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白色病變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其對患者的健康危害較大,因此,專家建議患者應該積極接受治療。同時專家提醒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對症下藥。
外陰白色病變的臨床表現
一、增生型曹養不良
一般多發生在30、60歲的婦女。主要症狀為外陰奇癢難忍抓破後伴有局部疼痛。病變範圍不一,主要波及大陰唇、陰唇間溝,陰蒂包皮和後聯合等處,常呈對稱性。病區皮膚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皺襞,或有鱗屑,溼疹樣變。外陰顏色多·暗紅或粉紅,夾雜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塊。一般無萎縮或粘連。
二、硬化苔蘚型營養不良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包括10歲以內幼女,但多見於40歲左右婦女。主要症狀為病損區發癢,但一般遠較增生型病變時為輕,晚期出現性交困難。病變累及外陰的皮膚,黏膜和肛周皮膚。陰蒂包皮,小陰唇,後聯合處為常見病損部位。除皮膚或黏膜變白、變薄,乾燥易皸裂,並失去彈性外,陰蒂多萎縮,且與包皮粘連,小陰唇平坦消失。晚期皮膚菲薄皺縮似捲菸紙,陰道口攣縮狹窄,僅容指尖。幼女患此病者多在小便或大便後感外陰及肛周不適,檢查發現在外陰與肛周區出現鎖孔狀珠黃色花斑樣或白色病損。但——般至青春期時,病變多可自行消失。有些絕經婦女外陰皮膚變薄而亮,並有輕度刺痛、瘙癢及性交困難,以往稱之「原發性外陰萎縮」。但病檢時除其表皮無角化亢進外,其他組織變化均與硬化苔癬型框同。
三、混合型營養不良
表現為在菲薄的外陰發白區的鄰近部位,或在其範圍內伴宿局灶性皮膚增厚或隆起。
四、增生型或混合型伴上皮非典型增生
一般認為在增生型及混合型病變中,僅5、10嚦可出現非典型增生,且此非典型增生僅限於增生的上皮細胞部分。非典型增生多無特殊臨床表現,局部組織活體組織檢查為診斷方法。但如外陰局部出現潰瘍。或界限清楚的白色隆起時,在該處活檢發現非典型增生,其癌變的可能性較大。
此外南京新協和醫院還提醒稱,一旦發現有外陰白色病變的表現,應注意以下兩點:要及時去醫院求診檢查,查出病源,給予治療。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