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蘇一白S 藍小姐和黃小姐
上一回我們聊到香港福布斯排行榜上兩位又長壽又有錢的兩大家族的老母親。
富豪榜向來是男人的天下,香港福布斯上前五十名裡84%是男性,就算是剩下的這百分之十六的女性,也大部分不是白手起家,有人靠老公,有人靠老爸,歸根溯源其實仍然來自曾經叱吒風雲的上一代大富豪。
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澳門賭王一家,賭王這些年纏綿病榻,事業交給家族年輕人,上榜的兩位女富豪一位是賭王的女兒,一位是賭王的四太,頗具典型意義。
在巨大的財富面前,人性變得非常難以預計,就算普通家庭也有為了錢財鬧得老死不相往來的親戚,更何況是豪門呢,巨額財富的誘惑,加上媒體全程追蹤渲染放大細節,每一家都能單獨上演一部溏心風暴。
▲ 重新放上這張女富豪榜大家回顧下。
今天這集讓我們來聊聊排在女性第二的何超瓊、第四的梁安琪以及第六的陳慧慧,談談家族爭產的各種糟心事。
澳門賭王的「分燊家」事件
賭王四太梁安琪其實只比二房長女何超瓊年長一歲,但前者是後者名義上的「小媽」(賭王名言是生了細佬哥的女人都是太太)。
▲ 找到一張十分難得的同框照,那時的賭王還不用坐輪椅。
▲ 何超瓊和梁安琪分列女性第二和第四位,家族裡同樣在榜的還有二房獨子何猷龍。
▲ 作為賭王最寵愛的女兒,何超瓊和許晉亨還有英皇楊受成之子楊其龍的過往情史請點這裡回顧:香江憶舊錄||賭王千金&英皇公子,其實上流社會真的很講門當戶對。
▲ 而從一介舞蹈老師直衝富豪榜前列,四太的上位史可以看這裡:香江憶舊錄||賭王四太:豪門裡的人生修羅場。
2009年7月底,時年88歲的賭王何鴻燊在四太梁安琪家中跌倒撞到頭部後接受了腦部手術,昏迷了6天才奇蹟甦醒,當時的何家尚未對家族資產有具體分配,各房的爭奪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 四房裡原配黎婉華(左上)2004年已經過世,二太藍瓊纓(右上)是唯一合法妾侍,三太陳婉珍(左下)和四太梁安琪(右下)都未曾正式註冊過。大家平日裡雖然都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平靜,但一旦觸及利益可就大不相同啦。
先是2010年底,二房三房聲稱賭王將其持有的Lanceford股權轉讓給了兩房人,此舉引發四太的不滿。
▲ 眼看著二三房擺明聯手,勢單力薄的四太只能尋求長房助力,但長房實在是愛莫能助。雖然媒體都說長房是「要錢不要股」,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被重視,總之矛盾主要集中在二三房和四房之間。
▲ 賭王在1月5日出信質問二房二女兒何超鳳為何自己的Lanceford股份會未經同意就變少,並且命令她48小時內親自來大宅解釋,否則就採取法律行動。
▲ 隨即何超鳳出示了早前有賭王籤名的信件,大意是多謝父親在贈送澳博股權給四太后,為了維持家庭和諧把澳娛股權分給了二三房,強調他對此次股權轉讓是認可並且確認通過的。
▲ 而賭王的代表律師高國峻則表示賭王一直意在四房平分澳娛股權,二三房的舉動純粹是搶劫。
