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讀書多厲害?胡適說古詩裡沒人寫過豬,他馬上舉出一反例

2021-01-15 月下泛史

有個成語叫做信手拈來,表面意思是說隨手拿來,用在寫文章方面就是能自由純熟地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麼思考。這件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對於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來說,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和極強的記憶力估計是不可能的。可是這一點,在梁啓超看來就不是什麼難事兒。

說起梁啓超,多數人第一個會想到的肯定是維新變法。歷史上師從康有為之後,梁啓超在百日維新期間名氣也很大,一度被人稱為康梁。可是先生一生的成就並不僅此而已,除此之外,梁啓超還是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教育家。蔡鍔、蔣百裡、徐志摩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是他的學生。

能有這樣的學生,沒有過硬的實力是不行的。而在讀書學識方面,在那個時代,梁啓超也是十分的厲害。

在同時期八九歲孩子貪於玩樂的年紀,梁啓超就以神童的美譽聲名鵲起。四歲的時候在家裡開始讀書,八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九歲的時候可以下筆千言,十二歲的時候考中秀才,16歲的時候考中舉人,一度被稱之為嶺南奇才。奇到什麼地步?我們來看幾個例子就知道了。

在金庸武俠小說中,不乏過目不忘的奇才,黃藥師的妻子就演示過,雖然是小說裡的故事,並不代表生活中就一定沒有。一次到三江東勝街書鋪買書,梁啓超在翻看完一本書後決定買下,就是價格方面談不好。

僵持不下,梁啓超只好對賣家攤牌:我買不買這本書沒什麼相干,反正我已經看完了,能夠從頭到尾背誦出來了。

對方自然不信,隨手指了一頁來考驗,沒想到梁啓超果然背出。賣家驚訝不已,打賭認輸只好雙手奉上。

在18歲的時候,梁啓超就拜到了康有為門下,成為其得意弟子。雖然後來維新變法失敗,仕途失意,可是這並不影響梁啓超在學問上的造詣。

梁啓超一生勤奮,著作等身,在將近36年的政治活動又佔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每年平均寫作達39萬字之多,各種著述達1400多萬字。學術研究涉獵廣泛,涉及哲學、文學、史學、經學等諸多領域。在以前的文言文和後來出現的額白話文之外,他還發明了一種新文體,介於兩者之間。其博聞強識的本事,同時期的一些大學者都甘拜下風。

古詩中都少不了意象,為了力求詩文之美,意象的選擇也是極盡文雅。胡適有一次就說中國古詩很多,詩人都吃肉,就是沒人寫過豬。梁啓超聽到後馬上舉了一個反例,夕陽芳草見遊豬。

這句詩出自乾隆之手,在古代所有詩人中,乾隆的詩獨具一格,詩句不拘泥於詞藻,隨口即吟,提筆即寫。一生作詩四萬餘首,有流傳著乾隆一人賽全唐的美稱。由於少有名作,鮮有人問津,可梁啓超偏偏讀過,而且信手拈來。

在同時期的眾多學者中,梁啓超是公認的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是中國第一個在文章中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人,他還從日文漢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詞,比如經濟、組織、幹部等。在一生著述豐富的同時,九個子女還都是時代傑出的人才,你說厲害不厲害?

