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對蓮花「情有獨鍾」?你知道佛教還有「四大吉花」嗎?

2021-01-08 福軒閣

如果選出一種花來作為佛教的代表,那麼,毫無懸念的肯定是蓮花。蓮花代表佛教,佛、菩薩的造像,無論是坐的、站的,都離不開蓮花。

說到蓮花,它的公眾形象就是「純潔」「清淨」「出淤泥而不染」…… 但是,真的僅僅只有這些麼?世間萬物、花草那麼多,唯獨以蓮花為主要代表,想來肯定還有它殊勝處的。

說到蓮花的殊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妙法蓮花經》一經的弘傳。《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自從鳩摩羅什翻譯以後,無論從佛教義理還是文學造詣上都堪稱一絕。

從古至今,研究、研讀的人無數,甚至人們對他評價「成佛的法華」,由此可知,《法華經》在漢傳佛教中地位之高。因為《法華經》中以蓮花喻妙法,因此,蓮花才會一度成為「國民佛教花」。

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淨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淨,因為它生長於汙泥,綻開於水面,有出汙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

而蓮花除了蓮瓣,還有蓮蓬、蓮子,蓮瓣、蓮蓬可觀賞,蓮子可食用;蓮子又可生長,栽培更多的蓮花。

蓮花開放於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徵的美德。所以,比喻從煩惱得到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

三界的眾生,以淫慾而託生,淨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淨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對於聖人而言,是無形的,顥(hào)現於凡夫之前,便以人間所熟悉的形象來表現。

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淨土佛國中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臺之上,是代表著他們清淨的法身,莊嚴的報身。

世尊在經文裡提到:遇到佛陀是非常難的事情,就像三千年一開花的優曇花。曇花是在晚上開,一夜就會枯萎,多代表稍縱即逝。蓮花則不同,蓮花很常見。蓮花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蓮花也沒什麼特別的,只是更多地符合了佛教的觀點。

一、蓮花生於淤泥,成就清潔妙香,就像修行佛法的人一樣,要在惡濁的世界能學會轉化,把臭穢骯髒的轉換為清潔,這就像修行的轉識成智。

佛教常常說煩惱是菩提,因為會轉所以能從煩惱中轉換到菩提,如果不會轉,煩惱就是煩惱,怎麼可能是菩提呢?

當你能發現自己還在迷惑顛倒,其實就已經不迷惑顛倒了,如果你自己還在迷惑顛倒,如何能知道自己處境呢?所以「不迷即覺」,能夠做到不迷糊就已經是覺悟了。

只是這個覺悟水平略低,很多人不大看好這個水平的覺悟,但是低水平的也要有。想想我們承認自己的不足,是在做什麼?承認自己的不對,是在做什麼?承認自己的不圓滿,又是在做什麼?

二、佛教裡的花一般代表因果中的「因」,花是一個開始,而形成果實就是一個結果,如果沒有開始的因,怎麼能有要收穫的果?佛教的教義親民也好,高深也罷,上通佛道下達地獄,沒有一個不是在因果下形成的,所以佛教強調:沒有無因之果!

三、蓮花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蓮花開了,蓮蓬上的蓮子就出現了,雖然蓮子還青澀不熟,但是花開果成。這又和佛教裡的「願成則果成」是一樣的了,我們展開經文滿滿的都是信願行,信是基礎,願是手段,行是保障。

四、蓮花的大小、顏色、光暈等等的不同,並非只有四種顏色,也並非只有幾種顏色,如《觀無量壽經》中提到蓮花的顏色可以說百千萬億之多,這顏色的不同,就是我們在娑婆這樣的惡濁世界裡吸收養分的不同,個人堅持信念,轉化為營養的能力不同導致的。

五、作為一個種子,你必須要堅持你的理想,只要條件略微可以,就竭盡全力地生長發芽;作為一個種子,你必須要有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就是蓮花的花。如果內在裡缺少了那種精進堅毅的精神,是很容易同流合汙的,是很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蓮花開了,蓮子卻還青澀,如何讓蓮子也是擲地有聲的?如何讓「他」快速地成熟?如何讓蓮子成為更多的蓮花?如何讓一粒種子,能枝繁葉茂,利益一方?如何讓這一粒種子,最後成為一切一切的源泉,一切一切的緣起?只能靠自己找到答案了。

