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了!服了!牛奶遇上潮汕人手中,竟變成美味的送粥菜!

2021-01-13 胖編視窗

這段時間,胖編發了兩篇粵東山區——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的地方美食,沒看過的大夥,可以點擊後面文字,看看!(一份烙進記憶的粿條,粵東山區這座小鎮僅有,沒有之一潮汕豬腳飯好吃!這無名小店更離譜,天天爆單,一天只經營4小時)原本分享自己去年底的美食之旅,沒想到引起了廣大潮汕朋友的關注和支持,小胖再次表示衷心感謝!

明天就是周末了,今天繼續聊潮汕美食!這次,我還是自己帶圖過來了!潮汕人會做生意、懂吃懂生活,這不是一句空話!南與北相比,咱東北對於食材的吃法,相對就沒有潮汕美食講究!美食天堂的潮汕,本地人大多不吃辣,然而又不排外,本土特色美食與東西南北各式美食在這裡都能找到一席之地,而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食,大街小巷盡可望見炊煙嫋嫋,轉角處你便可邂逅一份人間美味。

今天給大家分享牛牻,朋友說潮汕話直譯就是「牛鈴」!其實有點像內蒙的奶酪,東北奶片!與之不同的是做法有意思,也不是零食,是用來送粥的配菜!#潮汕美食#

去年冬天,熱情的棉湖朋友一早帶我去找他的老朋友,一個養牛的農民,看看早市和製作牛鈴的過程!

牛鈴,一開始,我以為是牛脖子戴著的鈴鐺!後來聽朋友介紹才知道,是一種牛奶製品,也可以說是潮汕人的奶酪!說起牛鈴,潮汕人多數都吃過,這是潮汕地區常見的雜鹹,也是喝粥必不可少的餐桌美味,揭西棉湖隨處可見,特別是早市,牛農通常會在固定的地方擺賣新鮮牛鈴和牛奶,也有牛農走街串巷叫賣牛鈴……

今年60多歲的牛農王叔,是揭西縣棉湖鎮牛農,自幼家中就有養牛,據他介紹與牛結下40多年的情緣。

牛奶屬於液體,牛鈴則是奶農將牛奶煮後,與放入白醋,讓其迅速凝固成形,在凝固之前,奶農將其製作成為粒狀、方狀、餅狀等形態,為區分其為固狀物,或因此稱為牛鈴。

水牛奶過濾
倒白醋
煮牛奶

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誤解,牛鈴是鹹的,是鹽促成的牛奶凝固!其實,牛奶(弱鹼性)與白醋(酸性)放在一起會產生化學反應,迅速凝結成醋酸蛋白,也就是牛鈴的形成條件。

碗裡黃黃的水,其實就是牛奶與白醋融合後,牛奶中的水分離出來。

當牛鈴在王叔手中捏製造型後,放入鹽水浸泡,既可以達到中和酸鹼性的作用,又能進行調味,最終成為潮汕人家餐桌上的美味。

舌尖上的中國曾說:「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對於無論是在家或是在外的人兒來說,本土美食的味道已深藏記憶,一半或是出於對美食的追求,一半是出於對家鄉的思念……

一份來自潮汕的特色奶酪——牛鈴,你是否被它徵服過?

