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醒世恆言》
當代社會仿佛進入了唯美至上的畸形時期,以美色作為賺錢利器,屢見不鮮。
抖音上一個清純回眸、一絲「邪魅」壞笑,便能夠引發人們數萬次瘋狂點讚。而當粉絲量達到一定級別,抖音博主就能瞬間將這些關注度「折現」。隨著網紅經濟的崛起,一個網紅在一場直播裡,可以輕輕鬆鬆賺個幾百萬。這般富有衝擊力的誘惑足以引發數以千百萬的男女老少瘋狂湧入各種平臺,群魔亂舞、各顯神通。
美色盛行,正悄無聲息地腐蝕著當代青少年的意志。梁啓超 《少年中國說》中談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這些少年身上應該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銳氣與鋒芒,而不是靠販賣美色博取關注。
一個少年他可以溫柔內向,可以喜歡粉色,甚至他有異裝癖也無所謂。但我搞不懂下面這些情況,穿上顯示身段的女裝,妖嬈起舞、媚態橫生,這是要和女生比誰更像個女生嗎?還有一些換上女裝是純粹扮醜,利用強有力的視覺衝擊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在這裡我想說,我不反對那些有價值和有內容的易裝視頻,但僅僅販賣美色,初時是覺驚豔,回味卻略顯蒼白。
美色盛行,竟神奇地「統一」了世人的審美標準。前幾年盛行範冰冰式的美,瓜子臉、雙眼皮、高鼻梁,而現在更流行網紅風。說實話,這一溜兒美女站成排,我都懷疑我自己是個眼盲,這千篇一律的美在真正的美人面前瞬間被秒成渣渣。記憶中這些美人似乎從未被歲月所敗,那身著旗袍、搖曳生姿的張曼玉;一襲白衣、清冷幽怨的王祖賢;英氣逼人、豪邁飲酒的林青霞……美人在骨不在皮,整容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美色盛行,「年輕」似乎成了衡量女性是否有魅力的重要指標。朋友圈中似乎盛行這樣一個現象:三四十歲的女性喜歡自稱寶寶、而十幾歲的小姑娘卻叫自己老阿姨。現實中,「小姐姐」這個稱謂也更比什麼「張姐、王姐」更動聽。我們似乎都被「老」給嚇到了,但它不正是歲月贈給我們的禮物嗎?那眼角的細小紋路、看淡世事的雙眸,可是你用幾十年的「摸爬滾打」換來的,它是智慧、是沉澱、更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支撐我們走過後半生。我們要學會重新審視女性的價值,慢慢老去並不代表自身的貶值,怎樣讓自己在歲月流逝中不斷增值才是我們應該研究的課題。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謂「窈窕」,並不是一些人自以為的身材好。窈,深邃之意,喻心靈之美。窕,意為幽美,喻儀表之美。詩中的窈窕淑女,說的是人靈魂的豐盈與美好。切勿浮於表象,淺薄一生。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皮相之美,天生天予,切勿苛求。嘗試用書籍、用經歷延展我們生命的寬度與厚度,靈魂的香氣會在歲月的釀造中愈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