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波瀾壯闊,學習宣傳黨的歷史任重道遠。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浙江組工」推出一周黨史大事欄目,每周一上線,聚焦和回放百年黨史上發生在這一周的重要事件。
今天推出第一期,相關內容由浙小組整理。
1月11日
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20人,代表全國994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參加會議。大會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對民主革命的任務作了比較完整的規定。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大會宣言》、《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和11個決議案。大會選舉產生由9名委員和5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隨後召開的四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中央局,陳獨秀為中央執行委員會總書記。
其他還有:
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
2011年1月11日,《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正式出版。
1月12日
劉胡蘭英勇就義
劉胡蘭,1932年生,山西文水雲周西村人。1946年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任村婦救會秘書、區婦救會幹事。1947年1月12日,閻錫山軍隊突襲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出賣被捕。最後被敵人用鍘刀殘酷殺害。毛澤東為劉胡蘭親筆題詞,讚揚她「生的偉大,死的光榮」。1947年的題詞在全國解放戰爭中遺失。1957年1月11日,毛澤東第二次為劉胡蘭烈士題詞:「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
其他還有: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員在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蘇兆徵、林偉民等領導下,舉行罷工。
1月13日
中共中央批准在重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
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批准在重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來、秦邦憲、凱豐、吳克堅、葉劍英、董必武6人為常委,周恩來為書記。南方局內部先後設立了組織部、宣傳部、社會部、統一戰線委員會、文化工作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室、劍英工作組、南洋工作組、秘書處等10個機構。
成立新四軍蘇浙軍區
1945年1月13日,新四軍軍部轉發中央軍委命令:成立新四軍蘇浙軍區,統一指揮蘇南、浙西和浙東的部隊。到抗日戰爭勝利時,蘇浙軍區主力及地方武裝已發展到近5萬人。蘇浙軍區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進行了3次規模較大的反頑自衛戰役,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頑固派,開闢了浙西抗日根據地。1945年9月下旬,蘇浙軍區各縱隊開始分批北撤,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蘇北解放區進行了整編。
其他還有:
1982年1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題為《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的講話。
1月14日
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國共產黨發表關於時局的聲明
1949年1月14日,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國共產黨發表關於時局的聲明,批駁蔣介石的元旦求和文告,提出達到真正和平的八項條件。這些條件是:(一)懲辦戰爭罪犯;(二)廢除偽憲法;(三)廢除偽法統;(四)依據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五)沒收官僚資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廢除賣國條約;(八)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政府及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八項條件反映了全中國人民的意願,獲得了全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的熱烈擁護。
其他還有:
1949年1月14日至15日,東北野戰軍對拒絕投降的天津守敵發起總攻。
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1月15日
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省寧都縣小布成立
1931年1月15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省寧都縣小布成立。中央指定周恩來、項英、毛澤東、朱德、任弼時、餘飛、曾山及湘贛邊特委一人、共青團中央一人為委員,周恩來任書記。在周恩來未到職前,暫由項英代理書記。1931年8月30日,中央作出《關於中央蘇區黨組織問題的決議》,決定由周恩來、項英、毛澤東、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鄧發、朱德8人為蘇區中央局委員,毛澤東代理書記,10月經中央正式批准。11月初贛南會議後由項英代理書記。
中共浙東區委在四明山茭湖村成立浙東敵後臨時行政委員會
1944年1月15日,中共浙東區委為了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逐步改造舊有的基層政權機構,在四明山茭湖村成立浙東敵後臨時行政委員會,作為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最高行政機關。同時,制定和頒布了《浙東敵後臨時行政委員會施政綱領》,它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保護抗日的人民、調節各抗日階層的利益、改善工農生活和鎮壓漢奸為基本出發點。
其他還有: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軍委進一步作出關於全軍組織編制、番號的決定。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聯歡大會。
1月16日
鄧小平作《目前的形勢和任務》講話
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幹部會議上作《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的講話,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所必須解決的四個前提是:第一,要有一條堅定不移的、貫徹始終的政治路線;第二,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第三,要有一股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第四,要有一支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幹部隊伍。
1月17日
紅軍共同對日作戰三條件
1933年1月17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根據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十二次全會精神和中共代表團討論的意見,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項英、張國燾和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名義起草的宣言正式發表,首次提出中國工農紅軍準備在三個條件下同任何武裝部隊訂立共同對日作戰的協定。
這三個條件是:(一)立即停止進攻蘇維埃區域;(二)立即保證民眾的民主權利(集會、結社、言論、罷工、出版之自由等);(三)立即武裝民眾創立武裝的義勇軍,以保衛中國及爭取中國的獨立統一與領土的完整。
根據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浙江黨史上的今天》整理
(原標題《一周黨史丨賀百年華誕,新欄目上線啦!看看黨史上的今天》。編輯黃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