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萬寧人物六】萬寧大石嶺村村主任曾憲蕃:帶領村人致富的老黃牛

2020-11-23 南海網

點擊查看更多

  南海網萬寧4月2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在4月28日晚上「感動萬寧」2015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現場播放的VCR中,萬寧市山根鎮大石嶺村村委會主任曾憲蕃雖然是主角,但低調的他不願意面對鏡頭,一句話都沒說。長達數分鐘的片子中,全是村裡人在講述這些年曾憲蕃如何為他們做好事、實事,帶領村人致富,可他自己,卻變得越來越窮了。這位低調的村主任甚至連今夜的「感動萬寧」2015十大年度人物頒獎,都是讓村裡人來幫忙代領的。

  當了18年村幹部,12年村支書,曾憲蕃仍記得初當幹部時,埋在心底的話:為村裡做點事,多做點事。那時的他,可是山根鎮大石嶺村裡數一數二的「土豪」。

  大石嶺村依著大海,卻沒有港口,農田也少得可憐,曾經是山根鎮9個村委會中最窮的一個,村裡男丁要找老婆,別人一聽是大石嶺村的,紛紛搖頭。生活所迫,曾憲蕃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便跟著瓊海市潭門鎮的船老闆出海打工,不怕吃苦的他逐漸有了積蓄,帶著村裡人出海掙錢。

  2004年,曾憲蕃滿票當選村委會主任,後又當選村支書。可12年下來,這個村支書卻越來越窮。

  「他什麼都要做,哪有時間搞副業?」村民曹玉珠說,曾書記帶大家致富,他卻沒時間致富了。

  自從當了村委會主任,曾憲蕃一頭扎進村裡,帶領村民挖蝦塘、種瓜菜水果,自己卻沒時間出海。「2014年,出海只有十幾天。」曾憲蕃說,好在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000元,讓他稍感欣慰。

  2014年,大石嶺村進行危房改造整片推進,獲得指標的25戶領得政府發放的5萬元補貼。仍住在瓦房裡的曾憲蕃放棄了這次建新房的機會,只說了句「先讓村民搞」,就這樣,村裡紛紛蓋起了小洋樓,引得妻子嘮叨不已:幾百塊工資,還不夠摩託車油錢和電話費,人家穿皮鞋,你還是涼鞋,這圖的什麼?

  「家裡的事,說出來人家要笑的。」曾憲蕃搖搖頭,隨後說道,「但這12年來,我心甘情願。」

  這麼多年來,曾憲蕃帶領村民把大石嶺村從一個有名的貧困村,變成了萬寧市級美麗鄉村,在他心目中,這比獲獎更令他欣慰。

  相關新聞>>

  萬寧大石嶺村黨支部書記曾憲蕃公而忘私服務村民

  大石嶺村依著大海,卻沒有港口,農田也少得可憐,曾經是山根鎮9個村委會中最窮的一個,村裡男丁要找老婆,別人一聽是大石嶺村的,紛紛搖頭。生活所迫,曾憲蕃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便跟著瓊海市潭門鎮的船老闆出海打工,不怕吃苦的他逐漸有了積蓄,帶著村裡人出海掙錢。