▲ 隨後三太出示了有賭王籤名的聲明,表示不會麻煩律師告上法院。但這份聲明和上面那封何超鳳出示的信件都因為筆跡顫動程度太大而讓外界懷疑賭王身體大不如前。
▲ 三房又安排了賭王在大宅對著鏡頭「受訪」,表明不需要律師高國峻的介入。但媒體皆認為這是念稿而非採訪,賭王是否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是個謎。
▲ 結果還是在同樣時間,賭王又重新召回律師聲稱自己被脅迫,而表示要控告二三房及相關公司。採訪期間,他一度改口稱一家人只要歸還股份就不會上告,又說就想把事情搞大讓何超瓊無力招架,總之言辭反覆。
而後被四太哄回家中的賭王重新將對二三房的控告提上了日程。
▲ 一時間,大量記者蹲守何家各個府邸,有人負責向媒體放料,也有人韜光養晦。二房四女何超儀和三房次女何超蓮也不甘拜下風,不時在社交媒體拋出一兩句冷嘲熱諷,都能掀起眾多揣測。
▲ 幾房一度就平分Lanceford股權達成共識,而後又因為二房的推諉三太的缺席搞得磋商會議一波三折。最後何超瓊考慮到自己是美高梅的法定代表,本身已經擁有一個澳門賭牌,還是妥協拿出澳娛股份中的6%分給四太。
▲ 爭產案最後在各方斡旋調停下,以不向外界披露的和解告終。
▲ 直到3月8日,再次入院休養16日的賭王出院,四房齊齊現身,歷時幾個月的「分燊家」事件終於落下帷幕。
▲ 以何超瓊為首的二房掌管信德集團和新濠國際,還有10.54%的澳娛股份。而四太呢,不僅保住了在澳博的利益還新分得了6%澳娛的股份。
▲ 2011年9月,賭王將手頭僅剩的澳娛股份悉數給了四太,讓她不僅是澳博的董事總經理更是最大的個人股東,股權市值過80億,手頭還握有各種商業大廈、豪宅物業,自然是身家不菲。
有人說年逾九旬的賭王才是做局者,他掌控玩弄了所有家人,看他們內鬥而樂在其中,但名門望族真的願意把家醜公之於眾變成茶餘飯後的談資嗎?
不管如何,隨著分產落下帷幕,何家一夜間多了好幾位躋身富豪榜的富翁,而靠手頭資源如何最大程度地「錢生錢」才是他們思量的關鍵。
「棉紗大王」家姐妹反目事件
何家的爭產案其實算是相當簡單的,畢竟掌握大權的賭王決定著各方生死,還未發展成任由擺布的傀儡地步。
要說因為父親的複雜愛情史,何超瓊和四太維持「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尚可以理解,那南豐集團親母女搞得老死不相往來的故事實在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 排名女性第六(全榜43)的陳慧慧(圖右)是已經過世的南豐集團前主席陳廷驊(圖左)的小女兒。
▲ 祖籍浙江寧波的陳廷驊出生於布商家庭,1954年來香港創辦了南豐紡織廠,70年代穩執香港紡織業牛耳,一度成為響噹噹的「棉紗大王」,其後集團把業務重心移向地產業。
▲ 陳慧慧在1985年加入集團跟著父親學習經營管理,備受重視。(這張圖裡的紅衣女子是小甜甜龔心如)
陳廷驊的太太楊福娥,又名楊福和,兩人一共就有兩個女兒。要說兩姐妹的共同點之一就是婚姻生活都不盡如人意。
▲ 姐姐陳慧芳(圖左)早年不顧父母反對和一菲律賓男子Sabella結婚生了兩個兒子,長居美國,後來離婚後改嫁給了一位叫Anthony Tang的先生,妹妹陳慧慧(圖右)和Albert Cheung生了一個兒子(張世成)兩個女兒,又離婚交了位律師男友司徒啟瑞。
