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有多久沒有使用過現金去買東西了,可能在一二線城市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習慣。無論是買菜買水果,還是買車買房,似乎提著一捆錢去交易,會顯得與這個時代有些格格不入。行動支付在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潮流。
但其實,這些行動支付公司背後都受國家支付中心監管,只有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夠自己做第三方支付平臺,其中便有我們所熟悉的微信和支付寶。據數據統計,目前中國的三方支付總規模已經達到56億人民幣,其中支付寶佔54.5%的份額,微信佔39.5%份額。這兩家巨頭已經佔據中國三方支付超過90%的份額。
不過就在最近,央行也正式推出了自己硬錢包,這也預示著在未來,脫離手機支付即將成為現實。
央行正式推出「硬錢包」
央行此次推出的硬錢包,首先將正式在上海落地試運行。上海同仁醫院率先成為了試點,除此之外是深圳、蘇州,用戶只需要碰一碰,便能夠完成支付。而之所以稱之為硬錢包,便是因為,數字人民幣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與我們日常所使用的人民幣具有同等的效力。而同仁醫院的試用,相當於我們直接拿現金支付。
除此之外,在此前的2020年10月,深圳就首次進行了數字人民幣的試用,當時發放約1000萬紅包,領取後便可以直接在指定地點進行使用。
數字人民幣的三大優勢:
央行此次推出的第三方支付,並不需要手續費。這是優於支付寶和微信的。另外與這兩者不同的是,數字人民幣直接相當於紙鈔,只需要碰一下就能夠完成支付。
此外,還有一個優勢。支付寶等三方機構和消費者屬於單離線模式,即消費者只要拿出二維碼,商家就可以完成收款。而數字人民幣直接實現了雙離線支付模式,即雙方只要拿出設備碰一下,就可以脫離手機完成支付。
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卡片可以離線使用,不受限於電量、信號的束縛。這樣的高效率模式,直接將超過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機構。這對於微信和支付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微信、支付寶面臨挑戰
雖然早在2018年,支付寶的蜻蜓刷臉就曾宣稱要,儘快落地,完成全覆蓋。但是直到今天,這款刷臉還是沒有能夠全部覆蓋,開始應用起來。這其中涉及到的隱私、安全問題,依然讓很多人擔憂。
而數字人民幣正在強勢崛起,行動支付市場也即將面臨格局性的大變化。「去中心化」的真正落地,最終目的是要打造一個屬於人民幣的結算體系。所以說,數字人民幣不僅對於微信、支付寶來說不簡單,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寫在最後
中國科技和未來超前的意識,一點也不比西方差。反而四平八穩更適合於中國的性格,求穩心態便是優於西方各國的基因,行動支付不僅超前於西方各國,現在的數字人民幣也將帶動中國再次在行動支付領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