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帛方雷射:解剖《星球大戰》裡的光劍,原來這麼高深

2020-11-24 驅動中國
  • 來源: 網際網路   2017-06-09/14:01
  • 滿屏螢光狂舞的光劍激戰,

    穿梭宇宙的豪華星際戰艦,

    高頻發射的靈動戰機,

    這是星球大戰的經典戰爭場面。

    如今《星球大戰》風靡全球,前兩年陸續上映的星戰第七部和外傳連續打破票房紀錄,電影特效更是令人大呼過癮!

    當然,最讓小編我血脈賁張的還得屬光劍大戰。

    經典的納布之戰,當達斯·摩爾亮出第二節光劍時徹底顛覆光劍都是一節的觀念,最後摩爾乾脆利落地殺了奎剛,但卻在歐比旺面前又顯得腦子進水。這場打鬥中,歐比旺的劍法和三人的破綻百出也是深深地踐踏著我的小心臟。

    慢著,就算有那麼一點瑕疵,也瑕不掩瑜有木有?

    由於光劍的威力與迷離色條之美,讓星粉們魂牽夢縈,甚至有不少星粉玩起了cosplay。但不管你打扮得多像,沒有一把像樣的光劍猶如靈魂缺失般遺憾。

    也許光劍能夠被製造出來?

    也許光劍價格還夠親民?

    讓我們跟隨錦帛方雷射來看下星戰中的光劍是怎麼一回事,對於現實生活中想要製作光劍,有何可借鑑之處嗎?

    我們知道,在星戰的世界觀中,光劍是由劍柄發射出的一團等離子體,受到很強的磁場作用被束縛成長度一米左右的劍刃形狀,並發出特定顏色的光芒。

    劍刃的顏色又是由光劍水晶所決定。

    第三次西斯戰爭的魯桑戰役之前,絕地組織流行使用各式顏色的光劍,主要有橙色、黃色、綠色、天藍色、藍色、紫色、金色、銀色,甚至還有外觀上接近西斯的天然紅色。但在魯桑戰役以後,絕地組織就逐漸趨向簡單的藍或綠色。

    劍柄內的水晶是光劍的核心部件。

    水晶是原力在光劍中流動的載體,水晶的特性會反映到光劍的特性中去,例如顏色和攻擊屬性,有些較珍貴的水晶甚至可以提升使用者的原力感應。絕地武士在製作光劍時往往挑選那些天然沉積形成的光劍水晶,因此絕地的光劍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色調。

    除此之外,劍柄內部還安裝了一系列精細的部件,這些部件主要用於劍刃的發生和定形。

    說了這麼多我看不懂的,然後你告訴我說光劍不會雷射做的?

    咳咳,其實答案很簡單,光劍劍刃確實像極了雷射,但你試想一下,當兩束光相交,它們會像鐵劍一樣碰撞麼?不僅不會,如果沒有遇到障礙物的話,兩束強雷射還能穿越天際,根本不會在空中只保持一米多的長度。

    所以光劍和雷射根本沒啥關係。

    星戰的官方解釋是這樣的:光劍劍刃是一團能量,受到很強的磁場作用被束縛成劍的形狀,這種能量是一種叫做等離子體的物質。

    那等離子體是神馬?等一下,小編我給愛因斯坦打個電話問一問。

    總之,稱光劍為「雷射劍」是不恰當的。

    那麼狂拽炫酷吊炸天的光劍真不能被製造出來嗎?

    答案是臣妾也不知道啊!

    「裡德伯封鎖」效應

    2013年9月,科學家意外發現了一種完全新的物質形式,它的工作方式與電影《星球大戰》裡的光劍相類似,科學家所目擊的這種現象名為「裡德伯封鎖」效應。這項研究發現被發表在期刊《自然》上。

    加來道雄在《不可能的物理學》中介紹了如何製作光劍:

    首先,光劍是一把等離子切割器。尾部用鈦合金風扇,每秒送xxm²空氣進入光劍。劍柄中有一桿陶瓷棒,棒上有孔,將熱空氣送出。用磁鐵將等離子控制在劍周圍。同時在劍柄中用碳納米管電池提供電力。

    這都是目前科學界關於光劍方面的研究成果,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對於我等文科生來說。也許加來道雄所提及的技術實現還要不少年頭,星迷們,絕地武士們製造一把光劍還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呢,咱們吃瓜群眾,就搬好板凳默默觀察吧!

