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交易便捷是「制勝之匙」

2021-01-11 新浪科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解碼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 交易便捷是「制勝之匙」 重在建設結算生態體系

多國機構或參與者在進行跨國交易時如何制定並遵循包括支付途徑、流程及監管方式等在內的同一套規則,是上述種種便利實現必須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隨著深圳羅湖區1000萬數字人民幣紅包的發放,數字貨幣應用落地開啟了新的篇章。

在這場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央行開展的「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中,數字人民幣首次面向公眾測試,使用範圍主要是商場超市、生活服務、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等零售場景。

但實際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探討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全球央行也正在積極編織國內數字貨幣的大網,而跨境支付也是其探索的應用方向之一。

便捷是最大優勢

數字人民幣應用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構想,可以追溯到今年8月。彼時,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中國(雄安新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鼓勵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探索數字貨幣跨境支付。

如果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場景落地,其在交易速度、交易規模、流動性方面都將大大優於傳統貨幣。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目前跨境支付的問題主要是到帳周期長、速度慢、費用高、手續多、效率低,而數字人民幣最大的優勢就是便捷、高效、時效性高、成本低,因此能夠克服傳統跨境支付方式存在的缺陷。」

一般來說,傳統跨國人民幣交易大致共有五個步驟,依次為:試點企業及其境外交易對手籤署業務協議,約定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銀行審核客戶提交的付款申請材料扣劃客戶人民幣資金後,將匯款指令發送至大額支付系統;銀行通過港澳清算行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的帳戶進行人民幣資金的跨境清算;港澳清算行收到匯款指令後指示境外參加銀行貸記收款人帳戶;最後,銀行根據有關規定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並通過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報送相關信息。

而數字人民幣有望改變傳統跨境支付的多層收支流程,交易速度更迅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博士後郝毅說,「目前數字人民幣在國內雖然沒有採用區塊鏈技術,但其實也是基於區塊鏈。在跨國交易方面至今還在設想階段,但大概率會採用區塊鏈技術。在區塊鏈中,所有單位的行動都是基於同一個原則。比如,現有的從A到B的匯款方式中間可能會有10個機構,匯款手續表現為一個機構一個機構地走,但在區塊鏈的技術下一旦發起匯款請求,鏈條上的10個機構能夠同時看到並同時確認,這就大大加快了交易速度。」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目前應用在零售端的數字人民幣主要採用中心化的技術,但這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沒有採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

神州信息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區塊鏈的應用空間還在探索中,可能在於不同機構間交易的存證、對帳和清算,也可能結合其他應用場景的業務創新。例如DCEP的跨境貿易、跨境支付、信用證等。

一名參與過數字人民幣研究的人員對記者表示:「早在2018年,螞蟻金服和菲律賓私人數字貨幣Gcash展開了相關研究。所得結論是,從技術、場景層面來說,基於區塊鏈的跨境匯款是可以行得通的,且支付結算效率大幅提升,跨境匯款完成時間縮短至秒級。」

同時,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流程中會大量節省流動性。郝毅說,「調查數據顯示,現行基於SWIFT的跨境支付系統裡流動性的佔用為最大的成本。區塊鏈技術提高了跨境支付體系的效率,跨境支付時間越短,對資金流動性佔用就會越少,金融機構進行跨境支付的成本越低。」

另一方面,在交易規模上,數字人民幣更有利於大筆資金的跨境流動。

傳統跨境交易體系下對資金規模有限額要求,批准一項交易有時長達數天。郝毅認為,數字人民幣的便捷將使跨國和國際企業交易更順滑,若將數字人民幣交易應用在一帶一路等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上,有助於擴大多邊參與者的交易規模,轉而進一步帶動數字人民幣交易,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形成良性循環。

盤和林認為,當數字人民幣作為價值尺度被廣泛使用,毫無疑問將會促進區域的跨境交易,區域間的合作將會更便捷高效,也反過來會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國際化。

數字人民幣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對此,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一是通過貿易渠道,比如中國與東協國家,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往來,推動數字人民幣的應用;二是目前全國眾多自貿區都在跨境金融方面開展探索,未來有可能會通過自貿區(港)平臺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國際化;三是通過中國遊客境外消費,促進數字人民幣的境外使用和流通。同時還要通過相應制度安排和協調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回流,進入國內金融市場。

