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讓人細思極恐的20個瞬間 看不懂才是真幸福

2021-01-08 影視通緝令

曹保平執導、焦華靜編劇,張雪迎、果靖霖、智一桐、周珍、代旭、黃詩佳、曹馨月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已於12月7日全國正式公映。「感同身受」、「撫慰成長」等讚譽,讓影片跳出青春片範疇,上升到更廣泛的層面。然而克制的情緒,寫實的表達,加上主創有意為之的獨特視聽風格,也讓一些觀眾觀影后深陷其中略覺壓抑。尤其是面對很多影片中的意象符號,甚至發出「看不懂」的聲音。

實際上,影片的編劇、導演在細節隱喻上,都別有一番用意,讀懂《狗十三》正是要從細微處入手。正如影片主演張雪迎所回憶:「當年拍的時候,覺得就是很平常。現在回望,那平常下的波瀾卻細思極恐。」以下就試圖列出《狗十三》讓人細思極恐的隱喻解讀,要強調的是:這種瞬間,片中包括但不僅限於這20條。

1父親選「志向」

影片一開場,主人公李玩跟父親就被班主任叫到學校。李玩喜歡物理,但英文成績不好,老師建議她加入英語興趣班。這種事情女兒跟父親「沒得商量」,一番糾纏後,父親強行幫女兒「籤了名」、「報了班」。這一幕讓很多人高呼「就是我了!」回想每個人的少年時代,有多少次是父母幫你決定了「興趣」和「志向」呢?

2酒箱裝小狗

影片開場沒多久,西鳳酒箱子裝著的小狗就登場了。這一幕看起來很寫實,父親隨手拿個酒箱子裝小狗,十分正常嘛。實際上,影片的「酒肉意象」由此展開,之後主人公李玩所要經歷的「酒桌文化」、乃至殘忍的「吃狗肉」,從這一刻就埋下了伏筆。

3小狗叫「愛因斯坦」

「愛啥?」「愛因斯坦」。當李玩給小狗取名時,觀眾露出會心的微笑。這不僅只是個「洋名字」而已,什麼樣的13歲女孩,會給自己的小狗取名愛因斯坦呢?實際上,正是這位偉大科學家提出的相對論,才是支撐平行宇宙觀點的重要基礎。而平行宇宙,也正是李玩日思夜想的。除了平行宇宙的涵義,「愛因斯坦」這一名字也包含了李玩面對成長,面對諸多細微事物的不解。當她找不到出路,只有尋求更宏觀的陪伴,這也是她的孤獨所在。

4男孩要好好取名

李玩迎來了一個自己不知道其存在的弟弟,但這個弟弟卻點燃了大家庭的情緒。爺爺為孫子取名,直言:「男娃娃的名字要好好取,不能像玩玩那樣。」如此看來,李玩的名字就像一個「玩笑」,屬於「隨手而為之」的行為。弟弟隨後被爺爺名為「昭昭」。片中父親的文化人朋友號召大家多看書,我們就來翻翻:《老子》中——俗人昭昭,我獨昏昏。「昭昭」意為明白、清楚。《楚辭》中,「昭昭」意為光明。由此看來,這個弟弟才是全家的希望。

5「嘈雜」的配樂

在聽覺語言上,曹保平此次大膽啟用了四川獨立音樂人白水全面操刀。從新民謠到後搖滾,白水在中國獨立音樂領域獨樹一幟。然而《狗十三》中「鬼才」一般的配樂,卻被一部分觀眾指摘為「過於飽滿嘈雜」、「聽起來像恐怖片」。其實白水老師為《狗十三》做的電影原聲配樂,其中一支四十秒的《心動剎那》可以說極準確。出現在李玩看到愛因斯坦的第一刻:錯位的熱情被激發,當下一定不是慌亂,是靜水深流下暈開的一脈微波,也正是一種獨特的「恐怖感」。而全片配樂表達也暗藏隱喻,正如樂評稱:「以鋼琴為主體的器樂凌空蹈虛,空幻迷離,道出了人面對不由自主的人生時,精神的出離與內心的迷惘;而腦電波般躍變的電子音符和耳鳴般輕噪的起伏穿插,則暴露了人在成長中天性被壓抑的不甘與怨忿,和在不得已的蛻變中身心深處近乎歇斯底裡的抵抗與創痛。」影片大膽使用的耳鳴、嘯叫般的電子噪聲音效,可能會讓部分觀眾覺得嘈雜,但也傳神表現了人物情緒的鬱結和衝突。

