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生死,65歲捨棄一切剃髮為僧,後因一位清潔工決定還俗

2021-01-10 歲兔萬萬

稻盛和夫是一個傳奇。他27歲開始創業,40年來赤手空拳創辦了兩家財富500強公司。並在78歲時將瀕臨破產的JAL公司轉虧為盈,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是科學家、企業家和哲學家,他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65歲時開始隱退,創辦了一所私立學校,傳播他的商業哲學和稻盛和夫哲學。馬雲、任正非曾多次向他諮詢如何經營企業。

也正是65歲這一年稻盛和夫在體檢中被診斷患有胃癌。也許他已經看淡生死了,一點不覺得驚訝,反而很平靜。只是淡淡地回答:「哦,是癌症嗎?」然後,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他按計劃去了日本岡山發表演講。演講結束後,他去和幾個學生聊天喝酒,玩得很開心。

手術後兩個月,他解僱了自己所有的職位,並把他的股份分給了員工。然後他來到京東圓福寺,選擇剃度出家,正式皈依佛教,並準備在寺中等待他的死亡。那是一個深秋的日子,天氣像冬天一樣寒冷。稻盛和夫穿著布袈裟、竹帽和草鞋走進村子,一個接一個地站在門前念叨著,要錢和米飯。涼鞋露出的腳趾被瀝青割破,滲出了血。

當稻盛和夫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返回寺廟時,他遇到了一位年長的女清潔工。這位衣著樸素、皮膚黝黑的女清潔工也就是社會底層的"窮人",給了稻盛和夫100日元買麵包吃。當稻盛和夫收到100日元時,他全身像觸電一樣顫抖,感激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他從來沒有想到授予他幫助的竟是一個幾乎剛剛只能解決自己溫飽的清潔工。

正是這次相遇讓稻盛和夫徹底頓悟。後來描述當時的感受時說:「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表達。這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不久,稻盛和夫離開了寺廟,回到了世俗。他給了自己一個新的使命,他想傳播幸福和善良的思想。他決定給人們提供足夠的食物和衣服,甚至儘可能多一些體面的工作。

稻盛和夫一生都在踐行「尊天愛民」。尊重天堂和熱愛人民是什麼意思?他對待自己的工作只有一種公平和謙虛的態度,崇尚自然,熱愛人類,熱愛工作,熱愛祖國。他說:「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

或許在這個世界上,金錢對生活的重要性不能用它包含了多少來衡量。關鍵在於它包含了多少愛和善良,這樣別人才能感受到愛,接受別人的愛的禮物。這難道不是一種存在的價值嗎?