    現在像錦帛方雷射(http://www.kbflaser.com/   0755-29194466)這樣的雷射行業大企業正一直致力於雷射應用開發,像雷射焊接機、雷射切割機、雷射打標機等大型雷射設備,發展如火如荼。光劍製造尚且火候,雷射劍卻已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中。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光劍顏色為什麼這麼多,而且還有分岔的?
      光劍(英語:lightsaber)在《星球大戰》的世界觀中是一種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武器,光劍的概念即是傳統的金屬劍身被某種以純粹能量形式存在的物質所代替,而這種能量可以被凝聚成長度一米左右的劍刃形狀,並發出特定顏色的光芒。
    • 《星球大戰8》之後,光劍都去哪了? - Star Wars [2013]
      劇透預警:如果你還沒有看過《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請不要看這篇文章。 《星球大戰》中眾多光劍的背景故事幾乎和其主人們的故事一樣複雜。
    • 星球大戰基礎知識分享
      星球大戰是一個很有名的IP系列,最新新出了遊戲《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很多玩家對星球大戰的背景故事還不太了解,下邊就給大家帶來「kev718」分享的一些星球大戰基礎知識,大家可以來看一看。星球大戰基礎知識分享0.星球大戰是太空劍戟片/太空歌劇1.帝國的暴風兵用的不是雷射槍,而是Blaster 爆能槍,爆能槍發射的是Cohesive Bursts of LIght-based Energy 凝聚光基能量脈衝。2.絕地是專注於感悟原力的教派。由於西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已經絕跡了,因此光劍決鬥只會發生在絕地聖殿內的訓練場裡。
    • 星球大戰系列的開山之作《星球大戰1:魅影危機》,你看過嗎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星球大戰系列的開山之作《星球大戰1:魅影危機》。銀河共和國擁有古老的歷史和廣袤的疆域,幾千年來一直被來自不同星球的共和國聯合會管理著,人們將這些共和國的守護者稱為絕地武士,他們用原力和光劍維護著銀河的和平。
    • 《星球大戰》中這七種不同顏色光劍所代表的意義,你都知道嗎
      至去年年底,《星球大戰9》的上映標誌著星戰系列後傳的完結,也是天行者故事的終結。從1977年到2019年,星戰系列的電影陪伴著人們走過了42年。在這期間,除了廣為人知的星戰系列電影外,包括漫畫、遊戲、玩具等諸多星戰文化和元素也在不斷豐滿、發展著。這其中最令人著迷的應該屬星戰中最炫酷的光劍設定。
    • 星球大戰中那些與原力同在的絕地武士,有你喜歡的角色嗎?
      星球大戰能夠如此受到歡迎的原因一定是因為那些偉大的絕地武士和他們炫目的光劍,今天我們就再來回顧下原始六部曲中出現的那些絕地武士。第1位尤達大師戰鬥經歷:達斯·西迪厄斯戰鬥不多,拿光劍戰鬥的次數更少,印象中只在《星球大戰前傳III西斯的復仇》中西斯身份剛剛暴露時拿起光劍戰鬥。當時溫杜大師帶領好幾名絕地武士來找議長,議長拿出紅色光劍瞬間秒殺三四名絕地,最後與溫杜大師在房間裡對決,不敵溫杜。由於輸於溫杜所以才暴露出黑暗面的那個樣子。
    • 《星球大戰7》:很肥很醜很萌 科幻裡的外星生態鏈
      作為歷史上第一部大製作的科幻系列電影,《星球大戰》當年不知道令多少影迷為之瘋狂,那時的少年有誰不希望自己就是盧克,哪天醒來發現手上握有一把神奇的光劍,自己的身體其實蘊藏著萬物原力的力量?「星戰」的魅力還體現在盧卡斯架構了一個宏大的外星世界,這裡面容納著眾多輝煌的文明以及蠻荒的星球,其中,活躍在《星球大戰》裡有各種萌到CRY以及醜到爆炸的外星生命體,它們不僅僅是影片的調味劑,而且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這些生物當然有來自地球世界的種種映射。
    • 沒錯,這就是無感的星球大戰
      作為科幻影史上的一座豐碑,《星球大戰》系列在全球粉絲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如今,這一段波瀾壯闊的影史經典,終於要在系列最新作品《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迎來大銀幕終章。    20日,《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上映。這次的大銀幕終章,似乎仍是一場實驗。    故事    迎來原力光明面和黑暗面的終極一役    2015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開啟「星戰」系列的新篇章。
    • 《星球大戰》系列中六大未解之謎
      星球大戰的歷史大部分都是未解之謎。今天的一些問題,我們只能用各種各樣的理論來解釋它們,除了電影中展現的之外,其他的我們完全不知道。今天我們將研究銀河系中幾個最令人困惑的問題,並提出一些可能的解釋。1. 尤達的種族是什麼?尤達大師的種族是什麼?我們沒有答案。
    • 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下)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2016-12-16上映)在《西斯的復仇》與《新希望》之間,有一部上映於2016年的外傳《俠盜一號》。在1977年《新希望》的開篇字幕裡有一句話:「反抗軍的間諜竊取了帝國的終極武器『死星』的設計圖。」《俠盜一號》的全部劇情,即來源於此。