相關焦點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句句寫豬,字字寫人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原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豬」這種動物,很少有文藝作品以它為主要表現對象,當然《西遊記》中對其有大量描寫,但這個「豬」是成精的「豬」。
  • 如何寫讀書筆記?——不會寫讀書筆記等於不會讀書
    我們知道,毛爺爺讀書就是非常喜歡在書裡面直接批註自己的感想,經常寫很多自己的感想,密密麻麻的,甚至比作者寫得還要多。如果把這些都整理出來,那就是非常好的讀書筆記。寫出感悟可以使用這些方法:①旁批法,就是效法毛爺爺的方法,最簡單,最粗暴---唯一的缺點就是,書看起來沒那麼美觀了。②卡片法,你可以使用卡片,非常方便快速的記錄對書中哪一部分的感悟。
  • 梁啓超欲迎娶女翻譯,給妻子寫了一封信,回信為何令他越想越怕?
    其一是基於三綱五常,女子遵循夫為妻綱,地位相對較低,對丈夫是千依百順,對納妾一般不予置否;其二是古代人極其重視子嗣,《明會典刑部律例》規定:「庶人40歲以上無子可娶一妾」,因此正妻無出、丈夫納妾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以上皆是封建時代的糟粕思想了。直到上世紀20年代,在那個推陳出新、烽火三月的時代裡,一夫一妻制開始成為了主流。
  • 名人癖好:魯迅愛嚼辣椒,胡適愛打牌,梁啓超愛打麻將
    麼麼噠~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一些愛好或者癖好,而且有些還是令人費解的。普通人如是,名人也不例外。民國時期的很多名人都有著自己的小癖好。魯迅愛嚼辣椒:魯迅先生可是受世人敬仰的一代文豪,文章不乏幽默風趣,為人大多時候也是挺嚴肅的一個。可就是這樣不同凡響的一個人,也有著自己的小癖好,那就是嚼辣椒。
  • 梁啓超和康有為,通過晚年生活就能看出來,誰才是真君子
    梁啓超和康有為,通過晚年生活就能看出來,誰才是真君子。「戊戌六君子」相信是每一位學過歷史的朋友都會學到的內容,梁啓超和康有為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愛國志士,雖然他們當時的戊戌變法失敗了,但對於近代史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 小學生寫作文腦洞大開,14個成語生搬硬套,還夢想自己是一頭豬
    讓老師看後又生氣又好笑,有的作文充滿了童趣,讓人印象深刻。小學生下面這篇作文就是一個小學生寫的,這孩子成語還知道的挺多的,而且一篇作文都用了14個成語,單獨拿出成語看確實挺淵博的,可是放到文章裡再讀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這孩子也是生搬硬套的很認真了,是為了顯擺自己成語會的多嗎?
  • 梁啓超一生中的2件大事,戊戌變法和護國運動,註定了他的不凡!
    梁啓超此時在湖南講課時候,也受到保守派日益激烈的反對,1898年他便回到北京與康有為掀起了戊戌變法,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但變法失敗,他最後逃亡海外。1911年辛亥革命後,梁啓超成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司法總長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逼迫清帝溥儀退位,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一職。
  • 曾有一位父親寫家書這樣告誡孩子:三世不讀書,變成一窩豬
    這是20世紀40年代後期一位叫「幹忱」的父親寄給兩個孩子的一封家書,此信寫於父親節後兩日,主要談的是父親節對於父親和孩子分別意味著什麼。豕即是豬,蓋只給吃飯,不加教育。身體雖強,毫無知識,名之為人,何異於豬。為父親者,無不願其子女為有用之人,而不願其子女為無用之豬。然教之對面為學,使父親有愷切之教,而子女不事於學,頹惰自甘,飽食終日,毫無用心,歲月空過,老大無成。既不能自立作正當職業,更不能服務社會造福人群,雖有七尺之軀,徒為食粟之蠱,欲不為豬,得乎?
  • 巔峰巴克利有多厲害?奧尼爾:他是飛天「豬」,根本防不了!
    今天向大家介紹有著「空中飛豬」之稱的巴克利,曾被評為NBA 50大巨星之一,巔峰時期的他到底有多厲害呢?巴克利的職業生涯巴克利小的時候非常喜歡打籃球,但身高不是非常出眾。在高中時期的巴克利身高才1米78,離職業籃球運動員身高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在高四的時候,巴克利的個子突然長到了1米93,也成為了球隊的首發球員。
  • 魯迅一生罵過那麼多人,為什麼沒人找他晦氣?也不看看他嶽父是誰
    提到魯迅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魯迅是我國近代最有名的文學家之一,他的文筆非常的犀利,直擊社會的陰暗面,有很多人都非常佩服魯迅的文章,尤其是魯迅不管在哪一個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他的白話文文章也寫得非常的好。但是也有人覺得非常的疑惑,在當時敢於說真話的文人有很多,有很多人最後都被迫害。
