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交朋結友,認清這兩點,很有必要

2021-01-09 生活洞見

作者:生活洞見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歲月如梭,人到四十,開始不惑。或許是見識廣了,經歷多了,懂得了人性,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寬容,懂得了理解。很多時候,以前看不懂的東西開始漸漸讀懂了,以前讀懂的東西開始漸漸看淡了。很多時候,習慣遵從了自己的內心,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卻不知不覺地發現:朋友越來越少了,真是應了那句話:成長是一座越來越窄的橋。時間長一寸年齡,心靈就增一尺孤單。

其實,作為一個中年人,思想成熟了,為人也穩重了,不但認清了利害關係,也明白了朋友貴在精,而不在多。事實上,一個高質量的好友,勝過一群只會吃喝玩樂的損友。於是中年過後,交朋結友,表現為隨緣隨意,不想刻意去迎合誰了。就算偶爾遇見一個聊得來的陌生人,雖然覺得有點虛無,但是只要自己喜歡,也會當成朋友,促膝長談。

而就在昨天,有朋友告訴我,無聊時想找個人聊聊都沒有。也有朋友告訴我,朋友太多了,應酬太多了,想靜靜都難。其實,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交友態度。而在中年,交朋結友,認清以下兩點,很有必要。

一、人到中年,交友講原則

在生活中,朋友有面友,真友之分。古書《法言·學行》有云: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所以,交友就要交真友。而哪些才是我們的真友呢?這需要風浪的考驗,時間的檢驗。

說起交友,孔子是比較有原則的。他說:在這個世界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僻、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當然,晚清大臣曾國藩的「善識人」,也很有見地。可以說,曾國藩一生取得功名,和他的成功交友識人分不開的。他認為,識人對於交友至關重要,而「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而在他的一生之中,始終遵行「八交九不交,近君子而遠小人」交友之道。

所謂「八交」,那就是勝已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苦者、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困難時幫你的人)、體人者。所謂「九不交」,那就是志不同者、諛人者、恩怨顛倒者、全無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佔便宜者。

其實,無論是孔子還是曾國藩的交友見解,都值得我們去思考。但有一點,我們是知道的,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而能夠合得來的朋友,多半也是與自己「志趣相投」。因為,三觀不合的人,永遠尿不到一個壺裡。

對於朋友,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朋友,每個中年人心裡自然有一桿秤,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想必人人都懂。很顯然,好友帶來福報,而損友則帶來麻煩。所以,中年人的交友,顯得更加趨之理智、有原則性。正由於理性多了,有門檻了,交友自然就變得寧缺毋濫了。

需要看到,在現實生活,各種工作應酬,我們習慣將合作夥伴視為朋友。但實則這是種交際,與真正的友誼似乎相差很遠。

必須看到,在現實中,一些人只揀有益的好友。比如誰對你有幫助,誰對你有好處,就靠近誰,就結交誰。

其實,這樣的「朋友」不再是一個純粹的詞,它有了層級,有了功利,被貼上了「價值」的標籤。但因為價值而交織的交情,以利相趨的交往,容易會在彼此的交往中逐漸喪失期望,就算一時相處得再好,往後也會漸漸地疏遠。畢竟,寄托在別人身上的期望值越大,失望值就起高。

人到中年,感覺真正的朋友,不只是「總角之交」「竹馬之交」,還要是「患難之交」「生死之交」。所以,當朋友很少聯繫了,當朋友少了,是否這些朋友中就是「價值」之友呢?

二、人到中年,交友做加減法

人到中年,每天負重前行。不知從何時開始,雖然變的溫潤了,心卻難以打開了,此時人生開始做減法,獨處開始做加法。此時,少了張揚,少了虛榮。很多時候,也變得低調了,不想交太多朋友了。

不知你有這樣的感覺?在四十歲之前,每逢出去遊玩,或者攀交權貴,總喜歡炫耀自己,說自己去某地,或認識某人。而別人也很識趣,總流露出羨慕的表情,附和讚嘆幾句。可能當時認為,這是我們交友的「籌碼」和「資本」,只有通過顯露,別人才會高看一眼,才會更加主動接近自己。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心態平和了,也看淡了這些虛榮的東西。有些好友,哪怕過了很多年不再聯繫,彼此不再有交集,但一直未變的是,心裡仍然惦記著曾經那份交情。有些朋友,各自為了生活打拼,逐漸少了往來,就算近在咫尺,卻如遠距天涯。有些朋友,三日一聚、五天一鬧,慢慢發現,這是無效的社交、沒用的敷衍,到最後不得不慢慢地摒棄。

是啊,人這輩子,誰的朋友都不少。哪怕是一個乞丐,都有不少的丐友,都有真心的朋友。對於朋友,我們要坦誠,要交心。當然,朋友中也有良莠不齊。如果不能輕鬆相處,不如不處;如果不能相談愉悅,不如不聊。

必須清楚,交朋友不是為了擺闊,不是為了裝排場,而是將心比心,相互幫扶,共同進步。如果沒有知心的朋友,那寧願獨處吧。其實,獨處,也是一種幸福的能力。在獨處的寧願中,淡淡地享受著一份歲月靜好,這也是人生的一種知足。你說對嗎?