說起佛教吉花,大多數人腦海裡面就會閃現出蓮花的身影,但佛教吉花,並非只有蓮花。其實佛教有四大吉花,分別是優曇花、曼陀羅花、蓮花、山玉蘭。

山玉蘭

在那莊重肅穆,香火燎繞的古剎寺廟入口處或大院裡,人們經常就會見到樹姿雄偉壯麗,枝繁葉茂,葉大濃蔭,花大如荷,芳香馥鬱的山玉蘭樹。它不僅給遊人帶來涼爽與清香,同是也給寺廟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粗大的樹枝向四周自然伸展,寬大濃綠的樹葉綴滿枝頭,婆娑多姿,活像一把大雨傘,把院寺遮得嚴嚴實實。6~7月份,在綠葉叢中開出碗口大的乳白色花朵,9枚花被片平展,中間直立著圓柱狀的聚合果,恰似佛祖釋迦牟尼佛端坐在蓮座上,這大概就是山玉蘭成為佛門聖潔之樹的由來吧。

優曇婆羅花

亦作優曇婆羅、烏曇跋羅、優曇缽華、烏曇華等,意譯靈瑞、瑞應。花名。產於喜瑪拉雅山麓及德幹高原、錫蘭等處。花隱於壺狀凹陷之花託中,常誤以為隱花植物。世稱其花三千年一開,值輪王及佛出世方現,喻極為難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經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難得,如《法華經·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曇花一現」的成語,即源出於此。

曼陀羅花

曼陀羅花為四中天華(天雨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柯曼殊花),花色近赤色,此花在印度向來被視為天界的花。摩訶是特別強調此花的大與美的意思。

