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母親的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影響深遠的。一般的孩子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學習能力,都是比較像自己的母親的。
一個母親是否有文化,是否品行端莊,是否教子有方,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還有人說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由此也可以看出媽媽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母親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毀掉一個孩子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控制欲太強、脾氣暴躁、喜歡抱怨的媽媽。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取決於母親,這三種媽媽帶出的孩子難成大器。
控制欲太強的媽媽
看到一條新聞,福建泉州一個叫做辛迪加的姑娘,在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幾年後,為了尋求自由,辭職又一次參加高考。
在她畢業後,媽媽為了不希望她去外地工作,就藏起了她的畢業證,一直沒有給她,堅持讓女兒回泉州老家工作。
辛迪加說,從小媽媽就比較強勢,她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讓做什麼就不能做什麼,就這樣,一直到她30歲。
在媽媽的這種束縛下,孩子可想而知,不會過好這一生。
脾氣暴躁的媽媽
同事小周曾和我說過一件事:因為媽媽的暴躁,他在媽媽面前都如履薄冰,所以童年過得很不開心。他的家裡有三個孩子,平時只要有哪個孩子稍不遵從她的話,她就會立刻大發雷霆,然後把3個孩子都痛罵一遍。
有一次,他跟同學出去玩,回家晚了一點,為避免挨罵說謊了,不料被母親當場識破,並狠狠地暴打了他一頓。這樣長大的她,變得敏感、多疑,在人際關係中總是小心翼翼的,活得很累,她經歷了很多痛苦。
母親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打罵孩子,說出一些不好聽的話,孩子會認為媽媽真的要把自己丟掉,而沒有安全感,天天處於恐懼之中。長大後,孩子也會變得愛猜忌他人,更加敏感,不相信他人。
喜歡抱怨的媽媽
愛抱怨的媽媽,對什麼事情都會顯得不滿意,不滿意爸爸做的飯,抱怨爸爸這麼大的人,飯菜依然做得不好吃;
而在操作的過程中,媽媽依然還會抱怨爸爸和孩子不會做家務,形成惡性循環,媽媽抱怨周圍的人和事情,自己卻又把事情替別人處理好,這就會讓媽媽們心裡不平衡,情緒失控,經常暴躁地對待爸爸和孩子,甚至周圍的人。
一個喜歡抱怨的媽媽,給孩子灌注的都是生活中的負能量,孩子很容易對未來失去希望,消極對待生活、學習和工作。
誠如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所說:「兒童好像很弱小,其實他內在蘊藏著一種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麼新的內容,只需要給他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是的,我們並不能教給孩子什麼,反而可以從孩子的身上學習到很多。所以在這裡為各位家長推薦一套書,分別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面管教》《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性格讓孩子受益終生》《好父母不吼不叫》。
這套書能讓家長學會傾聽、讓孩子敞開心扉、幫助家長與孩子順暢溝通的親子書,為你提供強力的技巧,以減少家庭衝突,促進合作、尊重和互理解。
你還會學到一些策略,幫助你在淚喪達峰值時管理好自己的壓力;掌握實用的解決方法幫助你恢復冷靜,能夠以讓大人和孩子都受益的。
這5本書裡面用的,都是最貼合實際的例子,從孩子的學習方法到孩子的性格培養,再到孩子的世界觀、金錢觀等等。沒事的時候看一看、睡前的時候看一看,都可以幫助您隨時隨地的解決育兒問題。
也就是爸爸4、5盒煙的錢;媽媽幾貼面膜的價錢。就可以讓您多了解一些從正面就能教育好孩子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想購買這套書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