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出一種花來作為佛教的代表,那麼,毫無懸念的肯定是蓮花。蓮花代表佛教,佛、菩薩的造像,無論是坐的、站的,都離不開蓮花。
說到蓮花,它的公眾形象就是「純潔」「清淨」「出淤泥而不染」…… 但是,真的僅僅只有這些麼?世間萬物、花草那麼多,唯獨以蓮花為主要代表,想來肯定還有它殊勝處的。
說到蓮花的殊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妙法蓮花經》一經的弘傳。《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自從鳩摩羅什翻譯以後,無論從佛教義理還是文學造詣上都堪稱一絕。
從古至今,研究、研讀的人無數,甚至人們對他評價「成佛的法華」,由此可知,《法華經》在漢傳佛教中地位之高。因為《法華經》中以蓮花喻妙法,因此,蓮花才會一度成為「國民佛教花」。
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淨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淨,因為它生長於汙泥,綻開於水面,有出汙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
而蓮花除了蓮瓣,還有蓮蓬、蓮子,蓮瓣、蓮蓬可觀賞,蓮子可食用;蓮子又可生長,栽培更多的蓮花。
蓮花開放於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徵的美德。所以,比喻從煩惱得到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
三界的眾生,以淫慾而託生,淨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淨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對於聖人而言,是無形的,顥(hào)現於凡夫之前,便以人間所熟悉的形象來表現。
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淨土佛國中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臺之上,是代表著他們清淨的法身,莊嚴的報身。
世尊在經文裡提到:遇到佛陀是非常難的事情,就像三千年一開花的優曇花。曇花是在晚上開,一夜就會枯萎,多代表稍縱即逝。蓮花則不同,蓮花很常見。蓮花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蓮花也沒什麼特別的,只是更多地符合了佛教的觀點。
一、蓮花生於淤泥,成就清潔妙香,就像修行佛法的人一樣,要在惡濁的世界能學會轉化,把臭穢骯髒的轉換為清潔,這就像修行的轉識成智。
佛教常常說煩惱是菩提,因為會轉所以能從煩惱中轉換到菩提,如果不會轉,煩惱就是煩惱,怎麼可能是菩提呢?
當你能發現自己還在迷惑顛倒,其實就已經不迷惑顛倒了,如果你自己還在迷惑顛倒,如何能知道自己處境呢?所以「不迷即覺」,能夠做到不迷糊就已經是覺悟了。
只是這個覺悟水平略低,很多人不大看好這個水平的覺悟,但是低水平的也要有。想想我們承認自己的不足,是在做什麼?承認自己的不對,是在做什麼?承認自己的不圓滿,又是在做什麼?
二、佛教裡的花一般代表因果中的「因」,花是一個開始,而形成果實就是一個結果,如果沒有開始的因,怎麼能有要收穫的果?佛教的教義親民也好,高深也罷,上通佛道下達地獄,沒有一個不是在因果下形成的,所以佛教強調:沒有無因之果!
三、蓮花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蓮花開了,蓮蓬上的蓮子就出現了,雖然蓮子還青澀不熟,但是花開果成。這又和佛教裡的「願成則果成」是一樣的了,我們展開經文滿滿的都是信願行,信是基礎,願是手段,行是保障。
四、蓮花的大小、顏色、光暈等等的不同,並非只有四種顏色,也並非只有幾種顏色,如《觀無量壽經》中提到蓮花的顏色可以說百千萬億之多,這顏色的不同,就是我們在娑婆這樣的惡濁世界裡吸收養分的不同,個人堅持信念,轉化為營養的能力不同導致的。
五、作為一個種子,你必須要堅持你的理想,只要條件略微可以,就竭盡全力地生長發芽;作為一個種子,你必須要有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就是蓮花的花。如果內在裡缺少了那種精進堅毅的精神,是很容易同流合汙的,是很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蓮花開了,蓮子卻還青澀,如何讓蓮子也是擲地有聲的?如何讓「他」快速地成熟?如何讓蓮子成為更多的蓮花?如何讓一粒種子,能枝繁葉茂,利益一方?如何讓這一粒種子,最後成為一切一切的源泉,一切一切的緣起?只能靠自己找到答案了。
說起佛教吉花,大多數人腦海裡面就會閃現出蓮花的身影,但佛教吉花,並非只有蓮花。其實佛教有四大吉花,分別是優曇花、曼陀羅花、蓮花、山玉蘭。
山玉蘭
在那莊重肅穆,香火燎繞的古剎寺廟入口處或大院裡,人們經常就會見到樹姿雄偉壯麗,枝繁葉茂,葉大濃蔭,花大如荷,芳香馥鬱的山玉蘭樹。它不僅給遊人帶來涼爽與清香,同是也給寺廟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粗大的樹枝向四周自然伸展,寬大濃綠的樹葉綴滿枝頭,婆娑多姿,活像一把大雨傘,把院寺遮得嚴嚴實實。6~7月份,在綠葉叢中開出碗口大的乳白色花朵,9枚花被片平展,中間直立著圓柱狀的聚合果,恰似佛祖釋迦牟尼佛端坐在蓮座上,這大概就是山玉蘭成為佛門聖潔之樹的由來吧。
優曇婆羅花
亦作優曇婆羅、烏曇跋羅、優曇缽華、烏曇華等,意譯靈瑞、瑞應。花名。產於喜瑪拉雅山麓及德幹高原、錫蘭等處。花隱於壺狀凹陷之花託中,常誤以為隱花植物。世稱其花三千年一開,值輪王及佛出世方現,喻極為難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經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難得,如《法華經·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曇花一現」的成語,即源出於此。
曼陀羅花
曼陀羅花為四中天華(天雨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柯曼殊花),花色近赤色,此花在印度向來被視為天界的花。摩訶是特別強調此花的大與美的意思。
蓮花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幹擾。佛教有寶傘、雙魚、蓮花、白螺、金輪等八種吉祥寶物,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