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處回應老人送房給水果攤主:當事人提交材料時神志清晰

2021-01-1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近日,上海一名88歲獨居老人將300萬元房產送給毫無血緣關係的水果攤主,並為此辦理了「意定監護」。

「為何要這樣做?」老人的行為引發網友熱議。

24日,老人的親屬面對鏡頭提出質疑;25日,水果攤攤主正式出面回應;今日,普陀區公證處回應相關情況。

據此前報導,老人和攤主幾年前就認識,沒事老人就到水果攤和這位攤主聊天。老人的老伴已經去世,患有精神疾病的獨生子猝死,兒子後事是由水果攤攤主小遊陪伴料理,自家親戚無人到場。

真正拉近關係的是老人的一次生病,據報導,一次老人在家中摔倒昏迷,是小遊發現並送醫。由於老人無親戚照護,小遊便早上進完貨再去醫院照顧老人。此後,老人便邀請小遊夫婦及其3個孩子住進自己的房子,組建成一個特殊家庭。

家屬:網上報導不符合實際情況

新聞鋪天蓋地,為何家屬遲遲沒有回應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11月24日,中新網記者輾轉聯繫到老人的姐妹及侄子侄女。

面對鏡頭,老人家屬們表示,他們也是看新聞才得知老人贈房一事。

老人的外甥女吳女士稱,網上的報導並不符合他們的家庭關係。

對於三年前老人的那次生病住院,吳女士給出了和此前報導完全不一樣的說法,「三年前舅舅生病,是由我們把他送到醫院並每日照料。」

吳女士介紹,當時醫院診斷老人有阿爾茲海默症,出院時,小遊在家屬之前接走老人,「事後再去,進他家門的時候就被他罵出來,他表示不要我們,不要我們的介入,不要我們對他進行照顧。」

而為何老人兒子後事親戚們都沒來,老人妹妹王女士解釋,「當時他讓我們回去,說自己一切都安排好了,他堅決得很,我們也只好作罷。」

家屬們介紹,三年來,他們對於老人將名下財產、金銀飾等陸續交給信任的小遊一事都知情,但想到只要老人晚年有人照料,他們也不會過多幹預。但得知老人贈房,他們擔心這並非完全出自老人本意。「我們現在擔心,當舅舅做了這樣的一份「意定監護」的時候,是不是真能夠讓他享受到他應有的一些權利?」

居委會:老人的確神志不清

老人所在社區居委會主任沈女士告訴記者,老人因年事已高,神志已有些糊塗,加之較為固執,居委會曾想為其安排長護險居家護理,也被其拒絕。

老人上周還在小區裡迷路,當時老人大小便失禁,且沒有穿褲子。「上周我正好值班,有居民打電話過來說老先生在外面褲子也沒穿,然後找不到回家的路,然後我就過去了,正好小遊也過來,後來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了。」沈女士同時表示,為老人辦理「意定監護」的普陀區公證處在公證前並未前往居委會了解情況。

此外,早在三年前,老人就曾打算辦理公證,將房產送給水果攤主,並委託了寶山區公證處,但公證處在實地調查後,並未替老人辦理。

攤主小遊:會繼續履行贍養義務

11月25日晚,記者和老人親屬一起見到了王老伯以及照顧他的小遊,面對忽然到訪的親人,老伯有些意外,言談間依稀能認出親人,但說話邏輯已有些混亂。老人稱自己的房子被贈予垃圾站,並稱房子由垃圾站工作人員負責處置。

記者同時注意到,房間收拾得較整齊,衣褥也很乾淨。同住的小遊證實,老人在2017年7月因病入院後,被診斷出了阿爾茨海默症。「前一段時間,老先生神志還是清楚的,這幾個月,特別是這幾周,他確實有些糊塗。」