▲ 1998年陳廷驊獲得中大博士學位時和全家的合影變成了美好時光的最後紀念,其後物是人非。
▲ 陳慧芳說他們全家也有過一段真誠相待毫無芥蒂的幸福時光。
▲ 80年代時,她每每帶著孩子們回國探親,全家老少齊聚一堂其樂融融。
港媒對陳慧芳的兩個兒子都風評不佳,覺得南加州大學建築系畢業的她教子無方。兒子們學業拿不出手,大兒子甚至因為在美國曾16次觸犯交通法規而被判履行社區服務。
▲ 小兒子在外公去世沒多久就被拍到在夜店赤膊上陣摟女尋歡,和他當年乖巧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圖左)。
▲ 相較之下,連大學都沒畢業的陳慧慧倒是把三個子女都送進了名校。
由於陳慧芳長期生活在美國,陳慧慧就擔起了接管公司業務的重任,她還把自己的三個子女包括男友司徒啟瑞都塞進了公司的管理層。
▲ 南豐集團一位退休的老臣曾在媒體爆料說司徒啟瑞並不受陳廷驊和太太楊福娥的欣賞,甚至覺得他有心挑唆家族內鬥來盡收漁翁之利。
其實從1995年開始陳廷驊就出現了老年痴呆的症狀,那時侯他就已經著手部署財產分配了。姐姐陳慧芳說,本來一直在美國幫忙打理家族生意的她沒打算跟妹妹爭什麼,直到2003年,父母一通電話要求她回港協助。
▲ 已患阿茲海默的父親說自己在一頭霧水的狀況下簽了很多文件,還為了避稅把資產全部轉移給了妹妹。
▲ 結果回港的陳慧芳被妹妹安排在公司坐冷板凳毫無用武之地,還被限制和集團手下員工接觸。
▲ 而說好父親贈予她的農場被陳慧慧以未定期償還利息而追債,姐妹倆嫌隙橫生。
▲ 2004年8月,陳廷驊眼瞅著小女兒不肯把一半的股權分給長女,只能對財產作出重新安排,他向長女陳慧芳和幼女陳慧慧各分45億,再由她們各撥其中15億給母親楊福娥,故母女三人平分所得為30億。
陳慧芳一直對妹妹寧可決裂也不願姐妹共事而深感不解,她跟母親一樣認為陳慧慧被身邊人諫讒言所利用。
08年,陳慧芳要求加入「陳廷驊財產監管委員會」以此來參與管理父親財產,母親楊福娥也要求查帳,但都遭到了陳慧慧的反對,此事變成了決裂的導火索。
▲ 同時,已被頒令「無行為能力」的陳廷驊把權力徹底交棒給了小女兒,由她出任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劇了母女三人間的矛盾。
2009年12月,年過八旬的楊福娥向已經結婚60載的老公提出離婚,對外理由是陳廷驊因為失智對身邊女性毛手毛腳,但消息人士指老太只是想作為配偶用離婚來保住一半的身家不被女兒拿走。
▲ 緊接著,她又控告陳慧慧誤導了陳廷驊並且隱瞞了所分資產升值將近一倍的事實,導致作為母親的她只拿到了13億,是赤裸裸的「利用信任侵吞資產」。
▲ 母女倆劍拔弩張,但外界普遍認為與其說是母女對峙,不如講明是姐妹相爭。曾經母女三人並排而坐的溫馨畫面一去不復返。
2011年,楊福娥和陳廷驊同意按「分居一年」原則離婚,並就財產分配達成協議,據悉楊福娥獲得百億現金,但母女對簿公堂尚未結束。
▲ 精神狀態每況愈下的陳廷驊被拍到在一幫人包圍下現身街頭。
▲ 而楊福娥也在2010年的一次中風後身體狀況一落千丈。
▲ 2012年5月陳廷驊因前列腺癌住院,陳慧芳被拍到一日四次奔赴醫院憂心忡忡。
