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筋,三位蘇聯元帥低調現身遠東,日本還迷信「滿洲無戰事」?

2021-01-09 田瑞安

1945年5月,蘇聯衛國戰爭贏得偉大勝利,讓德國人籤署了兩次投降書,史達林似乎仍不解氣。次月,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四周年之際,史達林下令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閱兵式。為此,蘇聯上下精心籌備,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蘇聯雄厚的軍事實力。

當年6月24日,一場盛大的閱兵式在紅場如期舉行。如果說1941年那次紅場閱兵充滿悲壯色彩,那麼,這場紅場閱兵則洋溢在勝利的喜悅中。閱兵式中,戰功卓著的朱可夫元帥任閱兵首長,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擔任閱兵總指揮,莫斯科紅場將星雲集,蘇軍將士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然而,觀禮臺上的最高統帥史達林心裡清楚,這場戰爭還沒到結束的時候。根據之前的德黑蘭會議和年初的雅爾達會議,蘇聯將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加入對日作戰。現實情況是,歷經四年慘烈的蘇德戰爭,蘇軍傷亡巨大,急需休整。而1941年的「蘇日中立條約」還在五年有效期,無論從實際還是名義上,蘇聯貿然進攻日本都面臨很大問題。

紅場閱兵結束後,蘇軍各方面軍司令員紛紛返回自己部隊,而其中三位蘇聯元帥卻「不知所蹤」,他們就是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梅列茨科夫元帥和馬利諾夫斯基元帥。令外界疑惑的是,三位元帥既沒有返回自己方面軍駐地,也沒有留在莫斯科,難道他們約好了同時去什麼地方?

聯想到此前蘇軍將領的「經歷」,遭史達林猜忌並被處置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特別是梅列茨科夫,蘇德戰爭剛開始就被投入監獄備受拷打,也許這三位蘇聯元帥同時被「查處」了?雖然這樣安慰自己,日本人仍感到有事要發生。

當時,對蘇軍高層的動態,最關心的應該是日本人了。德國投降後,只有日本代表軸心國與盟軍交戰,日本深知自身處境孤立,幻想著能「體面」結束與美英的戰爭。當時,日本人寄希望蘇聯當中間人調停,為此不遺餘力接近和討好蘇聯,爭取延續「蘇日中立條約」。

對此,老謀深算的史達林一邊答應當「中間人」調停戰爭,一邊開始向遠東調遣兵力和作戰物資。基於對俄國人的深入了解,日本人也多留了個心眼。在遠東,日軍情報部隊密切注視著蘇軍動向,對西伯利亞鐵路實施監測,但也沒發現蘇軍有什麼異動。

當年4月5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託夫照會日本,宣布不再續籤次年4月到期的「蘇日中立條約」。顯然,蘇聯方面釋放了一個不好的信號,不過這完全符合當時條約的規定,日本人也說不出什麼。

為「穩住」日本人,蘇聯方面一再解釋不再續籤條約完全是「適應和平時期之需要」,對蘇日兩國關係不產生影響。史達林也竭力讓日本人相信,至少在條約到期前「遠東無戰事」。

當年6月底,這三位蘇聯元帥現身遠東地區,所不同的是,他們分別使用了化名,肩上的元帥銜也「降」為中將或上將銜。同時,蘇軍在伯力設立遠東總司令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走馬上任。畢竟跟俄國人長期打交道,日本人的嗅覺還是靈敏的,他們立刻預感到一場「風暴」即將來襲。

到這個時候,日本人還心存僥倖,他們想當然認為,經歷了人類戰爭史最為慘烈的蘇德戰爭,蘇軍元氣大傷,短時間根本不可能在遠東集結大規模兵力,更無力發動大規模攻勢。即使「有心」進攻萬裡之外的「滿洲」,一切準備就緒至少也要到第二年了,到那個時候,說不定日本已經和美英「媾和」了,那還輪得上蘇聯摘取勝利果實?

況且,憑藉「滿洲」易守難攻的地形,即使蘇聯進攻日本,作為皇軍之花的百萬關東軍擊敗這支疲憊之師應該也沒什麼問題。說來說去還是日本人太自大了,蘇德戰爭初期,蘇軍的動員「再生」能力就讓全世界為之瞠目,難道日本人忘了?歷史多次證明,在涉及切身利益時,俄國人從來不會被一紙條約所限制,其出手之快下手之狠是舉世聞名的。

到了8月初,蘇軍3個方面軍的一百七十萬大軍在遠東集結完畢,同時「到來」的還有5000多輛坦克、4000多架飛機和近3萬門火炮等大量武器裝備,而這僅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不得不說,相比四年前德軍在蘇德邊境那次「神不知鬼不覺」的兵力集結,蘇軍這次在遠東的集結也堪稱天衣無縫。