6李玩的音樂品味

李玩不僅喜歡看物理書,音樂品味也跟一般孩子不一樣。李玩的房間裡,不僅有槍花樂隊老炮兒主唱Axl Rose的海報,更掛著艾薇兒2004年專輯《Under My Skin》的海報。為什麼掛這張呢?或許這張專輯的中文譯名可以說明問題:酷到骨子裡。還有網友指出,李玩的耳機裡,貌似響起的是內地獨立樂隊腰樂隊的《不哭》;父親敲門時,她用涅槃樂隊的歌曲「回應」。再比如片尾的《夜花》凝練主題;加上影片宣傳曲經典的《噢!乖》,以歡樂的方式講不那麼快樂的事兒。可以說李玩的音樂世界囊括了好幾代搖滾音樂人,這也正是《狗十三》能以精準細節擊中各年齡段觀眾的原因之一。

7爺爺的權威

看似和藹,屢次爆出金句的爺爺一角,讓很多觀眾喜歡。但仔細觀察爺爺這個角色,不難感受中國式隔代撫養的問題所在。他平時溫和,溺愛孩子。但在丟狗之後,卻始終無法對孫女說一句「對不起」。家庭紛爭升級之時,他需要展示自己的父輩權威。「爺爺奶奶還不如一條狗!」僅一句臺詞,就點明長輩與晚輩的衝突根源。而爺爺與父親之間的對話,也讓觀眾切身體會到,原來父親也是這樣長大的啊!可見「代代相傳」的中國式家庭教育,始終未變。

8攝影師跟女兒一起「挨打」

影片的第一個高潮來自父親對女兒的暴力對待。很多觀眾在看到這場戲時或落淚,或不忍。實際上這場戲原本攝影指導羅攀是用肩扛移動鏡頭一鏡到底的,但後期被導演曹保平進行了再度剪輯。回憶起那場父親果靖霖情緒爆發的戲份,羅攀表示:「那場戲我是第一個見證者,扛著攝影機我都害怕,拍攝時還被踢了一腳。」連攝影師都「不放過」,可見對於這場戲的詮釋,演員們有多投入。

9父親向女兒道歉

父親對女兒暴力行為過後進行主動「和解」,然後落淚道歉,讓很多觀眾驚訝,甚至高呼:「這個世界太瘋狂!」「在中國,一個父親怎麼會對13歲的女兒道歉呢?」實際上,這一幕也是曹保平導演特意為之的,在他看來,是「現實又具有詩意的」。再多想一些,李玩老是念叨平行宇宙,暢想另一個空間的自己。誰又能確認,這一幕父女和解是真實發生的?難道不是平行宇宙裡,女兒內心的美好嚮往呢?

10牛奶變紅酒

李玩沒法喝牛奶,一喝就吐,她的弟弟也是。這不是矯情,實際上這是乳糖不耐受,然而李玩的爺爺奶奶爸爸居然都不記得這件事。不能喝牛奶的李玩一步步走上了爸爸的酒桌。只不過女兒叛逆時喝啤酒,父親會打女兒;女兒在餐桌上陪喝紅酒,父親反而贊女兒。這種所謂「對與錯」的衝突,其實貫穿全片。

11旱冰變刀冰

李玩跟堂姐、堂姐男友一起學旱冰,不斷摔倒隱喻每個人成長之路的不平坦。小狗走失後,繼母為撫慰李玩,送上冰刀鞋作為禮物。旱冰變刀冰的升級,預示著接下來的家庭紛爭,將有多麼的鋒利尖銳。

