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3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毀掉全部生活之前,28歲的姑娘小吳,熱愛著日子裡的一切美好點滴。
今年3月,她和男友一起從北京來到杭州,住在溫馨的房子裡,養了只可愛的貓咪。
微博上,她總是隨手記錄下小幸福。
有時是天邊的雲彩,有時是一頓簡單的飯。
和所有普通的我們一樣,生活正常本分。
可怎麼也想不到,就因為拿了一次快遞,她的人生被毀得面目全非。
7月7日,小吳去小區快遞點取包裹。
快遞員很忙,她便老老實實站在門口等了一會兒。
她不知道,就這麼短短一會兒工夫,一個躲在角落裡的男人,偷偷用手機拍下了她。
9秒鐘的視頻,鏡頭直勾勾地對準姑娘。
偷拍的男人,是快遞點隔壁便利店的老闆郎某某。
他閒來無事到快遞點幫忙,看到有美女上門,便暗搓搓拍下來。
轉手就發到了人數超過200的某群裡。
你以為他只是「欣賞」美女?
善良簡直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群裡有個男人叫何某某,是個汽修從業人員。
他看到視頻後,馬上給自己改了微信暱稱和頭像,假裝是視頻裡的女孩。
然後和郎某某一唱一和,繪聲繪色地炮製了一個充滿「無限遐想」的故事:
「寂寞難耐的少婦,趁著取快遞的機會,與快遞員偷情。」先是假裝有人把偷拍視頻發給少婦本人,少婦嗔怪著,通過了偷拍者的好友申請。
微信名「ELIAUK」即為何嘉凱編造的「少婦」。
之後,兩人聊了起來。
由普通的談話,變成打情罵俏,暗示意味也越來越強。
幾句話,憑空捏造了一個少婦形象:
被老公養著,平時在家帶孩子太無聊,還總是獨守空閨。
借著被偷拍的契機,和快遞員開始了露骨的「互撩」。
「勾搭」上了,少婦主動邀約。
設定的劇情,甚至是孩子還在房間睡覺,公然在家中出軌。
為了增加對話的可信度,郎某某甚至拍了一段自己走入小區的視頻。
又加上一些色情圖片。
就這樣,有女主,有時間地點,有具體細節。
一場煞有介事的香豔故事,憑空誕生了。
編造完整後,兩人把這些截圖全部發到了車友群裡。
鏡頭裡的姑娘長相漂亮,「風騷少婦」的形象吊人胃口,句句對話都讓人浮想聯翩。
每個人都在對風流韻事的玩味中,堅信不疑,並轉發了出去。
其中有個叫陶某某的男人,把所有的視頻和聊天截圖都存了下來,打包散播。
公開發布,引爆了網絡。
越是緋聞故事,總是越傳播得飛快。
再加上截圖中有具體小區信息,附近的居民,人人都聽說了這件「發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
津津樂道,細細咀嚼,並添油加醋,讓它越發傳神。
唯有整件事的「主角」,那個被偷拍的姑娘,蒙在鼓裡。
她和往常一樣生活、工作,編織著未來。
全然不知道自己頭上有一座巨大的冰山,正在一點一點融化。
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早已跑得不見了蹤影。
在那之後的一個月裡,少婦偷情的故事,從一個群複製到另一個群。
從小區傳到杭州,從杭州傳到全國。
因為鏡頭裡小吳的臉清晰可見,她在成都、西安、廣東、河北、東北的朋友,全知道了。
無數人跑來謾罵她,甚至包括國外的網友。
一邊極盡汙穢之詞,一邊傳著她的照片:
正常的日子,莫名其妙被砸得粉碎。
她一頭霧水,直到8月7日,才從身在北京的朋友那裡得知,自己「火」了。
未婚未孕的她,成了有孩子的少婦。
清清白白的她,成了不知羞恥的女人。
乾淨溫馨的家,成了自己偷情幽會的地方。
全身上下,被潑滿了髒水,故事傳得有鼻子有眼,任她再怎麼否認、辯駁,得到的都只是曖昧不清的眼神。
小吳硬撐著報了警,在朋友圈、微博一遍一遍澄清自己。
即便如此,她和男友都被單位以影響不好為由辭退了。
丟了工作,好端端的日子被攪得天翻地覆,小吳每天的生活,只剩下四處奔波,為自己求一個清白。
她體重暴跌,整日噩夢,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差到了極點。
曾經那些對生活的憧憬和喜悅,都發黴了、破碎了,取而代之的是崩潰和窒息。
想拼命對這世界喊叫,可張了張嘴,卻什麼聲音也發不出來。
事情發生2個月後,小吳被診斷為抑鬱狀態。
而那3個毀了她的男人呢?
傳播者在被行政拘留了9天後,早就出來了。
小吳希望他們錄視頻道歉,也考慮到他們有妻子有孩子,主動提出可以戴墨鏡口罩。
可他們卻不屑一顧:
當初造謠的時候,誰想過小吳還要做人?