記者了解到,因老人年事已高,上廁所也需要有人照料。

小遊對記者說,自己贍養了王老伯10年,獲得老人贈予的房子心安理得。他向記者出示了除了「意定監護」公證材料外的另一份關鍵材料——「遺贈扶養協議」材料。

遺贈扶養協議是以立遺囑的方式訂立,遺囑訂立人將財產留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對於受益人履行贍養義務有嚴格的義務要求,遺囑訂立人可在受益人未履行贍養義務的前提下,取消財產贈予。從這個角度來說,也是對王老伯晚年生活的一種保障。

小遊表示,自己從始至終照顧老人,如今所得都是老人贈予。自己會繼續履行贍養義務,也不會排斥老人親屬前來探望。

公證處:當事人提交材料時神志清晰

普陀公證處辦公室工作人員周賢春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當事人在辦理公證時的談話情況和提交給公證處的的病例等材料不能反映出當事人的行為能力出現問題。在公證辦理過程中,公證員和居委會進行了電話聯繫,詢問了老人的情況。

周賢春同時指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係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項公證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複查。公證機構會在完成複查後,作出複查處理決定。對於老人親屬提出的異議,建議他們通過正常的法律程序進行處理。

近日,上海一名88歲獨居老人將300萬元房產送給毫無血緣關係的水果攤主,並為此辦理了「意定監護」。

「為何要這樣做?」老人的行為引發網友熱議。

24日,老人的親屬面對鏡頭提出質疑;25日,水果攤攤主正式出面回應;今日,普陀區公證處回應相關情況。

據此前報導,老人和攤主幾年前就認識,沒事老人就到水果攤和這位攤主聊天。老人的老伴已經去世,患有精神疾病的獨生子猝死,兒子後事是由水果攤攤主小遊陪伴料理,自家親戚無人到場。

真正拉近關係的是老人的一次生病,據報導,一次老人在家中摔倒昏迷,是小遊發現並送醫。由於老人無親戚照護,小遊便早上進完貨再去醫院照顧老人。此後,老人便邀請小遊夫婦及其3個孩子住進自己的房子,組建成一個特殊家庭。

家屬:網上報導不符合實際情況

新聞鋪天蓋地,為何家屬遲遲沒有回應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11月24日,中新網記者輾轉聯繫到老人的姐妹及侄子侄女。

面對鏡頭,老人家屬們表示,他們也是看新聞才得知老人贈房一事。

老人的外甥女吳女士稱,網上的報導並不符合他們的家庭關係。

對於三年前老人的那次生病住院,吳女士給出了和此前報導完全不一樣的說法,「三年前舅舅生病,是由我們把他送到醫院並每日照料。」

吳女士介紹,當時醫院診斷老人有阿爾茲海默症,出院時,小遊在家屬之前接走老人,「事後再去,進他家門的時候就被他罵出來,他表示不要我們,不要我們的介入,不要我們對他進行照顧。」

而為何老人兒子後事親戚們都沒來,老人妹妹王女士解釋,「當時他讓我們回去,說自己一切都安排好了,他堅決得很,我們也只好作罷。」

家屬們介紹,三年來,他們對於老人將名下財產、金銀飾等陸續交給信任的小遊一事都知情,但想到只要老人晚年有人照料,他們也不會過多幹預。但得知老人贈房,他們擔心這並非完全出自老人本意。「我們現在擔心,當舅舅做了這樣的一份「意定監護」的時候,是不是真能夠讓他享受到他應有的一些權利?」

居委會:老人的確神志不清

老人所在社區居委會主任沈女士告訴記者,老人因年事已高,神志已有些糊塗,加之較為固執,居委會曾想為其安排長護險居家護理,也被其拒絕。

老人上周還在小區裡迷路,當時老人大小便失禁,且沒有穿褲子。「上周我正好值班,有居民打電話過來說老先生在外面褲子也沒穿,然後找不到回家的路,然後我就過去了,正好小遊也過來,後來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了。」沈女士同時表示,為老人辦理「意定監護」的普陀區公證處在公證前並未前往居委會了解情況。

