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如果有一雙巧手,善於做女紅,在婚嫁中就會很受大家的青睞,甚至會有優先選擇權。但是有這樣一位繡娘,她的手藝超前驚豔,看過的人都為她豎起大拇指。然而,她卻一生未嫁,她就是楊守玉。
(一) 青梅竹馬一起學畫
楊守玉的母親是一位畫家,畫意精湛,在當地很出名。在楊守玉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母親一起學習畫畫,和她一起學畫畫的,還有表哥劉海粟。
楊守玉繼承了母親在藝術創作上的天賦,楊守玉的畫筆穩健,雖然稚氣未脫,但是設計上的別具匠心,奇特詭譎的想像,是她的看起來別具風味。
表哥家住的很近,兩家人來往密切,於是這位兩位小孩子經常一起玩耍,一起嬉戲,更多時候一起專心學畫畫。
兩人在繪畫上,是知心好友。每每完成畫作,兩個人一定會邀請對方,對自己的畫作加以點評,評論不足。
楊守玉的父親很早就離開人世,喪父的悲痛,她沒有別人可以傾訴。只有和表哥低低訴說,這世上也只有表哥可以理解。因為表哥在十四歲的時候,失去了母親。
這樣悲慘的遭遇,使兩個人走得很近,給予對方最好的陪伴。劉海粟的姐姐發現了弟弟對楊守玉不同的情感,笑著說,一定會幫忙,讓兩個人在一起。
有了姐姐寬慰心靈的話語,劉海粟的心裡就好像吃了定心丸一樣踏實。時間過得很快,兩個人逐漸有了默契,有了心照不宣的情意綿綿。
(二)有緣無分的愛情
只等待好事將近。父親很快為劉海粟匹配了一段姻緣,劉海粟滿心歡喜,意味新娘子一定是自己的表妹。
父親的話語猶在耳邊,「是林家小姐。」一盆冷水澆下來,他大聲質問姐姐,為什麼,姐姐不是答應自己,會撮合自己和楊守玉麼?
姐姐艱難的說:「父親找人測了你和楊守玉的生辰,你們八字不合。父親絕不會讓你娶她的,你們好聚好散吧。」
劉海粟嘗試說服父親,但是徒勞無功,父親大發雷霆,指責他不懂事。婚姻大事必須慎重考慮,談戀愛可以你儂我儂,結婚是需要考慮兩個家族的事。
劉海粟內心悲傷,一時竟不知道說些什麼。他想要告訴表妹楊守玉自己的心意,但是訂婚的時候,表妹外出,兩個人無法及時溝通。
楊守玉只知道表哥在她外出的時候,很快和別人結了婚。內心悲痛,十幾年的相互陪伴和曲藝相通,她把表哥視作生命中最重要的親人。
但是就表哥拋棄了她,和其他女人結了婚。楊守玉悲傷地跟隨叔父外出學習,離開了這個傷心地。
(三)創造正則繡法
楊守玉化悲傷為動力,開始整日沉浸在畫畫和刺繡的世界裡,她的努力和勤奮,贏得了呂先生的青睞,並收為自己的徒弟。
在先生的幫助下,她很快掌握了大多數的繡法,研究的越深刻,發現的問題越多。楊守玉發現一般的繡法具有單一化的缺點,在整體效果上,顯得很單薄。
她發現問題後,開始不斷調整,嘗試完善不足。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克服不足,如果將傳統工藝中的單排繡法,改變成為多層反覆疊加,會有怎麼樣的變化呢?
經過多次嘗試後,楊守玉開創了一種特殊的刺繡法,為她取名為「正則繡」,因為當時她在正則學校當教員,學校對她有知遇之恩,她特此命名。
正則法克服了傳統工藝中的單一陳舊的繡法,而採用了結合新式的西洋筆法,使畫面更為新潮,反覆多繡幾次,可以使整個畫面更為飽滿、立體、生動。
這個刺繡一經問世,就引發了大家的關注,比傳統畫更加精美,事物栩栩如生,更加生機盎然。楊守玉的名字越來越響亮,她在刺繡界做出了自己的成績。
就在楊守玉最風光的時候,表哥卻遭遇了低潮期。劉海粟是最早開始西洋畫中的人體素描,關注並表現人體美的畫家。但是,起初很多人抵制他,覺得他粗俗不堪,有辱斯文。
楊守玉始終相信表哥,兩個人相互欣賞,繪畫方面心有靈犀。她選擇站出來,用自己獨特的繡法輔助表哥的畫作,更好地展現人體之美。
也許是難以忘懷兒時的愛情,楊守玉選擇終身未嫁,專注投身於畫畫與刺繡事業,孑孓一人,一生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