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冪以帥氣摩登造型登《時裝L』OFFICIEL》六月刊封面,依然是那雙黑白分明的眸子,依然是那張精緻小巧的面孔,卻總能在不同的氣質中找到最能表達她態度的中間值,輕盈至騰空,卻也迸發出瀟灑的力量。
順其自然、神經大條、愛打岔、天然貧的「北京女孩」
活得自在的人都有一種錯覺,好像生理年齡和實際狀態間,存在一個微妙的差值。這種差值的意義在於,人生從來就不是「老不老」的問題,而是活出自己的節奏,從心所欲不逾矩。說什麼目力所及,那都是被賦予的價值;人的度量衡,遠在眼花繚亂的詞彙之上。楊冪對此,當然心知肚明。
面對角色壓力,楊冪有自己的訣竅:喝一杯。讓她養成這個習慣的,是電影《致命倒數》的拍攝。這部電影為楊冪定製了一個複雜的角色,單身母親、高級物理研究員和時空旅行者三位一體。為拯救兒子的性命,她選擇回到過去,一次次改寫即將發生的不幸。
「她每次只能回到一兩個小時之前,又經歷了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每次的心態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次是懵懂慌亂,第二次更理智,但情緒變得激烈,到了第三次,可能整個人已經接近崩潰了。」
遇見平行時空的自己,同時為每一次「穿越」提供合乎邏輯的情緒,這種漸進式的角色展現,對楊冪的表演提出了巨大挑戰,卻也讓她深深著迷。
楊冪無疑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採訪對象,她擅於「離題」,開些靈光乍現的玩笑。比如問她在類型片上的嘗試,她冷不丁眨了眨眼,「恐怖片?恐怖片是哪部?《小時代》嗎?」而有時候,她又格外嚴肅地細述著自己的職業感悟,她不斷提到「順其自然」四個字,又一再強調,做到真正的順其自然並不容易。正像她沉迷的小說《24個比利》一樣,楊冪體內仿佛也同時居住著不同的靈魂—比起一年拍出十三部作品的「勞模」,或是對表演抱有野心的「演員」,我們面前的楊冪,放出了那個神經大條、愛打岔、天然貧的「北京女孩」。
她也從來不掩飾自己作為演員的野心—即使在其演技並不受認可的階段。楊冪一度焦慮自己「不被看到」。那是2011年左右,她4個月拍了5部戲,常坐著飛機兩邊趕,拼命三郎般抓住每一個走到眼前的機會。經紀人問拍嗎?「拍」;那可能就沒覺睡了?「那就不睡」。
楊冪一直喜歡用「順其自然」描述自己的人生。拼命拍戲是順其自然,在事業巔峰期成立家庭、誕下女兒也是順其自然,但不知不覺間,她意識到自己口中的「順其自然」也並非一成不變。很難說是家庭改變了楊冪,還是年齡和閱歷讓她的心境發生了遷徙。如果說前幾年的「順其自然」是不放過任何可能的機遇,那麼現在,楊冪的「順其自然」則變成了「將勁兒用在對的地方」。
楊冪說有人哭著求她自拍但她就不
Q:回頭看你的職業生涯,算不算水到渠成?
A:還是用「順其自然」來形容吧,很多東西都是順其自然就做到今天。今天以後還有明天,所以就也不往回看,只往前看。
Q:在乎拿獎嗎?
A:暫時的野心可能只是在「好好演戲」上吧,所以對於一些獎項我希望是有的,對。
Q:六千多萬微博粉絲,這個數字會讓你覺得自己算是KOL嗎?
A:我的意見從來都是隨意被推翻的。
Q:你是說在工作團隊中?
A:對。
Q:當意見被推翻的時候,你的反應通常是什麼?
A:就是「好吧」,因為他們推翻我的時候一定有說服我的理由,而且我會覺得,他們會比我更加了解市場吧,我又是這麼明事理的人。
Q:你的關注點不在市場這方面。
A:對。因為我是一個一門心思在藝術上的人(笑)。
Q:你的粉絲大概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A:我覺得他們都是很成熟的人,所以他們才會選擇喜歡我。
Q:他們會對你提什麼要求嗎?
A:哭著求我自拍,但我就不(笑)。
Q:他們會對你的工作幹涉嗎?
A:各樣的聲音都有,也有罵工作室的,比如怎麼又幫她接了這個,你們怎麼不讓她去那個?我也會偶爾翻個牌子,回復一下。我覺得網絡是一個公開的平臺,大家都會有自己發言的權力,有時候我們也會傾聽、參考一些意見,只要主旨是積極向上的。
Q:現在還在意黑你的人嗎?
A:已經覺得無所謂了。我經常會看到那些東西,然後在心裡講,你不要再黑我了,再黑我我就變得更強大了,我一強大起來自己都害怕。
Q:所以你並不反感?
A:我不會太在意這些,因為不管別人說什麼,我都清楚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不會因為別人說就真的變成他們說的樣子,而且其實對這些人我也有些建議—你罵我,對你自己沒有任何幫助,你也從我這兒找不到任何的平衡感,還是去把上司哄好、把工作做完、把女朋友哄回來比較重要,實在哄不回來的話想想今天吃什麼(笑)。
本文系摘編,全文請參見《時裝L』OFFICIEL》6月刊
藝人統籌、採訪、文字統籌:李森
編輯:張申
攝影:柳宗源
化妝:撲克
髮型:姜超
服裝協助:Shirley
文: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