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美國既然退出世衛 還有什麼資格指手畫腳?

2021-01-13 掌上春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中方現在同意世衛組織來華就科學溯源問題進行預備性磋商,但應允許世衛組織自由地開展真正的工作,我們需要真正的答案而非敷衍的政治解決方案。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今天(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這種說法很虛偽!

趙立堅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和世衛組織一直保持著密切溝通與合作。中國抗疫工作正處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任務十分繁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率先邀請世衛組織派專家共同討論科學溯源問題,目的就是為了支持全球更加有效地應對疫情,為全球公共衛生合作做貢獻,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反觀美國,一味推卸自身抗疫不力的責任,置國際團結抗疫大局於不顧,不僅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還將抗疫問題政治化,熱衷於甩鍋抹黑。

趙立堅說,美國既然已經宣布退出世衛組織,那麼還有什麼資格對中國與世衛組織合作指手畫腳?如果美國真的關心全球抗疫問題,那麼首先要做的是履行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與世衛組織開展合作,包括邀請世衛專家去美國溯源。請問蓬佩奧先生,美國能做到嗎?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學者認為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不利於全球抗擊疫情 是不負責任的...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孫伶俐):日前,美國方面已正式通知聯合國,啟動美國退出世衛組織程序。以色列學者、以華傳媒中心主任裴則男表示,美國退出世衛組織的做法既不負責任,也不聰明,不利於全球抗擊疫情。以色列學者、以華傳媒中心主任裴則男用中文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蔓延,以色列每天新增1000多例,美國以及歐洲、拉丁美洲的疫情都很嚴重,全球正處於抗擊疫情關鍵階段,這時候美國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我們還沒有克服疫情,在這個階段,美國退出世衛組織,我覺得是完全不負責任的做法,因為這個世界需要通力合作,想辦法怎麼應對疫情。
  • 真以為世衛好欺負?川普退出也不怕,譚德塞早有應對之策
    而這一次,美國疫情死亡人數飆升,川普又急需新的事件來摘除自己,但是美國的民眾已經不再相信川普一套又一套的甩鍋說辭,為了將責任全部推卸出去,川普直接放了大招,前幾日宣布對世衛組織徹底實施「斷供」,並且退出,這是真以為世衛組織好欺負?然而川普退出也不怕,譚德賽早有了應對之策。
  • 外交部:美國個別政客哪裡來的勇氣對中國的治疆政策指手畫腳?
    來源:央視原標題:外交部:美國個別政客哪裡來的勇氣對中國的治疆政策指手畫腳?據報導,美國將禁止新疆棉花及番茄製品入境,對此,在今天(1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作出回應。趙立堅表示,中方對此予以堅決反對。
  • 美國如果退出世衛組織,會不會導致該組織垮臺
    可以說,新冠疫情之所以在美國如此泛濫完全是川普的責任。而川普政府為了推卸責任,只能甩鍋,甩鍋,再甩鍋,先後甩鍋給中國,但由於甩鍋不當,讓川普政府飽受抨擊,在這種情況下,川普政府只有把責任推卸給世衛組織,以世衛組織組織指導防疫不利的理由,不再給世界衛生組織提供資金支持。但只能說,川普政府的算盤算是打錯了。沒有美國,世衛組織根本不會垮臺。也許會更好。
  • 美總統同意恢復對世衛的資助?關鍵時刻,美國又開始耍花招了
    最新白宮文件顯示,美國總統同意恢復對世界衛生組織的部分資助,金額將與中國對世衛組織資助持平。從停止資助世衛到恢復資助世衛,美國總統怎麼想的?這份文件以老特的口吻寫道:"儘管世衛組織存在缺陷,但我相信它的巨大潛力,並想要幫助世衛組織發揮更大潛力,特別是在應對全球危機之時。
  • 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將於1月14日來華,外交部回應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內容。路透社記者:國家衛健委宣布,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國際專家組將於1月14日來華。外交部是否有更多關於此行的日程詳情可以公布?
  • 霸權主義真面目暴露無遺,川普致信世衛組織,措辭嚴厲要求苛刻
    CNBC新聞網5月19日消息,川普公開發函表示:如果世衛組織在一個月內不達到他要求的條件,並做出「重大的實質改善」,美國將會永久凍結對世衛組織提供的資金,且會「重新考慮美國在該組織內的成員身份」。在「後果」部分,川普強調,會「永久的」凍結美國給世衛組織提供的所有資金,以及「重新考慮」美國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地位。
  • 世衛專家團將來中國調查,英媒借題發揮,澳專家讓反華聯盟很失望
    還有很多國家直接發起申請,要求相關世界組織調查中國,尋找新冠肺炎疫情的來源。 對於世衛組織調查組來華一事,中國外交部也明確表態,會與世衛組織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全球的溯源工作。 這本是一項造福人類的事情,可外國媒體卻直接開始搞事情。
  • 美國亂成一鍋粥,蓬佩奧在聯合國又說大話,中方:請先把欠費交了
    據中國長安網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推特表示,美國是聯合國最大貢獻者,因此聯合國不能沒有美國的領導,同時要尊重美國利益和單邊主義。隨後,中國外交部對此做出了評價,趙立堅一句話直接回懟:請先把欠費交了。