朋友的「朋」字,是兩個平等的月字。朋友之間,就像兩個月亮,你不照耀我,我不汲取你。人到中年,愈加忙碌,只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有意義的事,而不願把時間都浪費在毫無意義的虛度上。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著名作家劉心武的一篇文章《我忽然心裡難過,忍不住給你打個電話》,裡面寫道:

深夜裡,電話鈴響。接起來。是友人的電話。「忍不住要給你打個電話。我忽然心裡難過。非常非常難過。就是這樣,沒別的。」說完掛斷了。他很感動。

此時此刻,你會想起了誰,又想給誰,捎去一聲問候呢?

相關焦點

  • 多少人敗在不會交朋結友,弄不懂這兩點,你的人脈一點都沒用
    我們都懂得,人脈關係有時對我們辦事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上醫院看醫生,你認識醫院裡的人,掛個名醫的號輕輕鬆鬆;比如你想買房,認識內部員工可能還有機會拿個員工優惠價。人脈資源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有些人不善交際,或者交朋結友,導致自己身邊連個朋友都沒有,更別提有效的人脈了。
  • 這幾個星座,在交朋結友上,很現實,但並不功利
    畢業了,進入社會之後,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似乎沒有了當初的那份純粹和美好。雖然很多朋友為了生活,在交朋結友上,會變得現實和理智。但內心的善良和堅定依然存在。而在12星座中,哪些星座是這種類型呢?金牛座 土象星座之一的金牛座,總是給人憨厚實在,知足常樂,注重物質享受的印象。
  • 中年以後,這四種朋友就沒必要交往了,不值得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經歷了那麼多事情,就知道什麼人值得交往,什麼人不值得相處,要學會淨化自己的圈子,不值得的人,就不要再聯繫了。 中年以後,人生要開始學會做減法,這四種朋友真的沒必要交往了,傷錢又傷神 。
  • 人到中年的女人,有三種男人不能碰,不要為愛衝動
    如果人到了中年的時期,其實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煩惱,或者說是憂愁。如果說在這個階段你還沒有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還沒有結婚,遇到自己心愛的男人,那麼作為中年女人,我們往往會稱其為大齡剩女。這個時候的女人心中就會著急,因為她怕自己年齡一大就對男人失去了魅力。因為引以為傲的外貌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缺乏競爭力。
  • 人到中年,少和這3種人交往,越活越輕鬆
    人到中年,少和這3種人交往,越活越輕鬆 當人一到中年的這個年紀,在很多事情上已經不能像之前年輕的時候為人處世了,在很多事情上在都有了負責的前提關係和後續發展的提防點。
  • 中年以後,這4種朋友真的沒必要交往了,傷錢又傷神
    人到了中年,生活會變得孤獨而寂寞,所以大家就會想和自己的朋友們多聚聚,消磨一些時光。但是人到了中年,也有一些朋友是不能再繼續交往的,否則會勞心勞神,快聽靜嘉說說是哪幾種朋友吧。第一種是貧富差距太大的朋友。
  • 到了中年,還讓異性著迷的人,多半有這幾個「特徵」
    相比起一般的年輕人,這樣的人,就算已經到了中年,但是仍然很有魅力,甚至比大多數人都更加有魅力,更加吸引人。到了中年,還讓異性著迷的人,多半有這幾個「特徵」,別不知道。到了中年,還讓異性著迷的人,多半有這幾個「特徵」懂得愛自己,有獨立的意識到了中年的時候,要是想要得到異性的心欣賞,讓不少異性為自己著迷,其實就一定要保持獨立的意識,要懂得好好愛自己。
  • 人到中年,有這三種特質的女人,會越來越有魅力!
    過了哪個年齡,女人就會失去了她的姿色,容顏固然會老去,可並不代表女人到了中年以後就會失去她曾經引以為豪的姿色。人到了不同的年齡階段,就會有不同的特點,尤其是女人步入了中年以後想要更加有魅力,不僅僅是單純的依靠美貌,美麗的容貌從第一眼固然會吸引到別人,可一個人的氣質卻能夠穩定地控制住整個局面。02女人到了中年以後,重要的是注重自己的內在氣質。
  • 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牢記鬼谷子的這3句忠告,時來運轉不會遠
    人到了中年,髪鬢開始泛白,歲月蒙上眼帘,開始訴說起哀傷。按理說,走過了三四十年的歲月,我們想要的,追求的,都已經塵埃落定。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大部分的人輾轉半生,卻是蹉跎了半生。以至於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如此境況,當作何解?牢記鬼谷子的這3句忠告,哪怕已至中年,時來運轉亦不遠矣!
  • 人到中年,男人在婚姻中有這幾個表現,說明他不愛女人了
    關於婚姻,張小嫻說過這樣的話:「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流逝。你會忘記自己的年紀。你會許下一生一世的承諾,忘記時間會改變一切。然而,時間流逝,也會使人忘記愛情曾經存在。兩個人一起的日子久了,愛情一點一滴的消逝。
  • 人到中年「落難時」,這三種人會對我們「面善心狠」,要小心提防