12封閉的衛生間

衛生間這個普通的家庭元素,在影片中多次出現,家人似乎很喜歡把狗關在衛生間裡。狗丟當晚,李玩回來發現找不到,第一反應就是質問家人:「你們虐待動物,老把愛因斯坦關衛生間。」第二隻愛因斯坦第一次出場,也是在衛生間裡咬紙。包括最後衛生間裡父親與狗,弟弟與狗的對峙。其隱喻無非是:衛生間是一個較為封閉的空間,是用來隔離這個家庭的空間。所以當李玩被父親打後,第一時間也衝進衛生間,把自己隔離起來。相信此時她的處境,就如同當初被關的小狗一般。

13弟弟的三字經

李玩知道了弟弟的存在,姐弟逐漸接納對方。然而父親卻始終不能兌現對女兒的承諾,在酒桌上,李玩為了看展覽坐立難安。直到父親和繼母為了展現弟弟的早教成果,昭昭開始背《三字經》。當背到「養不教,父之過」的時候,李玩奪門而出。影片觀影團放映時,每到這場戲,觀眾都會笑成一片。其實這笑聲的背後,也在表達對傳統中國式家庭教育的一種無奈。

14「鳥人」是油膩大叔

本身就喜歡坐在像鳥籠的窗柵欄之前的女主角李玩,總能聽到自家樓上有鳥叫的聲音。而當她最終發覺那只是一個怪異的精神病患者之後,很多觀眾發出了不解之音:「這難道是懸疑科幻片嗎?」「中年油膩男午夜扮鳥叫是為哪般?」這一幕看起來游離於影片之外,實際上,當李玩發現那隻快樂的「小鳥」,只不過是一個正在被送往救護車裡的精神病人時,她才明白這個世界的美好與自由,可能只存在於瘋子的臆想世界裡。

15教室裡打蝙蝠

教室裡師生喧鬧,爭著打蝙蝠,也讓很多觀眾疑惑。在曹保平導演看來,這場戲是體現李玩成長的又一筆重要印記:「所有的孩子都是好玩,全要把蝙蝠打下來,連老師在內,打完還面無表情扔掉。這反襯李玩跟群體的脫節,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對生命的漠然。所以下一個場景,李玩就把拋棄的狗又抱回來了。」而一些網友甚至給予全新解讀:「青春就像闖進教室裡的蝙蝠,緊張慌亂,找不到出路。」然而「BANG」的一聲之後,你的青春呢?

16李玩吃狗肉

這一幕自然是讓很多愛狗人士認為是全片「最殘忍」的一幕。有太多觀眾質疑:「為什麼要吃下去?!」實際上這場戲有兩層含義:一是大人總是把自認為好的東西給孩子,但卻永遠不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一旦遭到拒絕,第一反應就判定「孩子不懂事」。二是李玩從敬酒到吃狗肉,已經逐漸在所謂的成熟和懂事中,放棄了真實的自我。當家人看到狗肉都已變了臉色,她居然能夠從容應對,未來還有什麼她接受不了的呢?還有什麼她做不到的呢?而這種妥協,才是全片最細思極恐的了。

17《再回首》回首什麼

臨近片尾父女在車裡聽歌捂眼再度「和解」一幕,伴隨《再回首》的音樂響起,更是讓很多觀眾直接飆淚。隨後女兒一句:「爸爸,要不給你點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吧。」則又讓觀眾會心微笑,被人認為是「全片最浪漫、最溫暖的一幕」。然而關於這一幕,也有影評人給出另類的解讀:「父親捂著女兒的臉,不是不要『再回首』,是不要往前看。不需要平行宇宙、愛因斯坦等符號;需要的是酒、牛奶、像鳥籠的窗柵欄,代表的是麻醉和圈養。」在平行宇宙裡,父輩的《再回首》其實回首的不是愛情,不是親情,而是自身的經歷,而他們又把自身經歷的一切,換個包裝附著到下一輩身上重演。