建設跨境支付結算生態體系

多國機構或參與者在進行跨國交易時如何制定並遵循包括支付途徑、流程及監管方式等在內的同一套規則,是上述種種便利實現必須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此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向國外推廣時,被一些國家(如尼泊爾、越南、緬甸)禁用,直至拿到當地支付牌照才解禁。原因在於雖然交易服務發生在國外,但實際的支付交易清算環節都是在國內,所在國並沒有得到外匯收入。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劉玉書表示,數字人民幣在國外的使用首先要看人民幣本身的國際化程度。「例如人民幣是否能夠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流通,國際貿易中是否採用人民幣交易計算的比例越來越高,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在國際上是否越來越受歡迎等等。」

在劉玉書看來,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挑戰是多方面的,其中政策上的障礙較為突出。因為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場景應用將會面臨各國外匯管理制度方面的限制,涉及到與不同國家的外匯機制協調問題。

此外,數字人民幣的定位是M0,更偏向於小額交易。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的大額結算是否採用數字人民幣還有諸多不確定性。同時我國金融體系並未完全開放,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上在政策方面會面臨更密集的監管也是難免的。

郝毅也持有相似的觀點,「監管效率和監管效果是跨境支付上的一個重要權衡。首先跨境支付的最大障礙就是美國,因為它要確保其程序管轄,要確保SWIFT系統地位穩定,而數字人民幣是對SWIFT系統最大的衝擊。第二個則是如何監管洗錢等黑色行為,如何促使各國包括通過特定合約去監管和解決,這也需要政策的考量。」

有觀點認為,數字貨幣應用到跨境貿易的最大難點不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國際社會對於人民幣的認可程度及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生態體系的建設。

劉斌指出,一方面,跨境人民幣的回流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海外積累的數字人民幣如何進入國內金融市場,如何開發相應的金融產品等等都需要完善推進。另一方面,數字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也需要國際間的協調,需要多國央行間就數字貨幣的兌換、互操作等制度安全和技術標準達成一致。

關於在技術方面需要考慮的問題,「目前國內的數字人民幣並非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很多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是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的,比如瑞典央行是基於R3的Corda平臺,新加坡也是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的批髮型數字貨幣,未來要與其他國家的法定數字貨幣形成互操作,如何在技術上加以考慮,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劉斌如是說。

劉玉書認為,數字人民幣未來作為中國的法定貨幣,其國際化也會充分尊重其他國家的相關制度,建立與其他國家雙贏和多贏的跨境流通機制,會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其他國家共同完善相關的使用規則。由於數字人民幣使用的精準性,對於損害任何一方利益的交易模式在理論上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預止。因此,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信用的不斷夯實,數字人民幣的國際流通將會更受其他國家歡迎,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最重要的國際流通貨幣之一。

全球數字貨幣競合火熱

在數字貨幣浪潮下,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正積極展開官方數字貨幣的研發、測試與落地。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80%的中央銀行已進入數字貨幣研發,其中過半已進入研究實驗與試行階段。

法國興業銀行內部初創公司Forge9月中旬宣布,將與法國興業銀行基於Tezos區塊鏈平臺進行數字歐元測試;瑞典央行目前正與埃森哲進行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上內部克朗數字(e-krona)測試,預計內測時間為2020年2月20日至2021年2月。

不過,目前各個政府關注點大多集中在本國或區域內部,未太多著眼於國際合作。

劉玉書認為,從長遠看,未來在數字貨幣領域,各國將會呈現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趨勢。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的廣泛普及,貨幣的數位化競爭具有必然的趨勢,這也是各國競相研發央行數字貨幣的重要原因。

在未來各國經濟往來過程中,開展不同主權數字貨幣之間的合作也會是必然的選擇。此外,最近幾年私人數字貨幣發展迅速,例如Facebook力推的天平幣等,包括美元在內的大部分國家主權貨幣所面臨的相關挑戰將會與日俱增,這也會促使各國在開展數字貨幣競爭的同時,廣泛開展主權數字貨幣之間的合作,以共同化解私人貨幣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因此,未來各國在數字貨幣領域,將會呈現競爭與合作動態博弈相互促進的局面。

2020年10月9日,國際清算銀行(BIS)與七國中央銀行發表了《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基本準則與核心特徵》報告,以促進數字貨幣發展與推進跨國支付。報告指出,數字貨幣將成為中央銀行實現其公共政策目標的重要工具。

劉玉書表示,目前全球央行在數字貨幣合作方面有兩大問題:一方面,央行數字貨幣運行機制各國意見不一。各國央行對是否使用區塊鏈技術、主要的應用場景、錢包使用規則、轉帳和存儲的額度、記帳模式的選擇(基於帳戶還是基於通證記帳)等,目前都處於各自探索的階段。