  • 世衛調查組將於14日來華
    眾所周知,中國是第一個向世衛組織通報新型冠狀病毒的國家,本意是為其他國家抗擊疫情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但因為是第一個通報的國家,所以被美國等國家打上了 "病毒源 "的標籤。然而,因為是第一個通報病毒的國家,所以被美國等國家打上了 "病毒源 "的標籤,中國也成了其他國家攻擊的對象,問責和索賠的聲音此起彼伏。經過幾個月的共同努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最有效控制病毒的國家。相比之下,此前對中國抗疫措施和新型冠狀病毒不屑一顧的國家,不僅成為全球病毒的重災區,而且在二次感染來臨時,也沒能逃脫病毒反彈的惡果,更糟糕的是,除了美國。
  • "香會"上對遵守規則的中國指手畫腳?你沒資格
    原標題:"香會"上對遵守規則的中國指手畫腳?你沒資格   在剛剛結束的香格裡拉對話會上,美日等國「不約而同」地談到了「規則」的話題,明裡暗裡要求中國遵守「規則」。那些打著「規則」之名,行破壞規則之實的國家,根本不配侈談「規則」,更沒有資格對遵守規則的中國指手畫腳。
  • 外交部發言人:希望美方回歸理性理智
    (記者 王驍波)針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波廷傑就新冠肺炎病毒溯源問題發表不當言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日表示,希望美方那些人能夠回歸理性和理智,面對現實,通過自身加強努力和國際合作,最大程度維護美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拿出一個大國應有的樣子
  • 外交部回應美官員與蔡英文通話:美方一些政客必將為其錯誤言行付出...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美國一些女子監獄中的囚犯冒著感染疫情的風險,被迫加班加點生產口罩,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2小時,但自己卻不能擁有一個口罩。美國國內幾十萬無辜生命被新冠病毒奪走,「弗羅伊德們」無法呼吸,連最基本的公民健康、安全權利都保障不了。我不知道美國個別政客哪裡來的勇氣對中國的治疆政策指手畫腳?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國家沒有權利和資格橫加幹涉。
  • 世衛專家組還未抵達中國,英媒已開始借題發揮
    儘管世衛組織和權威機構多次強調,中國武漢並不是新冠病毒的源頭,但還是有不少西方媒體借題發揮,肆意造謠。世衛組織將來中國調查?去年12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賈撒列維克曾透露,計劃在2021年1月份派出國際專家組赴中國開展工作。據其介紹,專家組將由12名至15名專家組成,這些專家來自不同的國家,有發達國家美、英、德等國的專家,也有發展中國家卡達、越南等國的專家。
  • 2020年「外交天團」妙語英譯集錦|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美國_時政|...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退群「世界冠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南海問題抹黑中國,發布推特稱中國違反國際法,7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美國是慣於借維護國際法之名,行謀取一己私利之實。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是美方的一貫立場。
  • 外交部官方翻譯來了
    3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官方微信給出了翻譯答案:Turn inward and examine yourself when you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life. 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
  • 華春瑩連發5條推特質問美方:到底誰該為美國疫情負責?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短短20分鐘不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連續發布5條推特,大聲質問美方:到底誰該為美國疫情的暴發負責? 北京時間20日傍晚,華春瑩再度「火力全開」,她以數據和事實為依據,有理有據,嚴厲批駁了美國政府和政客們在疫情期間推脫責任,「甩鍋」給中國的行為。
  • ...世衛組織專家組入境許可,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麼?專家組什麼時候...
    美國專題新聞社記者:世衛組織總幹事稱,此前世衛組織已就其十位專家來華的細節與中方達成了一致,但目前有關專家即將抵華,中方卻仍未批准其入境許可,總幹事對此表示失望。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麼?世衛專家組什麼時候能成行?
  • 世衛組織專家追溯「零號病人」,但已經不抱太大希望
    當時美國總統川普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多次把新冠病毒打上國家標籤,用來宣傳和煽動仇恨,推卸政府的抗疫責任;後來隨著義大利、美國開始出現確鑿樣本,原來更早時候就有義大利和美國人體內檢測出新冠抗體,病毒的來源仍是個迷。在多國推動下,世衛組織決定派遣專家組趕赴多個國家調查,從毒株中試圖找到最早的樣本來確定源頭。
  • 外交部駁蓬佩奧:不要以為加"可能"一詞就可任意栽贓
    原標題:外交部駁蓬佩奧:不要以為加上"可能"一詞就可以任意栽贓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溫馨)針對美國務卿蓬佩奧稱中國政府可能早在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