諷刺的是,歷來擅長情報工作的日本人竟沒有察覺規模如此浩大的「大運兵」,一直還堅信史達林承諾的「遠東無戰事」。波茨坦會議期間,當中美英發表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日本人仍「不予理會」,時任首相鈴木貫太郎還叫囂「將大東亞戰爭進行到底」。

可憐的日本人有所不知,就在波茨坦會議前的7月16日,美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總統杜魯門打算把僅有的另兩顆「送」給日本。蘇聯方面,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報告軍事進攻已準備就緒,只等史達林一聲令下,蘇軍將對「滿洲國」實施致命一擊。

1945年8月8日,莫斯科時間下午五點,莫洛託夫召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宣布「從次日零時起蘇聯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 。一臉疑惑的佐藤看了看表,此時東京已臨近午夜了,雖然鬱悶,但日本人想想自己當年偷襲珍珠港是如何宣戰的,從這一點看,蘇聯人似乎還厚道點。相關視頻:一年4場閱兵!朱可夫元帥的高光時刻,風頭蓋過大元帥招來不測?

文/田瑞安 水平有限,請多指正 ;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蘇聯則投入的第57特別軍,也就是後期的遠東第一集團軍,相較於日本第23師團,蘇聯軍隊無論士兵訓練素質還是部隊的機械化,都遠遠超過第23師團,蘇聯戰場優勢十分明顯。諾門罕戰役初期,日本關東軍第23師團取得不錯的戰果,但在8月末蘇聯的反擊作戰中,隨著蘇聯軍隊逐漸適應了日本關東軍的作戰特點,日本第23師團節節潰敗。
  • 沙皇俄國與日本圍繞滿洲利益爭端,列強因自身利益周旋盤桓
    美國同情日本。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認為日本是門戶開放和中國領士完整的一個保衛者,甚至把日本完全控制朝鮮看作是符合東亞和平的最大利益。2他認為中國人軟弱無能,頭腦不清醒,易被強者欺凌,日本人則是東方正在崛起的新興力量的象徵。「要說中國人和日本人是同種, 是多麼荒唐可笑啊!"D羅斯福總統指望日本來阻止俄國人在滿洲的擴張,並且滿意地看到它的地位因與英國的聯合而加強了。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蘇軍付出了多少犧牲?
    在遠東戰役,關東軍第1方面軍的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也損失最大的日軍部隊。8月20日,向蘇聯投降的日軍承認,主要戰鬥參與者日本第5軍,損失25000人。  第3軍損失15000人,日軍第1方面軍一共損失4萬人以上。後來在1952年3月,日本統計,第5軍戰鬥戰死8929人,第3軍戰鬥戰死4547人。不含,失蹤,失去聯繫人員。
  • 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西部邊防封疆大吏—白俄羅斯軍區司令
    蘇聯建立以後歷任蘇軍高級軍事學院教員,莫斯科軍區司令助理,北高加索軍區司令助理,莫斯科軍區司令,白俄羅斯軍區司令一職,後來在37年和葉戈羅夫元帥一同參加審理的圖哈切夫斯基,38年被捕隨後「去世」 三、封刀巴甫洛夫 在巴甫洛夫上任之前還有一名白俄羅斯軍區司令
  • 短史記丨日本甲、乙、丙級戰犯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另外,他在終戰後還命令部下軍隊停止敵對行為」。⑨ 1949年2月,國民政府允許岡村回國。反對判處岡村無罪的審判長石美瑜代表國民政府對外界表示,岡村系「暫時移送到日本」,以確保其人身安全,未來「如若被判定為裁決不當的話,還將被送回中國」。稍後政權鼎革,岡村赴臺與蔣氏父子合作,重新審判成了虛言。
  • 日本投降後,受降儀式上我國並不稱其為戰俘,而用一特別名字代替
    但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不代表戰爭真的停止在這一刻,就在我們歡呼於日本投降之時,就在我們廣播播放著"我們的正義必然戰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它最後的證明……"之時,抗戰末期日本派遣中國總司令官崗村次寧屢次拒絕投降!之後作戰仍未停止,日本敢死隊還令蘇聯遠東軍損傷頗重,期間我方一直就投降事宜跟岡村寧次進行接洽,直到蘇軍佔領旅順港口戰爭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 港圈名媛C位天團:遠東邱氏三姐妹出場,李嘉欣和徐子淇都得靠邊站