據媒體報導,姐倆在父親的醫療安排上依舊有爭拗,陳慧芳為妹妹寧願延誤病情也不肯及時採用她從美國求來的藥救父而深感痛心。
▲ 1個月後,陳廷驊離世,尚有百億家產待分。
隨著陳廷驊的離世,姐妹徹底決裂,母女三人的戰爭也算正式打響了。
▲ 已經變成前妻的楊福娥未出現在葬禮現場。她因為輕微中風需要經常往返醫院,而陳慧芳則被拍到每日來回奔波在大宅醫院之間,又有媒體爆出陳慧慧不去探望母親只知道開派對,還故意裝修大宅來打擾母親清靜。
▲ 對此她的解釋是,自己送去的湯都被姐姐倒掉了。雖然姐姐一再說母親看見她會不高興,但她依舊有派子女前去探望,絕非不忠不孝。
▲ 陳慧芳又接著放料說自己從未阻止妹妹前來,是母親連長得跟妹妹像的看護都直接拒絕錄用。親母女的關係能搞得如此之僵也是很誇張啊。
2016年,楊福娥告女兒案一審勝訴,法院判陳慧慧需要多出80億或者交代帳目明細。
▲ 法官對陳慧慧的評價極低,認為她在審訊中中傷胞姐,捏造對母親的指控,還認為是胞姐教唆母親提告。她的言語措辭都透露著不想讓陳慧芳從遺產中獲益。鑑於陳慧芳的供詞更有理有據有說服力,繼而拒絕接受陳慧慧一方提出的無理指控。
▲ 對此結果,陳慧慧不服提出上訴。
▲ 眼瞅著她這些年穿衣打扮連神色都多了份從容,也許這就是金錢帶來的底氣吧。
▲ 一審勝訴後,陳慧芳代母接受採訪,她強調自己從來都不想分家,更說曾向胞妹寫家書釐清利害關係,忠告她不要為他人所用,可惜對方不予置會,兩人處事方法南轅北轍註定要分道揚鑣。
比起姐姐向媒體訴苦,陳慧慧倒顯得十分緘默,不過為了更好地打官司,她以身體健康為由辭去了原有職位,只擔任無行政職能的榮譽主席。
▲ 她安排兒子張世成(圖右)出任CEO和董事總經理,由伏明霞的老公,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圖左)出任集團主席。
▲ 2018年,南豐集團跟隨李超人的腳步在英國大刀闊斧地買地買樓,花7500萬英鎊(約合6.4億人民幣)買下了這棟90 Queen St,實現每年在英國買一棟樓的小目標。就是不知眼瞅著李超人投資英倫資產縮水嚴重,南豐這邊是賺還是賠了呢。
▲ 與此同時妹妹陳慧慧也沒閒著,她在上訴過程中又另起訴狀,告母親楊福娥違反離婚和解協議,未能支付居住父親大宅的開支,合計818萬。
▲ 要知道2014年再次中風後,楊福娥已經被認定「無行為能力」,飲食起居均要由人照顧。已經繼承千億帝國的陳慧慧依舊在和年逾九旬的親生母親戰鬥,可見親情早已蕩然無存。
爭產案至今已經10年有餘,母女三人的關係也僵持了整整十年。
▲ 陳慧慧曾經一度想把姐姐加入訴訟被告人,結果被法院拒絕。
▲ 而今年二月,楊福娥去世,終年92歲。
老太雖然過世了,爭產案卻不會就此結束。畢竟姐姐陳慧芳是母親百億財產的繼承人,姐妹倆的鬥爭還在繼續。至於到底誰佔理,外人真的看不透徹。
▲ 曾經一家幾口歡聚一堂的畫面終究是不復存在了。
說完棉紗大王一家的故事,來聊一位雖然沒上榜卻轟動全港的爭產案主角,羅杜莉君,鷹君集團創始人羅鷹石的遺孀。比起楊福娥只用和一個女兒鬥氣,羅老太簡直是挑起一人舌戰群雄的大梁。
▲ 鷹君是家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旗下比較知名的項目是朗廷酒店集團。
