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周穎)「主城區153萬供熱用戶室內平均溫度22.6℃,18℃以上佔比99.54%。12345市長熱線當天共收到供熱方面有效投訴電話104個,投訴率為0.68個/萬戶,各區政府均已安排人員進行溝通對接幫助解決。1月5日以來,全市供熱用戶平均室溫21.8℃,達標率99.5%以上」。看完供熱服務監控平臺的一組組飄紅的數據,王宏偉長出了一口氣,抬腕看了看手錶,時間指向1月13日凌晨一點半,他趕緊招呼身邊的同事去休息,安排好後半夜值守人員,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在辦公室狹小的長沙發上躺下。
這是石家莊市實行閉環管理和號召群眾居家隔離以來,王宏偉堅守崗位的第7個日夜。
左一為王宏偉。
王宏偉,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石家莊市供熱事務中心總工程師。石家莊市突發疫情以來,面對全市應對疫情和寒潮大考,他第一時間向中心領導主動請纓,積極投入到「抗疫情、保供熱」工作當中。
「供暖工作關係千家萬戶,是最基礎的民生保障,在這樣的時候絕對不能出問題。履職盡責站好供熱崗位,全力保障全市供熱工作平穩運行,讓居家防控的群眾溫暖舒適,這是供熱人對當前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這是王宏偉在機關微信群裡對大家的號召,更是承諾。
石家莊市供熱調度指揮中心就設在市供熱事務中心,平時有近40名工作人員,倒班作業。因石家莊市開始實施閉環管控和居家隔離,中心工作人員無法全部返回工作崗位。面對特殊情況,1月6日,供熱事務中心領導成立了臨時供熱保障專班,王宏偉負責應急搶修和信息發布工作。
凌晨3點的石家莊 記錄了他工作的模樣
位於石家莊市主城區體育北大街的石家莊市熱電廠,平時石粉等運行輔料一般只庫存3天,一般都是定期從鹿泉通過公路運輸保障。疫情期間實施交通管制後,運送石粉的司機無法上班、車輛無法通行。1月8日,石家莊熱電廠告急,現有庫存的石粉只能維持到10日早上,如不能及時補充,電廠將停運,石家莊城區近2000萬平方米居民供熱將受影響。得知這一情況後,王宏偉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請示,怕電話裡說不清楚,他和石家莊市城管局領導趕忙前往石家莊市、鹿泉區防疫辦進行匯報溝通,反映存在問題。同時,安排石家莊市熱電廠組織符合疫情防控需要的車輛、人員,隨時待命。經過溝通,石家莊市防疫辦民生保障組專事專辦,迅速辦理了通行證。10日凌晨1時,運送石粉的車輛獲準通行。在接到電廠確認石粉入庫、電廠停機停熱危機得到解決的反饋時,已經是凌晨3點了。
第一時間解決故障 老百姓不能停暖
工作的時候,王宏偉一般都是與留守的同事們守在供熱智能信息平臺,緊盯石家莊市6大主力熱源廠供回水溫度、壓力,2233個換熱站二網的運行參數,以及5萬個典型用戶室溫採集器實時上傳的居民戶內溫度。一旦發現數據異常,立即通知相關區、供熱企業進行處置。1月6日至9日,共發生短時停暖事件11起,其中小區管網漏水故障9起,因停電換熱站停站2起。接到事件報告或通過平臺數據發現換熱站異常事件發生後,不管多晚,王宏偉都是第一時間打電話、發簡訊協調各區供熱辦、供熱企業,組織人員、機械進行了搶修,所有問題均在最短時間內得以完成,未給小區居民採暖造成影響。
臨危受命 擔任供熱搶修聯絡員
1月8日早8時27分,高新區良村熱電廠一號機組出現故障,石家莊市供熱事務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方面對事故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另一方面成立了組織協調、物資保障、輿情宣傳等工作小組,王宏偉同志臨危受命,擔任事故處理聯絡員,負責事故處理的協調、聯絡工作。電廠機組搶修工作十分專業、技術要求高,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搶修人員各自在平山、欒城、正定、化工園區、長安區等家中或租住地小區做核酸檢測,無法到達現場作業。收到良村電廠搶修人員通行名單後,王宏偉立即聯繫石家莊市政府請求幫助,並向石家莊市防疫辦和各區縣防疫辦發出書面申請,請求對搶修人員予以通行。在相關單位支持下,第一批13人、2臺車在9日上午順利到達搶修現場。10日上午,在找到漏點,查明事故原因後,搶修急需高壓焊工。王宏偉同志直接守在石家莊市防疫辦,跑辦跨區搶修人員通行事宜,終於讓4名高壓焊工在11日凌晨趕到了搶修現場,進行鍋爐水冷壁管的焊接作業。忙完這些事情,王宏偉才發現自己已經是一天米水未進了,嘴唇早已起了一層薄薄的幹皮。
宣傳政策措施 展示供熱人形象
在做好應急搶修的同時,王宏偉還擔任石家莊市供熱事務中心的新聞發言人的角色,負責對外宣傳、信息發布。疫情來襲恰逢極寒天氣,媒體對供熱情況格外關注,據不完全統計,1月6日-11日,王宏偉共向中央,省、市媒體(廣播)發布供熱信息23條(篇),及時將全市供熱保障情況向社會公眾進行了傳播,展現了供熱人在疫情面前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精神面貌。疫情期間,石家莊市每天有2600多名像王宏偉這樣的供熱人,奮戰在供熱事業第一線,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抗疫工作,溫暖著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