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木裡森林火災衛星遙感監測圖像公布

2020-11-15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1日訊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公布四川木裡森林火災衛星遙感監測。3月28日,四川省木裡藏族自治縣項腳鄉發生森林火災。火場位於木裡縣東南部,西側距離木裡縣城約5千米,東側距離西昌市約96千米。

圖1 四川省木裡縣位置

圖2 四川木裡森林火災火場三維地貌

從三維影像圖上看出,火場距離木裡縣城較近,受風向因素影響,火場向東蔓延迅速。

圖3 四川木裡森林火災遙感解譯圖(2米/8米光學衛星星座)

利用3月30日下午12時30分獲取的1景2米/8米光學衛星星座數據,經過快速處理和初步解譯,火場附近煙霧覆蓋面積達1500公頃(圖3中紅線範圍)。同時,利用3月30日14:36美國極軌環境系統衛星VIIRS數據進行處理提取的火點數據(圖3中黃線範圍,綠色點為提取的火點),表明火勢在向北、向東進一步發展。

圖4 四川木裡森林火災火場發展態勢圖(高分四號)

基於3月30日拍攝的四期高分四號中紅外數據,採用統一的閾值分割方法進行初步分析,可以看到火場從上午11時27分至下午16時41分迅速發展變化(圖4中紅色區域)。利用3月31日11時27分獲取的高分四號中紅外數據再次對木裡火情進行監測,可以發現熱異常區域明顯縮小,證明通過一天來的滅火救援行動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圖5 四川木裡森林火災遙感解譯圖(2米/8米光學衛星星座)

