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會"上對遵守規則的中國指手畫腳?你沒資格
在剛剛結束的香格裡拉對話會上,美日等國「不約而同」地談到了「規則」的話題,明裡暗裡要求中國遵守「規則」。今日出版的《中國國防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只要照一照「大多數國家利益」這面鏡子,就不難發現,誰是規則的維護和遵守者,誰又是規則的踐踏和破壞者。那些打著「規則」之名,行破壞規則之實的國家,根本不配侈談「規則」,更沒有資格對遵守規則的中國指手畫腳。
當地時間2017年6月4日,第16屆香格裡拉對話在新加坡持續召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率團參會 。 圖片作者:EDGAR SU
破壞規則者不配侈談「規則」
■董栓柱
在剛剛結束的香格裡拉對話會上,美日等國「不約而同」地談到了「規則」的話題,明裡暗裡要求中國遵守「規則」,儼然一副「公理在握」、「規則」皆出彼手的衛道士姿態。面對這些國家的發難,中國代表團團長何雷鮮明提出了中國對於「規則」的理解,即國際規則應該是國際上大多數國家認可的、代表大多數國家利益的規則,地區規則要代表地區大多數國家的利益。
「欲審曲直,莫如引繩,欲審是非,莫如引名。」以大多數國家利益為尺度來檢驗,這些口口聲聲把「規則」奉為圭臬的國家真的遵守規則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在香格裡拉對話會開幕前夕,美國冒天下之大不韙宣布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巴黎協定》,這種為一國私利置天下蒼生福祉於不顧的行為,不僅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即使在美國國內也被批評為是在「拒絕未來」,《紐約時報》直斥「美國變成流氓國家」。更有甚者,日本防相稻田朋美一邊要求他國按照國際規則行事,「以保障地區和平穩定」,一邊積極謀求突破戰後國際秩序和國內「和平憲法」的約束,做著窮兵黷武、威脅地區和平穩定的事,這究竟是哪家規則?
這些國家言行不一的背後,暴露了它們口中所言「規則」的偏執性,即一切「規則」必須符合他們的私利。否則,哪怕事關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也可以棄如敝屣,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吾之所欲即為規則」的強權邏輯。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以少數國家的私利為標準,還是以大多數國家利益為標準,是衡量一國是否遵守國際規則的準繩。《聯合國憲章》和有關國際法規定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反映了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意志和願望,是最應該遵守的國際規則。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卻長期對此採取了選擇性的參與和利用,凡是不符合他們利益的,要麼不參與,要麼即使參與後一旦遇到需要其履行相關義務時則斷然退出。這種對國際規則有利則用、不利則棄的行為,才是對規則的最大破壞。
自己不守規則,卻要別人遵守自己的「規則」,這種強權邏輯本身就是在製造國際和地區緊張局勢。美國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排斥和選擇性利用鮮明體現了這一點。但這卻絲毫不影響美國動輒拿公約說事兒,公然打著「航行自由」的幌子,對別國進行抵近偵察。事實上,南海從來不存在所謂的「航行自由」問題,美國軍機、軍艦在中國島嶼和鄰近海域進行軍事活動也完全不屬於「航行自由」的範疇,任何國際規則都不會支持這種「橫行自由」。美國近期在南海的軍事活動就是在給不斷降溫的南海局勢添亂,這完全有悖於南海地區國家的利益和願望。
中國是國際規則和地區規則的堅定維護者和遵守者。當個別國家宣布放棄履行國際義務、不斷走向貿易保護主義、打著「本國優先」的旗號破壞公認國際規則之時,中國明確宣布與國際社會一起繼續推動《巴黎協定》的落實,致力於促進全球自由貿易,提振世界經濟,以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中國通過與南海地區相關國家的協商對話,逐步形成《南海各方行為準則》框架,以實際行動為地區和平發展穩定做出了巨大努力。
「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只要照一照「大多數國家利益」這面鏡子,就不難發現,誰是規則的維護和遵守者,誰又是規則的踐踏和破壞者。那些打著「規則」之名,行破壞規則之實的國家,根本不配侈談「規則」,更沒有資格對遵守規則的中國指手畫腳。
(責編:黃子娟、申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