責任編輯:曾令瑾

相關焦點

  • 萬寧山根鎮大石嶺村的聖女果「紅了」
    這純天然富硒聖女果,是萬寧市山根鎮大石嶺村集體經濟扶貧產品,引領著村民共創共享菜園,帶動貧困戶積極生產脫貧。  1月21日上午,在山根鎮大石嶺村道路兩旁,綠油油的田野裡支起的竹條,架子上爬滿了藤蔓,隱約中可以看見藤蔓下部分藏著點點鮮紅,在陽光的午後,點點紅色在綠葉的掩映下,顯得格外動人。
  • 萬寧「第一書記」實幹挖窮根
    光纖拉進村,建起農產品電商平臺;無人機飛上天,幫助產業規劃布局;合作社建起來,特色黑山羊供不應求……兩年多來,萬寧實現5236戶21510人脫貧,10個貧困村整體出列,「第一書記」們交出了漂亮的扶貧成績單。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說一千道一萬,兩橫一豎是關鍵。』這兩橫一豎就是『幹』。」萬寧市委書記張美文說。
  • 萬寧與龍的淵源(圖)
    於偉慧 攝  本報記者於偉慧吳棉  每年的萬寧元宵燈會上,總有兩條長達幾十米的巨龍翻飛。一條是出自萬城鎮西門社區的西門青龍,一條是出自萬城鎮賓王村的賓王紅龍,相傳西門青龍為龍母,賓王紅龍為龍公,兩條龍一雌一雄,一青一紅,青龍比紅龍體形稍大。  為什麼在萬寧流傳著這樣兩條龍,今天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了。
  • 【文化萬寧】萬寧老街
    萬寧發布廳 Weixin ID wanningfabuting
  • 山根鎮:萬寧榴槤蜜,果好效益高
    萬寧龍安農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 謝秀聰:「我們龍安農業有限公司在山根這裡種植榴槤蜜,是從2010年開始種植,種植4、5年後我們就開始結果了,到現在我們每株掛果率應該是在百斤左右,有的是在200斤左右,正常的150斤也有這種情況。」榴槤蜜果好,採摘周期長,產量高,經濟效益更高。
  • 中國書法之鄉萬寧:春聯字大為美
    譬如「中國書法之鄉」萬寧,人們就喜歡字體大和條幅長的春聯。都說羊大為美,萬寧人卻認為字大為美。說起春節的習俗,貼春聯或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標誌了。在新春佳節,家家戶戶貼紅紙,掛春聯,將對新年的美好期望寄托在門前的一對紅春聯上。萬寧是「中國書法之鄉」,書法在當地的群眾基礎非常深厚,並且有多位國家級書法大師。
  • 北京萬寧橋邊的鎮水石獸 王彬攝
    2.重修萬寧橋  地安門北側是萬寧橋。  萬寧橋建於元代。熊夢祥在《析津志》中說:「萬寧橋,在玄武池東,名澄清閘。至元中建,在海子東。至元後復用石重修。雖更名萬寧橋,人惟以海子橋名之。」玄武池是三國時期曹操在鄴城挖掘的一處人工湖泊,在裡面操練水軍。這裡借用指海子,即今天的什剎海。
  • 黨員做擔保 海南萬寧福堂村成了「信用村」
    本報萬寧9月4日電 (記者徐培培報導)農民創業缺資金怎麼辦?萬寧市龍滾鎮福堂村黨支部有著一個特殊的職能,他們和市農行聯手,成立農戶信用評定小組,建立農戶信用檔案,每位黨員至少為5位村民辦理了貸款。有了資金的群眾有的發展養殖,有的從事種植,走上了多條致富之路。
  • 萬寧一男子被強制隔離戒毒
    □通訊員 王雷 記者 廖自如   本報訊 萬寧一男子被強制隔離戒毒2年期滿後,嚴重違反社區康復相關規定
  • 萬寧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身體抱恙仍惦記扶貧工作
    萬寧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精準制定幫扶措施,身體抱恙仍惦記扶貧工作  用心用情鋪就百姓脫貧路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如果沒有李書記的幫助,我們家肯定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在李枝慧的積極爭取下,中興村引入了光伏發電項目。2018年初,中興村光伏發電項目建成投產,併入南方電網,預計每年發電約12萬度,預計年發電收入10萬多元。  李枝慧說,光伏發電項目前5年80%的收入用於發放給中興村的貧困村民,20%的收入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
  • 萬寧一男子違反社區康復規定被強制隔離戒毒兩年
    萬寧一男子被強制隔離戒毒2年期滿後,嚴重違反社區康復相關規定,拒不接受社區康復。近日,萬寧市公安局山根派出所民警赴廣東找到了該男子,並對其強制隔離戒毒2年。據了解, 2018年4月,涉毒人員符某(男,現年45歲,萬寧市山根鎮排溪村委會人)因吸毒成癮,被公安機關強制隔離戒毒2年,隔離戒毒期滿後被責令社區康復3年。該男子被社區康復期間,派出所民警及社區戒毒中心工作人員多次聯繫符某及其家屬,要求符某按規定接受社區康復。但符某違反社區康復管理條例,拒不到社區戒毒康復中心報到。
  • 張美文到山根鎮調研走訪 勉勵貧困戶努力工作勤勞致富
    12月26日下午,在萬寧市山根鎮大石嶺村,參加萬寧市2018年扶勤扶技軍訓活動的單身貧困戶們正跟著村裡熱心的大媽學習包餃子,通過勤勞的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  當天,萬寧市委書記張美文來到這裡看望在此接受軍事化訓煉的50名單身貧困戶,鼓勵他們通過軍訓鍛鍊自己,學習技能本領,早日脫貧致富。