此外,早在三年前,老人就曾打算辦理公證,將房產送給水果攤主,並委託了寶山區公證處,但公證處在實地調查後,並未替老人辦理。

攤主小遊:會繼續履行贍養義務

11月25日晚,記者和老人親屬一起見到了王老伯以及照顧他的小遊,面對忽然到訪的親人,老伯有些意外,言談間依稀能認出親人,但說話邏輯已有些混亂。老人稱自己的房子被贈予垃圾站,並稱房子由垃圾站工作人員負責處置。

記者同時注意到,房間收拾得較整齊,衣褥也很乾淨。同住的小遊證實,老人在2017年7月因病入院後,被診斷出了阿爾茨海默症。「前一段時間,老先生神志還是清楚的,這幾個月,特別是這幾周,他確實有些糊塗。」

記者了解到,因老人年事已高,上廁所也需要有人照料。

小遊對記者說,自己贍養了王老伯10年,獲得老人贈予的房子心安理得。他向記者出示了除了「意定監護」公證材料外的另一份關鍵材料——「遺贈扶養協議」材料。

遺贈扶養協議是以立遺囑的方式訂立,遺囑訂立人將財產留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對於受益人履行贍養義務有嚴格的義務要求,遺囑訂立人可在受益人未履行贍養義務的前提下,取消財產贈予。從這個角度來說,也是對王老伯晚年生活的一種保障。

小遊表示,自己從始至終照顧老人,如今所得都是老人贈予。自己會繼續履行贍養義務,也不會排斥老人親屬前來探望。

公證處:當事人提交材料時神志清晰

普陀公證處辦公室工作人員周賢春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當事人在辦理公證時的談話情況和提交給公證處的的病例等材料不能反映出當事人的行為能力出現問題。在公證辦理過程中,公證員和居委會進行了電話聯繫,詢問了老人的情況。