18給娃娃看的《時間簡史》

影片中,李玩一直手捧閱讀的,是一本名為《時間簡史》的書。而這本書,卻被其父親酒桌上的「文化人」,稱為「娃娃看的書」。這本書真的是給娃娃看的書嗎?實際上,這部講述宇宙奧秘的科普讀物,對很多人來說,無論什麼年紀讀,都未免有一點深奧。有網友看到這一幕後扎心的評論就十分說明問題:「我之所以堅決認為不該要孩子,沒有別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我實在沒有把握讓一個充滿靈氣的生命不被成長為一個認為《時間簡史》只是給孩子看的、用一個謊言去圓另一個謊言的大人。」

19李玩與狗不相認

片尾李玩和堂姐曾有機會相認真正的愛因斯坦,但李玩說:「我真擔心它撲上來。」且默默的走開。這一幕也讓很多人質疑「為何不給一個光明的尾巴?」「是因為吃了狗肉就不敢認麼?」實際上,這正是李玩與有著深刻情感羈絆的一切保持平行的做法。相認就意味著脫軌,與周遭環境產生衝突。而她選擇做一個默默無語的冷靜「大人」,也終於失掉最後一絲抗爭。有觀眾認為影片的表達有些矯情,質疑「誰不都是這樣長大的?」而另一方面,也有觀眾給出對應觀點:「那我只能說,你已完成馴化,從未獨立思考。」

20弟弟的冰刀

片尾,李玩兩歲的弟弟早早踏上冰面,反覆摔倒。姐姐李玩面對這一幕,從略帶微笑變化到深沉思索。一切就像輪迴一般:喜歡滑冰的李玩,小時沒得選。不喜歡滑冰的弟弟,卻要被強制性地「培養」。這一幕預示著又一代人的青春洗禮,似乎來得更早,他們要面對的成長之刃,或許將更加鋒利。