另一方面,綜合目前全球公布的央行數字貨幣方案看,貨幣主權是各國數字貨幣設計考慮的首要問題,這使得各國對於數字貨幣國際合作都顯得非常謹慎。

關於貨幣主權問題,劉玉書進一步指出:「一是各國在央行數字貨幣支付的跨境交易以及相關清算體系建設方面還未達成較為統一的認識;二是數字貨幣發行與印刷紙鈔有著本質的不同。紙鈔時代,哪怕一個國家的印鈔機是從國外進口的,也能夠做到相對的自主可控。但數字貨幣時代不同,目前全球只有少部分國家有足夠的金融科技實力能夠獨立自主地支撐本國主權數字貨幣體系的運行。而大部分國家如果要選擇發行主權數字貨幣,就需要進口其他國家的金融科技支撐體系,這背後不僅僅是硬體的依賴,更多的是複雜貨幣算法體系的植入,存在失去貨幣主權的巨大風險。」

(作者:邊萬莉,胡天嬌 編輯:曾芳)

相關焦點

  • 數字人民幣與行動支付有很大不同
    首先行動支付是一種支付手段,是一種金融基礎設施,本質上是提供了銀行帳戶之間轉帳的便捷手段,行動支付並沒有與數字人民幣一樣的貨幣特性。當使用行動支付時,用戶必須綁定銀行帳戶或者信用卡帳戶,用戶通過行動支付交易付款本質上使用的是其銀行帳戶的資金(即使是虛擬帳戶之間交易也需要對應銀行帳戶的清結算)。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數字人民幣由指定銀行參與兌換,不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接競爭」,自10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全面回應和解讀後,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寶等機構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蘇州:10萬個數字人民幣紅包有何突破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繼深圳之後,蘇州版「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也來了。
  • 陳文:數字人民幣如何定位?
    目前,數字人民幣的全國落地試點場景已經超過6700個。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如火如荼,成為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筆者認為,我們還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釐清數字人民幣的定位。一是數字人民幣在現有支付市場具有何種價值。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市場化第三方支付如此便捷的當下,市場上推出數字人民幣新型支付解決方案出現了一些疑惑的聲音。
  • 數字人民幣是什麼意思,和微信、支付寶支付有什麼區別?
    現在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目前是處於一個數字經濟的時代。而幾千年來,支付方式也是越來越便捷,最初的支付方式都是物物交換,還沒有貨幣這麼一說,之後貨幣出現,紙幣流行,現在行動支付已經成為流行的支付方式。
  • 對衝美元危機 中國「鬆綁」跨境人民幣
    中國政府將通過增加人民幣跨境交易和結算,放鬆投融資管理,穩定外貿增長,降低外貿企業匯率風險,拓寬投資渠道和人民幣使用限制,進一步穩定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信心和需求。 中國正在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帶動的金融開放,以應對美元持續貶值。
  • 數字人民幣全國多地開「花」!今年的壓歲錢何必是紙幣?
    2020年11月24日,重慶市副市長李波稱,重慶將積極爭取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試點機會,探索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新方式。 同年12月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網顯示,香港金管局聯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探索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
  • 數字人民幣第一筆線上支付訂單 耗時僅0.5秒卻意義重大
    這是數字人民幣在全國的第一筆線上支付訂單,它是蘇州市政府和央行聯合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活動的一部分。此前,數字人民幣在深圳試點實現了線下商鋪的支付,蘇州的試點活動,第一次將數字人民幣的使用場景拓展到了線上電商交易。▲蘇州相城區消費者在試用數字人民幣的電商支付交易功能。
  • 央行的數字人民幣,和支付寶有啥不一樣?
    比如10月27日,前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就在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表示數字人民幣有可能跨境「溢出」,發展成全球性貨幣。;▶▷ 數字人民幣是為了打破私營支付平臺的壟斷,加強央行對交易市場的監管;▶▷ 數字人民幣能改善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
  • 法定數字貨幣會不會替代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李禮輝:10年內不大可能
    但是至少在未來的十年以內,支付寶、微信支付和銀行卡,仍然會是主要的支付工具。而數字人民幣最終能否取代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成為主要的支付工具,甚至跨境溢出發展成為全球性的數字貨幣,我覺得這將是一個市場抉擇的過程。虛擬貨幣會不會進入大眾化的支付與交易場景?目前還比較難!
  • 支持線下和線上消費,沒有網絡時也能使用——數字人民幣 支付新選擇