    所以在名媛雲集的上流圈中站穩C位的邱家三姐妹,到底有怎樣傲視群芳的資本? 邱達昌畢業於日本上智大學工商管理及經濟學。現在是遠東發展集團、帝盛酒店集團、馬來西亞置地有限公司主席,有「馬來西亞」李嘉誠之稱。
  • 他曾為朱德、陳毅、彭德懷等8位元帥開過車
    原標題:他曾為朱德、陳毅、彭德懷等8位元帥開過車 作為軍事學院為數不多的駕駛員,南京政治學院幹休所離休幹部叢琪發當年曾為朱德、陳毅、彭德懷等8位元帥以及德國總理、印度尼西亞總統等外賓開過車,他與院長劉伯承接觸甚深,也親眼目睹了劉伯承元帥鞠躬盡瘁、廉潔自律的風範。
  • 日本戰俘在蘇聯遭遇了什麼,使得倖存者天天做噩夢
    戰爭結束後,絕大多數日本俘虜被安全遣返。而「戰鬥民族」的蘇聯人就不一樣了,被俘的那段歲月成了許多蘇日戰爭倖存的日俘一輩子都抹不去的噩夢。抗日戰爭中的日本戰俘回國與蘇日戰爭的倖存者交流後感嘆:「幸虧被中國軍人俘虜了,要是被蘇軍俘虜,下場將慘絕人寰。」當年蘇聯對這些日本戰俘做了什麼,讓他們回想起來無不膽寒呢?
  •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 中國東北戰事仍未停息 蘇軍繼續猛攻
    此時,日本關東軍的航空力量依舊沒有表現出真實戰鬥力,反而是高射炮變得更加活躍。在8月14日的戰鬥中,日軍高射炮火擊落了三架蘇軍雅克-9戰鬥機(如圖),其中兩架墜毀在日軍防線背後,另一架墜毀在蘇軍控制區。另外還有一架雅克-9、兩架佩-2倍擊傷,因此戰鬥損失為六架。蘇軍攻擊機和戰鬥機一天內擊毀兩門高射炮,摧毀兩門野戰炮,49輛汽車,14輛貨車,並擊潰了一個步兵團和兩個騎兵中隊。
  • 日本戰敗後對溥儀說:你要隨時準備自殺,結果,嚇得他天天算卦
    為了保全自己,我開始尋求心理上的安慰,迷信思想得以發展,每天就是求神拜佛,希望神靈可以保佑我。」可以說,末代皇帝溥儀在日本將要戰敗之際的生活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打罵、算卦、吃藥以及害怕。但是,該來的總會到來,蘇聯在1945年8月對日本正式宣戰,這無疑是對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當頭一棒,僅存的一絲僥倖心理也因為蘇聯的宣戰而被打碎。自此,溥儀的復國夢也正式成為了泡影。
  • 1933年2月25日:日本因中國問題退出國際聯盟
    1933年2月25日, 在國際聯盟一致通過對日本的譴責後,日本代表團退出國際聯盟的會議。雖然這一行動並不等於退出國際聯盟,但現在看起來似乎很有可能。  大會批准了李頓調查團關於滿洲--或者被日本更名為滿洲國--的報告。公開宣布「滿洲的主權屬於中國」,報告把滿洲國稱之為日本傀儡政權,並聲明日本的行為並非是自衛,日本部隊在中國領土上是不符合國聯協議的。
  • 北洋水師曾被評「遠東第一艦隊」 令日本驚懼
    何況「天下之大,不患無才,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奕訢等人論述「師夷長技」的必要性不必贅言,他們對當時頑固派的指責確實一針見血:「無事則嗤外國之利器為奇技淫巧以為不必學,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為變怪神奇以為不能學。」  奕訢在1861年協同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是慈禧最倚重的權臣,慈禧也傾向洋務。她調和雙方矛盾,委任倭仁當總理衙門行走,讓他不得不接觸洋務。
  • 日本這家電視臺播了一部震驚全日本的節目,在網上遭瘋狂圍攻!
    從視頻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期節目的核心素材是日本NHK電視臺派記者在俄羅斯進行調查時,直接找到了1949年12月25至30日間,在前蘇聯的遠東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又稱伯力城),日本關東軍731部隊接受審判的材料和錄音。換言之,節目對於731部隊的揭露,恰恰是來自於當年731部隊的惡魔們自己的供述。
  • 金城武橫店低調現身 新片出演俠盜「二十面相」
    金城武橫店低調現身 新片出演俠盜「二十面相」 2008年04月21日 16:00 來源:羊城晚報   19日晚8時,金城武和日本女星松隆子在車墩影視基地雙雙低調現身。兩人此次是為拍攝電影《怪人二十面相傳》而來,由於劇組的保密工作非常嚴密,影片直到前天拍完在上海的殺青戲,都沒有被影迷和遊客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