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畫畫初心牧神午後飛舞

2021-01-09 新京報電子報

  不忘初心,剝開藝術界紛繁複雜的現象背後,不少藝術家追求的或許還是希望回到畫畫的原初目的。這周末開幕的譚平個展便是其中一個個案。二十多年來,譚平始終試圖以追溯源頭般的態度回到繪畫的原初目的,從而還原自己學畫時的初心,找回自己當年愛上藝術的那個原點。

  曹禺之女、劇作家萬方將父親80年前的《日出》改編成歌劇版,萬方筆下的陳白露「聞得到生活泥潭散發的臭氣,卻拔不出自己的腳」。而這周末的小劇場裡,塑膠袋小人將演繹一段法蘭西憂傷童話劇。

  展覽

  畫畫:譚平作品展

  時間:6月13日至8月13日 地點:今格空間 推薦指數:★★★★

  從「畫它」、「畫我」到「我畫」,這是藝術家譚平四十餘年創作所歷經的階段。譚平說,這個展名「畫畫」可以準確傳達出他對藝術的理解,「走過這麼多年,畫中的我並沒有改變,我還是那個愛畫畫的我。」

  作為中國大陸第一位出身於西方學院體系的抽象藝術家,譚平的抽象藝術創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期,但他的抽象並不是對西方抽象藝術的複製,而是在西方美學經驗中融入中國傳統藝術的視覺和心理元素,並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展開思考。

  新傾向:何翔宇

  時間:即日至8月9日 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推薦指數:★★★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聚焦中國青年藝術家並以「新傾向」系列展開。作為該系列的首展展出了何翔宇正在創作的「口腔計劃」中的365幅繪畫。何翔宇曾憑「可樂計劃」引起藝術界關注,該作品由工人將127噸可樂熬幹而製成。高溫的使用帶來了兩類副產品:漆黑的液體和大量黑色的、類似土壤的沉澱。作品在視覺上能引起人們對「肥沃」的聯想,事實上卻是些廢料。此次展出的「口腔計劃」是藝術家2012年到美國居住,在學英語過程中,通過說話而改變了自己的口腔感覺,進而關注了自己身體的細小變化。

  遠行·行遠——叢志遠藝術展

  時間:即日至6月23日 地點:國家博物館 推薦指數:★★★

  現任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版畫系主任教授的叢志遠先後接受了東西方美術的雙重教育。此次個展是其目前最大規模的個展,遠行的足跡在畫作中展現,包括了臨摹永樂宮、稷益廟、麥積山的壁畫,以及傳統題材的水墨畫、石版畫和凹版畫。而到美國後創作的工筆重彩畫等系列更是可以看出他融合中西的努力。

  戲劇

  《牧神午後》

  時間:6月12日至14日 地點:蓬蒿劇場 推薦指數:★★★

  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得主、戲劇家菲爾·梅納受法國南特自然歷史博物館委託創作的一部老少皆宜的憂傷童話劇。一個個薄如蟬翼的塑膠袋製作的小人,在電扇的「磁場」作用下如被賦予生命一般盡情飛舞,優雅迷人,使人感嘆造物之神奇,又暗示了命運飄零。

  《東北往事》

  時間:6月19日至21日 地點:首都劇場 推薦指數:★★★

  該劇斥資300萬打造,改編自孔二狗同名網絡小說,饒曉志執導,藏志編劇,去年在京首演後好評如潮。故事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東北一群年輕人的一段驚心動魄的青春往事:趙紅兵、小北京等幾位從老山前線復員的軍人,與張嶽、孫大偉、小紀等社會青年,因為意氣相投組成了以趙紅兵為核心的朋友圈。他們正氣凜然,無意中與李老棍子等社會混子成為對頭,試圖用拳頭來維護自己的天下。這不僅是一個傳奇的江湖故事,更是描述一群人二十年得失的時代史詩。

  歌劇

  《日出》

  時間:6月17日至21日 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推薦指數:★★★★

  2015年是戲劇大師曹禺的《日出》發表80周年,此次的歌劇版由曹禺之女、劇作家萬方操刀劇本,攜手作曲家金湘、導演李六乙等藝術家共同打造,宋元明、柯綠娃、戴玉強、薛皓垠等歌唱家主演。金湘以其流暢簡潔、色彩豐富的音樂塑造了陳白露、李時清、翠喜、小東西這些久違的人物形象。在萬方的改編中,陳白露是《日出》的魂,一個曾經清純的少女,一步步沉淪,「她聞得到生活泥潭散發的臭氣,卻拔不出自己的腳,掙扎並墮落著,鄙視並享受著,愛並恨著,人性從來如此矛盾,如此複雜」。