    什麼是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具有國家信用背書的法定貨幣,是數字形式的人民幣。」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周莉萍說,數字人民幣的定位是替代一部分現金。目前,現金主要以紙幣和硬幣等實物形態存在,而數字人民幣可以理解為數字形態的現金。紙幣、硬幣裝在有形的錢包裡,攜帶較為不便,多用於線下交易;數字人民幣裝在無形的數字錢包裡,可用於線下和線上交易。
  • 正確認識數字人民幣
    來源:董登新專欄正確認識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引領數字金融新時代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中國是全球行動支付應用最廣泛的國家,也是最接近「無現金社會」的國家之一,行動支付的全面普及與高效便捷,為數字人民幣誕生奠定了重要的群眾基礎和市場環境。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 深圳:5萬中籤者首揭數字人民幣面紗
    要談及數字人民幣的一次關鍵性試點,就不得不提及2020年10月在深圳市羅湖區開展的千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這是一次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神來之筆」,也是在這一次試點中,5萬名公眾首次親手敲開數字人民幣的大門,提前感知到了一個即將到來的新世界。
  • 深圳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驗,誰最受益?
    按照設計,數字人民幣即使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能完成支付,實現所謂「雙離線」支付。在用戶的「數字人民幣」App界面,除了上滑付款,下滑收款,底部還有「碰一碰」的提示字樣——兩個手機「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裡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的「碰一碰」功能,類似於近場支付。
  • 央行數字人民幣支付新功能你了解多少
    央行數字貨人民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以下簡稱「CBDC」)具備三種屬性:一、中央銀行發行;二、面向公眾;三、已經被數位化。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演進,中央銀行的三大職能沒有改變,但是工具和手段發生了變化。CBDC可以廣泛地滲透到現在微觀的零售場景,雖然今天有談單層架構和雙層架構,雙層架構裡面央行並不直接面向公眾提供CBDC的發行和流通,但是不管哪種模型,CBDC都會像現金一樣作為中央銀行提供的公共產品直接參與到零售和支付業務,可以延續和提升央行在數字時代的公共服務能力,在微觀層面的滲透和參與剛好可以彌補各國央行在當前數字經濟轉型中間的不足。
  • 200元數字人民幣面世!
    深圳5萬人抽中200元數字人民幣紅包,他們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在「買買買」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新奇體驗呢?圖為數字人民幣app內顯示的數字人民幣樣式。在深圳市羅湖區的寶安南路,有幾十家包括商超、零售、生活服務等在內的商戶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深圳某超市負責人鄧彩蓉:我們所有門店都經過了數字人民幣交易流程的操作培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迎接每一位顧客的到來。
  • 數字人民幣來了,它到底是什麼?
    隨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普及,連隔壁村拉三輪的老大爺都會貼個二維碼收款,數字人民幣又是什麼?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在數字人民幣時代,老百姓依然可以使用微信和支付寶進行支付,只不過支付工具裡的錢不僅包括銀行存款貨幣,還增加了數字人民幣這個選項。如今要實現微信零錢轉帳到支付寶帳戶是不可能的,你必須得先將零錢提現到銀行卡裡再充值到支付寶餘額中。在未來,由於DC/EP能在所有線上支付平臺上流通,這樣一來,不同平臺之間進行轉帳也可以直接實現。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網聯銀聯:跨行清算地位是否被削弱
    來源:北京商報「【編者按】今年數字金融的最熱關鍵詞,非數字貨幣莫屬。從頂層設計到各地試點,過去一年來,數字人民幣進展如何?用戶認知度有多少?如何影響市場機構?存在何種難點與挑戰?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2020年是央行數字貨幣崛起的一年,隨著國內數字貨幣試點工作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我國清算體系帶來哪些變化。
  • 數字人民幣超萬家線下商戶參與
    《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蘇州市相城區高鐵新城吾悅廣場(下稱「吾悅廣場」)的線下試點,在活動開啟後一個小時內,吾悅廣場一樓的京東之家內就有多位用戶使用數字人民幣結帳付款,均達到了秒付款、無卡頓。「感覺很不錯,速度很快。」消費者張先生在完成一筆數字人民幣付款消費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消費體驗。
  • PayPal宣布接受數字貨幣支付 助比特幣兩年來首破一萬三丨幣鑫
    PayPal宣布接受數字貨幣支付,根據路透報導,美國用戶在未來幾周內,即可通過數字貨幣進行支付,這代表數字貨幣在市場接受度越來越廣泛,利好比特幣,北京時間周四早上六點比特幣一度攻上13000關口。PayPal之所以宣布接受數字貨幣支付背後最主要原因是支持美聯儲領導鮑威爾於周一晚間八點參加IMF關於跨境支付視訊研討會上對數字貨幣持開放態度。另外昨天OKex宣布已於10月21日晚間八點恢復法幣交易,Okex事件利空出盡也是助長比特幣持續上漲的原因。國內方面,隨著數字人民幣測試如火如荼,香港金管局負責人許正宇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