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蝦生、生醃蟹,廈門的這家潮汕菜我種草了!

2021-01-08 發現美食新大璐

作為一個美食博主,一直對潮汕美食有著無數的嚮往!小夥伴們不停的和我種草潮汕的各種美食!魚生、蝦生、生醃蟹,更是聽得我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聽小夥伴們說廈門也開了一家潮汕菜,於是冒著大雨天,我還是來了。

我們去的潮鄉繪,位於站南路東坪山路1303號,靠近廈門南站。店內既有大堂也有包廂。一進門就被半開放的玻璃櫥窗吸引了!櫥窗裡的滷鵝,看著就想吃!

這家店真給力!第一道菜,就讓小夥伴為之尖叫!片的晶瑩剔透的魚生蝦生,紋理清晰可見,可以選擇的配菜竟然多達20種!花生醬甜辣醬梅子醬醋汁辣椒生薑香菜蘿蔔絲等,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配菜蘸醬,嘗試了幾款自己喜歡的蘸醬、配菜。各有各自的好味道,口感層次還挺豐富的。講真的我是第一次嘗試這樣中式的刺身吃法!挺特別的!

要我說,相比魚生和蝦生,蝦生的的味道會更驚豔一些!畢竟鮮蝦的鮮甜是魚生比不上的。

生醃紅膏蟹,也是一道一上桌就引得小夥伴尖叫連連的一道菜!選用鮮活的紅膏蟹,紅膏的顏色,真真是誘人極了!真的是吃過了就愛上!第一次嘗試膏蟹是這樣的口感。很神奇,很特別,就像是外國人第一次見皮蛋的驚訝!口感既濃鬱有鮮美!不需要額外的蘸取醬汁,這樣的味道就很美妙。

滷鵝拼盤,拼了鵝掌鵝翅鵝肉鵝血鵝健,各個部位有各個部位口感的特點,滿足了一桌男女老少不同的需求。

芥末鵝腸,既然吃了那麼多鵝,鵝腸也不能放過!爽脆夠味!

巴浪魚飯,其實就是特製巴浪魚的一種菜名,魚飯其實就是潮州人對海鮮進行特殊烹製後的打冷魚的一種特殊稱呼,類似鹽水煮魚,盤子裡並沒有搭配米飯。吃慣了醬油水,這樣的鹽水烹調反而有一種大海的味道。

龍穿虎肚,聽名字就很精彩,味道也很豐富的一道手工菜。鰻魚去骨切碎,和冬菇和五花肉等一起塞入大腸中烹製。

豆醬煮午魚,沒想到豆醬與午魚的搭配這樣的跨界組合,也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南乳肉拼雜糧餅,南乳肉雖然看起來都是肥肉,但是這搭配雜糧餅、菜絲,微微甜,有一種愛情回歸生活的甜蜜。

