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東夏萬奴王:從弼馬溫到開國皇帝,蒙金夾縫中的王者

2021-01-15 網易新聞

看過《盜墓筆記》的朋友肯定都對雲頂天宮記憶猶新,那個藏在青銅門後的「終極」讓人魂牽夢縈,而作為雲頂天宮墓主的東夏萬奴王也是神秘莫測,當然這些都是小說虛構,但其中的東夏國卻是真實存在的,而那位真實歷史中的萬奴王更是亂世中的風雲人物。

萬奴王,真名為蒲鮮萬奴,他是中國歷史上東夏國的開創者,他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精彩紛呈。他出身金國小吏,發達後卻投靠了蒙古,接著又叛蒙稱帝,在蒙金兩大強國之夾縫中遊刃有餘,從弼馬溫到開國皇帝的輝煌履歷,讓人驚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萬奴王。

傳說中的青銅門

從弼馬溫到封疆大吏,見證了金國的頹敗

蒲鮮萬奴出道時為金國尚廄局使,這是個什麼官,其實就是調習牧養御馬部門的從五品小官,前途有限,但是在亂世中一切皆有可能。1206年,蒲鮮萬奴的仕途出現了轉機,他作為右翼都統完顏賽不的副統,參加了當時的對宋作戰,此戰中蒲鮮萬奴出奇兵協助完顏賽不擊潰宋軍皇甫斌所部,為金國立下戰功,自此開始嶄露頭腳。

然而真正的考驗卻是在五年之後,蒲鮮萬奴再次隨軍出戰,但這次面對的則是所向披靡的蒙古大軍,金軍因主帥無能,在野狐嶺被蒙古軍按在地上摩擦,兵敗如山倒,蒲鮮萬奴僥倖脫逃,留得了一條小命。

野狐嶺之戰

此戰之後,金國國力受到重創,對蒙古的戰略也開始由攻轉守。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契丹人耶律留哥不滿金國的統治,與蒙古結盟起兵造反了。蒲鮮萬奴再次踏上徵途,他被任命為鹹平路招討副使隨完顏承裕前去平叛,誰知卻大敗而回。

但有趣的是蒲鮮萬奴不但沒有因戰敗受到處罰,反而升任遼東宣撫使,成了遼東一哥。當然天上不會掉餡餅,果然皇帝命蒲鮮萬奴為帥,領兵四十萬再次出擊,勢要消滅耶律留哥。然而尷尬的是在與耶律留哥的二番戰中,金軍再次被擊敗,萬奴只得率殘兵退入當時的東京(遼陽)。

金主怒,復遣宣撫萬奴領軍四十餘萬攻之。留哥逆戰於歸仁縣北河上,金兵大潰,萬奴收散卒奔東京。——《元史》

蒲鮮萬奴兵敗入東京

金主南遷,身陷絕地的蒲鮮萬奴叛金自立

1214年,迫於蒙古的威壓,金宣宗遷都汴京,而此時蒲鮮萬奴的處境就更尷尬了,這時的遼東已經成了一塊飛地,眼看金國的頹勢已經無法挽回,加上自己兵敗還是有點心虛的,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發動了兵變。

萬奴兵分兩路,須臾間攻佔了鹹平(開原),瀋州(瀋陽),東京(遼陽)等戰略要地,接著更是將兵鋒直指上京城,就在高歌猛進之時,他被偷了家,耶律留哥乘蒲鮮萬奴在前線攻伐時,洗劫了東京,並將他老婆李仙娥也虜走了。

深受打擊的萬奴覺得遼東宣撫使這個名號太小了,沒有威懾力,誰都來欺負他。自立為王,方能引八方英雄來歸,於是在東京自立為王,國號大真。

東夏版圖

興於時勢,亡於時勢,蒲鮮萬奴殞命蒙古彎刀之下

萬奴稱王后,名聲是響了,但形勢卻依然不容樂觀,說是前有虎後有狼一點不為過,蒙古,金國都不好惹,於是經過深思熟慮,萬奴決定向蒙古投降。然而,如果是真投降,那就不是蒲鮮萬奴了,他在派質子入蒙古後,主力卻悄悄的往東邊遷移,等待時機。

