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上最小的藥丸。
文/華商韜略 魏峰
隨著海外疫情加重,由於原料供應受制,作為常規治療藥物的抗生素,在全球範圍進一步緊缺。
國內也有一款藥效神奇的「中藥抗生素」——六神丸。近期,有報導稱,疫病救治過程中,六神丸具有抗病毒療效。
【1】
在國內六神丸領域,「江南中藥四大戶」之一雷允上的名氣最大。至於雷允上六神丸的來歷,和一段傳奇故事相關。
據傳,清朝年間,有個叫雷允上的孤兒,發跡之後,經常做些給窮人施粥的善行。
有一年,江南大旱,遍地饑民,賣兒賣女。雷大善人又開始行善了。但到了施粥舍衣的七七四十九天,天近二更,饑民陸續散盡,夥計們收拾鍋碗瓢盆準備關門之時,卻突然來了一位老翁。
老翁猛敲大門要吃的。夥計推脫說,粥已經施完,請明天再來。老翁怒道:我年紀大了腿腳不便,一大早往這趕,現在才到,結果誤了時辰就不給飯吃。雷大善人,原來是個假善人。
夥計聽完,解釋道:雷善人的獨生子病了,咽喉腫脹,四五天水米不進,四處求醫無效,眼看性命不保。雷善人怕吵,就提前關門了。
老翁聽後,大聲吼道:他兒子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是命。
雷允上聽到爭吵,上前來詢問詳情後,急忙讓後廚安排飯菜。飯菜端上來,老翁絲毫不客氣,吃完也不道謝。臨走前,突然開口:我也不白吃你的飯,聽說你兒子無藥可救,我說一味藥,能治他的病。
說完,用食指蘸茶水在桌子上寫下二字:珍珠。寫完,轉身出門,飄然不見。
眾人正驚奇時,第二個老翁前來討飯,飯菜飽足之後,也不道謝,寫下「牛黃」二字,轉身出門就消失了。
這一夜,前後來了六個老翁,寫下六味中藥。
雷允上思考之後認定必是自己的善心感動上天,派神仙下凡,拯救自己的兒子。第二天,他熬製這六味中藥,給兒子服下。結果,藥到病除。因為此方是六位神仙所傳授,所以命名為「六神丸」。
兒子痊癒後,雷允上拿出千兩白銀購置原料,製作藥丸。凡是咽喉腫脹的患者,一律免費施藥。
不知道是因為免費,還是該藥物的神效。一時間,雷允上六神丸名聲大震。
後來,又相繼發現六神丸具有治療哮喘、心絞痛、急性腎炎、腮腺炎、流行感冒等疾病。甚至被稱為「中藥抗生素」。
近期,有報導稱,疫病救治過程中,發現六神丸具有抗病毒療效。
【2】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藥丸。」
雷允上生產的六神丸每粒直徑均小於1.5毫米,1000粒僅重3.125克。配料、研磨、起模、泛丸、打光、內包……最終成為色為墨黑,微如芥子,堪稱中醫藥微丸技藝的集中體現。
由於配方獨特、工藝精湛,六神丸被國家認定為四大絕密配方之一,其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首批「非遺」項目擴展名錄。
在300年傳承過程中,六神丸在處方保護方面,花費了很大功夫,「六味藥材不寫名稱,且把其中一味藥拆開,設七個編碼,總重量加起來是這味藥材需要的份量,只有配方的人知道。」
由於其神秘,並能夠治療多種疾病,市場大賣。隨著規模不斷壯大,雷允上品牌從蘇州開到上海,並在黃浦、靜安、虹口三區分別開設了南號、西號和北號。
但這也催生了雷允上品牌的「內鬥」。
在上海市場,南號和北號先後合併於上海雷允上藥業,由上海醫藥控股。西號則劃歸上海靜安區藥材公司。
2000年4月,上海雷允上國藥(西區)有限公司與上海靜安區藥材公司,重組合併設立了雷允上西區。這家重組的新公司不久便被開開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開開實業收購,成為開實業的全資子公司。
在雷允上原產地蘇州,還有一家蘇州雷允上,隸屬於遠大醫藥。這是三家沒有關係的公司,卻用著同一品牌。一直以來,三家企業各自經營,互不幹涉。而對於這種現狀,三方企業都有些無奈。
蘇州雷允上對記者強調:「雷允上商標是我們的。」而上海雷允上更是直接找到雷氏家族傳人想為自己正名。
儘管,能夠治療大量疾病。但近年,六神丸的發展卻並不理想。
2006年,國家林業部對天然麝香採取定額配給措施,國內「六神丸」原材料一度緊缺。
傳承人堅持古方,不願意使用人工麝香,導致六神丸產量跌入低谷。拒絕機器,手工製作,也讓這一傳統技法,面臨傳承乏力的窘境。
此後10年,六神丸年銷售額大多穩定在兩三千萬元的水平,再難逾越2005年5000多萬元的「高峰」。
據報導,雷允上傳承人手中還握有大量秘方,由於出於品牌保護,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商進行市場推廣。
國內六神丸企業「內鬥」,堅持古方之時。一海之隔的日本,在「六神丸」古方基礎上改造,開發出「救心丹」。通過藥材生產、加工標準化,工業化生產。讓救心丹一度風靡全球,被譽為「救命神藥」,年銷售額1億多美元。
一一END一一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