周賢春同時指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係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項公證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複查。公證機構會在完成複查後,作出複查處理決定。對於老人親屬提出的異議,建議他們通過正常的法律程序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老人將300萬元房產送水果攤主陷「羅生門」,誰的「吃相」難看
    事情是這樣的:老人通過公證處辦理「意定監護」方式,把自己晚年生活和遺產託付給水果攤主小遊。緊接著親戚聲稱老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質疑「意定監護」的有效性。今日(11月26日),上海市普陀公證處工作人員表示,辦理公證的過程合規合法。從當事人在辦理公證時的談話情況和提交給公證處的病歷等材料不能反映出當事人的行為能力出現問題。
  • 老人把房產送水果攤主成了「羅生門」
    老人兒子去世時,他的親屬們曾聯繫老人,提出趕過去幫忙買墓地,一起處理後事,但老人稱自家附近的一個水果攤主已經幫忙辦好了,墓地也買好了,不讓家人前來幫忙。「當時我哥哥說,這個水果攤主對他很照顧,自己也很喜歡水果攤主的小孩,說我的身體不好,就不要來了。」王女士告訴記者。 2017年7月5日,老人在家中摔倒住院,外甥女吳女士接到電話後,和家人一起將老人送進醫院。
  • 老人300萬房產贈與水果攤主 家屬質疑:意定監護怎樣才能不走樣?
    此外,老人2017年摔倒住院時,就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也正因如此,他們家屬對於老人意定監護的有效性表示質疑。獨居老人將300萬房產贈與水果攤主新聞中的老人今年已經88歲。他的老伴已經去世,患有精神疾病的獨生子猝死。獨居老人經常到水果攤和攤主聊天。
  • 北京方正陷入房詐騙局 淪為眾矢之的!
    方正公證處副主任楊和平正在和數十名老人及其子女會面,解答他們的問題。這些人都有相似的「房詐」遭遇:被人以投資理財、以房養老、電信詐騙等手段哄騙到方正公證處,以房屋做抵押,與放款方籤訂借貸協議,並進行公證。此後,房子很快被過戶他人,自己被趕出家門,同時背負巨額貸款。見面會上,楊和平態度溫和,柔聲細語,努力展現出最大的善意,但仍難以消除老人及其子女們心中的怒火。
  • 老人將房產留給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這是為什麼呢?
    近日就有一則老人將房產留給水果攤主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    事情發生於上海,我們一起來看看事情發生經過,有一天,老人在家中摔倒昏迷,是攤主發現並送醫,因為老人無親戚照料,攤主便早上進完貨再去醫院照顧老人
  • 「遠親近鄰」引全網熱議,老人300萬送外人親戚大鬧,你站誰?
    而網上的聲音無非就兩種:一個就是暗指水果攤攤主「有心計」,騙了老人的300萬房產,另一個就是指責親戚,對老人不管不問多年,這才讓老人寒心將房產送給了外人。對於這件事情,在此之前可能只是一個民間糾紛,但是當事情在網上發酵開了之後,已經迅速演變了道德和倫理的評判,畢竟老人和水果攤攤主之間,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一套價值300萬的房產說送就送,怎麼可能不引起社會熱議。
  • 解民難 暖人心——南開公證處下戶送暖意
    解民難 暖人心 8月19日,應當事人陳先生的下戶申請,南開公證處工作人員到當事人家中進行公證事項辦理。 當事人陳先生之前已到公證處進行過諮詢,想要辦理公產房屋過戶公證,考慮到他情況特殊,父親剛過世,母親因年歲已大且伴有心衰等心臟病行動不便,南開公證處工作人員立即答應下戶並且協商儘快辦理公證事項,同時及時告知陳先生提前準備好所需材料,以便後期公證的順利進行。
  • 檢察機關通報「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當事人回應:覺得很幸運
    其間,相關視頻材料進一步在網絡上傳播、發酵,案件情勢發生了變化,郎某、何某的行為不僅損害被害人人格權,而且經網絡社會這個特定社會領域和區域得以迅速傳播,嚴重擾亂網絡社會公共秩序,給廣大公眾造成不安全感,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應當按公訴程序予以追訴。
  • 「房產送水果攤攤主」後續:現實版安家上演,貪婪的人真可怕
    ,兒子的追悼會,親戚一個都沒有來參加,是樓下水果攤攤主全程陪著老人。  這個水果攤攤主叫小遊(化名),在老人的孩子去世後,因為老人的親戚從不理老人,不放心老人一個人住,於是就搬去跟老人一起住了,這樣照顧老人比較方便,有一次老人在家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被小遊發現了,然後小遊把老人送去醫院,考慮到老人還有親戚,於是就聯繫了老人的親戚,但是老人的親戚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來照顧老人,就連來醫院探望都不願意,是小遊一直陪著老人,一直照顧老人。
