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刀劍亂舞:三槍的基本資料,正劇向!審神者快來看科普!
槍本體相關一、基本介紹1.刀身大身槍 無銘(號:日本號)室町時代 福岡市博物館藏穗長(刃長):二尺六寸一分五釐(79cm)莖長:二尺六分五釐(62.5cm)反:無造込:平三角造地肌:接近板目趨勢的柾目刃文:有綻開趨勢的直刃穿過整個穗雕物:平地中二尺二寸(66.6cm)的樋裡,出色地雕刻著一條長一尺八分五釐的真俱利伽羅龍浮雕目釘孔:兩枚。
2.拵(1)柄:長七尺九寸六分五釐(241.3cm),這枝柄並非簡單地圓削, 柄的表面刻有紋路用以防滑,有著切實的手感。(2)鞘:長二尺八寸九分(87.5cm),上面帶有母裡家桝目(釘拔)紋的螺鈿,所以這個鞘應該是傳到母裡家後製作的。柄和鞘都是大粒的青貝螺鈿,非常美麗。另外,據傳曾經用過熊皮製的毛鞘和總黑漆塗柄,但出處不明。3)金具:石突為鐵質、赤銅地金小緣上有五三桐紋和福島家的慈菇紋的金據文象嵌*,和柄一樣都具有時代特色。
據文象嵌/據物象嵌:據物象嵌是象嵌的一種方式。象嵌即嵌套,這裡為了避免混亂直接使用象嵌這個詞。據物象嵌是指將圖案雕鑿成類似目貫的樣子,再將雕好的圖案鑲嵌在事先挖好洞的底板上,這樣的製作方式會使圖案略高於底板。而據文象嵌和據物象嵌實際上是同一種技法,但是一般象嵌圖案為家紋時通常會被稱作據文象嵌。
下方圖片順序:母裡家釘拔紋,鞘整體,鞘局部(可以看到母裡家紋),五三桐,福島慈菇紋,金具(左上是金小緣,右下是3.名號和別稱(1)日本號日本號這個名號有三個讀音:にほんご(nihongo)、ひのもとご(hinomotogo)和にっぽんご(nippongo)。由福岡藩士高井知定為稱讚黑田武士而創作的民謠《黑田節》(最開始名為《筑前今様》)在二戰後廣為流傳,歌詞中有這樣的一句:「酒は呑め呑め 呑むならば 日の本一のこの槍を 呑取るほどに 呑むならば これぞ まことの田武士」,日本號這個名字由此而來。
但也有說法稱日本號這個名字在秀吉持有的時候就有的,不過沒有找到具體的資料來源。(2)黑田節之槍因為出現在了民謠《黑田節》中,所以得名(3)吞取之槍太兵衛是喝酒勝過了福島正則而得來了此槍,所以它又被稱作「吞取之槍」(喝來的槍)。
(4)黑田之槍明治~大正年間,因為母裡家的一些狀況,日本號被賣出。後被經營煤礦的安川敬一郎男爵和頭山滿翁購回並獻給黑田家。此後,日本號成為黑田家的一件什器,除了「日本號」、「吞取之槍」、「黑田節之槍」這些名字之外,「黑田之槍」這個名字由此而生。石突,避免侵權用了官圖,請見諒),金具。
4.作者1金房政次大和金房派的代表刀工,有一把穗表「八幡」裡「愛宕山」,莖「南都住金房兵衛尉政次」的槍存世。金房是室町末期,奈良金房辻的刀工集團。金房銘最早出現在永正十四年(1517),在天文年間(1532-1554)進入全盛期,以政次為首,湧現出大批人才。金房派的槍非常有名,豐臣秀吉曾經將金房政則打造的大身槍作為獎賞賜給家臣。精巧的雕物也是金房派名聲高漲的原因之一。慶長(1596)之後逐漸衰落。
2三條吉則山城三條派的刀工。刻有吉則銘的刀時代跨度非常大,有認為是名字世代傳承的說法。而日本號的作者應該是寶德二年到文明(1450-1486)這段時間的吉則。吉則派和宗近派雖然都是三條,但兩者並無關係,一般會將吉則派稱為後三條。
3平安城長吉山城三條派刀工。文龜三年到永正十三年間(1503-1516)均有作品留存。被認為是三條吉則的兒子,從活躍時間來看,其父親應該是文明年間的吉則。吉則說和長吉說來自小笠原信夫先生的主張:其出色的俱利伽羅龍浮雕和平安城長吉、三條吉則等人的作品極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