    文|楊先生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晃時間,我們已經到了中年。中年的我們,沒有了兒時的無憂無慮,也沒有了兒時的歡聲笑語,有的只是不堪重負的壓力,還有太多的苦辣辛酸,我們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需要養育的兒女,中間還有需要關懷的愛人。
  • 人到中年,進退兩難
    我們在QQ上聊天,他對我說,老同學,人到中年,才知道啥是風霜雪雨、柴米油鹽,人到中年,才知道生活不易、進退兩難。我回復他,人在,希望就在。2014年,吳中產賣了房子,買了輛計程車,成了一名計程車司機,他的人生再次啟航,這一切,不過是重頭再來。
  • 人到中年才明白,這幾種朋友不能深交,尤其第二種!
    人到中年,隨著閱歷的豐富,看人自然能夠看得更加透徹一點。這個時候的你,應該也已經明白,有些人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惜,可是有些所謂的「朋友」應該保持好距離,萬萬不能深交。因為一旦和他們離得太近,你或許真的是願意為他們兩肋插刀,可是最後換回來的卻是對方背後捅你刀子。
  • 人到中年,男人最欣賞什麼樣的女人
    尤其是人到中年的男人有錢有地位,更是對家中的黃臉婆嫌棄不已,之所以還維持著婚姻,不過是因為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其實感情早已消耗得差不多了。 人到中年,夫妻感情平淡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瑣碎的生活早已磨平了彼此的脾性,夫妻在一起再沒有了從前的溫度和激情。
  • 人到中年,身上有這三個「特質」,必有大作為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肯努力,一切都不晚,只要肯奮鬥,一切都來得及。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志氣,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堅持,都要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起起落落乃是常態,最主要的是你要有顆永不服輸的心,你堅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成功,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不能因為一次失意,就否定自己的前程。
  • 人到中年,帶眼識人很重要,別把誰都當朋友!
    細品一下這兩句,深以為然。活在這世上一輩子,或長或短的日子裡,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形形色色的人,各種脾氣的人,對你虛心假意的人,對你掏心掏肺的人。人,總要和人打交道的,隨著年歲的漸長,越來越覺得和朋友打交道,要懂得一些相處之道。人是群體動物,誰都離不開朋友。
  • 佛說:有福報的人往往都有這兩點特徵,做不到這兩點一切都是空談
    佛教中講「種善因,得善果」,一個種了善因的人,就會有福報。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所謂「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福報是積累而來,一個人有多少福報,可以由自己決定。首先要明白佛是可見的,就在廟堂之上;佛也是不可見的,處處虛空都有佛。拜佛不是求佛辦事,而是虔誠向佛學習,和佛一樣修行,佛教導世人,修得一顆慈悲心,福報自然來。
  • 人到中年就能發達的面相!
    今天聊聊到中年能發達的面相,在生活中好多人在年輕時運勢平平,過著普通平淡的生活,而到了中年後好運卻突然變得多起來,今天就說說這方面的特徵!方臉並且耳朵大方形臉做事穩重,不張揚,在事業和財運上從小開始做起積累,一般積累到中年運氣就會變得很好,如果方臉的人再有大大的耳朵,這樣的人是中年以後運氣會更佳,在財運上多有機會出現,在事業上會步步高升!小眼睛大器晚成俗話說「眼大高人一等,眼小大器晚成」。
  • 人到中年,當一個男人真正動情後,會有這幾個表現
    有人說過,越長大越是很難愛上一個人了。有人說過,是因為太理性了,才會知道哪些是愛,哪些不是。現在人結婚晚了,有時候兜兜轉轉都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人到中年,本該是成家立業的時候,但是很多人卻還是單身。感情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的。不像是,去買白菜那樣買了就可以的。
  • 人過中年,在這些地方越「小氣」,越有福氣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非常短暫的,我們的童年往往是矇昧無知,到了少年的時候,又往往在心中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當真正有所成熟時,卻又是時間追趕著人,生活中容不下一丁點的喘息。所以很多人的生活主題都是遺憾,遺憾沒有把握住命運的機遇,當有所清醒的時候,卻已經是「老冉冉之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