相關焦點

  • 65歲散財出家,化緣時偶遇清潔工施捨零錢,億萬富翁頓悟還俗
    出身平凡卻鑄就輝煌1932年稻盛和夫出生於日本的鹿兒島市,在他年少時經歷了種種磨難,他的學習一般,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中學;13歲時患上了肺結核;畢業之後有進入了一家即將倒閉的企業……這樣一位運氣極差的人,放到別人身上就註定碌碌無為了。然而稻盛和夫卻創造了奇蹟,扭轉了局面,他讓量變產生了質變。
  • 65歲散財出家,化緣時偶遇清潔工施捨100日元,億萬富翁頓悟復出
    0到20歲,是進入社會之前的準備期;20歲到60歲,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期;60歲到80歲,是為死亡做準備的的時期。稻盛和夫早已看透了生死,他把自己的一生設定為80年,又把8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任務與安排。
  • 究竟是怎樣的經歷能讓一個人三次出家又三次還俗?35歲就早早離世
    李叔同則是其中的一位。李叔同文採四溢,在當時是有名的海歸,在當地有書法家、音樂家、教育家等美稱,後期剃髮為僧。他放棄俗稱,步入佛門的重要原因是熱衷,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家人有很大一部分都信佛。所以在小的時候,李叔同就會了一些佛經。在這樣環境的薰陶下,李叔同熱愛佛經,後期出家也不足為奇。
  • 看透生死的人生,才不枉此生
    文|仙仙人生有三點最難領悟,一個是享受孤獨,一個是學會離別,一個是看透生死。這三點中,看透生死最難。孤獨是學會獨處,離別是隨遇而安,而看透生死是孤獨和離別的集合體,如果沒有領悟前兩項,那麼永遠也無法看透生死。
  • 基因決定命運?他從清潔工逆襲成為太空人!
    在基因決定命運的「未來世界」裡,通過自然受孕的文生是一個擁有劣等基因的「瑕疵人」。天生的基因缺陷令他患有近視和心臟病,並且有60%的可能患有神經性疾病以及42%的可能患有狂躁症,醫生宣判他只能活到30歲。文生(伊桑·霍克 飾)基因缺陷導致保險公司都拒絕為文生投保。
  • 被罵克夫克子,後來嫁給大22歲老頭,生一兒子成總統
    以賣土為生,積攢了不少財產,開田種菜,絕對是富貴人家。王有則的女兒叫王採玉,畢竟是大小姐,而且才貌雙全,日子過得是無憂無慮,可是,可至從父親去世後,便家道中落了。因為王採玉的弟弟嗜賭成性,把家裡的錢都輸光了,而小弟還有精神病,所以這個家也只有靠王採玉來維持生計。母親見王採玉這般辛苦,便心疼女兒,也急切地要女兒嫁出去。
  • 浙江最帥和尚,樣貌像極一明星,被多位富婆追求,如今還俗了嗎?
    有這樣一位和尚被稱之為是浙江最帥和尚,而且在成為和尚之前還是一位公務員。據網絡曝光之後,有很多富婆紛紛追求,僅僅是因為這位和尚的長相非常酷似於某一位明星。1999年釋明心在父母的建議下選擇考公務員,並且在當時還脫穎而出,成為了當地的一位公務員。這本來是一個鐵飯碗,在很多人眼中哪怕是在當下,依然是很多人想要獲得的一個崗位。
  • 女子「克夫克子」無奈出家,還俗後嫁給富商,兒子長大成總統
    今天,我們就要介紹這樣一位女性,她溫文爾雅,卻因為家庭變故而斬斷紅塵,削髮為尼,但是後來她又為了愛情還俗,嫁給了大22歲的丈夫,生下了大名鼎鼎的民國總統,那麼她究竟是誰呢?這一切慢慢地折磨、摧毀王採玉的自尊心,讓她漸漸地對生活、對這人世間失去了希望。於是,王採玉便動了出家為尼的心思。正好這時村中金竹庵內的一位老尼姑圓寂了,王採玉隨同母親一起前往參加喪事。王採玉便將自己想要斬斷紅塵、出家為尼的想法告訴了住持。母親得知此事後嚇了一大跳,她沒想到自己本是為女兒著想,卻讓她產生了這種念頭,於是便苦苦哀求王採玉改變想法,不要出家。
  • 仁清法師:割裂僧團屬於破壞和合僧
    「破壞和合僧」是使用手段離間僧眾,導致內訌和法事的廢除。法事的廢除包括:誦經、禪修、上殿、講經、誦經等等的一切佛事活動的廢除。這一切佛事活動廢除了,因為一些人的搞事廢除了。這就叫「破壞和合僧」。這是非常嚴重的後果。現實生活當中,肯定會有。
  • 清朝一尼姑還俗,嫁給大22歲的丈夫,生下一子成家喻戶曉的總統!
    在我國歷史上就有這樣的一位母親,從清朝末期當中還俗,並嫁給了一位大自己22歲的丈夫,而其生下的兒子,更是成為了一位家喻戶曉的總統。 然而就在王採玉19歲那年,家庭遭遇了變故;父親離開了人世。
  • 四川一算命先生被殺 兇手系修行十年還俗僧人
    8月25日,四川南充一名算命先生被人殺死在大街上,兇手是一個修行十餘年的還俗僧人。媒體調查發現,算命先生十餘年前的一卦讓嫌犯遁入空門,嫌犯吃齋念佛十餘年後,認為算命先生坑害了他。  還俗僧人殺死算命先生  稱其害他當十餘年和尚  修了十年  心中無佛  算了半生  算丟了命  算命錢支撐一個家  8月25日早上8點,南充市金臺鎮肖家廟村,吃完麵條,48歲的龐良國遲遲沒有出門。
