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與星空對話—新聞—科學網

2021-01-08 科學網

 

9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共盱眙縣委員會和盱眙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開幕。本次論壇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探討天文與人類未來的發展,共話天文科學傳播的偉大力量。

本次論壇以主論壇和專題論壇兩個階段進行。主論壇環節由四位海內外知名院士進行主旨演講及圓桌討論。中科院院士汪景琇以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太陽為開篇,從古論今,講述了人類認識太陽的歷史與新徵程。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卡洛斯•弗倫克則以備受媒體關注的「暗物質」為主題,提出了暗物質真實身份的另一種假設。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林潮就系外行星探索與地外生命話題展開討論,令現場天文迷的熱情達到高潮。最後,美國科學院院士桑德拉•費伯從天文觀測者角度探討地球的未來在哪裡,讓我們對宇宙未來的思索從想像變成了現實。圓桌討論環節,四位嘉賓對公眾關注的天文話題展開了一系列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鋒,為觀眾獻上一堂精彩紛呈的天文大課。

下午的專題論壇中,「天眼」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及「悟空」號首席科學家常進也分別帶來報告,讓更多中國自主研製的大科學裝置及科學衛星走進公眾的視野,激勵更多充滿好奇的年輕人將目光投向廣袤星空。

主辦方表示,盱眙不僅有世界上最早發現彗星的星象記錄,還擁有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這裡暗夜條件良好,被譽為亞洲最美的星空之一。本次論壇在盱眙舉辦,旨在聯動科研機構與地方政府的力量,鼓勵更多國內外天文領域專家開展更廣泛地交流與合作,碰撞思想的火花,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共同推動天文科學傳播的創新發展,全面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

來自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全國各高校天文系統的30餘位專家,及江蘇省和全國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共計300餘人參加了論壇。