  • 萬寧端熙村黨員幹部全力排澇守護村民安全 年輕黨員冒雨扛出...
    近日,萬寧多個鄉鎮降雨量超過200毫米,龍滾鎮是其中之一,處於龍滾河沿岸的端熙村因地勢較低,受暴雨及上遊水庫洩洪影響,村內一度出現內澇。「你看,這座路橋沿岸是當時村裡積水最嚴重的地方,17日零點左右附近水位開始上漲,上午8點多達到峰值,最深時有60多釐米。」10月19日,端熙村黨支部書記馮輝平再次來到嶺枝溪村民小組查看水情,這個內澇點,馮輝平近3天來了七八次。
  • 違反社區康復規定 萬寧一男子被強制隔離戒毒兩年
    違反社區康復規定一男子被強制隔離戒毒兩年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7日訊(記者 蘇桂除 通訊員 王雷)萬寧一男子被強制隔離戒毒2年期滿後,嚴重違反社區康復相關規定,拒不接受社區康復。據了解,2018年4月,涉毒人員符某(男,現年45歲,萬寧市山根鎮排溪村委會人)因吸毒成癮,被公安機關強制隔離戒毒2年,隔離戒毒期滿後被責令社區康復3年。該男子被社區康復期間,派出所民警及社區戒毒中心工作人員多次聯繫符某及其家屬,要求符某按規定接受社區康復。但符某違反社區康復管理條例,拒不到社區戒毒康復中心報到。
  • 萬寧學生在北京墜樓身亡 是自殺還是另有原因?(圖)
    西安外國語大學萬寧籍學生林業省,乘火車到北京4小時後,從18樓墜死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樓下  北京警方初步認定林業省是自殺,但死者家長對死因持異議林業省生前的照片(由其家人提供)  海口晚報網11月28日訊:萬寧籍20歲的林業省就讀於西安外國語大學,11月14日下午,他突然死在北京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樓下,北京警方初步認定是跳樓自殺。林業省為什麼會自殺?他是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在北京沒有親戚朋友,為什麼跑到北京去自殺呢?一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一個父母的獨生兒子就這樣走了。是自殺?還是他殺?
  • 潼南區太安鎮罐壩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受訪者供圖)    核心提示    潼南區太安鎮罐壩村幅員面積7.3平方公裡,總人口4338人,黨員74名,村黨支部有支部委員5人,黨小組7個,村兩委成員7名。    罐壩村黨支部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以強化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為核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成功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範核心區,先後榮獲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優秀婦女之家、重慶市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等稱號。
  • 樂清下山頭村:村企共建 提振鄉村發展新動能
    中國小康網 董科娜 通訊員 陳裕傑 溫州樂清下山頭村坐落於雁蕩山北麓,村域面積約2.1平方公裡,全村人口共計630戶。近年來,在能人志士方玉友的帶領下,下山頭村通過「村企共建」的方式,依託獨特的自然資源以及鐵皮石斛示範基地的優勢,把曾經的「三無村」打造成「三金村」,全面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全面發展。
  • 本溪:財神廟村禮聘賢達 助力鄉村振興
    本溪:財神廟村禮聘賢達 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王冰凌 2018-03-07 13:24   來源:本溪日報
  • 西戌鎮沙河村:香菇棚裡孕育脫貧夢,結出致富果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帶領貧困群眾精準脫貧,西戌鎮沙河村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以香菇種植為抓手,成立香菇扶貧產業基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變「輸血」為「造血」,成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基地工人大都是附近村的貧困戶,工資實行按勞分配,平均一天可掙50多元,年收入1.5萬元左右。此外,基地還吸納了沙河村和雞鳴鋪村59名貧困戶入股,每人每年還可以分紅。截止目前,59名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沙河村脫貧戶 江月梅「在家也沒事幹,我們村建立了一個廠子,來這幹點活也挺好的,很高興,在家閒著也是閒著,有事幹,挺好的來掙個錢,減輕家裡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