    • HT推出《星球大戰前傳:魅影危機》魁剛金1:6珍藏人偶
      一直對 《星球大戰》 電影系列全力支持的世界知名珍藏人偶品牌Hot ToysHot Toys 近年來除了以珍藏人偶模式還原《星球大戰》最新電影的各個受歡迎角色外,更為忠實的星球迷獻上來自電影一至六集經典角色的珍藏人偶,本次將精心揀選了星戰第一部曲《星球大戰前傳一:幽靈的威脅》中身為歐比旺師傅
    • 《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的好評是怎麼來的?
      上一次在標題裡署上EA大名的星戰遊戲《星球大戰:前線2》出於許多原因被差評淹沒■ 尷尬與怪異醜話說在前頭,就算有優秀的口碑,《隕落的武士團》也還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即使沒有《星球大戰:前線2》那種史詩級的太空星戰段落,但在遊戲的轉場畫面裡,還是能看到巨型廢墟、幾十層樓高的大樹,或者騎乘巨型怪物等足夠震撼的大場景,配合電影級別的配樂和鏡頭、緊湊的劇情,播片部分的質量相當不錯。
    • 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上)
      星球大戰——這個科幻電影史上最大的IP從1977年誕生以來早已經超越了單純電影的範疇,而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但因為國內接受星戰文化比較晚,很多中國觀眾對《星球大戰》只有比較碎片化的認識,不少人只是把其當成好萊塢特效大片來看。
    • 星戰:三分鐘帶你了解八種光劍
      在星戰中,最常見、最為眾人所知的光劍為藍色、紅色和綠色,這有助於我們區分原力的兩面。但是,在星戰宇宙中,光劍這種武器還有其它顏色——準確來說,是八種顏色,包括橙色。最近,由於《星球大戰絕地武士:墮落秩序》這款遊戲的成功,橙色光劍也進入了正史。
    • 全球科幻電影大IP《星球大戰》第三期
      前傳三部曲的主要人物:第一部《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第二部:《星球大戰前傳:複製人的進攻》2008年動畫電影《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2008年動畫《複製人戰爭》劇集,共六季121集電影複製人的進攻發生在納布女王帶領納布星人擊敗貿易聯盟機器人軍團,也就是納布戰役的十年之後,共和國內部矛盾越來越激化,看似牢不可破的和平局面,其實暗地裡已經開始搖搖欲墜。
    • 《星球大戰9》毀了經典還是超越經典?
      正確的觀影順序應該是1999年《星球大戰前傳1:魅影危機》、2002年《星球大戰前傳2:複製人的進攻》、2005年《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反擊》,1977年《星球大戰正傳1:新希望》,1980年《星球大戰正傳2:帝國反擊戰》,1983年《星球大戰正傳3:絕地歸來》,2015年《星球大戰後傳1:原力覺醒》,2017年《星球大戰後傳2:最後的絕地武士》,2019年《星球大戰後傳:天行者崛起
    • 一篇文章看懂「星球大戰系列」,無劇透了解四十年的史詩
      看完星球大戰的所有系列電影,我們就會發現,這其實就是一個有關光明戰勝黑暗的故事。只不過喬治·盧卡斯巧妙地將故事的舞臺放到了「遙遠的銀河系」,又添加了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效。才構成了「星戰系列」裡那個錯綜複雜的龐大世界,使其成為了美國人夢寐以求的精神家園。今天我就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來為大家梳理一下整個「星球大戰」的故事脈絡。
    • 《星球大戰》中的「名場面」:一秒擊中回憶深處
      隨著《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於「星戰日」(5月4日)在迪士尼的流媒體平臺上線,星戰系列的九部正片已經全部在平臺上登陸,再次為Disney+帶來一波流量,《曼達洛人》等外傳也收視率口碑雙收,創下新的記錄。
    • 《星球大戰》電影裡阿納金天行者的父親是誰?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阿納金天行者無疑是《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主角,電影正傳就是圍繞阿納金天行者的成長到毀滅這一過程展開敘述的。阿納金是古老絕地預言裡的「天選之子」,擁有強大的原力,就連阿納金的兒子盧克都有著強大的原力,按照電影的設置,阿納金的父母必定也擁有強大的原力。回到電影,我們發現阿納金的母親施密是一位奴隸,在阿納金跟隨魁剛·金離開卡圖因後,母親施密被塔斯肯突擊隊綁架,可以看出,阿納金母親施密沒有強大的原力,所以,阿納金強大的原力只能來自於他的父親。《星球大戰》電影裡阿納金天行者的父親是誰呢?
    • 聯合《星球大戰》 東風雷諾玩轉跨界營銷
      12月20日,被譽為銀河史詩的「星戰系列」第八部作品《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在上海揭開神秘面紗,最終公映時間為2018年1月5日。而作為《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汽車品類中國區官方獨家聯合推廣合作夥伴,東風雷諾攜旗下國產雙車全新一代科雷傲及科雷嘉,一同為全球最具號召力的科幻電影IP注入全新力量,為中國星戰迷貢獻科技「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