潮汕的啫啫煲很是出名,小夥伴選擇了鮮魷,石鍋的餘溫繼續加熱,使得香氣更溢。

酥炸普寧豆乾,吃之前蘸下特色的蘸水,聽說那樣的炸普寧豆乾吃多少都不會上火。

椿菜煲加大油蛤,湯汁鮮甜,菜葉柔嫩無比,吃了好幾碗哈哈~

菠蘿咕咾肉,酸酸甜甜就是我~

老菜脯砂鍋粥,老菜脯切丁,加入粳米肉糜生滾,酒足飯飽來上一碗暖心又暖胃。

反沙芋頭,沒想到這樣的餐廳居然還有甜品!!裹滿糖霜的芋頭更加誘人了!芋頭控愛到不能自拔!打個飽嗝,心滿意足回家去。

【潮鄉繪】

地址:站南路東坪山路1303號

相關焦點

  • 民間食相------潮汕菜
  • 上海宴遇(晶品店),主打各種創意菜,廈門當地特色!
    在廈門大名鼎鼎的宴遇進駐上海,馬上在上海成為極具人氣的網紅排隊餐廳,很多食客不惜等幾個小時也要來品嘗美味。主打各種創意菜,廈門當地特色,本幫特色與分子料理聚集一堂,為食客呈現出一次華麗的美食盛宴。靜安寺晶品裡的宴遇,聽名字就很有意思,驚人想入非非。
  • 廈門人最愛的泡椒田雞,我只認這家——黃鶴天廚
    十年前廈門人都知道一家叫黃鶴樓的餐廳,因為一道招牌美味的泡椒田雞稱霸廈門美食圈,之後因為山寨遍地,各種XX黃鶴樓冒充分店,搞得滿街都是泡椒田雞,但都不及原版美味。之後黃鶴樓改名為黃鶴天廚,經營至今,招牌的泡椒田雞沒有失傳,更多美味的湖北美食也不斷湧現。
  • 人間煙火·「潮汕吃桌」·汕頭·「入厝」
    搬家是件吉慶事。「潮汕吃桌」一般是12道菜,廚師會根據菜品的味道輕重依次呈上,每道菜的上菜時間點廚師都有自己嚴格的把控。「潮汕吃桌」的入座資格也很有講究,主人家的平輩血緣至親一般會安排坐在最重要的一桌,潮汕人把這一桌叫「東桌」,而晚輩的血緣親戚就會被安排在「東桌」的對面桌,也就是「西桌」。
  • 不用去廈門,家門口就能嘗到正宗閩南菜!
    而如今不用特別打飛的去廈門在家門口也能嘗到正宗的閩南菜了在廈門土生土長的「榮先森」去年首次開到大魔都從去年開業開始就一直大排長龍,好評如潮五星點評從來沒有少過是不是記憶中的廈門味來吃就知道!而對於閩南菜最高的讚譽,我想大概就是「跟我阿嬤做的味道一樣!」/ 從產地到餐桌新鮮直達 /這些才是屬於廈門的古早味地道白灼東山小管想吃新鮮原味的海鮮,白灼是最地道的方式,越是新鮮的小管越適合白灼,一試就知道食材本身的好品質。只選用13-15cm的優質野生東山小管,從產地到餐桌新鮮直達,在水中燙煮30秒就能出鍋。
  • 那些菜名自帶密碼系統的潮汕美食,讓人合不攏嘴
    △無米粿  潮汕的粿有多少種,可能是美食界最大的一道無解命題,我想連膠幾人都回答不出。    △滷蟟蛁  潮汕的迪仔魚也叫竹仔魚,是一種讓潮汕小孩害怕的魚。    △黃T魚  潮汕還有一種嚇跑外地人的海產品:血蚶。
  • 這家酒店推出的年夜飯,號稱「2019年最貴年夜飯」,看看都有啥菜
    這家酒店推出的年夜飯,號稱「2019年最貴年夜飯」,看看都有啥菜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大家對這個節日都很重視,家家戶戶都會吃年夜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年夜飯的菜色越來越豐富,味道也越來越好了,還有一些人年夜飯不在家吃,會專門到飯店裡訂購年夜飯,年夜飯的價格在
  • 被潮汕人稱為「送粥神菜」,渾身上下都是寶,是幾代人的回憶
    一碗白糜不是重點,重點是下飯菜,生醃滷料讓人眼花繚亂,魚飯海鮮使人垂涎欲滴,即便沒了轟轟烈烈的大魚大肉,潮汕人也會從身邊常見的食材入手,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要不怎麼說,廣東是中國最會吃的省份,潮汕是廣東最會吃的地方。
  • 汕頭人的童年噩夢竹仔魚,竟被這家私房菜玩出了新花樣!
    」再玩遊戲就讓你試試竹仔魚!「「再不去做作業就等著吃竹仔魚吧!」......
  • 種草很久,今天終於在臨時決定的聚餐選擇了這家店
    看到朋友發的票圈推薦,又搜了點評上他家的總店被評為必吃榜,種草很久,今天終於在臨時決定的聚餐選擇了這家店。也許是抱了太大的期盼值,本幫菜系,都是家常菜,說實話,我媽媽燒得比這家廚師的好吃。「傳統德大羅宋湯」羅宋湯濃稠,味道很正宗,花時間的湯。「媽媽色拉」傳統小時候的色拉,土豆,紅腸,青豆,紅椒,滿滿的回憶。「椒麻仔姜牛蛙」量很少,適合重口味人。
  • 淥口這家新開的河邊魚店不容錯過!