  • 66歲獨居老人離世後,數棟房產送給了東莞朋友!
    2020年1月,東部公證處來了一位特殊的老人。 老人叫陳永暉(化名),66歲,在莞獨居的香港人。 當天負責接待的東部公證處工作人員記得,老人是在律師陪同下前來,帶著他的困惑,直奔主題。 陳永暉未娶,膝下無子女,至今孤獨一人。但陳永暉家中排行老二,有兩姐妹。
  • 網傳曠視科技赴香港IPO失敗,官方回應:進展順利需提交補充材料
    2月25日消息,有報導稱曠視科技的香港IPO申請失效,根據港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曠視科技的申請狀態為失效,對此,曠視科技給出的回應是:香港IPO在正常推進,還需要提交補充材料。2019年8月25日,曠視科技在香港提交了上市申請。如果此後曠視科技成功上市的話,它將成為在香港和全球首家上市的真正人工智慧企業。根據曠視此前提交的招股書,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營收為9.49億元,同比增長210.3%,經調整淨利潤為3270萬元,2018年同期經調整淨虧損為1.369億元。
  • 法官盡心辦案維權益 當事人送錦旗表感謝
    12月17日,當事人單某來到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法院,親自將一面印有「秉公辦案,司法為民」的錦旗送到該院法官劉小寧手中,並緊緊拉著劉法官的手表達誠摯謝意。 2014年8月22日,被告康某(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急需用錢,經被告劉某介紹找到原告單某,向原告單某出具借款2000000元借條一份,雙方約定利息及還款日期後,原告單某通過銀行轉帳的方式向被告康某轉帳2000000元。
  • 老人重病用錢卡卻被凍結 解凍需本人到櫃檯辦
    儘管銀行提出了上門服務、公證處公證等辦法,但都因老人病情嚴重無法實現。面對高額的醫藥費,一家人非常著急。  據馬先生介紹,他的老母親已經80多歲,年初查出患有腦血栓,經醫院搶救後基本恢復。9月8日中午,老人身體出現昏迷意識消失等症狀,家人趕緊把老人送醫搶救。由於治療花費較大,沒有多少積蓄的馬先生想起了母親給的青島銀行銀行卡。
  • 申通回應應屆生拒絕996被辭退後 當事人再回應:偷換概念
    於是該網友向青浦區仲裁委提交申請,仲裁委裁定申通快遞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判決依法支付賠償金,對此申通快遞提起上訴,向中院申請撤銷裁決。該網友表示,其領導稱,部門要求9點以後下班,這是為你們負責,還稱不要在這個年紀談戀愛。而當他提出要申請仲裁時,甚至受到了HR的言語威脅。
  • 上海老伯馬林送300萬房產給「陌生人」 我只想死得有尊嚴些
    上海一八旬老人將自己的全副身家贈予家附近的一位水果攤攤主,其中包括一套價值三百萬元的房產。老人還有其他親屬,卻堅持將自己死後的遺產送給這位非親非故的「陌生人」,只希望對方能夠照料自己的身後之事。原本毫無血緣關係的兩人,因為一個對大眾來說還很新鮮的詞彙,命運被無形勾連、綁定在一塊。這個詞,就是「意定監護」。
  • 送300萬房產給「陌生人」,我只想死得有尊嚴些
    上海一八旬老人將自己的全副身家贈予家附近的一位水果攤攤主,其中包括一套價值三百萬元的房產。老人還有其他親屬,卻堅持將自己死後的遺產送給這位非親非故的「陌生人」,只希望對方能夠照料自己的身後之事。原本毫無血緣關係的兩人,因為一個對大眾來說還很新鮮的詞彙,命運被無形勾連、綁定在一塊。這個詞,就是「意定監護」。
  • 水果攤主獲老人300萬房產:善待陌生人,下一個幸運的可能就是你
    而有這樣一位水果攤主,他與88歲老人雖也曾是陌生人,但因為自己善意的舉動,最終卻獲得老人贈300萬房產,這是一個怎樣感人的故事? 這還得從88歲老人馬林(化名)家庭變故開始說起。 居住在上海的88歲老人馬老先生,2012年,馬林的老伴去世,他和患有精神疾病的獨生子相依為命。
  • 拒絕996被申通辭退當事人回應 絕加班後曾被談話稱其工作態度有問題
    拒絕996被申通辭退當事人回應 絕加班後曾被談話稱其工作態度有問題時間:2021-01-08 15:11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拒絕996被申通辭退當事人回應 絕加班後曾被談話稱其工作態度有問題 應屆生拒絕996被申通快遞辭退一事最近引發網友關注,小江自稱是一名普通的2020應屆畢業生
  • 重慶女攤主砍傷城管被認定正當防衛 當事人:擔憂今後被找麻煩
    記者 | 肖潔針對水果攤主砍傷城管一事,9月13日下午5時許,重慶南岸區公安分局發布警情通報。通報稱,7日9時40分許,塗山鎮城管執法大隊在對東海長洲片區開展市容環境整治執法時,一水果攤主楊某(女,26歲,四川平昌人)佔道經營,城管隊員將佔道物品抬進店內並責令其不得再行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