相關焦點

  • 遙望星空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盱眙論道
    中國江蘇網10月20日淮安訊     10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共盱眙縣委和盱眙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盱眙召開。今年恰逢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成立100周年,圍繞「同一片星空」這一主題,本次論壇邀請了海內外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交流天文學前沿進展,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開展國際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 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原創天文主題展 「星空之境」—新聞—科學網
    世界著名的能投映2200萬顆真實星點的超高精度星象儀SUPER MEGASTAR-II也將在本展覽中被首次引進中國。與諸多展示內容搭配的,還有一系列針對全齡段觀眾的互動活動,如「DigitalSky」數字星空定時演示、「十釐米的宇宙」系列手工活動,還會特別邀請天文學家、星空攝影師參與主題沙龍。
  • 2月23日,首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震撼來襲!
    首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倒計時!掰著手指,倒數三天!首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為啥如此備受關注?議題N多著名經濟學家和知名企業領袖,圍繞主題「改革新動能·優化供給側」展開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兩個分論壇分別聚焦「企業治理創新」與「優化供給側」。
  • 遙望星空60年 探秘宇宙一甲子—新聞—科學網
    典禮結束後,600多位中外來賓進入大廳參觀,在天象廳觀看了《到宇宙去旅行》的星空表演。從1957年國慶節起,北京天文館面向公眾正式開放。 天文學家李元曾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我國想建立天文館,已經是很多年的夢想了。」
  •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於2006年4月13日在浙江隆重舉行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06年4月13日至18日,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與中國佛教協會聯合主辦,在中國浙江——杭州•舟山舉辦,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學術界、企業界、
  • 精彩回顧:首屆中國木門窗企業家峰會暨全屋定製發展論壇
    2016年11月1日,由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主辦,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木門窗專業委員會、北京金隅天壇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闥闥同創工貿有限公司承辦,廣東匯龍塗料有限公司、中山市小欖鎮海詩蔓五金有限公司、頂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橡樹家居、北京偉士佳合展覽策劃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中國木門窗企業家峰會暨全屋定製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
  • 首屆健康中國·中醫藥促進大會(西柏坡)高峰論壇在石家莊舉行
    光明網訊10月30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的「首屆健康中國·中醫藥促進大會(西柏坡)高峰論壇」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以嶺健康城開幕。「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視頻連線參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以嶺院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等出席開幕式。
  • 榮耀30攜手中國國家天文 化身「星空藝術家」 點亮星座
    【CNMO新聞】4月15日,榮耀發布了全新的5G旗艦產品榮耀30系列。憑藉輕薄的外觀、前沿時尚的設計、強悍的硬體性能以及卓越的影像能力,這部手機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系列下的榮耀30還因為首發了麒麟985 5G SoC而備受各方關注。
  • 太空美術:架起科學與藝術的橋梁—新聞—科學網
    自此,李元立下了用科學藝術的方式普及天文知識的志願,如今的北京天文館就是他畢生參與創建並開展天文科普、科學+視覺藝術的傳播陣地。 從廣義上來講,以太空世界為題材的美術作品都可以被稱為太空美術。 在中國賀蘭山分布著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數千巖石壁畫遺存,這些巖畫內容包羅萬象,內涵深邃、造型優美,星空題材也位列其中。
  • 觀賞秋季星空、手工拓印古代星座,北京天文館開啟奇妙夜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望遠鏡觀賞秋季星空、手工拓印古代星座、科普劇了解月球「冷知識」……「北科院科技周•天文館之夜」今晚在北京天文館拉開帷幕,為觀眾奉上精彩的科普大餐。土星一直是太陽系幾大行星中最引人矚目的一顆,也是天文愛好者觀測的熱門對象。
  • 首屆衡陽茶油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以「美食無國界 綠色好食材」為主題的第四屆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暨首屆衡陽茶油博鰲論壇(下稱論壇)26日在海南博鰲開幕 。本此論壇圍繞在後疫情時代,中國飲食文化、餐飲企業如何應對變局展開討論,來自國內外餐飲食品行業、全國大型商超、國際連鎖酒店的企業代表,餐飲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博鰲交流觀點,為中國餐飲行業未來發展出謀劃策,亦為弘揚中華美食文化碰撞智慧的火花。
  • 中國星空會華北工作站正式落成
    12月12日-15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星空會)將在呼倫貝爾市蒙古之源蒙兀室韋文化旅遊景區舉行2015雙子座流星雨觀測暨中國星空會華北工作站落成活動。屆時,活動將通過愛奇藝進行全程獨家網絡視頻直播。
  • 研究人員發現鋰離子電池「短壽」潛在因素—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206-w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首屆人文中國論壇主題沙龍:你好,甲午年!
    值此創刊百期慶典之際,《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馬勇先生、《炎黃春秋》副總編徐慶全先生以及著名學者、青年思想家餘世存先生,作為首屆人文中國論壇沙龍環節的嘉賓,共同探討話題——「你好,甲午年!」 主持人(《國家人文歷史》主編熊崧策):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大家好,三位老師好。對於極為看重一個甲子一輪迴的中國人來說,甲午年無疑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
  • 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出席巴庫國際人文主義論壇
    9月29日至30日,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在亞塞拜然出席第五屆巴庫國際人文主義論壇圖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大和尚(左五)作《分享與長青——中國佛教價值的現代詮釋》主題發言。中國佛教協會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30日電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29日至30日在亞塞拜然出席第五屆巴庫國際人文主義論壇。亞塞拜然總統與七十五個國家四百多位代表共同出席此次論壇。此行也是中國佛教協會首次訪問亞塞拜然共和國。
  • 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新聞—科學網
    11月9日,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閉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和《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
  • 【小記者專享】學校裡聽不到的天文課堂,領略四季星空的別樣奧秘
    >特邀常州市天文學會理事開設5節天文星空探索分享課帶領孩子們遨遊星空探索神秘的星辰世界領略四季星空的別樣奧秘周曉鵬主講人就職於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品牌公司星特朗公司。常州市天文學會理事,菲趣天文觀星活動指定授課老師,連續3年帶領孩子參與觀星活動100多場。
  • 天文學家崔辰州:與公眾和天文愛好者分享同一片「星空」
    虛擬天文臺中紅外波段的宇宙塵埃圖「這是一片多波段的『數字星空』,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天文資料庫。」崔辰州說,他們在構建一片「虛擬宇宙」。相對於浩渺難尋、遙不可及的真實宇宙而言,這片「虛擬宇宙」更友好、更「觸手可及」。
  • 一個細胞一個細胞地跟蹤早期心臟形成—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abb2986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追「星」計劃 星空經濟下的旅遊玩法
    引言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中國仰望星空的夢想被進一步拉近。夜間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託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支撐,在現代經濟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城市夜間經濟較為容易實現全面普及;星空經濟的發展則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和天文環境的影響,地理位置方面要遠離大城市、遠離光汙染,並具有相對較高的海拔高度,天文環境方面是區域雲層相對稀薄,天文寧靜度和大氣透明度好,全年晴天數應佔全年總天數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