率眾十餘萬,遁入海島——《元史》

1217年,蒙古大將木華黎大舉南徵,蒲鮮萬奴乘機發難,這次他更加不客氣, 直接改國號為東夏,稱帝了。而此時的蒙古正用兵在外,無暇東顧,而老東家金國雖然恨的牙痒痒,卻也無可奈何。東夏就在這種契機下居然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不錯。

蒲鮮萬奴稱帝

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東夏國的國際地位大漲,耶律留哥降蒙後,原先部下紛紛自立,有一部分流竄到了高麗境內,為禍一方,高麗邀請蒙古和東夏幫忙出兵剿匪,於是三路大軍聯合平定匪患。高麗為表謝意,向蒙古和東夏進貢,出乎意料的是蒙古居然沒生氣,只要求先敬蒙古,再敬東夏,儼然承認了蒲鮮萬奴的皇帝身份。

果與我結好,當先遙禮蒙古皇帝,次則禮萬奴皇帝——《高麗史》

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這其實只是蒙古的緩兵之計,因為蒙古還有金國要滅,等金國垮了,東夏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1232年, 蒙金三峰山之戰以蒙古大勝落下帷幕,金國最後一波名將團滅。自此蒙古的戰略開始轉變,蒙古與東夏的關係也急轉直下,1233年,蒙古正式討伐東夏,9月都城破,蒲鮮萬奴身死。蒲鮮萬奴死後,蒙古任命其子孫繼續管理此地,也算留了情。據後世考證,東夏直到1287年,才真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城破身死

東夏為何能在亂世中立國

蒲鮮萬奴建立的東夏能夠在蒙古和金國的夾縫中生存,得益於當時的時局,金國在蒙古的打擊下日漸衰敗,因此金國對於蒲鮮萬奴這個叛徒雖然厭惡無比,但是沒辦法,自己都自身難保了,更無力對東夏用兵。

而當時蒙古雖然強大無比,但也精力有限,一門心思對付金國,而對於地處邊陲的東夏當然也是鞭長莫及。當然蒲鮮萬奴的隨機應變,隱忍示弱也是東夏能夠立國的重要原因。

先是在叛金之後,迫於形勢,萬奴向蒙古稱臣,主動示弱,躲過了一劫,之後趁蒙古主力遠徵,又趁機自立為帝,在之後的歲月裡,蒙古與東夏一直相安無事,而等金國被打殘之後,蒙古撕下了面具,一擊斃敵,蒲鮮萬奴也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萬奴王

結語:

關於蒲鮮萬奴的為人一直有所爭議,有人說他是沒有節操的小人,離金叛蒙,沒有原則,也有人說他是順勢而為的人傑,在夾縫中左右逢源,但不管怎麼說,能夠在強敵林立的亂世中建國稱帝,確實不容易,不負亂世梟雄之名。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萬奴王,是非功過也只能由後人評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專家在長白山發現古墓,墓主為「萬奴王」,九龍抬棺原來是真的
    在小說《遮天》中,正是這口神奇的棺材將主角帶到了《遮天》世界中。而在小說《盜墓筆記》中,也曾介紹到神秘的九龍抬屍棺。原本以為,九龍抬棺只是小說家筆下的產物,但考古資料卻顯示,九龍抬棺是真的存在。根據出土資料顯示,這九龍抬屍棺的主人乃是東夏皇帝萬奴王蒲鮮萬奴。可能很多人對東夏國都沒什麼印象,更別提他們的皇帝蒲鮮萬奴,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神秘的人物。蒲鮮萬奴是金朝末年的大將,原任金遼東宣撫使。公元1206年,南宋皇帝在執政韓侂胄的鼓勵下,以恢復中原為名,分兵三路伐金。
  • 長白山上的這座古墓,證明《盜墓筆記》中的萬奴王並非完全虛構
    在中國封建時代的歷史上,東北往往附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位置偏遠,氣候寒冷,使它成了無數中原人心中的一片"禁地"。而這種畏懼,在東北一帶一次又次地出現一些神秘又強大的君主時,達到了一個巔峰。金朝末年,也就是南宋中後期,東北一代又崛起了一位強大的君主。
  • 《盜墓筆記》中東夏國萬奴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看過電視劇《秦嶺神樹》的觀眾,肯定很奇怪,這個萬奴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按照電視劇中陳皮阿四的說法,那就是不是個人,而是從地底下爬出來的一個怪物。同時,整個萬奴王的民眾都顯得非常年輕,貌似可以長生不老。那麼這個萬奴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具體情況,且看書法家破石細細道來。
  • 《盜墓筆記》中從青銅門後爬出來的萬奴王究竟是什麼生物?
    那就是位於長白山頂的雲頂天宮,守護青銅門的萬奴王究竟是什麼生物?小說中描寫道。一句巨大的男屍站了起來。12支手呈環形環繞在身後。而且12隻手都在扭動,就像寺廟裡的千手觀音一樣。作者筆下的萬奴王就是一個怪物作者筆下的萬奴王就是一個怪物。其實萬奴王是伏羲的後裔。也是守護西王母國的一個重要關卡。西王母國基本上已經和外界沒有聯繫了。只有進入青銅門才是通往西王母的唯一道路。
  • 《盜墓筆記》大揭秘:萬奴王的秘密,張家古樓的秘密
    萬奴王的秘密:最先知道萬奴王是因為汪藏海,吳邪等人得知了汪藏海被萬奴王抓去修了陵墓,在留下的信息當中,也找到了萬奴王的陵墓,那便是雲頂天宮,在哪裡萬奴王的秘密也逐漸浮出水面,汪藏海曾經說過,萬奴王不是人,是怪物,這是為什麼呢?
  • 《盜墓筆記》西王母+萬奴王+周穆王+魯殤王
    萬奴王是看守伏羲遺址的守護者,要想進入西王母宮,必須進入青銅門。險惡的自然環境,可怕的陰兵。應該說是除了萬奴王之外沒有一個人能夠安全到達西王母宮。  這時魯殤王身邊出現一個倒鬥奇才的師爺,風水大師鐵面生。跟隨魯殤王多年之後逐漸發現一些秘密。魯殤王快要死的時候,還想再次復活。於是就讓鐵面生在周穆王之前的墓旁邊修建一座假墓,讓自己可以在玉傭裡長生。
  • 自秦朝後一百多位開國皇帝中,哪個生肖居多?
    生肖作為我國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 在秦朝完成統一大業後,我國古代出現了近五百名皇帝,開國皇帝有一百多,以下給大家介紹各個朝代的開國皇帝的生肖。
  • 細數中國歷代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不怒自威,忽必烈慈眉善目
    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
  • 史上最弱朝代:40萬軍隊被兩萬人擊敗,開國皇帝被分屍
    但是,有一個朝代非常特殊,沒有出現過一位拿得出手的將領,40萬大軍打不過2萬敵人,開國皇帝身首異處,堪稱歷史上最慫的一個朝代,它就是王莽建立的新朝。 不少人只知道西漢和東漢,卻忽略了夾在兩漢中間的新朝,就連史學家對新朝都不太重視。
  • 國之將興,必有祥瑞,兩位平民開國皇帝出生時竟天現異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充滿傳奇經歷的開國皇帝,與他們傳奇的人生經歷一樣,他們的出生也充滿了神奇。這些開國皇帝們的出生經歷在現代看來都顯得十分詭異與神秘,太過離奇以至於讓人一看就知道假的,如果說只是野史俾聞倒也罷了,但是這些離奇事件卻都正是記載在正史之中。
