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辭世的高豐文指導其執教生涯最輝煌的時刻之一就是帶領國少隊晉級世少賽(柯達杯)八強。高指導曾跟人介紹:「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就是當年世少賽後小平同志給足球提的詞。
足球從娃娃抓起,喊了三十五年,已是老生常談。不能說我們不關注青訓,不推動青訓事業的發展。準軍事化管理的根寶模式,「個體戶」式的高豐文、程顯飛模式,依託職業俱樂部的魯能足校、綠城足校模式,這些模式都為中國足球培養了大批人才,但為什麼中國足球的水平卻一直上不去?
接受足球啟蒙的小朋友們
足球如何從娃娃抓起?良好的足球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充斥著「假賭黑」的足球環境能培養出優秀的年輕球員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前足協副主席李毓毅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營造一個好的體育環境、好的足球環境,比踢勝幾場球遠遠來得重要。
小球員們踢起球來有模有樣
足球如何從娃娃抓起?高水平青訓教練是關鍵。要讓孩子踢好球,老師首先要踢好球。很多不會踢球的都去當教練了,教出來的孩子能好嗎?此話雖極端,但也不無道理。青訓教練的工作不僅局限於提升小朋友的足球技能,更是要注重育人,將先進的理念灌輸給孩子,使小球員們擁有強健的體魄,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的小朋友們
不能讓我們的小球員輸在起跑線上,不能讓孩子們在起步階段就輸給對手。看似簡單的道理,如何能真正落實,值得相關部門領導及足球從業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