  撰文/新京報記者 李健亞 陳然

相關焦點

  • 牧神午後
    牧神午後
  • 《牧神午後》的前世今生(附照片)
    當晚演出四個風格迥異的作品,其中讓觀眾最期待的無疑是現代芭蕾的叩門之作《牧神午後》(見下圖)以及向大師經典致敬之作——2012倫敦奧運會委約作品《摩登牧神的現代午後》。兩部同題作品的同場呈現,讓觀眾在回眸經典中再次驚嘆大師天才之作的巔峰之美,同時更慨嘆,相隔百年,當代舞者所用的複雜舞美以及高難度動作,難掩基於舞蹈本身創新中的迷失。
  • 作品賞析——《牧神午後前奏曲 德彪西》
    B站:來練365《牧神午後》《牧神午後》是一首夢幻一般的交響詩,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義作品,可以認為,德彪西通過這一音詩而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因而此曲被後人譽為"德彪西的第一顆管弦樂定時炸彈"。從這個標題可以知道,他的音樂是受他的朋友史蒂芬·馬拉美的著名詩篇《牧神午後》啟發而寫的。
  • 克勞德·德彪西《牧神午後前奏曲》
    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和《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組曲《貝加馬斯克組曲》、《意象集》、《版畫集》等;而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牧神午後前奏曲《牧神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義作品。《牧神午後》是受他的朋友史蒂芬·馬拉美的著名詩篇啟發而寫。
  • 雪豐谷的詩《德彪西牧神午後前奏曲》!
    德彪西牧神午後前奏曲作者:雪豐谷午後那個捲髮少年兩度去俄國赴約的家庭教師那位梅克夫人身邊的跟班一度計劃寫「間奏」、「變奏」的天才巨擘隨意撿幾個琴鍵就能拎住我的耳朵地中海上空的氣壓越發撲朔迷離>炎炎夏日連雲朵都緊張地冒汗有幾隻螞蟻剛剛進入了壁虎的視野《牧神午後前奏曲》便撐起一片綠蔭徐徐涼風裹著葡萄酒的香氣從桅杆上的三角旗後面悄悄襲來。
  • 牧神午後淡去,山坡羊響起
    昨晚演出現場,該劇藉助一段德彪西的印象交響詩《牧神午後》開啟了杜麗娘百無聊賴的慵懶思春情緒,舞臺上斜插一根大樹枝代表了杜麗娘夢中的後花園。《牧神午後》淡去之後,崑曲《驚夢》中的一段「山羊坡」順勢咿呀唱起來。郭文景以西方古典音樂與中國傳統崑曲結合的創作手法,觀眾完全沒有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是有一種時空穿越的驚喜。
  • 《牧神午後前奏曲》由長笛主唱,獨特之處在何處呢?
    在交響詩《牧神午後前奏曲》中,德彪西更是把長笛每個音區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部裡程碑的作品。在19世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這段時期,法國巴黎是歐洲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繪畫、音樂、建築等藝術的發源地。「印象主義」一詞來源於美術,第一次用於音樂是在1887年,在印象主義畫派以及象徵主義文化的薰陶下,印象主義音樂孕育而生。
  • 意亂情迷,還是飄逸灑脫《牧神午後前奏曲》:一點一點啃古典019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交響詩《牧神午後前奏曲》是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在1892年至1894年期間完成的作品,也是印象主義音樂的劃時代作品。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之德彪西先來說說《牧神午後前奏曲》是怎樣的情迷意亂印象主義音樂,大部分情況下,是指一種消極的、雜亂的,既微妙脆弱,又極具迷離情緒的音樂。
  • 印象派大師德彪西,作品浪兒,牧神午後前秦曲
    德彪西採用這種手法創作了《牧神午後前秦曲》,這部作品是根據瑪拉美的詩作而寫的,作品描繪出這樣一幅畫面:愛琴海邊,太陽曬熱的土地上散發著芳香,一群森林女神在沐浴,牧神吹著婉轉動聽的笛子,悄然走近森林女神,她們驚叫著逃開。樂曲表現得細膩,樂器使用得大膽,和聲美妙地流動,節奏複雜,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德彪西的音樂特色。
  • 今日精選|《牧神午後》作者:破折號,姐弟戀,大學校園文!
