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江湖?金庸給出了一個答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除了金庸之外,還有一個人給出了答案:「大樂必易」,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符演奏出來了江湖,此人就是黃霑。
對於黃霑這個人,網友們給出的讚譽非常多,一生創作超過2000首作品,對香港影視音樂的昌盛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為香港的「四大才子」。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電視劇的黃金時期,黃霑以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歌曲為自己正名,寫出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他留下的很多曲目,至今回放都能夠感受到其中的豪情壯志。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黃霑的故事。
1941年,黃霑出生在廣州,家境並不怎麼好。8歲的時候,便跟隨自己的父母移民香港,在喇沙書院讀書。
黃霑原來並不叫這個名字,而叫黃湛森。從小黃霑就比較喜歡柳永、李清照等人的詩詞,李白、蘇軾等人也有所涉獵,從他創作的歌曲中就可以聽出一二來。
中學時期,黃霑就經常率領自己的音樂團隊,在學校舉辦的比賽中多次獲得大獎。1960年,他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後,參加了一場《星島晚報》舉行的業餘歌手比賽。
當時,現場報名的人有數千人,其中就包括還未成名的黃湛森。報名的時候,黃湛森取名字的前兩個字的音節,「黃霑」的名字就此出現了。
比賽的結果,黃霑並沒有獲得什麼樣的好成績,但是「黃霑」這兩個字的出現,對於未來的香港樂壇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除了參加業餘歌手比賽外,在校期間他還給李香蘭的最後一部國語片《一夜風流》配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963年,黃霑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當時,大學生考公務員是非常流行的一種發展風氣,黃霑的班級中就只有兩個人沒考,他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後來,他去了當地的培聖中學任教兩年。1965年,便去了「麗的電視」當主持人,正式踏入了演藝圈。
進入麗的電視後,黃霑的才華很快被發掘了出來,尤其是音樂方面的天賦,在寫廣告、專欄的同時,也為各大影視劇配樂。
《忘記他》是黃霑的第一首原創歌曲,至今都收錄在鄧麗君的粵語專輯中。
70年代後,香港電影行業蓬勃發展,黃霑也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契機。
1972年,黃霑作詞、顧嘉輝譜曲,兩人合作完成了《愛你變成害你》,這是「輝黃組合」的第一部作品。
此後,黃霑填詞的功底被大家所認可,名頭在香港也響亮了起來,不少影視公司都來找他為作品譜曲、填詞。
1978年,香港第一屆十大金曲獎的宴會上,黃霑的《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龍記》、《鱷魚淚》等三部作品,全部入選了十大中文金曲獎。
一年後,他又為電視劇《獅子下山》創作了同名主題曲。當時,香港的社會環境正處於黑暗的時期,人們的心中充滿著躁動與不安。
《獅子下山》講述的就是香港人艱苦奮鬥的事情,寫出了香港民眾的心聲,歌曲發行後廣受關注,激勵了幾代香港人的奮鬥。
80年代後,香港電視劇迎來黃金髮展時期,黃霑的音樂人生也迎來了巔峰期。
1980年,周潤發、趙雅芝主演的《上海灘》上映,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後來,被引進內地後,收視率也是居高不下。
其中,該劇的主題曲《上海灘》也是被廣為傳唱,那句「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現在聽上一聽依然感覺非常經典。
據說,當時《上海灘》劇組在找他譜寫歌詞的時候,黃霑怎麼都沒有頭緒。某一天他拉肚子,突然在廁所來了靈感,以黃浦江為引、20分鐘寫下了這部佳作。
當時,他還擔心黃浦江裡到底有沒有浪花,準備給自己的好朋友打電話詢問一下。可是,後來一想便一笑了之了,在他來看,詞曲本來就應該由心而生,何必在於細節。
1983年,TVB翻拍《射鵰英雄傳》,為了這部劇無線電臺可是煞費苦心,幾乎將香港所有的大咖都請來了。
黃霑、顧嘉輝的經典組合,在83版《射鵰英雄傳》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個填詞、一個譜曲。
《射鵰英雄傳》中的主題曲、插曲非常多,像《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桃花開》、《千愁記舊情》、《肯去承擔愛》、《四張機》等,全部是由二人合作完成。
也就是從此開始,「黃顧組合」成為了一個傳奇。1985年,兩人開了一場紀念20周年演唱會,現場觀眾爆滿。
2年之後,徐克、程小東拍攝《倩女幽魂》。黃霑受程小東的邀請,給《倩女幽魂》填詞,一下創作了三首曲子:《黎明不要來》和《倩女幽魂》、《道》。
其中,《黎明不要來》獲得了金像獎、金馬獎最佳歌曲,《倩女幽魂》、《道》雖然沒有獲獎,但是傳唱力度卻非常大。
這麼多年來,《倩女幽魂》被翻拍了不少版本,但是每一個版本的主題曲依然是《倩女幽魂》,足見其生命力之強大。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裡風霜風霜撲面幹、紅塵裡、美夢有幾多方向、找痴痴夢幻中心愛、路隨人茫茫......」張國榮演唱的版本最為經典!