  •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李淵】 毛主席一生喜歡讀歷史,對歷代帝王也有過不少精準的評價,尤其對於歷代開國皇帝,毛主席一般都比較推崇,比如評價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超過他的。」
  • 皇帝是他女婿,可他時刻都想離開京城,剛有機會走,卻成開國皇帝
    皇帝是他女婿,可他時刻都想離開京城,剛有機會走,卻成開國皇帝文|武品文史說起開國皇帝給人的印象,大多都是勇猛無敵且足智多謀,非常善於馭人之術。但是他們也都經歷過九死一生,但凡運氣差一點都會改變歷史。就算是運氣極好的,有著「位面之子」之稱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也是通過雙手拼殺出來的,就更不用說劉邦、朱元璋這樣的草根皇帝了。
  • 史上活過80的皇帝,4人中就有3個昏君,最後1個更可恨
    史上活過80的皇帝,4人中就有3個昏君,最後1個更可恨!文|敏敏作為歷代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每一位皇帝都具有一定的傳奇色彩,自然帶給我們的話題也是豐富多彩的:他的政績、才能,他的寵信名臣、他的後宮佳麗等等。尤其是開國、建邦的皇帝,和參與謀權爭鬥的皇帝,身上可以令我們挖卻的故事太多了!他登基前的心路歷程、登基後的豐功偉績等等等。
  • 皇帝睡覺夢見洪水,醒來一想,立刻將開國第一功臣滿門抄斬
    中國古代幾千年封建社會,王朝不斷更替,光皇帝就有幾百位,而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啊,皇帝一般又是喜怒哀樂很無常的人,任何的猜疑,任何的舉動都可能使得臣子帶來殺身之禍。下面這位皇帝,做夢夢見洪水淹了金鑾殿,醒來立刻將開國第一功臣全家殺絕,滿門抄斬。
  • 北魏開國皇帝崇佛興寺,第三位皇帝滅佛又興佛,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時至今日,與平城一樣,當時無盡繁華的北魏王朝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只在古都的一角留下了這座沉默千年的豐碑一一雲岡石窟。在雲岡石窟的曇曜五窟中(16窟到20窟),有五尊體形巨大,雕刻精美的佛像,從十三點八米到十五點五米不等,依次代表著北魏建國初期的五位帝王。走進這些洞窟,仿佛打開了一座塵封已久的歷史博物館。
  • 如果歷代開國皇帝生於同一時期,誰最後奪得天下的可能最大
    歷代開國皇帝牛人不少,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假如這些牛人生於同一朝代,誰最後的勝算會比較大呢? 當然,歷史不容假設,但我們只當玩一場遊戲,每個玩家都可以選擇角色,來個開國君王群英會。
  • 多肉植物十二卷硬葉中的王者——皇帝!
    有人曾經問我,硬葉十二卷中哪種植物比較貴,首先我會聯想到的就是皇帝,物如其名,硬葉中的王者,霸氣十足。皇帝是百合科十二卷屬中的一員,是硬葉十二卷中的大型品種,其親本據說是天使之淚,為人工培育的園藝品種,具體培育者不詳,有一說是國內大師雜交選拔的。
  • 五大屬龍皇帝:仨開國皇帝有個「真命天子」,倆宋帝一個被馬踩死
    龍是中華圖騰,在古代代表皇權,故皇帝穿龍袍,坐龍椅,使的用的都掛上一個龍字。如果再加上屬龍,這皇帝就更牛了。中國古代還真有不少屬龍的皇帝,下面介紹五位。晉武帝(236年-290年)。236年是農曆丙辰龍年,所以司馬炎屬龍。
  • 神秘的相面之術
    傳說伯樂會相千裡馬,我想伯樂這種技能並不神秘,凡是有經驗,善於觀察的牧馬人也能識別出千裡馬與普通馬,應該可以從馬的精氣神和體態骨骼的差別看出端倪來。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本是一個無賴,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也娶不到妻子。
  • 南漢開國皇帝為自己造了一個新詞:「」,意思很霸氣
    在這些割據中,南漢開國皇帝劉焉稱帝後,像唐朝武則天為自己造新詞「zhào」一樣,也為自己造新詞「yn」,改名劉。劉氏(889-942)原名劉巖,又名劉志。祖籍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後遷嶺南,南海王侯亮,節度使劉寅之弟清海(今廣州)。911年,劉寅病逝。劉氏繼任官職和軍職,成為嶺南地區的實際控制人。後來,劉氏逐漸消滅了嶺南的割據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