郎某某還把自己的便利店改了個名字,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繼續不痛不癢地過著快活日子。
只有最無辜的小吳,一遍遍問自己,到底為什麼。
「為什麼是我。
為什麼要把我捏造成這樣。
為什麼要對我的生活帶來這麼大的傷害。」
沒有人能回答。
其實那天,換作是任何一個年輕姑娘走進那間快遞站,都會成為受害者。
不是小吳,就可能是小張、小王,也可能是我和你。
3個成年的男人,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詆毀對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原來,毀掉一個人,根本不需要多麼複雜的手段,一句話就夠了。
就像《成人記》中的一句經典臺詞:
「謠言是成本最低的兇器,它只需要一個念頭和一個舌頭。」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這世界,真的有無端生出的惡意。
即使你規矩行事,安分做人,也會被貼上莫須有的標籤,成為人人討伐的對象。
喊冤無門的絕望,無處可訴的憋屈,能生生地摧毀一個人。
前些天的一條熱搜,讓我思考了很久。
清華大學食堂,一個2020級的新生不小心用書包碰到了一位學姐的臀部。
學姐當即咬定,是男生用手猥褻,明晃晃的性騷擾。
學弟連忙解釋,並表示可以調食堂監控還原事發過程,以證清白。
但女生咄咄逼人,拿走了他的學生卡,記下身份信息。
學弟怎麼也沒想到,還沒等事情水落石出,這位學姐就在朋友圈、微信群曝光了他。
長相,穿著,學院。
還要求對方公開道歉,並告知他的家人和同學。
在一切都仍未知的時候,這個學弟已經被牢牢釘在了恥辱柱上。
校園是傳播流言最快的地方。
很難想像,這個初入大學的18歲男孩,是帶著怎樣的屈辱度過了那幾天。
好在幾天後,監控視頻出來了。
畫面上,能清晰地看到擦過學姐臀部的絕不是手,只是一個黑色的物體。
學弟終於求得了清白,可另一邊,學姐的反應卻匪夷所思。
她讓輔導員替自己轉達歉意,並說:
「我們互相道歉即可。」
「即使是誤會,像這樣查證澄清也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試想,如果事發當時沒有監控,這個學弟會跌入怎樣的境地?
是百口莫辯,受盡冷眼,接下來的幾年都要在孤立中低著頭做人。
還是崩潰,退學,甚至如被詆毀的小吳一樣陷入抑鬱?
每個人嘴裡都有一把刀。
自私、暴怒、冷漠......當這些惡意迸發,便一字字、一句句潑向那些無辜的人。
這是最叫人膽寒的「殺手」:
ta置你於死地,卻能不留痕跡地抽身而出。
他們的遭遇,也許我們很快就會忘記。
但這樣被毀掉的人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我們身邊,從來不缺這樣的惡。
有些人上下嘴皮一碰,滿足了自己的口舌之欲,從沒想過別人身上被劃開了多大的口子。
《人類實驗室》曾做過一個測試,邀請了20位匿名觀眾來評價3名嘉賓。
結果不堪入目。
看到滿身紋身的紋身師,張口便罵「沒文化」「很社會」,並進一步揣測他一定是「癮君子」「暴力狂」。
看到愛好cosplay的小學教師,馬上意淫她「潛規則」「和攝影師睡過」「不便宜」。
長得好看的護士小姐姐呢?
一定是「交際花」「夜場女王」「拜金的整容女」。
雖知是場實驗,但所有的侮辱,字字扎在他們的心口,三人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面對素昧平生的過客,人竟可以生出莫名的敵意,極盡詆毀侮辱。
倘若是侵犯到自己利益的人呢?
更是要用最惡毒的語言,刀刀斃命。
只能說,心存牛糞者,看人都如牛糞。
這是個言論自由的時代,但絕不能是任由謠言殺人的時代。
我們總該為此做點什麼。
這篇文章,除了鞭笞躲在陰暗之處叫囂的垃圾人,也用於警醒你我:
1. 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要懷有主觀上的惡意。
善惡都是在一念之間的。
言論自由不是惡語傷人,將它變成殺人的刀子。
獲得快樂、發洩情緒的方式千千萬,千萬不要選擇作惡。
一個人只有溫暖純良了,才有資格談論愛與自由。
生而為人,我勸你善良。
2. 如果你成為謠言無辜的受害者,別害怕,請勇敢說出來。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小吳、清華學弟那樣,有勇氣力證自己的清白。
太多被傷害的人,就這樣無助地破碎了下去。
還記得那個被誣告在泳池打罵男孩而自殺的女醫生嗎?
你的退讓,不過正中那些蛆蟲的心意。
退避從來不會讓作惡之人收斂。
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當頭棒喝。
公開真實情況,揭穿造謠者的嘴臉,以牙還牙,或者搜集好證據,求助法律途徑。
你有很多方式守衛自己。
拍拍身上的灰吧,你坦蕩活在光明裡,才可能逼退黑暗。
作者
王耳朵先生,青年作家,知名媒體前首席記者,關注於職場和個人成長,多篇文章全網閱讀量過千萬,微信公眾號:王耳朵先生(lD:huangezishiba)。有書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