不過,要說與徐克合作的諸多作品中,讓黃霑最頭疼、最滿意的,還要數90版《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了。
《笑傲江湖》是徐克比較滿意的作品,他去找黃霑為電影譜曲、填詞,前後黃霑一共交了六次底稿,可是徐克都不滿意。
黃霑也非常生氣,隨後從《樂志》中看到「大樂必易」四個字,靈感頓從心生。短短幾分中的時間,就寫下了《滄海一聲笑》的歌詞。
完成之後,便放到了徐克的辦公桌上,還發誓不會再改。沒曾想,徐克看到之後大喜,也就成了現在的經典歌曲。
之後,徐克、羅大佑、黃霑三人在錄音棚演唱《滄海一聲笑》。僅僅錄製完第一遍,黃霑便走了。
對此,徐克認為黃霑有點怠慢工作,急忙攔住他問:就錄一遍嗎,我好像剛才有幾個地方唱錯了。
黃霑回答:「笑傲江湖嘛,就是這樣子。」(大致就是這麼個意思)。
現如今,《滄海一聲笑》有粵語、國語兩個版本,粵語版是由許冠傑演唱,國語版由黃霑、徐克、羅大佑演唱。
我們經常所聽的就是國語版,黃霑大氣磅礴,徐克瀟灑自得,羅大佑滄桑透徹。整首歌曲雖然沒有多少字,但是聽起來卻豪情萬丈,「五個笑」寫出了江湖俠客的傲骨。
後來,在羅大佑的演唱會上,邀請黃霑一起演唱《滄海一聲笑》。可是,黃霑卻怎麼都記不起來歌詞。於是,便從口袋中拿出了一張紙,對觀眾致歉說:「不好意思。我不記得歌詞了,我真的不騙你。」
舞臺上,黃霑、羅大佑的再次合作,依然是唱得氣勢滔滔、豪情萬丈。胸中有俠氣,自然大氣,這才是鬼才黃霑的音樂江湖。
1992年,徐克導演、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上映,徐克再找黃霑填詞、譜曲。
隨後,黃霑以以「將軍令」為基礎寫出來了《男兒當自強》這部作品,陳子祥唱出了其中的靈魂。
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誓奮發自強......
黃霑不僅是一個音樂家,他還是一名愛國者。1980年,鄧小平同志與柴契爾夫人開始會談香港回歸的事情。
彼時,關於香港回歸的民意進行了一番調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鄧炳恆找到了黃沾,想要請他譜寫一首歌曲。
聽到鄧炳恆的意圖後,在愛國之心的驅使下,黃霑遵從心中所想,將內心的想法寫成了歌詞,一揮而就、絲毫不拖泥帶水,後期都沒有怎麼修改。
於是,《我的中國心》就這樣問世了。隨後,他找來了王福齡給這首歌譜上曲子。1984年,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張明敏唱出了這一首歌曲。一時間,這首歌響徹了大江南北。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 長城 黃山 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等,幾乎每一個字都是有血有肉,這就是不一樣的黃霑!
1998年,黃霑與顧嘉輝合作舉辦音樂會,截止到2000年,已經是二人合作的第29場演唱會了,在全國都是一段佳話。
2003年,黃霑為梁漢文的專輯《03四季》寫了一首曲作《情常在》,也是黃霑生平最後一首曲子,歌中充滿傷感地懷念著種種逝去的世情。
同年,他在香港獅子山下舉行了生平最後一場演唱會,以《獅子山下》、《滄海一聲笑》算是結束了自己的音樂生涯吧!
目前,黃霑雖然已經老去,但是他留下的很多經典曲目依舊在傳唱,在很多人的心中,他依然是一個時代的記憶。