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衛星遙感應用市場規模快速...

2021-01-13 東方財富網

應用服務是衛星產業鏈中商業價值最高的環節,隨著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共同的推動,國內衛星遙感行業有望加速發展。截止到2020年9月,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為462顆,中國為182顆,位居第二。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經過10幾年的發展建設,我國遙感衛星技術與遙感信息獲取能力已經位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衛星遙感商業化進程仍比較緩慢。近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我國衛星遙感產業進入到市場化為導向的「產業化」發展階段,得到快速發展。

中國在軌遙感衛星數位居全球第二

目前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量最多,中國在軌遙感衛星數量全球第2。據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CS)全球在軌衛星資料庫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9月,包括各類軍用遙感衛星以及政府部門和企業所有的民用遙感衛星。在軌運行的824顆遙感衛星由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所有,其中美國、中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6個國家和地區各自的遙感衛星數量均超過15顆,美國是全球擁有遙感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共有462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中國共有181顆衛星在軌運行,在軌衛星數量僅次於美國。

國內遙感產業向「產業化」過渡發展

經過10幾年的發展建設,我國已經形成了全天候、全球覆蓋的對地觀測能力,建立對地觀測數據中心等地面支撐與運行系統,形成空間信息產業鏈。在國家航天局及相關部門的推動下,我國遙感產業進入到市場化為導向的「產業化」發展階段。

遙感產業發展迅猛,數據資源日益豐富

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按照使用用途的角度,遙感衛星可以分為軍用遙感衛星、民用遙感衛星和商用遙感衛星三種類型,軍用遙感衛星主要服務於重點目標偵察、測繪等軍事目的,民用遙感衛星包括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個人愛好者發射的用於氣象觀測、科學研究等用途的遙感衛星,商業遙感衛星是由企業投資並以實現盈利為目的。

近年來國內空間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2019年共有52顆各類遙感衛星發射入軌,年入軌數量大幅增加。截止2020年7月,中國共有181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

《國家民用衛星遙感數據管理暫行辦法》將空間解析度不優於0.5米光學遙感數據初級產品、空間解析度不優於1米合成孔徑雷達遙感數據初級產品列入公開範圍,極大的豐富了遙感應用產業的數據源。民商用天基遙感信息獲取能力較2015年前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民營商業遙感衛星快速發展

2014年11月,國務院60號文件《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此後地方政府和民間資本大量湧入商業航天產業,衛星遙感是其中投資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目前吉林、海南、深圳、寧夏、珠海、四川等地方政府紛紛以光學遙感或雷達遙感為主,提出遙感衛星星座建設計劃,天儀研究院、國星宇航、千乘探索等民營企業也針對傳統遙感衛星與市場需求間的差異,提出了以特定區域、特定目標、特定載荷或高時間解析度主要特點的遙感星座建設計劃。民營資本投資的商業遙感星座的快速發展,有助於彌補國家民用遙感衛星數據覆蓋的空白,豐富商業化衛星遙感數據的來源。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相關焦點

