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天然的數位化形態在數據反饋和在統計方面的優勢,未來可以成為央行洞察經濟微觀狀況的重要途徑,並進而可能成為央行實施調控的新手段和新工具。
央行數字貨人民幣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以下簡稱「CBDC」)具備三種屬性:一、中央銀行發行;二、面向公眾;三、已經被數位化。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演進,中央銀行的三大職能沒有改變,但是工具和手段發生了變化。CBDC既然採用中央銀行中心化發行和管理,它和區塊鏈這一類的分布式技術不應該一樣,區塊鏈能進行分布式技術和中央銀行的中心化發行和管理,這兩者並不必然矛盾,這取決於區塊鏈技術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地成熟,而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穩定性、可擴展性、經濟性是否能夠滿足CBDC的要求,還需要進一步檢驗。
CBDC可以廣泛地滲透到現在微觀的零售場景,雖然今天有談單層架構和雙層架構,雙層架構裡面央行並不直接面向公眾提供CBDC的發行和流通,但是不管哪種模型,CBDC都會像現金一樣作為中央銀行提供的公共產品直接參與到零售和支付業務,可以延續和提升央行在數字時代的公共服務能力,在微觀層面的滲透和參與剛好可以彌補各國央行在當前數字經濟轉型中間的不足。
國際數字貨幣形勢
加拿大央行聯合六大中央銀行,包括美聯儲、日本央行、歐央行、加拿大央行等聯合發布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基本原理和核心特徵相關報告。全球使用數字貨幣最普遍的前七個國家中,拉美國家佔據五席,分別為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墨西哥和智利。
重新玩起NFC?
這樣的功能需要兩部手機都裝有DC/EP數字錢包,並基於NFC(近場通信)模塊以及銀聯的標籤支付技術實現。數字貨幣支付花出去的直接是數位化人民幣(錢),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只是一個支付工具(錢包),方式不同,但交易的都是個人銀行卡裡的餘額,或者刷的是信用卡等。
數字貨幣支付花出去的直接是數位化人民幣(錢),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只是一個支付工具(錢包),方式不同,但交易的都是個人銀行卡裡的餘額,或者刷的是信用卡等。
當時的NFC正在電信運營商+銀行+手機廠商力圖大力發展行動支付的合作中,充當技術主角。
智能的貨幣可追溯,不可篡改,可抵禦貪、毒、賭、騙、洗、偷、逃等各方面的不良用途,同時大幅降低SME融資風險和成本。通過透明和監管,完整的數據打開融資渠道和提高放貸意願,可以實現真正的精準放貸和投資。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加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