漲5.1%。

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七升一降」

全年食品菸酒價格上漲7.9%、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4.1%、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2.5%、居住價格上漲2.2%、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0%、衣著價格上漲1.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9%、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2%。

食品價格上漲較快 全年食品價格上漲10.6%

全年食品價格上漲10.6%,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升約2.03個百分點,是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行的主要因素。其中,受生產周期及「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生豬產能持續低位運行,市場供應緊張造成豬肉價格上漲52.9%,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升約1.21個百分點。

另外,當前工業消費品的供給能力較強,服務供給也是在逐步增加的,2020年居民消費價格保持穩定仍是可期的。

13

2019年山東工業生產者價格窄幅波動

2019年,山東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3%,比上年降低4.0個百分點;購進價格下降0.8%,比上年降低4.4個百分點。

出廠價格同比先揚後抑 環比窄幅波動

從月度同比看,1至5月份,山東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穩中略漲,各月漲幅均在0.7%以內;6月份價格由漲轉跌,並持續在負增長區間運行,其中10月份下降1.5%,為近3年月度最大降幅,之後降幅連續收窄至12月份的0.4%。從月度環比看,價格總體呈現窄幅波動態勢,各月漲跌幅均在0.6%以內。

購進價格同比低位運行 環比以降為主

從月度同比看,1至5月份,山東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體保持平穩;6月份價格進入下跌區間,下降0.4%,之後降幅逐月擴大至11月份的2.1%,創近3年月度最大降幅;12月份降幅收窄至1.6%。從月度環比看,價格漲少跌多,除4月、5月、9月、10月分別上漲0.1%、0.1%、0.2%和0.2%外,其餘月份均呈下降態勢,跌幅在0.9%以內。

生產資料價格回落明顯 生活資料價格漲幅擴大

2019年,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1%,比上年降低5.5個百分點,影響總指數下降0.8個百分點。其中,採掘業價格上漲1.7%,原材料價格下降3.0%,加工工業價格下降0.4%,分別比上年回落8.1、9.7和3.5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2.3%,漲幅較上年擴大1.3個百分點。

上下遊產品價格幅差顯著縮小

2019年,初級產品價格上漲1.8%,中間產品價格下降0.5%,最終產品價格下降0.2%,分別較上年回落9.2、4.2和3.0個百分點,上遊初級產品與下遊最終產品價格幅差縮小6.2個百分點,差距顯著減小。

行業價格上漲面縮小

2019年,調查的40個行業大類產品出廠價格「24漲16降」,行業上漲面為60.0%,上漲行業比上年減少9個,上漲面縮小22.5個百分點。

從重點工業行業看,石油化工產業價格大幅回落,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價格分別下降5.9%、4.3%和3.9%,分別較上年回落20.5、32.4和9.3個百分點,共同影響總指數下降0.8個百分點;黑色金屬類價格上漲明顯,黑色金屬礦採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分別上漲18.5%和0.7%;有色金屬類價格由降轉升,有色金屬礦採選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分別由上年的下降2.7%和0.1%轉為上漲8.8%和3.4%;建材類價格全面回落,非金屬礦採選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價格分別上漲3.6%和1.3%,分別較上年回落9.7和7.5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業價格上漲4.7%,漲幅較上年擴大3.8個百分點,拉動總指數上漲0.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價格以降為主,通用設備製造業價格上漲0.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價格下降1.0%,汽車製造業價格下降0.9%,專用設備製造業價格下降0.8%,分別較上年回落2.0、1.9、2.3和3.1個百分點。

9大類原材料購進價格 「3漲1平5降」

2019年,9大類原材料購進價格呈現「3漲1平5降」的態勢。其中,農副產品類價格較上年上漲4.7%,建築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上漲3.8%,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上漲2.3%;燃料、動力類價格下降4.1%,木材及紙漿類價格下降4.0%。