  • ...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衛星遙感應用市場規模快速擴張
    應用服務是衛星產業鏈中商業價值最高的環節,隨著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共同的推動,國內衛星遙感行業有望加速發展。截止到2020年9月,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為462顆,中國為182顆,位居第二。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逐年增加,民用、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佔比超過60%。
  • 四象科技CEO郗曉菲:衛星遙感技術為保險快速發展助燃
    而衛星遙感技術作為一項成熟技術已成功地用於保險領域。衛星遙感技術具有視域廣、真實感強、信息豐富等特點。隨著近年來技術的不斷發展,衛星遙感的觀測周期、地面解析度和定位精準度都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與常規的實地調查手段相比,衛星遙感技術可以更加快速、真實的反應地表環境,一次性獲取更多的數據,產出成果速度更快、包含信息更全面、投入成本更少,現已經成為支持基礎設施環境監測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 中國商業航天SAR衛星蓄勢發展 四象科技持續深耕商業遙感
    這顆衛星具備不受雲雨天氣影響、圖像解析度高、監測範圍廣等優點,可用於典型地物信息提取、違章建築檢測、非法開採檢測、大型施工進度檢測、洪水溢油等災害事件的跟蹤和檢測評估、高精度地形信息提取、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及預警分析、建築設施和山體邊坡形變監測等多種應用場景。當前全球航天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商業航天產業近年來亦得到了國家的積極鼓勵,政策支持成為助推航天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 遙感衛星助力金融保險,「四象愛數科技」發力遙感數據應用服務
    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遙感衛星影像在近年來得到充分的積累。如何將大量的遙感衛星數據轉化為有效的信息,為更多行業提供服務,是當前遙感應用行業面臨的痛點。成立於2017年的遙感數據應用企業「北京四象愛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三年時間的研發,在國土資源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大宗商品產量預測等領域,為政府、金融和保險機構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遙感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 專家揭秘海南衛星星座 十顆遙感衛星組成「自拍神器」
    那麼,海南衛星星座項目的啟動,就為海南環保監測、海洋監管等領域提供了數據支持。  李曉明介紹,低緯度區域動態監測衛星,可以實現對全海南區域進行每天一次,重點區域多次的全覆蓋觀測,並與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快速組成動態觀測和應用體系。「海南衛星星座建成後,則將輔助地面接收站形成全球低緯度地區無縫觀測和接收能力,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 探秘中國最大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瑞玲攝「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在農業、交通、環保、城市建設等領域都發揮著作用,和老百姓息息相關,例如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車流量監測分析、地質災害等都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進行監測。」
  • 齊魯一號、齊魯四號遙感衛星計劃10月發射
    過去的20年,地面通信網絡得到了快速發展,光纖寬帶網和移動寬帶網已經覆蓋了絕大多數場景及用戶。但海域、空域與地面網絡連接的問題,仍然沒有完全解決。隨著航天技術飛速發展,以及衛星製造和發射成本的降低,以衛星作為中繼站的衛星網際網路,可能有效解決陸海空天一體化通信問題,成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 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
    衛星邏輯公司創始人之一埃米利亞諾·卡吉曼介紹說,遙感衛星星座建成後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公司將有能力每周繪製一遍全球的高解析度影像,可為農業、林業、水利、環境、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和監測提供科學依據,更重要的是衛星遙感服務還能以用戶負擔得起的價格推向國際市場。
  • (科技)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
    這是長徵六號運載火箭首次承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也是新一代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首次完成國際商業衛星訂單履約。對於阿根廷來說,這是衛星邏輯公司在國際範圍首次購買整箭發射服務。  按計劃,這10顆遙感衛星發射入軌後與其他7顆在軌衛星組網運行。阿根廷距離建設一個能夠向全球提供商業遙感服務的衛星星座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 【幸福東北】探秘中國最大商業遙感衛星星座:以科技傳遞幸福
    近日,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跟隨「幸福東北」網絡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尋找答案。  「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在農業、交通、環保、城市建設等領域都發揮著作用,和老百姓息息相關,例如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車流量監測分析、地質災害等都可以通過衛星遙感技術進行監測。」
  • 四川木裡森林火災衛星遙感監測圖像公布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1日訊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公布四川木裡森林火災衛星遙感監測。3月28日,四川省木裡藏族自治縣項腳鄉發生森林火災。火場位於木裡縣東南部,西側距離木裡縣城約5千米,東側距離西昌市約96千米。
  • 衛星遙感:對地觀測布下「天羅地網」
    衛星遙感是航天遙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人造地球衛星為遙感平臺,主要利用光電、無線電或雷達等技術手段,從太空直接對地表目標實施偵察監視、跟蹤預警,因此也被稱作衛星家族中的「頭號間諜」。目前,衛星遙感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軍事和民用領域,全世界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衛星遙感的「千裡眼」。
  • 中科遙感SAR新型衛星星座首發星「深圳一號」 正式啟動
    工程總顧問、國家航天工業部原副部長劉紀原,工程總顧問、總裝備部原副部長胡世祥,工程總顧問、原二炮副司令員張瑞,工程總師、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陶家渠,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工程顧問委員會委員、原中國環保部監測司司長羅毅,工程總指揮、中科遙感(深圳)衛星應用創新研究院院長王晉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優,煙臺市副市長王曉軍,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總工程師張松梅,環保部環境衛星應用中心主任王橋
  • 歐比特"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發射成功
    原標題:歐比特"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發射成功,將大幅度提高星座採集遙感數據的能力。「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中,包含4顆高光譜衛星OHS-01/02/03/04和1顆視頻衛星OVS-2。本組衛星發射成功,補充了整個「珠海一號」星座採集高光譜數據的能力,增加衛星數據的多樣性,也進一步提升了公司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能力,踏上了衛星大數據服務新臺階,開啟定量遙感新時代。
  • 「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首發成功
    「珠海一號」是由多顆視頻微納衛星、高光譜衛星和雷達衛星組合而成的「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預計將在未來2~3年內發射部署完成。建成後的「珠海一號」衛星星座將搭載高光譜相機、可見光相機、雷達等三類型的傳感器載荷,通過獲取高光譜數據、可見光影像數據、可見光視頻數據和雷達成像數據,實現全天時、全天候、無障礙地獲取遙感數據,形成全天候對地觀測能力,並為同一觀測對象提供多種類型的遙感數據,實現全方位精準遙感。一般一顆低軌衛星在天上觀測、拍攝地球一遍需要兩個月,而「珠海一號」布局完成後,5天就可以掃描一遍地球,熱點地區僅需1天。
  • 「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成功發射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記者姜辰蓉、白國龍)記者15日從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航天新媒體中心獲悉,「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首批兩顆衛星OVS-1A和OVS-1B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與以往的遙感衛星不同,這兩顆衛星均為視頻成像衛星,未來有望提升我國從內陸到沿海地理、生態環境、國土資源變化監測的時效性。
  • 中國首個民企遙感微納衛星星座「珠海一號」升空
    大公網6月15日訊(記者 劉凝哲)6月15日11時,中國第一個由民營企業投資並運營的高時空解析度遙感微納衛星星座「珠海一號」首批兩顆衛星OVS-1A和OVS-1B,搭乘長徵四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升空。
  • 冰路衛星下月飛天 專家詳解「三極遙感星座觀測系統」
    原標題:冰路衛星下月飛天 專家詳解「三極遙感星座觀測系統」 我國「三極遙感星座觀測系統」首顆試驗衛星——冰路衛星(又名「京師一號」)近日已在深圳包裝入箱,預計今年9月發射升空。通過每天對極地區域的全覆蓋觀測,數據將服務於全球氣候與環境變化研究和北極航道開發。 發展極地專用遙感衛星意義何在?微小衛星有何優劣性?
  •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系統(GIS)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截至**,全國已有18家地理信息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網際網路搜索和電子商務提供商、通信服務提供商、汽車廠商紛紛涉足地理信息應用領域,形成了遙感應用、導航定位和位置服務等產業增長點,並帶動智能交通、現代物流、養老產業等相關市場和服務發展。預計到 **年,和地理信息關聯度高的物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等產業產值將超過6萬億元規模。
  • 「文昌超算一號」商業遙感衛星出廠 計劃1月21日發射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海口1月2日電(毛雷、王芳)1月2日上午,「文昌超算一號」商業遙感衛星正式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