  • 聖人一首意境開闊詩歌,歷經磨難,看透生死
    立言是創立一門學說,這一條把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天才拒之門外;立德即品行無虞、高風亮節為世人楷模,這讓很多帥才汗顏;而建立軍功就要打勝仗,真刀真槍上戰場,生命只有一次,刀槍劍戟可不長眼睛,難度可想而知。宋朝的範仲淹幾乎具備了這些能力和品行,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讓後人佩服不已,可惜沒有創立自己的學說。可見成為聖人的標準雖只有六個字,但卻極其困難。
  • 藏珠的故事:從精進苦行,贏得廣泛讚譽到還俗經商,被捕入獄
    捨棄今生的真正含義是捨棄得、失、毀、譽、稱、譏、苦、樂這世間八法。不希求安逸富足、被讚美、被關注,不懼怕磨難挫折、被詆毀、被忽視。寵辱不驚,安貧樂道。阿底峽尊者曾說:縱然具備智慧超群、戒律清淨、講經說法、觀修境界等等功德,如果沒有捨棄世間八法,一切所為也只能成為現世的生計。二十幾年前我在熙日森學習,特諾堪布有一位弟子叫藏珠,與我年齡相仿,精聞思,勤苦行,待人謙卑柔和,大家都非常佩服。我們私下裡說他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樣勇猛精進、為法忘軀。
  • 佛經故事|佛子羅睺羅請求還俗,佛如是說!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就記載了佛子羅睺羅欲還俗的故事。羅睺羅九歲的時候,佛派尊者目犍連為使,請求淨飯王與佛妃耶輸陀羅答應讓佛子羅睺羅出家學道。目犍連好說歹說,最後還是佛出面才讓羅睺羅出家為沙彌。畢竟是佛子,福報異於常人。佛讓舍利弗親授佛法,目犍連傳授戒律。可「羅睺幼稚,習樂憿慢,耽著嬉戲,不樂聽法。佛數告敕,恆不從用,非可如何。」羅睺羅太小,貪玩傲慢,不願學習佛法。
  • 和尚找人算命 相士說你像只病虎 和尚大喜 後輔佐叛賊成千古一帝
    黑衣宰相姚廣孝可以說是明朝一位傳奇式的人物,明朝有兩位和尚改變了中國歷史,一位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少時入皇覺寺為僧,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另一位則是黑衣宰相姚廣孝,輔佐朱棣登上帝位,開闢了永樂盛世,姚廣孝本來是長洲人,家族世代行醫,但是1348年年僅14歲的姚廣孝卻出家為僧,法名為道衍
  • 佛陀故事會:角宿大象——被誘等流 兩世還俗
    其妻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夫婦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因孩子於角宿日降生,父名大象師,故取名角宿大象,精心餵養。角宿大象長大後精進學習騎技和各種武藝以及大小五明等一切世間學術,父母去世後子承父業繼任影勝國王的大臣。他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具足信心,皈依受持淨戒,廣行布施積累資糧。後來他辭別妻子出家修行,成為精通三藏的著名法師。
  • 無名僧說:一個人福報如何,不是面相決定的,而是看這3點
    細問才知,原來他在街上又盯著路人看,並與對方發生爭執,幸得一位無名僧幫其解圍。然後又受到無名僧的提點,才幡然醒悟。無名僧告誡道:「你盡信書,卻不知『不如無書』的道理。一個人福報如何,區區面相怎麼能定論呢?看一個人福氣好不好,看這三點就夠了。」
  •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53歲頓悟,65歲出家,仍然沒有躲過工作的命運
    三年後,由於失去新任領導的支持,稻盛和夫決定辭職,而當初研發團隊中的大部分人也跟著他一起離職了,他們自己組建了新的研究團隊。那段時間,稻盛和夫心情也煩悶到了極點,無法排解,所以他又一次去找了自己的心理導師西片擔雪法師,講最近自己被媒體大肆攻擊,甚為苦惱之事,也正是因為此次的談話,讓稻盛和夫產生了出家的念頭。法師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稻盛君,感到痛苦證明你還活著啊。遭受苦難之日,正是你所造惡業消失之時。業報消失,你應該高興啊。
  • 65歲大媽嫁給26歲小夥:愛情真可以跨越年齡?心理學家這樣說
    愛情是陪伴,在彼此孤獨的時候伴其左右; 愛情是尊重,尊重對方的長處與短處; 愛情是一見鍾情,只一眼就確定了往後餘生; 愛情是跨越年齡、生死、種族的…… 下面這位65歲大媽,向我們詮釋了愛情是跨越年齡的,並且向我們展示了愛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