相關焦點

  • 那些菜名自帶密碼系統的潮汕美食,讓人合不攏嘴
    △鱟  如今鱟已被列入保護動物無法食用,潮汕的鱟粿也換成了其它餡料,變成了「名不副實」的一物。    外地人看著嫌棄,潮汕人吃著簡直人間美味。    ■ 海鮮粥的衍生:厚彌粥 ■  潮汕美食最為外人熟知的3大件,當屬「粥、粿、茶」了,說到潮汕的粥,估計沒有人逃得過滿大街的海鮮砂鍋粥。
  • 民間食相------潮汕菜
  • 被潮汕人稱為「送粥神菜」,渾身上下都是寶,是幾代人的回憶
    一碗白糜不是重點,重點是下飯菜,生醃滷料讓人眼花繚亂,魚飯海鮮使人垂涎欲滴,即便沒了轟轟烈烈的大魚大肉,潮汕人也會從身邊常見的食材入手,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要不怎麼說,廣東是中國最會吃的省份,潮汕是廣東最會吃的地方。
  • 潮汕人拜的到底是什麼神
    熟練掌握了拜老爺的各種習俗可能都不知道拜的是什麼神明很多人詬病潮汕的迷信其實,每個民族、地方都有自己的信仰潮汕人的信仰,更多是一種感恩,一種對世間美好的嚮往也正是潮汕人廣泛的信仰,將很多民族的文化故事傳承下來 潮汕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神潮汕,地處南海邊陲自古與中原相隔甚遠
  • 人間煙火·「潮汕吃桌」·汕頭·「入厝」
    每年中秋後,鄉下入厝的人很多。每個晚上,村子的某個角落,時不時地響起鑼鼓及鞭炮的聲音,接著便是搖鈴及讀經的聲音,這便是潮汕鄉下入厝的驅鬼儀式,俗稱打油火。打油火是潮汕入厝的一種風俗,建了新宅,入宅居住,主人必須請西公(法師)來屋內做法一次,驅去室內邪煞之物,以求合家居住平安。因打油火須擇日,一般必須有特別好的日子才行,如廳堂的「升楹母」,都必須挑上上之日。
  • 歲末潮汕忙「送神」,背後原來有段古!
    「送神」民俗緣由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為抗鄭成功,派平南王尚可喜、總督李棲鳳視察沿海各地,自潮州直至與福建接壤的汾水關一帶,被劃為不準人居的遷界地區。潮屬沿海6縣居民全部遷入內地,一切田園、廬舍概行拆毀,並於潮州六縣沿海增築墩臺84個,設立椿欄,嚴禁居民出入。
  • 初湯︳潮菜之魂,味以人傳,豬潤海味煮雜蔬 ·潮汕家常菜
    潮汕家常菜 ·初湯豬潤海味煮雜蔬,算是一道湯菜。所謂湯菜,就是指帶有較多湯汁的菜餚。一般而言,菜是多於湯的,或湯菜各半,多見於淮揚菜系,湯多過菜的就叫湯而不叫菜了不是。不過廣東地區還是有很多地方有這種更為簡單易做的湯菜,加碗飯就叫湯飯,最常見就是豬雜湯飯。
  • 潮汕人年尾的「謝神」,有請必送,儀式感十足
    除此之外,潮汕人還保留了一種傳統習俗,年尾到了,還要答謝神恩,感謝眾神一年來對全家大小的保佑,潮汕人稱之為「謝神」。農曆十二月一到,「謝神」就開始了,到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結束,這一天叫「神上天」,表示眾神在凡問保佑眾生的使命完成,要回去天上向上級匯報述職,待到農曆新年正月初四再下來凡間繼續保佑眾生,這一天叫「神落天」。「神上天」和「神落天」兩天也是要燒香備供品禮拜眾神的,迎來送往的儀式是不能少的。
  • 十二星座遇上甘南美食,你覺得你是哪盤菜?
    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這道菜從從古至今,一直採用傳統的銅質火鍋,以木炭為燃料,使火鍋受熱均勻,味道天然。而且與大家平常吃的「涮羊肉」不同,甘南的藏式土火鍋端上桌時,主要食材已經在鍋內整齊碼好,看上去賞心悅目,值得一試。金牛座丨 酸奶心態平和,熱愛慢生活的金牛座,餐桌上肯定少不了最家常的美食。
  • 今天,潮汕人要做一件大事:送神上天!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廿四,這天在潮汕有一個習俗「神上天」(也有叫「公上天」)。這是潮汕人過年前要做的一件大事,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舉行「送神上天」這個儀式。「神上天」這一日,各家各戶都會祭拜灶神。在潮汕地區,這位灶神叫「申面公」,正確的神名是司命帝君,簡稱司命公。傳說司命公與各家關係密切,他了解各家全年大事。到了「送神」這一天,他就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匯報,有什麼說什麼,毫不隱瞞。昔時有的人做了虧心事,生怕司命公直奏玉皇大帝,怪罪下來,擔當不起。於是,便想在司命公上天之前,先用供品祭祀一番,把司命公的嘴堵住,以免他向玉皇大帝打小報告,因而潮汕民間有「司命公直奏」的俗語。
  • 魚生、蝦生、生醃蟹,廈門的這家潮汕菜我種草了!
    作為一個美食博主,一直對潮汕美食有著無數的嚮往!小夥伴們不停的和我種草潮汕的各種美食!魚生、蝦生、生醃蟹,更是聽得我口水都快流下來了!聽小夥伴們說廈門也開了一家潮汕菜,於是冒著大雨天,我還是來了。我們去的潮鄉繪,位於站南路東坪山路1303號,靠近廈門南站。
