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上得好的老師,往往教學質量不行!這是因為什麼?有的老師十分看不起在外獲獎的同事,為什麼呢?理由主要有三點:
第一,評價教育質量的依據只要是學生考試的成績,就必須走唯分數論之路,有些教師特別擅長教學生考試,他們腦子裡有現成的考試模板和規定,生氣勃勃的、活潑的、靈敏的教學方式都拒絕,這些老師們把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成績簡單看成一樣,例如,學生口渴,有給我一杯水的老師,有位老師告訴學生在哪裡喝水比較好,有位老師把學生啟發到了水源地,擅長公開授課的老師比差勁的老師更能理解啟發。
第二,公開課的打磨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教師沒有優秀的個人能力,就不能不斷改善,課程結構、教育設計、教學特色、節奏控制、引導學生,教學輔助,出現現場,細節推敲,教育反思,哪一環節容易得到?別再說了,臨場安詳自在,表現簡潔大方,有很多教師不會!
第三,公開課出線選拔其實很公平,校領導看人很準,同事們也都知道誰更合適,誰也不會拿學校的聲譽開玩笑,推出去的不一定是強的,卻一定是最合適的,參賽者能過關斬將,拿到獎項就是最好的證明。
有什麼意見嗎?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