▲ 羅鷹石以自己的「鷹」和妻子杜莉君的「君」命名了集團。
▲ 羅家唯一排在福布斯的是四子羅康瑞,也就是霍震霆前妻朱玲玲(圖右)的現任老公,兩人當年的戀情轟動香港和上海的社交圈。
▲ 朱玲玲曾被公認是最美麗的港姐,1978年9月25日,年僅二十歲的她與戀愛了九個月的男友霍震霆結婚,霍比朱年長十來歲,婚禮轟動一時,
▲ 朱玲玲為霍家開枝散葉,生下三個兒子。
▲ 2000年後,朱玲玲離開霍家的消息不斷,2005年,她宣布離婚,不久即與好友羅康瑞結婚,婚後感情很好。
▲ 再婚後高情商的朱玲玲與兩邊的子女都保持良好的關係,霍啟剛與郭晶晶的婚禮也由她主持大局,疫情期間還和老公一起幫繼子找婚房。
說完朱玲玲的故事,我們再說回羅家的發家史。
羅父羅鷹石,1913年出生,祖籍潮州普寧,早年跟隨父親在泰國經營土產、洋雜、布匹生意,25歲時帶著部分家族生意來香港闖蕩。像所有同時代的富豪一樣,他抓住了50-70年代香港地產的熱潮,於1963年創辦了鷹君地產集團,1972年上市。
▲ 羅太一個人生了九個小孩,絕對是豪門開枝散葉的表率。羅家六子從大到小排是羅孔瑞、羅旭瑞、羅嘉瑞、羅康瑞、羅鷹瑞和羅啟瑞,三女分別是羅慧端、羅鴻璇、羅慧琦。羅老太不僅要負責給九個子女準備便當,還要開車送他們上下學,簡直是「英雄母親」。
▲ 按照長子繼承制,羅孔瑞原本被寄予厚望,他協助父親在集團裡主管建築項目;而次子羅旭瑞則負責公司的金融業務,靠著精湛的股壇狙擊技術,他在1980年將富豪酒店分拆上市,又收購永昌盛改名為百利保投資,讓鷹君成功擁有了三家上市公司在手,家族財富大幅飆升。而三子羅嘉瑞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博士畢業後留在當地做心臟專科醫生,後在父親要求下回港協助打理家族生意。
1983年香港曾經一度因為回歸消息而引發地產大跌、股市低迷。當時剛剛併購富豪、百利保的鷹君大受影響,急速擴張帶來了沉重的債務。
▲ 不捨得壯士斷腕的羅旭瑞1984年聯合外人敵意收購富豪和百利保,另起爐灶。雖然他事後多次強調這是為了幫助家族企業度過難關,牢牢保住來之不易的酒店產業,可惜父子間嫌隙已生。
▲ 雖然90年代父子倆被拍到冰釋前嫌,但外界依舊揣測他淪為羅家的「外人」。
禍不單行,正值股價狂跌,長子羅孔瑞又被控告「涉嫌行賄萊斯銀行職員,訛騙254萬港幣的貸款」,之後初審被判入獄3年,直到上訴後才免除了牢獄之災,但也因此讓家族蒙羞,失去父親信任。
▲ 大兒子羅孔瑞可以說是一生庸庸碌碌,在母親杜莉君口中,他是被弟弟趕去美國毫無實權的可憐長子,連他的兒子作為長孫也在集團裡毫無立足之地。
▲ 他的一脈唯一值得稱讚的有位漂亮女兒羅寶盈,一婚嫁給了東亞銀行李國寶的兒子李民橋,二婚嫁給了美心集團太子爺伍偉國。
▲ 為了杜絕分產事件再次發生,1984年,羅鷹石和太太羅杜莉君設立了羅氏家族信託基金。
▲ 九位子女均是受益人,包括和父親一度關係破裂的羅旭瑞。
▲ 四子羅康瑞1971年問父親要了10萬塊錢就自己出去單幹創立了瑞安集團,由於早早進入內地市場,憑藉上海新天地等一系列項目身家暴漲,他有著「上海姑爺」之稱,相對而言,他在爭產中比較置身事外,因為他的事業全是自己一手一腳幹出來的。
▲ 五子羅鷹瑞是香港著名的心臟科醫生,一直沒有參與家族生意而只負責貼身照顧父母。