    年底了,大批聚餐聚會要來啦,這次淥淥給大家帶來一家新選擇——好吃的「魚上魚」!人的感官中,味覺是最有記憶度的。「細時候不管看相滴,只曉得味道好、好恰!」「我就想把本土漁家的這種家常口味,做給更多人嘗一嘗!」組建團隊、自主創業,80後的曹勝帶著廚師匠心和家鄉情懷在淥江邊開了這家廚匠漁家 新鮮可鑑的「漁上魚」,立志為顧客呈上鮮活食材、家常口味、匠心品相的漁家「風味」。重頭戲當然是魚,吃魚一個「鮮」字兒,現吃現殺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在「漁上魚」,看魚點魚,或蒸或煮,隨心隨意。
  • 「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我相信你的身邊,總會有一位來自潮汕的朋友。,好吃的實在太多了,要全說完估計我得寫12本書。俗話說「一碗白糜三千配菜」,魚飯、滷水拼盆、生醃蝦、生醃蟹、生醃雪蛤、菜脯蛋......潮汕人能把清淡的白粥吃到極致。
  • 樂哥說潮汕:潮汕逢年過節祭拜活動,「三牲」是不可缺的!
    潮汕的祭拜活動眾多廣為人知,潮汕人祭拜祖先和神明的時候,祭品中常常有「粿」,而每一次祭拜前夕家中做粿的時候,幾家人一起在做,孩子在嬉鬧,大人們邊做粿,邊閒聊,其樂融融。而在祭品中比粿品還要重要的,當屬「三牲」,在每次的祭拜活動中,「三牲」是不可缺的。
  • 這家只賣四個菜的店,火炎焱燚爆了!
    這家只賣四個菜的店,火炎焱燚爆了! 晚上九點了 店裡依舊人氣爆棚 如此可見這家有24年歷史的店是真的不簡單 他們家菜品很少 主菜就四個菜品 但這都不影響這麼多顧客排隊都要等著吃 作為資深美食偵探家 小渝兒怎麼可能放過它 就要看看這家店到底能不能徵服小渝兒這挑剔的嘴
  • 廈門五月天——2018來自獅子座女生的廈門自由行攻略
    印象中的廈門一直是文藝、乾淨、浪漫的花園城市,廈門大學和鼓浪嶼這些名字很多沒有去過廈門的朋友但是知道的不少,想去的旅行目的地一定要找機會去完成它,也許以後你就真的哪裡都沒有去過。去之前做了很多攻略,這篇遊記紀錄我對廈門所有的旅行心得和感受,也希望能給去廈門的朋友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和幫助。
  • 請朋友去吃海鮮,6個人點12道菜,朋友誇我大方,結帳時我卻懵了
    請朋友去吃海鮮,6個人點12道菜,朋友誇我大方,結帳時我卻懵了跟幾位老朋友很久沒在一起聚會了,最近難得他們有時間來我這裡旅遊,所以正好大家聚一下,既然是朋友聚會那肯定得上點檔次才行,畢竟都是平時關係相處的很不錯的。所以我就挑選了一家海鮮館,決定請幾位老朋友搓一頓豐盛的海鮮。
  • 潮汕大叔在廣州拼搏23年,靠一道菜成人氣王,回頭客絡繹不絕
    而今天,我就要帶大家一起去廣州看看,這家開業了多年,口碑一直都非常出眾的美食小店,他們家專注於製作一種比較冷門,但是在沿海地區非常有名氣的雞料理——廣油雞。其實廣油雞在所有的雞料理中,味道都算是十分特別的一個,那些正宗的廣油雞曾讓無數美食愛好者為之痴迷,甚至有些狂熱的愛好者每周都要吃個一兩次才甘心。
  • 飯來張|潮汕當地的牛肉和南京有什麼不同?
    之後並沒有什麼叫得響的字號,直到十幾年前在大光路,也有人說是在中山南路開了一家潮汕牛肉火鍋,之後一發不可收,牛肉火鍋成了潮汕菜的代言人,好些個大都會情況大致如此。 我還在汕頭覓食的時候,有人問在南京能不能吃到像樣的潮州菜,不敢說沒有,只能說我不曉得。能吃到的大體也只有潮汕牛肉,但是我不推薦。
  • 作家林培源:我對世界的想像與瞭望,都與潮汕有關
    這裡簡單而封閉,卻也完好保留著潮汕地區最傳統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認同。此間的生活,是一切的原點、故事的開端,是33歲的林培源身體裡的一部分,它們匯集成了林培源的小說新作《小鎮生活指南》。他在出版社製作的推薦視頻中說:「我對世界的想像與瞭望,都與潮汕有關。」
  • 「雞」作為潮汕地區的「吉祥物」,它在哪些場合扮演重要角色
    在習俗禮節頗為講究的潮汕地區,雞作為「吉祥物」備受超神人追捧。無論祭祀或者喜事,雞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祭祀雞潮汕地區非常重視祭祀習俗,無論是祭拜祖先或者是神仙,祭品中總少不了「三牲」,也就是雞、豬、魚。豬有時會被更換成鴨或者鵝,魚也有很多選擇,一般是烏魚,或者魷魚、墨斗魚,其它海魚也行。但是,唯獨雞不可以代替,而且還會放在供桌上最顯眼的位置,因此它有了「頭銜」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