    《牧神午後》作者:破折號文案:易禮詩一直覺得自己這一生當中要談三場戀愛才不虧。她第一個男朋友是個理工科唇膏男,do起來還沒自己DIY舒服,分手!第二個男朋友她打算找個體育生試試,最好年紀要比她小。不要問為啥男主沒見真人就動心,因為男主看著高冷男神,實則是個純情小弟弟,壓根兒不經撩哈哈。而且男主一直以為女主暗戀他,就想等腳好了回國和女主網戀奔現。哪知道中途卻被女主單方面給甩了。開篇就是男女主現實相遇,男主回校考試,女主研究生充當監考老師,兩人基本上很快就識破了對方。女主這個渣女,只想當個小烏龜,但男主可不同意,畢竟他可要好好收拾這個跑路的死女人。
  • 『姐夫』演『牧神』的文化底氣
    哦,竟是德彪西的《牧神午後》。全場幾乎是屏著氣息在聽。都說俄羅斯的樂隊大氣、寬廣、感情濃烈,從未用到「精緻」,現在我們終於聽到了「精緻的瑪林斯基」。樂曲的進程中幾乎沒幾個穩定音,遊移飄蕩,似乎沒個盡頭。然而依稀地,我聽出一種感人肺腑的呼吸,那是「姐夫」帶動樂隊各聲部,最終帶動全場聽眾的呼吸。
  • 光影相生 牧神Zetalot牧師卡組搬運匯總
    Z神,Zetalot,對於所有玩牧師的玩家來說,他就是牧師中的神一樣的存在。即使在牧師疲軟的情況下,他依然可以用牧師打進傳說的高位。故特此搬運,在版本更新之際,讓我們每一個小牧師共勉吧! 1.Z神環牧 經典的環牧六件套Z神,用於對抗前期快攻。後期伊莉絲補充隨從,萊拉補充法術。
  • 牧神科技:「智」造農機讓生產更輕鬆
    近日,在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駐區企業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神科技」)的會議室裡,一場新產品技術研討暨老產品技術優化改進交流會正在熱烈進行。 牧神科技穀物收穫機項目組負責人張俊三告訴記者:「因為新疆種植辣椒品種較多,前中後期辣椒採收條件也是不一樣的。
  • 雪,飄落在午後(外一章)
    午後的慵懶無需描述,在火爐旁打盹的時候,一場雪如期而至,帶你走入似曾相識的夢境,然後融化在一片純淨裡。從一朵花的潔白裡,打撈起彼時的歡樂。還有絲絲樂音,隨著時間的腳步,舞蹈成半空裡的天籟。雪,下得更大。在午後的追逐中,捉摸不定的傳奇尚未走遠。許你一個花期西風是鏟子,東風是小鋤。
  • 霹靂牧神篇|我有憂愁未可名,我有肝膽可贈君!
    麟族伐天虹01牧神這個人物,作為掌權者其實是很失敗的。而牧神,軟弱的時候無能為力,假裝堅強的時候,卻看不清形勢,四面樹敵。你說慕容復好歹也有幾分衰運在身,老是碰到那自帶正氣護體的三兄弟,才敗的徹底。而牧神確實是一路把自己勇敢的作死了。
  • 帶時間膠囊重回童年
    感受過35°《原本色彩》的勵志熱血,17°的《幻想》帶你重回童年般的天真無憂!冰塊先生在歌曲中描繪出一幅令人嚮往的畫面,「幻想在柔軟的海平面上輕撫春風,幻想帶著時間的膠囊重回童年,幻想在17度的草坪上仰望天空。」BOSSANOVA的曲調加上冰塊先生獨特溫暖的口吻,以及副歌女聲如同清水般的嗓音,暈染出這首歌獨具幻想的治癒節奏。
  • 《元尊》牧神兄想要周元的位置取而代之?天蠶土豆:你想得美!
    他嘆息周元此等天賦逆天之人就要隕落,實在是太可惜了,他沒有難過是因為他有著野心,他想要取代周元的位置也只有周元死後,如果說周元是天空的太陽,那麼趙牧神就是天空的月亮,唯有太陽落下,月亮才能冉冉升起,所以這位牧神兄面對頻臨死亡的周元不但不難過,心底深處還有著一絲絲的高興之意。話雖如此,牧神兄想要取而代之,你要問作者同不同意啊!天蠶土豆:你想得美!
  • 代理牧神玉米收穫機就是我的夢想,為此付出了15年的努力
    2017年,對劉剛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一年,這一年劉剛終於籤下了新研股份旗下的牧神玉米收穫機以及青飼料收穫機等全線產品的經銷協議。「努力了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我最初想創建農機經銷商公司的時候,就想著一定要代理牧神玉米收穫機,因為它代表著國內玉米收穫機領域的天花板,他們對經銷商的門檻非常高。」據悉,劉剛很早便想要代理牧神玉米收穫機產品。
  • 牧神兄出擊,徐北衍只能無奈等死
    牧神兄這饕之氣運倒是派上用場,在當時徐北衍利用神魂之力推周元他們時,於關鍵時刻吸收了一縷神魂之力,作為證據。不得不說牧神兄心思夠慎密,在那種面臨死境的情況下都能想到吞噬一絲敵方的神魂,就連周元當時都在考慮如何躲避太軒一擊而不死吧,他卻能想到吸收一縷神魂日後找算帳。我感覺如果讓牧神兄去打王者,絕對是個大神,這操作,這意識,這反映速度。
  • 地縛少年64話:赤根葵黑化,第六怪談是死神,他的名字叫牧神潘
    根據資料顯示羊頭人身的怪物正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牧神潘,恰巧牧神潘還是個神。這麼說或許沒有說服力,我們繼續查閱資料。資料顯示,傳說中的牧神潘喜歡吹長笛。大家是否想到了之前八尋寧寧壽命不到一年的事情,當時傳言只有將死之人在盂蘭盆節當天可以聽到笛聲,同理聽到笛聲就證明這個人快要死了,而且這個傳說還是赤根葵將給八尋寧寧聽的,還把八尋寧寧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