相關焦點

  • 《狗十三》:青春期遇到會道歉的父母有多幸運,不懂的人真幸福
    《狗十三》,拍攝於2012年,但是一直到2018年才正式上映。豆瓣評分8.2,在近十年的國產同類型電影中可以排進前三。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簡單:十三歲的初中女孩李玩父母離異,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親的新家迎來了新生命,為了尋找合適的時機告訴李玩這個消息,父親買了一隻小狗送給她。李玩和父親緊張的關係,因為小狗愛因斯坦的到來而日趨緩和,但是也因為小狗的走失而再起波瀾。
  • 六個幸福瞬間,養狗才會懂!最後才明白為什麼養狗的人越來越多
    抑或是你經歷了愛情的創傷,開始打算開始一條一輩子繞著你轉的狗,卻在猶豫,鏟屎官的重任是不是承擔得起?那麼你看我這篇文章就是在找藉口!我會讓你更加堅定自己養狗的選擇,養狗的六個快樂瞬間,大家來體會!養犬的快樂一:養狗的人總會看到你離開,等你回來。以前有個寵物博主做過一個實驗,他家一共有七隻狗,有金毛,有雪瑞,有二哈,還有摩耶。
  • 巫師3:遊戲中讓人細思極恐的五個細節,你們都知道嗎?
    巫師3:遊戲中讓人細思極恐的五個細節,你們都知道嗎?巫師3這款遊戲是好多小夥伴的一段回憶,也有不少玩家認為他是最好玩的單機遊戲,那麼你們知道遊戲裡難以發現那些細節嗎?1.2·遊戲前期狼叔經過一個強盜營地,血洗了整個營地後,在領頭強盜的屍體上可以搜出一封還未寄出的信,信是強盜寫給自己的老婆的,上面說自己最近綁了幾個商人,收了不少贖金,已經賺夠了錢,很快就可以回家陪老婆和孩子了,還讓他老婆告訴自己的孩子,回去以後爸爸會讓他們吃糖果吃個夠,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親親他們了。當時我看這封信看的心裡五味雜陳,瞬間感覺《巫師》裡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
  • 佛法修心的句子,高深莫測,一般人還真看不懂!
    不要以事業的成敗、收入的多寡來定義人生的幸福,它們只是附庸,與幸福沒有必然的聯繫。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七、有些事,你真別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別看懂,看懂,傷情。人生,就是一種糊塗,一份模糊,說懂不懂,說清不清,糊裡糊塗,含含糊糊。人生看不慣的東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傷心。給生活罩上一層薄霧,不是自欺,而是對自我的保護。
  • 蠟筆小新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阿呆身世成謎,風間徹媽媽有外遇?
    蠟筆小新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阿呆身世成謎,風間徹媽媽有外遇?《蠟筆小新》這部動漫幾乎所有人童年的時光當中都有他的影子,小新作為一個只有5歲的小男孩,總是滿嘴跑火車,有些還特別的經典。反正只要一提到小新,大家的腦海裡肯定立即飄過「熊孩子」、」汙「等字眼。
  • 你是否有聽過哪些細思極恐的歌詞呢?
    有些歌詞,總是玩味十足,讓人難以捉摸。比如: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每次聽這首歌都帶著深深的疑問:為什麼要想念他的白色襪子?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你聽過哪些細思極恐的歌詞吧。
  • 瞬間讓人笑噴的幾個幽默段子,搞笑我們是專業的
    二、今天撿了個錢包,裡面沒錢只有張身份證,銀行卡等,還有張名片,是個美女,我就根據名片打了個電話,約好晚上在我家地鐵附近見面還給他,可悲的是剛才出地鐵的時候我摸了一下錢包,竟然被人偷了……我等會見了美女怎麼說啊!三、小明與鄰居發生爭執,便粗魯地罵對方是豬!此事被居民小區治安員知道了,於是要罰小明30元錢。小明接過罰單很不服氣:上個月我也是罵他是豬,你只罰了我20元嘛。
  • 褃節兒、抽冷子、一程子...北京人過的時間外人真聽不懂!
    褃節兒、抽冷子、一程子...北京人過的時間外人真聽不懂! 骨子帶來的~ 今兒聊聊咱北京人口中的「時間」, 「前兒昨兒今兒明兒後兒」 北京人一般管今天叫今兒個, 管明天叫
  • 盤點蠟筆小新中五個細思極恐的情節,感覺每個都可以當鬼故事了
    其實裡面還有許多細思極恐的情節,接下來就給小夥伴介紹幾集。身邊看不見的孩子小新和正男等人湊在一起玩捉迷藏,最先當鬼的正男首先感覺好像多了一個人,然後是妮妮在玩家家酒的時候,也感覺到了人數不對勁。後來他們五人被園長請去家裡吃刨冰,本來園長正好準備了五杯刨冰,可是正準備開始吃的時候,卻發現少了一份。這種情況下,園長正好想起了某個傳說,於是就講給他們五個人聽。