▲ 可以說,整個鷹君集團之所以能熬過80年代的金融危機,重振雄風,都離不開三子羅嘉瑞在過程中的運籌帷幄,他也就理所應當地繼承了父親的主席之位。
▲ 比五哥還小7歲的羅啟瑞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回港,此時家族裡已沒有他太多的立身之處。
▲ 父母疼小兒,心疼小兒子的羅鷹石便把公司剛收購的孫福記(後改名叫新福港)交給他打理,讓他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主席。可以說這位小兒子挑起了羅家日後大部分的雞犬不寧。
2006年,羅鷹石離世,享年93歲。他留下了600億的資產,委託給滙豐銀行作為家族信託基金的受託人。隨著彼此資產懸殊的擴大,表面看上去相安無事的親友們實則波濤暗湧。
▲ 2015年,獨攬鷹君大權的羅嘉瑞試圖把自己的長子羅俊謙(圖左)引入董事局,此舉遭到家族成員的反對,紛紛認為他太過年幼資歷不足。
而此前在二級市場不斷增持公司股權的三哥羅嘉瑞則放言自己可以以最大股東的身份炒掉所有反對者,此言一出眾人不安。年近百歲的羅老太因為擔心長子嫡孫的利益,也擔心幼子羅啟瑞在公司的地位,遂要求滙豐增持公司股權,以維持家族信託作為公司最大股東的身份。
▲ 但由於她發出的指令反覆,雙方在溝通理解上出現誤會,羅老太懷疑滙豐偏幫羅嘉瑞,一氣之下要求狀告滙豐撤換其作為家族基金受託人的身份。
▲ 同時她從和三子五子同住的豪宅裡搬了出來,前往了二子旭瑞所在的富豪酒店頂層複式。
▲ 一場以百歲老母領導的遺產爭奪戰拉開序幕,九位子女全數參與其中。
▲ 三子、四子、五子加上後來疑似臨陣叛變的長子作為一個陣營,身家逾860億,而母親那方只有二子旭瑞和六子啟瑞,可謂輸人又輸陣。小兒子羅啟瑞的新福港而今市值只剩8億,難怪要拼命為母出頭了。
大戰一觸即發,先從輿論打起。
▲ 羅老太展示了一封給三子羅嘉瑞的信件,細數他的過錯。字這麼大,真的是想表達給三子看嘛?恐怕是有心人寫好給羅老太參閱的吧。
▲ 緊接著,羅啟瑞被踢出董事局。又傳出五子羅鷹瑞和弟弟羅啟瑞向來不合,甚至曾經刀刃相見的新聞,而三哥羅嘉瑞則說弟弟欠集團租金超過60萬未繳。
▲ 但看他信誓旦旦對媒體說自己可以一分錢都不要的。
▲ 但轉頭又安排了年屆98歲的羅老太和各家媒體一同吃飯談笑風生,順便放料。
▲ 羅嘉瑞和羅鷹瑞控訴二哥羅旭瑞擁有的富豪酒店阻止他們搭乘電梯探望母親,有挾持母親給她洗腦之嫌。
▲ 二兒子羅旭瑞則反駁說沒有阻止任何人見母親,是羅老太自己不願意見。順便又給母親安排了個記者對談,放點新料。
▲ 而一直在內地忙於工作的羅康瑞也首次發聲,直言現在家族風波鬧到世人皆知真的是可悲可恥,他希望兄弟們(特指二哥六弟)想想要不要把年近百歲的母親推到上法庭的局面。
雙方放話顯然沒能讓爭端平息。2018年5月,鷹君爭產案在高院正式開審,羅老太作為原告以百歲高齡出庭作證,一連五日接受盤問,甚至上午要作供2小時,下午1小時,著實辛苦。
▲ 記者說她在庭上回答法官關於今年是几几年的問題都有稍許吃力,正坐實了四子羅康瑞說的把母親推上法庭居心叵測的論斷。
▲ 而且為了避免跟幾個兒子攀談,老太身邊都有大陣仗保鏢迅速把她推走離開。
同年11月,羅老太舉辦百歲壽宴,一家人竟然沒辦法齊齊整整一同吃飯而是各自為陣。早上由長子攜三子、四子、五子去富豪酒店斟茶祝壽。