  • 目的地潮汕關鍵詞:冬節丸、落湯錢,謝神、祭祖
    潮州廣濟門羊城晚報記者林桂炎攝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說到傳統的冬至,我們常常都會想到粵東的潮汕地區,每逢重大節日,隆重的酬神、祭祖儀式,講究的飲食,均令人難忘。在冬至時到潮汕旅遊,除了成就一段讓人羨慕的特色美食之旅外,還有古城、古村在冬天裡帶來的古韻。【冬至食】潮汕人冬至吃什麼?那肯定是少不了冬節丸和落湯錢。潮汕地區的冬節丸,其實就是湯圓,但沒有餡。待到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婦就會煮好紅糖湯,將丸子下鍋,煮成湯丸。先盛一大缽祭祖,家裡的地主爺、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過。
  • 三種薄荷葉吃法,不僅能讓人神清氣爽,而且很美味!
    導讀:三種薄荷葉吃法,不僅能讓人神清氣爽,而且很美味!常佩服一種人,新鮮薄荷葉摘下來涼拌當菜吃,很多人和我一樣是吃不下去的,但是下面分享三種薄荷葉吃法,不僅能讓人神清氣爽,而且很美味,還記不記得我們曾經非常貪吃薄荷味零食,喜歡那種清涼爽口的感覺。一、薄荷湯非常適合夏天食用,能起到開胃健脾,去火的作用。
  • 經常喝粥,但你真的會煮出一碗好粥嗎?好粥速成技巧,值得收藏!
    很多人都會煮粥,問題是怎樣才能把粥煮好呢?不能簡單地認為煮粥只是把材料放在鍋裡熬,做出軟糯噴香的粥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這樣做既節省熬粥時間,熬出的粥口感又好。除了注意材料的浸泡時間之外,還要注意材料的下料時間。● 開水煮粥一般都用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裡手卻是用開水煮粥。早晨起來就先燒一壺開水,這樣粥容易熟且不易糊底。● 大火煮沸,小火熬製煮粥要注意火候,應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熬煮。這樣可以讓材料慢慢熟透、變軟,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 飯來張|潮汕當地的牛肉和南京有什麼不同?
    南京人好吃,也算是一個交匯南北的老碼頭,各地風味不少,也只二十五六年前在議事園裡頭開了一間潮州菜館,還是江蘇旅遊學校的班底。之後並沒有什麼叫得響的字號,直到十幾年前在大光路,也有人說是在中山南路開了一家潮汕牛肉火鍋,之後一發不可收,牛肉火鍋成了潮汕菜的代言人,好些個大都會情況大致如此。
  • 潮汕火鍋大佬,八合裡開新店了!5.8折承包聖誕大餐!
    八合裡&佘詩曼  甚至平時超注重飲食管理的明星們,都被八合裡的美味折服!靠一手牛肉王牌,圈粉大半個娛樂圈!  ◆自養自送,每一口都安心◆    ◆多宰多送,明檔切肉!◆    有強大的供應鏈價值,八合裡竟可以做到牛肉多宰多送,就是根據每頓的需求配送,保證牛肉從宰殺到上桌不超過3小時!夠新鮮!
  • 一蟹上桌百味淡——潮菜打冷凍紅蟹做法
    做法也是非常經典,可以說是潮汕打冷做法的代表之作,而且從這道菜,我們還能一窺潮菜走出潮汕後的演變痕跡。青蟹,肉質鮮甜,紅膏醇香,各種烹飪方式都能盡顯美味。而紅蟹特點在於「清」,它的鮮甜屬於清鮮淡雅路線,與青蟹相比,青蟹雖鮮美,但因為生於鹹淡水交匯,如果遇上水質不太好的地方,養的青蟹甚至會有土腥味,但是紅蟹屬於海生蟹,長於比較乾淨的珊瑚礁海域,因此清甜味非常突出。
  • 讓陳曉卿苦等2個半小時,連呼太美味的番禺豬雜粥,真的了不起!
    諸多的屠宰場是番禺豬雜粥的自負心來源。將店鋪開在離屠宰場半小時車程的地方,甚至有的店直接開在屠宰場對面,能直接聽見殺豬的慘叫,在深夜也是個不小的刺激。為了豬雜粥的戰鬥一般開始在晚上十點半左右,走進老牌豬雜店,會發現店裡已經坐了一半的人但大家都守著空桌子,甚至老闆也不會催著點單。
  • 當豆腐遇上肉,並不是麻婆豆腐卻好美味,那是什麼呢?
    當豆腐遇上肉,並不是麻婆豆腐卻好美味,那是什麼呢?豆腐和肉的組合,很多人都想起了麻婆豆腐,麻婆豆腐鮮辣的口味讓不吃辣的人們望而卻步,今天就教您一道不辣並且還有豆腐和肉的菜。大家是不是很感興趣呢?不錯,我也是在第一次看到這道菜就愛上了。
  • 潮汕民俗:潮汕舊時婚嫁習俗,對潮人有何重大意義?
    中國習俗禮節頗多,自古流傳下來的繁瑣禮節,後人將其加以改善傳承至今,潮汕人從隋朝時期慢慢遷居至潮汕紮根,還保存著許多舊時風俗,也別稱之為中國「第57個少數民族」,其中潮汕的婚俗更是讓人感受到特有的潮汕風情,潮汕人之所以敢拼敢闖,是因為有一個可為止作後盾的和睦家庭,一家人平安健康,才是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