蓮花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幹擾。佛教有寶傘、雙魚、蓮花、白螺、金輪等八種吉祥寶物,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相關焦點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佛教四大吉花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佛教四大吉花」。   佛教四大吉花   花在佛教中比喻本心清淨,祭祀活動中也常用香花供奉。佛經中一般把「花」寫作「華」,取生命升華之意。佛教根據花的傳說、寓意及形態特徵定下了佛教四大吉花:優曇花、曼陀羅、蓮花和山玉蘭 。
  • 佛教的四大佛花,你都見過嗎?
    自唐朝以來,佛教在我國的地位和傳播度,就有了廣大的提升。時至今日,和道教一起成為了國內信眾最多的宗教。在佛教中,有四大「佛花」。其中名氣最大的,叫做彼岸花,亦稱曼陀羅花。這個名字,在很多小說裡也許都曾經出現過,極其富有神秘色彩。彼岸花,一共有三種顏色。紅色、白色、以及黃色。
  • 佛教四大吉花都是什麼
    花名。產於喜瑪拉雅山麓及德幹高原、錫蘭等處。花隱於壺狀凹陷之花託中,常誤以為隱花植物。世稱其花三千年一開,值輪王及佛出世方現,喻極為難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經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難得,如《法華經·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曇花一現」的成語,即源出於此。
  • 佛教啟示:佛教六大標誌圖騰!
    佛教歷經千年的傳承,有著獨特的思想體系、哲學觀念,同樣也流傳下來屬於佛教獨特的標誌圖騰。這些標誌,不單單是一種象徵,更多的表明了其教義與文化內涵,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佛教八大標誌圖騰!一、菩提樹這個不用說,幾乎只要提到佛教,就與菩提兩個字,脫離不開,它已然成為了佛教當中獨樹一幟的印記,因為只要你提起菩提,哪怕你接下來說的事情跟任何佛家知識無關,也會在人潛意識裡種下佛的種子。
  • 佛教四大天王的含義你知道嗎?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俗稱「四大金剛」是錯誤的。應該叫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腰,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
  • 4種佛教聖花,家裡養一盆,心平氣和有福氣!
    可見這花極為珍貴,尋常人很難見到,只有佛陀出世時才可能開一次花。2、蓮花蓮花是我們最常見的帶有佛教色彩的花,佛祖與觀音都有一個蓮花座、蓮花臺,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又不被淤泥所汙染,開花清香素潔,表喻佛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又從生死煩惱中開脫,故有「蓮花藏世界」之義。
  • 佛教也有財神?你知道佛教第一財神是哪一位嗎?
    中國傳統文化信仰財神,佛教也有財神嗎你知道佛教第一財神是哪一位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財神」,就是指管理錢財的神明。在我們原始的佛教文化中是沒有財神的,直至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原後,與華夏大地文化融合之後才出現。在佛教中,雖然沒有專門稱呼財神的說法。
  • 佛教四大菩薩保佑眾生
    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
  • 佛教四大天王你很熟悉,你可知道其中一位是掌管財富的財寶天王?
    所以,佛教寺廟在我震旦中國廣布,佛教的信士弟子也越來越多。圖為收藏於海外博物館的我國國寶級文物-唐代彩繪「毗沙門天和其部眾」,這是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寶物,民國時期流失海外。  在淨土宗和禪宗寺廟裡,在天王殿迎接你的就是彌勒菩薩,又稱布袋和尚。圖為毗沙門天手上升起的一朵祥雲,代表智慧的蓮花上託起一座金色的浮屠,就是俗稱的寶塔。
  • 佛教文化推崇荷花原因探析
    蓮花成了佛教四大吉花(優曇華、曼陀羅花、蓮花、山玉蘭)之一,又是八寶,又稱八瑞相、八吉祥(法輪、寶傘、吉祥結(又稱「盤長」)、右旋螺、蓮花,宅瓶(又稱「罐」)、金魚、寶蓋)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徵(塔、法輪、蓮花、光相、卐讀作「萬」、念珠、菩提樹、曼陀羅 、六色旗)之一。可謂「蓮花」無處不在,無時沒有!當我們走進佛教寺院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傳承兩千餘年,你知道是哪幾座嗎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們中國有很多的名山,其中不乏也有佛教聖地。從古代開始,那些山中就居住的僧人,他們讓寺廟一直延續至今,這也成為了我國的佛教名山,中國一共有四大佛教名山,傳承了兩千餘年,你知道是那幾座嗎?
  • 去西藏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我國現有藏傳佛教寺院3000餘座,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省,還有四川和內蒙古的西部區域,以及甘肅、雲南的部分地區等。如果你去西藏旅遊,有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要不然參觀寺院時一頭霧水看不懂啊!
  •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譽「東南第一山」,還是世界地質公園
    是日本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稱為「東南第一山」嗎?還是世界地質公園?帶你去三千裡,吃商品見面忘恩負義,RR帶你去看世界,大家好,我是靠那張臉吃飯的小R。這座山的山峰是九華山,也許很多朋友聽到這個名字都知道,這座山還是我們國家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同時也被稱為東南第一山,但是,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這座山峰只有名字,今天帶著同伴詳細調查一下,真是座有名的山啊。
  • 花與佛教有哪些聯繫,佛前為何需要供花?
    花和佛教也有著很深的因緣 佛教中的十供養中 以香、花最為普遍 在佛案前的供桌上 佛教中,一般稱花為「華」(華),花華不二,獻於佛菩薩錢的稱為「獻花」,散布於壇場的則為「散花」。此外,佛經裡與花相關的典故和成語也很多,如拈花微笑、一花一世界等。而且,花與佛、法、喻、境都有著很深的關係。 花與佛
  • 正覺古寺:「正覺」在佛教文化中是怎樣的寓意?你一定要知道!
    在全國上下,有很多以「正覺」二字命名的寺廟,但是很多人都只是知道這個名稱,卻不知道這二字背後的真正含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首先,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在全國比較有名的「正覺寺」。撫州有「東方教都」之稱,佛教、道教以及近代外國傳教士進入而興起的基督教,宗教的種類多樣,發展繁榮,當地的教眾結構也比較複雜。正覺寺建立以來,一直香火不斷,這或許與它所處地方的風水甚好有關。以上,就是對全國一些「正覺寺」的簡單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朝拜祈福。我佛慈悲,可以渡眾生!回到正題,「正覺」二字是什麼含義呢?為什麼這麼多寺廟願意以這二字命名呢?
  • 佛教:佛前供花的方法和功德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歷來與花有著甚深的淵源,許多佛菩薩的法器或者坐檯就是蓮花,蓮花被譽為佛門「聖花」。蓮花又叫「蓮華」,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就是此義。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就常常是端坐蓮花臺,手持淨瓶甘露。
  • 佛教須知:「五樹、九花」之說
    寺廟種裁的樹木和花草也許有些是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其中有一些還有故事的典故。按照佛教之說:植物中佛教之樹有五種:「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糖棕」。佛教中吉祥之花有九種:「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地湧金蓮、曼陀羅花、山玉蘭、優曇婆羅花」。
  • 中國最大地藏菩薩佛像—九華山,被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就成了世界佛教的巨大支持者,從中國境內無數的佛教建築中,可以看出佛教對中國影響之深遠。很多佛教寺院已經成為著名的景點,每年都要接受無數的佛教信徒的禮拜。正如我們今天所介紹的九華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自古以來就對傳承佛教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只有它是世界地質公園,被譽「東南第一山」
    談起九華山,很多人不知道九華山在哪裡,第一個反應就是想到了陝西華山,當然,九華山與華山並無關聯,它位於安徽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享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並於2010年9月被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繼黃山和天柱山之後安徽的第三個世界地質公園,是中國佛教名山中唯一的世界地質公園。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教裡常見的植物有哪些?
    另外,佛教中的植物 還往往被賦予不同的寓意 如蓮花,尊貴高潔 也是諸佛菩薩的寶座 佛教常見的植物還有哪些 一起來了解下吧 無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