從3月31日12時22分2米/8米光學衛星星座獲取的影像進行監測(圖5),也可以看到大片褐色過火之後區域,但火情已經明顯得到控制。

來源: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

相關焦點

  • PIE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典型應用之廣西紅樹林監測項目
    PIE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典型應用之廣西紅樹林監測項目 2021-01-1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商業航天SAR衛星蓄勢發展 四象科技持續深耕商業遙感
    這顆衛星具備不受雲雨天氣影響、圖像解析度高、監測範圍廣等優點,可用於典型地物信息提取、違章建築檢測、非法開採檢測、大型施工進度檢測、洪水溢油等災害事件的跟蹤和檢測評估、高精度地形信息提取、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及預警分析、建築設施和山體邊坡形變監測等多種應用場景。當前全球航天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商業航天產業近年來亦得到了國家的積極鼓勵,政策支持成為助推航天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 遙感衛星助力金融保險,「四象愛數科技」發力遙感數據應用服務
    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遙感衛星影像在近年來得到充分的積累。如何將大量的遙感衛星數據轉化為有效的信息,為更多行業提供服務,是當前遙感應用行業面臨的痛點。成立於2017年的遙感數據應用企業「北京四象愛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三年時間的研發,在國土資源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大宗商品產量預測等領域,為政府、金融和保險機構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遙感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 中國首個民企遙感微納衛星星座「珠海一號」升空
    大公網6月15日訊(記者 劉凝哲)6月15日11時,中國第一個由民營企業投資並運營的高時空解析度遙感微納衛星星座「珠海一號」首批兩顆衛星OVS-1A和OVS-1B,搭乘長徵四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升空。
  • 小衛星辦大事 「北京2號」星座全天候監測災害
    原標題:小衛星辦大事 「北京2號」星座全天候監測災害   北京時間7月11日0時28分,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C28成功將首批3顆第三代「災害監測星座」——「北京2號」星座發射升空。高高在上的遙感衛星不僅能用於及時發現災情,而且在災害導致很多地面系統受到衝擊或破壞時,可不受任何災害影響,進行連續、長期、大面積的觀測,為評估各種災害的風險性提供極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近些年來,在全球的各種防災救災活動中,由於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和導航衛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而發揮了重要作用。
  • 「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首發成功
    >中國經濟網酒泉6月15日電 (記者佘惠敏)「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首批兩顆衛星OVS-1A和OVS-1B搭載CZ-4B/Y31運載火箭,今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珠海一號」是由多顆視頻微納衛星、高光譜衛星和雷達衛星組合而成的「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預計將在未來2~3年內發射部署完成。
  • 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1月6日電 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新華社記者 倪瑞捷一箭13星!6日,中國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10顆為阿根廷衛星邏輯公司研製的遙感小衛星。
  • 四象科技CEO郗曉菲:衛星遙感技術為保險快速發展助燃
    而衛星遙感技術作為一項成熟技術已成功地用於保險領域。衛星遙感技術具有視域廣、真實感強、信息豐富等特點。隨著近年來技術的不斷發展,衛星遙感的觀測周期、地面解析度和定位精準度都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與常規的實地調查手段相比,衛星遙感技術可以更加快速、真實的反應地表環境,一次性獲取更多的數據,產出成果速度更快、包含信息更全面、投入成本更少,現已經成為支持基礎設施環境監測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 ...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衛星遙感應用市場規模快速...
    應用服務是衛星產業鏈中商業價值最高的環節,隨著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共同的推動,國內衛星遙感行業有望加速發展。截止到2020年9月,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為462顆,中國為182顆,位居第二。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
  • (科技)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1月6日電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  新華社記者倪瑞捷  一箭13星!6日,中國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10顆為阿根廷衛星邏輯公司研製的遙感小衛星。
  • 探秘中國最大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中國青年網長春9月24日電 (記者 張瑞玲 實習記者 牟昊琨)9月15日,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吉林一號」衛星星座有什麼用?和老百姓有什麼關係?近日,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跟隨「幸福東北」網絡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尋找答案。
  • 西昌森林火災19名遇難者遺體被送往西昌市殯儀館,沿途車輛鳴笛致哀
    3月31日下午,涼山州西昌森林火災中犧牲的19名遇難者遺體被送往西昌市殯儀館。沿途車輛鳴笛致哀,送別犧牲勇士。 3月30日15時51分,西昌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接到電話報警馬鞍山方向發生森林火災,初步判定,起火位置位於涼山州大營農場,由於風勢較大,山火迅速漫延至瀘山。 火災發生後,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立即進行調度,第一時間調動周邊攀枝花、阿壩等地森林消防隊伍增援參與撲滅工作。
  • 「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成功發射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記者姜辰蓉、白國龍)記者15日從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航天新媒體中心獲悉,「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首批兩顆衛星OVS-1A和OVS-1B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與以往的遙感衛星不同,這兩顆衛星均為視頻成像衛星,未來有望提升我國從內陸到沿海地理、生態環境、國土資源變化監測的時效性。
  • 歐比特"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發射成功
    原標題:歐比特"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發射成功「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中,包含4顆高光譜衛星OHS-01/02/03/04和1顆視頻衛星OVS-2。本組衛星發射成功,補充了整個「珠海一號」星座採集高光譜數據的能力,增加衛星數據的多樣性,也進一步提升了公司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能力,踏上了衛星大數據服務新臺階,開啟定量遙感新時代。
  • 【幸福東北】探秘中國最大商業遙感衛星星座:以科技傳遞幸福
    近日,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跟隨「幸福東北」網絡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尋找答案。  「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在農業、交通、環保、城市建設等領域都發揮著作用,和老百姓息息相關,例如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車流量監測分析、地質災害等都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進行監測。」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應急管理部近日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記者了解到,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 長徵六號一箭13星,又一顆中學生科普衛星上天了
    衛星搭載多光譜載荷及高光譜載荷,設計壽命為3年,10顆衛星成功入軌後,將成為該公司全球遙感衛星星座的一部分。後續,長徵六號還將為該星座的組建進行多次組批發射。根據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Satellogic籤署的多發發射服務合同,長徵六號將為後者發射共計90顆衛星。
  • 專家揭秘海南衛星星座 十顆遙感衛星組成「自拍神器」
    答案是:依靠遙感衛星實時觀測得出的數據進行追蹤。  三亞中科遙感所的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目前接收著國內外20餘顆衛星的觀測數據,「我們接收的大部分數據是衛星觀測其他區域的數據。其中觀測海南區域的數據,無法達到實時、全覆蓋觀測,那麼有關部門就無法利用這些數據對汙染海面進行及時清汙工作。」三亞中科遙感所研究人員、海南衛星星座項目研發負責人李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