  • 【趣文】第十三星座真存在嗎?
    「軼可,我看你的歌詞要改改嘍,七月份的尾巴不再是獅子座了。」蔡卓妍本來聚精會神的聆聽著,卻突然來了這麼一句。琴聲停下了,「你妹啊。」軼可用綿羊音擠出這三個字。蔡卓妍解釋說:「是真的啦!現在七月份的尾巴是巨蟹座!」曾軼可不慌不忙的講到:「這個我知道,聽說又加進來一個蛇夫座。」
  • 會隱藏自己,讓人看不懂的4個星座
    1點星座俗話說「知人知彼,百戰不殆」,在生活中,無論是交朋友還是普通的打交道,或者是談戀愛,都需要了解對方,只有對對方的了解越深才越有機會取勝,可是有的人就像一層霧一樣。你很難看透他的心思,因為他們會隱藏自己,不讓別人看到他的心思,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這樣的四個星座。
  • 《姜子牙》中細思極恐的隱喻,你看懂了嗎?
    我昨天看電影的時候,身邊坐著一個小女孩,女孩看了10分鐘不到,就開始問媽媽:媽媽,電影還要多久才完啊。小朋友時間觀念很強,整個觀影過程中,一共問了媽媽4次時間。所以這部片,不適合帶小朋友去看,因為小朋友看不懂裡面的寓意。《姜子牙》就是拍給成年人看的恐怖片。
  • 女朋友為了見我把自己腿搞成這樣,這是什麼操作,看不懂呀!
    7、四個風扇,幾根樹枝,其他部件若干,綁結實即可8、這也就是糊弄大傢伙吧,現實生活中飛起來的就不是汽車了!9、姑娘的柔韌性也太好了,一定是從小就練習10、羊:我最討厭有人在我面前秀恩愛了!給你們看看我的厲害!11、在老年人的思想裡,能夠買一輛新車是不忍心它在外日曬雨淋的,所以做了個這樣的車罩衣!
  • 《狗十三》青春不止一個顏色
    以前看一些印度電影的時候,就在感嘆,中國什麼時候也能有一些鞭辟入裡地反映青春與教育的好片子。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表姐發了一條《狗十三》的觀後感,她說了哭了很多次。後來看到毒sir電影的介紹,我決定放下論文,看看這部電影,在油管上找到了它的英文版。看之前我就知道,自己不會像姐姐一樣如此有共鳴到痛哭,我知道姐姐的青春很接近電影主人公。
  • 屬狗人,桃花運十足,容易遇到真愛,一輩子幸福美滿,子孫孝順
    生肖狗,10月下旬桃花入命,談戀愛結婚的可能性提升,單身男女身旁會圍繞著很多異性,單身男女要特別注意的是桃花非常多,防止爛桃花纏上,有愛人的屬狗的人,要信賴自個的愛人,切忌敏感多疑產生誤會,抓住正桃花運入命,碰到動心的他/她,會心有靈犀,使你察覺到碰到對的他/她,之後的你們定能美好幸福,恩愛有加,兒女雙全,合家幸福。
  • 20句很窩心的心情說說,看完瞬間想發朋友圈!
    一、寧可做個善良的人,坦蕩一輩子。也不做個虛偽的人,算計一輩子。人活一世,睡能睡得舒坦,笑能笑得燦爛。就是贏了一輩子。二、人有時候會突然變得脆弱,突然地就不快樂,突然地被回憶裡的某個細節揪住,突然地陷入深深的沉默,不想說話。
  • 《自相殘殺案》2:細思極恐的尋親節目
    自相殘殺案2:細思極恐的尋親節目 「對了,你沒在的幾天,有沒有什麼新案子啊?」我一邊收拾茶几上的碗筷,一邊問梁震。 「有,還真有一件,休息這一天,明天我還得接著幹活,就是處理這案子,是一對姐妹失蹤了。」梁震說,「失蹤得還特別奇怪。哦,也不是同時失蹤的。」
  • 屬狗人:即將大喜臨頭,未來1個月躲不過的喜,看看是什麼喜?
    導讀:屬狗人:即將大喜臨頭,未來1個月躲不過的喜,看看是什麼喜?生性樸實的生肖狗,通過自己的踏實態度,能夠讓正財穩健增長;而他們的偏財運勢,往往來自於貴人點撥與提攜。在12月中,生肖狗與屬龍人以及屬馬人互相成為三合貴人,三人齊心能夠斷金,做事業容易成功。
  • 泰山石壁上刻著2個漢字,中日學者看不懂,郭沫若看後,加了兩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具體表現在一句話、同樣的字,不同的人會理解成不同的意思。比如一句「能穿多少穿多少」,既能指穿得多,又能指穿得少,無怪乎外國人學習漢語時總被繞得雲山霧罩,有些漢字謎團,就算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也不見得能解出來。
  • 把他人當傻子的人,自己才是個真傻子!
    我冷笑著對張先生說:你別太自以為是,這個世界把他人當傻瓜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人都很聰明,那些妹子迷戀你才裝傻,你不要以為她們真傻好嗎?張先生不以為然的說:你們女人蠢的太多,不玩白不玩。結果沒有多久,我所謂「不玩白不玩」的張先生,就跑來跟我訴苦。他說他這次玩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