▲ 晚上則由二子羅旭瑞、六子羅啟瑞和次女羅鴻璇安排壽宴。
▲ 兩個兒子還上臺耍寶為母親獻唱一曲。
▲ 羅老太打扮精緻,以綠寶石項鍊配綠寶石戒指,彰顯富貴。不過據在場嘉賓透露,老太全程未展笑顏。
2019年5月22日,高等法院裁定羅老太敗訴。
▲ 小兒子啟瑞又改變說辭,表示全部子女應該回心轉意考慮母親的感受,放棄官司支持媽媽。
不過眼看著這種說法並不能帶來公司股權的再分割或者其他利益,6月20日,他繼續支持母親重新上訴了。至於後續會有什麼新進展,我們且看著吧。
▲ 就像羅老太自己在各種採訪裡提到的,全家搞到母子母女反目都是因為錢,到底是被人蒙蔽受人挑唆還是真的有子女行不孝不悌之舉,只有羅家人心知肚明了。
富貴是試金石。在故事裡,每個人對欲望的處理都可以考驗人性,也可以看出人間百態。
其實不管是富豪還是普通人,都有為了小到幾十萬大到幾百億的財產反目成仇的故事。財富使人疏離倒變成一種常態了。
雖說「聚散流沙,有利則聚,無利則散」,普通富豪們單純為了利益尚有撕破臉後重歸於好的可能性。但一旦扯上兄弟姐妹親情,反倒是難上加難了。畢竟越親近的人越知道向軟肋痛下殺手。只要利害關係足夠嚴重、彼此積怨夠深,任何感情都可以被搬上法庭做赤裸裸的展示。
對富豪們來講,他們會成立家族信託來讓子孫後代都儘可能享受到從生到死的照顧,並且還能讓財富延續。尤其是強者雲集的地產界,只有合縱連橫才能長居不敗之地,爭產分產往往會鬧得不可開交而讓後來者有可乘之機,實在是並不明智。可惜,遺囑、家族信託,可以管理財產卻永遠框不住人心。
自身能力超群的富家子往往最不計較分到財產的多寡,畢竟只要手握資源就有錢再生錢的能力。反觀那些斤斤計較的,一世都無法拋開家族的榮辱,都是能力有限,渴望在家庭財富中分得更多的人。
再回看故事裡的三位老人,無論是賭王也好,還是紡紗大王也好,亦或是房地產老闆娘也好,他們年輕時全都英明睿智,但是人畢竟頂不過一個「老」字。
當然,也有極少一部分睿智的老人一直精靈到人生最後一刻,但大部分人老了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意識會糊塗,行事會反覆,趁清醒把家產分清楚,這是最明智的選擇,但如果控制欲還很強,還自信自己對場面的絕對掌控,存在感還很強,再加上各懷心事的後人,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眼瞅著賭王從19年年初住院至今,楊福娥過身後陳慧慧姊妹的財產分割待定,還有羅老太已經102歲了還要繼續上訴。只能說,豪門爭產的無硝煙之戰,其實和年齡無關,和幾代人的欲望還有對欲望的把控息息相關。
說起來都是「錢」的錯,其實折射的是人性裡最黑暗的那一面,所謂貪字難過,欲字無平,人生最難過的一關,其實是心魔。
推薦:香江憶舊錄||香港福布斯榜上那些長壽又有錢的女富豪們
上文:私房話||20年,我有很多願望落空了,但我很快樂
作者 / 編輯:蘇一白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香江憶舊錄||香港福布斯上身陷爭家風波的女富豪們(2)》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