  • 孩子不愛讀書,也討厭做讀書筆記,怎麼辦?(非深度長文)
    有一次我到親戚家,正趕上他教訓小學五年級的兒子,他為兒子買的十幾本文學名著,兒子竟然一本也不願意讀。孩子出門後,我問親戚:「那些書,你讀過幾本?」「一本也沒讀!名著太難讀了!」他說:「但他是學生啊 ,必須要多讀書啊……」成人都覺得難讀、不願意讀的書,孩子更不願意讀,憑什麼是學生就得必須讀?
  • 沒戀愛沒結婚,「豬堅強」後繼有「人」
    面對他們的讚嘆聲和鎂光燈,這位名叫「豬堅強」的女士顯然很不耐煩。大部分時間裡,她都毫不顧忌形象地呼呼大睡。    其實她早已沒有什麼形象可言——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時,這頭困在廢墟之中的母豬依靠木炭和雨水熬過了36天,獲救時體重只有100多斤,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使其得名「豬堅強」。如今,這位居住在成都的豬女士身材早已走樣,重達400多斤。
  • 靠拆書稿月入過萬,會讀書真的這麼賺錢嗎?
    有書、掌閱、喜馬拉雅、微信讀書、阿里巴巴文學……你在上面聽的每一本書,背後都得要人寫稿子。  而這些稿子,一篇300~1000元不等,優秀的甚至高達8000+元……  比好多人一個月工資都高!  有一次,2年沒買過新衣服的JJ,看中了一件100多的連衣裙,可是兜裡沒錢只能問老公要。
  • 那些閱讀能力厲害的人,平時是怎麼更有效的讀書?掌握這4個方法
    比如我覺得最近寫作很疲乏,沒素材了,我想要去看一本書,沒有為什麼,就是想要去多充實自己。這時候我想要獲取的東西就是比較寬泛的,只要覺得是好的,都可以。而如果我是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了解公眾號運營,那我就是想要獲取公眾號活動策劃、漲粉、內容等多種有效方法。◢/02 怎麼要?要到了嗎?怎麼通過看書,去快速有效的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
  • 寫讀書筆記,難如借錢給別人 | 讀書周DAY1
    @戴戴讀書進度:67我們是個組合,我,二寶媽+女兒,十一歲的貝姐(因為,還有一娃叫毛妹)。我和孩子的約定,共看一本書,共寫一本讀書筆記。這本《書店日記》一拿到手,有點擔心,孩子是否對書店老闆的吐槽日記感興趣。
  • 孩子一遇問題就「投降」,多半是逆向思維缺乏,3招幫助解決問題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不少孩子一遇問題就「投降」,這多半是逆向思維缺乏所導致。可見,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很重要,這是因為有些問題能夠通過正向思維得以解決,但有些問題卻只能通過逆向思維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那麼,什麼是逆向思維呢?
  • 「豬籠入水」「剝光豬」…確認過眼神,我們都是廣東人!
    4剝光豬戲稱脫光衣服,或被搶得一乾二淨,也指下象棋時一方把另一方的棋子除了「將」或「帥」外全部吃光。除「脫光衣服」的意思之外,「剝光豬」這個詞還是一個象棋裡的俗語術語。當對手把你的棋子都吃光,場上只剩一個「將」的時候,你就是被對手「剝光豬」。
  • 善良老漢買下三隻將被宰殺的小豬,沒想到豬竟開口說話,救他一命
    轆轤溝村有個六十多歲的李老漢,無兒無女,妻子早逝,孤身一人過日子,但是為人心地善良。這天他懷裡揣著三千元錢,準備買頭母牛,養小牛犢掙些錢。他來到集市上,看到集市上不少人圍觀,李老漢擠進去一看,原來是一位屠夫籠子裡圈著三隻小乳豬,當街叫賣,並且揚言現場宰殺它們。李老漢仔細一瞧,這三隻小乳豬長得有些奇怪,大家正在紛紛議論著。
  • 著書日課:存留寫作時的生命印記——讀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任公不只在著作中拈出此點,他自己實際也是沿承著這一傳統。1910年,任公在致徐佛蘇的信中說,自己有「日間一定之功課」,包括「臨帖一點鐘、讀佛經一點鐘、讀日文書一點半鐘、課小女一點鐘」;到夜間則專注寫作,「每日平均作文五千言內外,殊不以為苦」。梁任公一生行止語默,多可為後人矜式,且讀書著作,效率驚人。不過,因為他不記日記,後世對其一天之內的「日課」安排並不很清楚。
  • 寫作沒思路?來看微童話:冰波《豬媽媽的大肚子》
    因為,豬媽媽的大肚子還要當大枕頭,小豬可以安安靜靜地呼嚕呼嚕睡覺。寫作沒思路?來看微童話。很簡單,這是一個寫母愛的作品。作者選擇母豬為主人公,真是非常聰明、非常討巧。說起來,在傳統文化意象裡,豬的形象或者名聲並不好,通常被用來比喻又笨又蠢又懶又貪吃,像《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到「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的時候,豬的形象似乎有了一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