預計2020年山東工業生產者價格總體波動幅度不大。

來源:閃電新聞版式:秦夢琪 審核:袁超

運營: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

齊魯周刊社融媒中心

相關焦點

  • 神木市發展改革和科技局2019年工作完成情況和2020年工作安排情況...
    2020年5月13日在神木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神木市發展改革和科技局2019年工作完成情況和2020年工作安排情況的報告神木市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長 白永清 索引號:6108210014/-2020
  • 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各位代表:受國務院委託,現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 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概況
    東莞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現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386個村委會、205個居委會。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94.72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171.26萬人,外來常住人口523.46萬人。另有海外華僑20多萬人、港澳同胞70多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東莞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 ...發布會介紹虹口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2020年09月27日 )
    (據「中國上海」網站)   市政府新聞辦9月27日舉行第十五場「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虹口區委書記吳信寶介紹了虹口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虹口區委副書記、區長胡廣傑,北外灘開發辦常務副主任、北外灘集團總經理劉俊,虹口區民政局局長耿彧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解讀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題:解讀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新華社記者 走過極不平凡的2018年,擁抱新起點上的2019年。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坐標上,如何謀劃我國明年經濟社會發展新圖景?
  • 「2019年影響山西省網際網路發展的十件大事」發布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周昱麗)2020年11月17日,山西省網際網路協會在「2020山西網際網路領軍企業高峰論壇」上向社會發布了「2019年影響山西省網際網路發展的十件大事」。  2019年是網際網路誕生50周年,也是中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25周年。
  • 一圖解讀《中國大唐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
    一圖解讀《中國大唐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文章來源: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7-28 7月27日,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發布《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
  • 巴音朝魯:知難不畏迎難而上排難而進 全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
    3月13日,吉林省委書記、省委財經委員會主任巴音朝魯主持召開省委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深入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審議《關於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主要任務分工方案(徵求意見稿)》,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對我省全年經濟影響及應對措施,聽取「十四五」規劃編制前期準備情況
  • 樂清:數字經濟發展再傳佳績 樂清市喜獲省級綜合評價第五
    近日,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經信廳、省統計局發布《2020 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綜合評價報告》,在2019年度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中,樂清市總指數得分104.6分,位列第一層次,在全省8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五,較上年度提升2位。
  • 毛予鋒:2020年工具機工具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及20年發展回顧
    2021年1月5日,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舉行了2021新春媒體座談會。會上,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毛予鋒向媒體朋友們介紹了工具機工具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簡單回顧了近20年工具機工具行業的發展軌跡,今發布相關內容供業界參考。
  • 古絲路上再出發 焉支山下著華章——張掖山丹縣七十年經濟社會發展...
    70年崢嶸歲月,70年奮鬥如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山丹縣始終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行,持續不斷解放思想、真抓實幹、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結構逐步優化,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穩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改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呈現出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生態文明、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一組組數字見證了這裡的可喜變遷。
  • 甘肅「冉冉升起」的城市,經濟實力全省第三,被譽「隴上江南」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人民越來越關注休閒時光所以旅遊成為人們最好的休閒,去往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差異。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總面積1.43萬平方公裡,人口382.9萬人,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和隴東南地區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黃河支流渭河流經天水地區,境內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饒,被稱為「隴上江南」。天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距今8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
  • 統計局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楊曦)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為《2019年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 一、建國50年經濟社會發展歷程的簡要回顧
    一、建國50年經濟社會發展歷程的簡要回顧     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雖然遭受過巨大挫折,但從總體上看,這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加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的50年。回顧半個世紀走過的歷程,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 河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開展民生工作大評選 看看2019年10件...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1月22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在全省人社系統開展的2019年民生工作十件大事評選工作中,評選出了「新增城鎮就業138.3萬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2019年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民生工作十件大事,集中反映了2019年全省人社系統民生工作新成果和新亮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國家統計局2020年2月28日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 上坤梁晶:發展夜間經濟 為「夜貓子」營造友好社會環境
    2019年12月20日,由贏商網主辦的2019中國商業地產年會,在上海閔行寶龍艾美酒店如期舉辦,本次年會以「不打烊」為主題,吸引了近千名中國商業地產行業領袖精英學者共聚一堂,就中國零售行業2020年發展趨勢、夜間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商業如何平衡長期主義與價值等熱點話題進行探討。
  • 林鄭月娥:2019年全年香港經濟情況嚴峻 要想治本須遏止暴力
    新華社香港10月29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2019年全年香港經濟情況嚴峻,特區政府會竭盡所能「撐企業、保就業」。不過紓緩措施都是治標,要想治本則須遏止暴力,儘快讓香港恢復平靜。
  • 明光市,長達15年經濟「低谷期」,是時候「突圍」了
    明光市應該說,2005年是明光市經濟發展的一個分水嶺,2004年之前明光市經濟總量曾經長時間位於全省前十強行列,而從2005年開始明光逐漸開始進入了長達15年的經濟「低谷期」,通過對比2000年——2005年明光市經濟數據
  • 2019年市政府重點工作半年度進展情況
    召開2019年市級政府性投資項目推進情況交流會,加快項目推進;1-5月,全市4下發《紹興市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評價任務清單(第一批)》;統一組織各區、縣(市)食安辦參加全省第三批食品安全縣創建工作專題培訓;下發《2019年紹興市食品安全工作要點》,並列入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